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士大夫的“劝惩遣怀”之作与落魄书生的“孤愤”之书——《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的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波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70,共6页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产生于大致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 ,但因为作者的身份、地位、人生经历的不同 ,导致了两部小说思想文化意蕴、美学风格上的巨大差异。《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劝惩遣怀”之作 ,富于浓郁的文化气息 ,而《...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产生于大致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 ,但因为作者的身份、地位、人生经历的不同 ,导致了两部小说思想文化意蕴、美学风格上的巨大差异。《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劝惩遣怀”之作 ,富于浓郁的文化气息 ,而《聊斋志异》是一部“孤愤”之书 ,表现的是强烈的“平民意识”。同时 ,两者在美学风格上亦存在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聊斋志异》 劝惩遣怀 孤愤
下载PDF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画家的丧乱遣怀——以王鑑、王时敏等的太仓文人交游圈为例
2
作者 李安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59,共4页
在清初特定的政治环境中,那些经历"失节"之痛后,又徘徊复归的士人言行,在文人士大夫画家群体中体现得亦别有况味,尤其是在江南,以王鑑、王时敏所代表的士人群体,则是考察这种常态的绝佳范本。他们的社会网络,鲜明地折射出清... 在清初特定的政治环境中,那些经历"失节"之痛后,又徘徊复归的士人言行,在文人士大夫画家群体中体现得亦别有况味,尤其是在江南,以王鑑、王时敏所代表的士人群体,则是考察这种常态的绝佳范本。他们的社会网络,鲜明地折射出清初江南社会"两截人"士人群体的生活与心理世界,他们与这个网络的互动,塑造了其人的人格、个性与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王鑑 王时敏 丧乱遣怀
下载PDF
杜牧《遣怀》词语析疑
3
作者 吴道勤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39,共3页
杜牧《遣怀》一诗流传甚广,但却时常被人误读。其原因除了是受文艺思潮(如重"思想性"、轻"艺术性"的文学批评标准之类)的影响之外,亦与对词语的训释欠妥密切相关。本文根据汉语词义的构成和演变规律、古代相关作品... 杜牧《遣怀》一诗流传甚广,但却时常被人误读。其原因除了是受文艺思潮(如重"思想性"、轻"艺术性"的文学批评标准之类)的影响之外,亦与对词语的训释欠妥密切相关。本文根据汉语词义的构成和演变规律、古代相关作品的用语习惯以及该诗文本的具体语境,对诗中的"落拓"和"一觉"两个词语的语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辨,以期对《遣怀》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为较客观和准确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遣怀 词语训释
下载PDF
放歌遣怀酬壮志——由吴继岳的人生之路谈《八十遣怀》的精神意蕴
4
作者 方尤瑜 《华文文学》 2002年第6期76-80,共5页
吴继岳是泰华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他在耄耋之年所写的《八十遣怀》是他的创作中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首诗中 ,他保持和发扬了在小说创作和自传体回忆录撰写中的特色 ,通过自己的履迹思痕 ,不但为一代华侨的遭遇留下一份“活档案” ... 吴继岳是泰华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他在耄耋之年所写的《八十遣怀》是他的创作中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首诗中 ,他保持和发扬了在小说创作和自传体回忆录撰写中的特色 ,通过自己的履迹思痕 ,不但为一代华侨的遭遇留下一份“活档案” ,还表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 ,并透露出鲜明的客家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继岳 <八十遣怀> 泰华文学
下载PDF
杜牧《遣怀》诗意旨发微
5
作者 刘刚 许长虹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31-35,共5页
杜牧的《遣怀》诗历来被人误解为艳情诗 ,以为关涉杜牧在扬州时的放浪生活。其实 ,杜牧的《遣怀》诗是一首咏怀诗 ,作于会昌二年杜牧外放黄州之时 ,诗中抒写的是他由京官而外放的不满情绪 ,诗虽提及他当年在扬州的狎妓旧事 ,但自嘲之中... 杜牧的《遣怀》诗历来被人误解为艳情诗 ,以为关涉杜牧在扬州时的放浪生活。其实 ,杜牧的《遣怀》诗是一首咏怀诗 ,作于会昌二年杜牧外放黄州之时 ,诗中抒写的是他由京官而外放的不满情绪 ,诗虽提及他当年在扬州的狎妓旧事 ,但自嘲之中别有寓意 ,是在反讥谤毁者发扬州之事为口实实是吹毛求疵 ,诗歌表意虽迂曲婉约 ,但只要把诗放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中看 ,寓意还是相当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遣怀 放浪 扬州 逸游
下载PDF
刘基《渡江遣怀》诗创作时间考证——兼与吕立汉先生探讨
6
作者 陈胜华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2-74,共3页
本文不同意吕立汉先生关于《渡江遣怀》一诗作于至正二十年之前的出游江西、湖广之时的判断, 从五个方面论证了该诗作于至正二十年,刘基到达南京之前的途中。
关键词 刘基 "渡江遣怀" 考证
下载PDF
遣怀
7
作者 丁珠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07年第5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遣怀 古人 化石人类
下载PDF
江城子 少年遣怀寄同窗
8
作者 陆坦 《农村农业农民》 2005年第12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江城子 遣怀 少年
下载PDF
晁补之“遣怀词”及归隐思想探析
9
作者 李松石 《理论界》 2010年第12期128-129,共2页
本文从"遣怀词"界定入手,认为晁补之的"遣怀词"采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花间"词体传统模式,又能"将自己身世打入词中",对苏轼以来的词体雅化趋向作出有益贡献。在梳理晁的"遣怀词"... 本文从"遣怀词"界定入手,认为晁补之的"遣怀词"采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花间"词体传统模式,又能"将自己身世打入词中",对苏轼以来的词体雅化趋向作出有益贡献。在梳理晁的"遣怀词"同时,对其归因思想基础作以简单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晁补之 遣怀 归隐
原文传递
吟诗遣怀抱——续范亭与老一代革命家的诗交
10
作者 冯锡刚 《党史文汇》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9-40,共2页
1941年春,沉疴在休的续范亭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来到延安治疗休养,从此开始了与毛泽东、朱德、林伯渠等老一代革命家的直接交往。这年初冬,续范亭参加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期间,得与心仪已久的朱德深谈。总司令的辉煌业绩与他那淳厚质... 1941年春,沉疴在休的续范亭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来到延安治疗休养,从此开始了与毛泽东、朱德、林伯渠等老一代革命家的直接交往。这年初冬,续范亭参加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期间,得与心仪已久的朱德深谈。总司令的辉煌业绩与他那淳厚质朴的气度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给历经宦海沉浮的续范亭留下了至深的印象。他以精炼的笔触,截取最富于典型意义的断面,给后人描绘出一幅朱总司令的肖像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范亭 毛泽东 革命家 叶剑英 陕甘宁边区 遣怀 抗日根据地 朱德 晋西北 中国革命
原文传递
遣怀(三首)
11
作者 晴朗李寒 《诗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8-50,共3页
遣怀 没人住的房子,很快就破败了; 没有灵魂的肉体,也很快会朽烂。 大海鼓荡着肺叶, 把一枚枚漂亮的贝壳吐在沙滩上。
关键词 遣怀 诗歌 文学 诗集
原文传递
遣怀(外一首)
12
作者 梦岚 《诗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75-75,共1页
野清花近客.璧月穿云冷.书山甘寂寞.但觉沧州远.薄暮鸟归林。霜风人鬓深。宦海有浮沉。长空一啸吟。
关键词 遣怀 梦岚 现代文学 诗歌
原文传递
戒台寺遣怀(外一首)
13
作者 曹林昌 《诗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8-78,共1页
纵将北海对千觞,问鸟九重可有路,紫鳞不老缘龙种,万古高台花未尽,暮雨朝风小夕阳。听钟一阵已成凉。虹尾凭空落凤凰。鹃声断续更思乡。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戒台寺遣怀 曹林昌
原文传递
遣怀
14
《诗词月刊》 2016年第10期21-21,共1页
雨天人不爽,唯酒可攻愁。 一酌三杯尽,低吟黄鹤楼。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遣怀
原文传递
遣怀四首
15
作者 梁阔 《诗词月刊》 2016年第10期16-16,共1页
高山流水几知音,鸟兽东西聚散频。 作戏应时豪客酒,茶凉人去世人心。 不必余年劳梦寐,望尘伏枥此中哀。 知途末许驰骋意,恋取平常心胃开。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遣怀四首》
原文传递
遣怀
16
《黄河》 2016年第2期199-199,共1页
高楼栉次我为邻,画地堪容淡泊身。 昨日厨间蒸暖色,今宵墨上列丁真。 盘来不惑人方倦,散去浮华酒更醇。 撷朵闲云调个梦,醒来便是一帘春。
关键词 诗歌 遣怀 中国 李爱莲
原文传递
遣怀
17
《诗词月刊》 2016年第10期57-57,共1页
月光如水洒琼楼,正是心湖欲放舟。 岁岁扬帆轻载梦,途遥浪大不能休。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遣怀
原文传递
春日遣怀
18
作者 贺考祥 《诗词月刊》 2016年第12期56-56,共1页
凭栏远眺意飞扬,满腹豪情兴若狂。志比山高凌岱岳,心犹水阔托汪洋。先匀柳色调词色,再蘸梅香润墨香。裁出诗章浑似锦,孤芳自赏又何妨。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诗词 《春日遣怀
原文传递
差旅大连遣怀
19
作者 李显贵 《诗词月刊》 2017年第5期76-77,共2页
情归龙属惯听涛,一路狂奔胆气豪。 辇过千山平野阔,心期大海冻云高。 炊烟聚散因风起,身世浮沉怨命糟。 但使公差能遂愿,同仁把酒酹江皋。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诗词 《差旅大连遣怀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的诗酒情结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炎 《中华文化论坛》 2001年第1期131-134,共4页
诗酒联袂,寄意遣怀,既是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更是酒文化窥测的不变传统。这个传统,是从陶渊明“寄酒为迹”开始的,对后世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们的心灵感受以及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吟酒诗作产生过极为深远的潜在影响。本文撷采李白、杜... 诗酒联袂,寄意遣怀,既是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更是酒文化窥测的不变传统。这个传统,是从陶渊明“寄酒为迹”开始的,对后世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们的心灵感受以及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吟酒诗作产生过极为深远的潜在影响。本文撷采李白、杜甫、苏轼、陆游、李贽等唐宋明清诗作赏析,足见此风习一脉传扬。“诗寄情、酒遣愁”,浪漫酒兴催生文学艺术佳作的情结或可于兹稍得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诗酒情结 人性自由 寄意遣怀 浪漫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