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陆水环境污染监测的多时相遥感信息模型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华 曾光明 +2 位作者 李忠武 黄国和 谢更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68,共6页
介绍了遥感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对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并论述了建立多时相、通用型内陆水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模型的可行性,最后以湘江长沙段为研究区域,创建了适用于DO、CODCr、CODMn、BOD和TN的水污... 介绍了遥感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对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并论述了建立多时相、通用型内陆水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模型的可行性,最后以湘江长沙段为研究区域,创建了适用于DO、CODCr、CODMn、BOD和TN的水污染遥感因子和相应的多时相遥感信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污染监测 遥感信息模型 湘江
下载PDF
遥感信息与棉花模型结合反演模型初始值和参数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赵艳霞 秦军 周秀骥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0-284,共5页
通过将遥感信息(叶面积指数LAI)与棉花模型结合,建立了遥感-棉花反演模型,用以反演棉花模型所需的初始数据和参数,解决模式在从单点扩展到区域应用时缺少初始输入的问题。反演的参数为播种期、种植密度、生育期施氮量和灌溉量。通过对... 通过将遥感信息(叶面积指数LAI)与棉花模型结合,建立了遥感-棉花反演模型,用以反演棉花模型所需的初始数据和参数,解决模式在从单点扩展到区域应用时缺少初始输入的问题。反演的参数为播种期、种植密度、生育期施氮量和灌溉量。通过对反演模型检验,初步确定反演模型是正确的。另外,在区域上初步应用的结果表明,反演的参数和模拟的产量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信息 作物模型 参数反演
下载PDF
基于遥感信息模型的香格里拉森林生物量估算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金亮 程鹏飞 +2 位作者 徐申 王小花 程峰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5-329,共5页
森林生物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最主要的参数,森林生物量准确估算是进行森林碳循环和碳储量及变化分析的基础。以香格里拉这一特殊区域为研究区,以野外调查样方数据为基础,利用植被指数、降水、积温、太阳总辐射量、海拔等多个因... 森林生物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最主要的参数,森林生物量准确估算是进行森林碳循环和碳储量及变化分析的基础。以香格里拉这一特殊区域为研究区,以野外调查样方数据为基础,利用植被指数、降水、积温、太阳总辐射量、海拔等多个因子,组合成遥感综合因子层、地理综合因子层与水、光、热一同构成变量,建立了研究区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林,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林,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高山松Pinus densata林等4个建群种森林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并进行了检验。据此模型开展其生物量估算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4种森林总生物量为1.14亿t,其中云冷杉林、栎类林、云南松林、高山松林4种森林的生物量分别是0.715亿t,0.14亿t,0.09亿t和0.20亿t;4种森林总的生物量分布在海拔、坡度上都具有明显的规律,在坡向上无明显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香格里拉 遥感信息模型 生物量 估算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遥感信息的华北冬小麦区域生长模型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马玉平 王石立 +3 位作者 张黎 侯英雨 庄立伟 王馥棠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15,共12页
卫星遥感估产和作物生长模拟在作物监测和产量预测方面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遥感估产难以揭示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内在机理,作物模拟在区域应用时初始值的获取和参数的区域化遇到很多困难。如何利用二者的互补性使其相互结... 卫星遥感估产和作物生长模拟在作物监测和产量预测方面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遥感估产难以揭示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内在机理,作物模拟在区域应用时初始值的获取和参数的区域化遇到很多困难。如何利用二者的互补性使其相互结合受到人们关注。该文在Wofost模型本地化和区域化的基础上,首次利用同化法的思路探讨了MODIS遥感信息与华北冬小麦生长模拟模型结合的可行性和方法,初步建立了潜在生产水平(水分适宜条件)下区域遥感-作物模拟框架模型(WSPFRS模型)。模拟结果显示:WSPFRS模型对区域尺度的出苗期重新初始化后,模拟的开花期、成熟期空间分布的准确性比Wofost模拟结果有所改进;利用遥感信息对区域尺度上返青期生物量重新初始化后,模拟贮存器官干重的空间分布更接近实际单产的分布,贮存器官干重的高值区与实际高产区基本相符。该研究将为下一步实际水分供应条件下基于遥感信息的冬小麦区域生长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信息 模拟研究 生长模型 华北 麦区 作物生长模拟 作物生长发育 生长模拟模型 遥感估产 模拟结果 区域尺度 空间分布 MODIS 产量预测 作物监测 内在机理 产量形成 区域应用 相互结合 思路探讨 框架模型 适宜条件 生产水平
下载PDF
科尔沁沙质荒漠化评价遥感信息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范文义 张文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41-2146,共6页
采用遥感信息模型对科尔沁沙地奈曼旗荒漠化主要评价因子(植被盖度、生物量和土壤含水率)进行定量反演;利用线形混合光谱分析(SMA)模型计算裸沙占地百分比.通过每个像元可获取全部评价因子的指标值.在现有荒漠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 采用遥感信息模型对科尔沁沙地奈曼旗荒漠化主要评价因子(植被盖度、生物量和土壤含水率)进行定量反演;利用线形混合光谱分析(SMA)模型计算裸沙占地百分比.通过每个像元可获取全部评价因子的指标值.在现有荒漠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荒漠化程度评价的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并输出荒漠化程度分布图.选取了60个样点进行评价模型的精度验证,被正确评价的点数为55个.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研究区域荒漠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其精度可达91·7%,说明利用遥感信息模型评价土地荒漠化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反演 荒漠化评价 遥感信息模型
下载PDF
太湖流域城镇形态的遥感信息提取模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山 查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1,共5页
城市形态学在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战后城市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0世纪 5 0年代后 ,因城市形态的研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城市形态的研究似乎变成传统景观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2 0世纪 8... 城市形态学在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战后城市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0世纪 5 0年代后 ,因城市形态的研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城市形态的研究似乎变成传统景观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2 0世纪 80年代后 ,城市化、城市郊区化进程加快 ,城镇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城市地理学者在研究城镇之前必须对城乡进行划分 ,而城乡划分的基础是城市形态的信息提取 ,因而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又得到重视 ,但城镇形态信息提取没有找到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利用遥感技术 ,以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为例 ,建立城镇形态信息的提取模型———仿归一化植被指数法 ,且通过对比监督分类法 ,说明仿归一化植被指数法提取城镇信息的特点 ,为城乡划分、城镇聚落结构、城市群等研究提供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城镇信息 提取模型 城市地理 城市形态学 遥感信息
下载PDF
贵州省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遥感信息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宏群 安裕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42,共4页
选择贵州省喀斯特山区17个闭合流域的降水强度和径流强度、土壤颗粒粒径与土层厚度、坡面坡度、地面植被的覆盖度等自然因素作为参数,借助于SPSS软件,运用多元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了水土流失的动力遥感信息模型,对贵州省喀斯特山区水土流... 选择贵州省喀斯特山区17个闭合流域的降水强度和径流强度、土壤颗粒粒径与土层厚度、坡面坡度、地面植被的覆盖度等自然因素作为参数,借助于SPSS软件,运用多元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了水土流失的动力遥感信息模型,对贵州省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水土流失 遥感信息模型 回归分析 SPSS软件
下载PDF
三维海水温度遥感信息模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唐秋华 丁继胜 杨德海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152-156,共5页
遥感信息模型是在地形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模型。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反演得到二维海水表面温度,以此为边界条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建立三维海水温度遥感信息模型。最后,用实测... 遥感信息模型是在地形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模型。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反演得到二维海水表面温度,以此为边界条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建立三维海水温度遥感信息模型。最后,用实测海水温度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指出了模型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温度 三维海水温度 遥感信息模型
下载PDF
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安徽省生态评价遥感信息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顾留碗 潘立新 +1 位作者 王帅帅 吴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5期340-344,350,F0003,共7页
[目的]建立更科学合理的生态评价遥感信息模型,为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监测植被覆盖度作为地表植被覆盖信息的评价指标;用热惯量法反演研究区的土壤含水量作为研究区地表植被... [目的]建立更科学合理的生态评价遥感信息模型,为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监测植被覆盖度作为地表植被覆盖信息的评价指标;用热惯量法反演研究区的土壤含水量作为研究区地表植被覆盖信息与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采用目视解译获得土壤质地的编码分布图并进行影像化处理,将土壤中物理性黏粒含量作为评价土壤板结情况指标;利用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模型提取研究区的裸地比率作为土地荒漠化程度的评价指标。[结果]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构建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以像元为单位的生态评价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结论]植被覆盖度因子对研究区生态评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在生态评价过程中本研究新建模型总体评价精度比传统方法提高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质量评价 遥感信息模型 土地利用 安徽省
下载PDF
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遥感信息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承旗 常鹏飞 +1 位作者 郭仕德 林旭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3-246,共4页
空气总悬浮颗粒物遥感信息模型是使用遥感信息模型的方法来模拟空气总悬浮颗粒物在空间上的分布。通过对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来源和分布影响的因子分析,认为地表覆盖情况因子对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来源影响最大,降雨强度和风速因子对空气总悬... 空气总悬浮颗粒物遥感信息模型是使用遥感信息模型的方法来模拟空气总悬浮颗粒物在空间上的分布。通过对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来源和分布影响的因子分析,认为地表覆盖情况因子对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来源影响最大,降雨强度和风速因子对空气总悬浮颗粒物分布影响最大,因此根据此三个因子建立了空气总悬浮颗粒物遥感信息模型。然后根据对厦门市高分辨遥感的分类数据和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分布数据得到了空气总悬浮颗粒物遥感信息模型的地理参数。通过对公式结果验证认为该模型较好的模拟了空气总悬浮颗粒的分布,为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分布研究提出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 遥感信息模型 遥感影像
下载PDF
地理遥感信息模型 被引量:28
11
作者 马蔼乃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6-271,共6页
地理遥感信息模型是作者在地形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模型。本文概述了地理遥感信息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关键词 遥感信息模型 地理信息 编码 GIS
下载PDF
荒漠化程度评价高光谱遥感信息模型 被引量:30
12
作者 范文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67,共7页
本文用国产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系统数据对荒漠化评价建立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对荒漠化评价因子中的主要定量因子 (植被盖度、生物量和土壤含水率 )进行了定量反演 ;对难于进行定量计算的评价指标 ,先通过目视解译获得各因子的编码... 本文用国产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系统数据对荒漠化评价建立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对荒漠化评价因子中的主要定量因子 (植被盖度、生物量和土壤含水率 )进行了定量反演 ;对难于进行定量计算的评价指标 ,先通过目视解译获得各因子的编码图 ,分别进行影像化后参加荒漠化程度评价遥感信息模型计算。通过每个像元都可获取全部评价因子的指标值 ,在现有的荒漠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荒漠化程度评价的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并输出荒漠化程度分布图。结果表明 ,用高光谱数据定量反演荒漠化地区植被生物量、盖度和土壤含水率是比较可靠的。当反演区域内灌木和草地同时存在时多项式模型的精度要明显高于线性模型 ;当植被类型单一时 ,模型即为较高精度的线性模型 ,但模型的应用地域范围受到限制 ,只能分块进行计算。因此 ,在只有灌木和草地的区域用多项式模型反演会提高效率。土壤含水量的反演方法适合于地形平坦、植被比较稀疏的条件。但研究发现 ,基于土壤热惯量的含水量模型具有一定的抗植被干扰能力。荒漠化程度评价的遥感信息模型的精度主要取决于现有荒漠化评价的方法 (即评价指标是否科学合理、专家给定的权重和等级标准是否客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程度 评价 高光谱遥感信息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专家分类器的水体有机污染遥感信息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丽峰 高小红 +2 位作者 林超 刘德文 郭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利用1996年8月19日、1999年8月10日和2001年10月17日的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96年8月16日的TM影像、1999年8月1日的ETM+影像和2001年10月9日的ETM+影像数据,对湟水河干流新宁桥—乐都段水体有机污染进行了遥感监测,建立了反映水体有机污染... 利用1996年8月19日、1999年8月10日和2001年10月17日的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96年8月16日的TM影像、1999年8月1日的ETM+影像和2001年10月9日的ETM+影像数据,对湟水河干流新宁桥—乐都段水体有机污染进行了遥感监测,建立了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遥感信息模型,对湟水河干流水体有机污染进行了空间格局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新宁桥—乐都段清洁水体很少,95%以上的水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其中轻度污染所占比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分类器 遥感信息模型 有机污染 空间格局 湟水河干流
下载PDF
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同化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卢必慧 于堃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9-13,共5页
卫星遥感技术能大面积、周期性地实时获取地表农作物信息,并且通过适当的反演方法能够定量地提供作物在区域尺度上的状况;作物生长模型应用物理数学方法从机制上定量地描述作物生长过程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单点上对叶面积指数... 卫星遥感技术能大面积、周期性地实时获取地表农作物信息,并且通过适当的反演方法能够定量地提供作物在区域尺度上的状况;作物生长模型应用物理数学方法从机制上定量地描述作物生长过程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单点上对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等具有很好的模拟准确性。利用数据同化算法,将作物生长模型与遥感信息进行同化,已经成为当前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算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在简要回顾遥感数据和作物模型2种经典耦合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连续同化和顺序同化2种不同同化方式的研究进展,并对数据同化算法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信息 作物生长模型 同化应用 数据同化算法
下载PDF
南沙群岛封闭环礁空间结构的遥感信息与数学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庆祥 金宁 刘宝银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5-280,共6页
阐述了造礁珊瑚生长发育的诸多条件 ,形成珊瑚环礁的地质背景与漫长的历史过程 ,珊瑚环礁的地貌特征与环境动力条件的密切关系 .依据珊瑚环礁发育的规律及其表观的光谱响应特征 ,建立了封闭环礁空间结构的数学模型 .此模型与印证的结果... 阐述了造礁珊瑚生长发育的诸多条件 ,形成珊瑚环礁的地质背景与漫长的历史过程 ,珊瑚环礁的地貌特征与环境动力条件的密切关系 .依据珊瑚环礁发育的规律及其表观的光谱响应特征 ,建立了封闭环礁空间结构的数学模型 .此模型与印证的结果是理想的 ,对于南沙群岛大片航行危险地带和暂不能入区进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 封闭环礁 数学模型 空间结构 珊瑚生长 珊瑚环礁 遥感信息
下载PDF
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数学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蔼乃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7-562,共6页
从大量的遥感信息模型 ,地理图像信息模型的实践中 ,提出符合地理科学自身规律的非线性数学方法 ,解决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结合的宏观复杂性问题。从形式逻辑推理发展到辩证逻辑的计算 ,从抽象公式的计算发展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的... 从大量的遥感信息模型 ,地理图像信息模型的实践中 ,提出符合地理科学自身规律的非线性数学方法 ,解决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结合的宏观复杂性问题。从形式逻辑推理发展到辩证逻辑的计算 ,从抽象公式的计算发展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的、公式与图像结合的计算。提出了物理变量与地理参数的区别 ,从而开创了以地理科学为背景的数学研究 ,进而为发展地理数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信息模型 地理图像信息模型 地理数学 辩证逻辑计算 非线性数学方法 形式逻辑
下载PDF
一种遥感信息模型自动化并行处理平台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静 李国庆 于文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8期110-114,189,共6页
当前尚无主流的遥感信息模型(RSIM)高性能处理平台,RSIM的研究与应用以项目驱动为主,处理低效。分析当前遥感领域数据与处理的特点,提出一种集数据存储、模型计算、信息发布于一体的RSIM处理平台。通过对存储系统、并行处理环境和调度... 当前尚无主流的遥感信息模型(RSIM)高性能处理平台,RSIM的研究与应用以项目驱动为主,处理低效。分析当前遥感领域数据与处理的特点,提出一种集数据存储、模型计算、信息发布于一体的RSIM处理平台。通过对存储系统、并行处理环境和调度系统的设计实现平台的海量存储、灵活管理和模型自动快速计算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完成RSIM的快速高效处理,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信息模型 自动化处理平台 LUSTRE 10优化 数据划分 TORQUE Kajaran
下载PDF
研究生课程《遥感信息模型》的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涛 张玉香 +1 位作者 王毅 牛瑞卿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9期163-165,共3页
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地球信息技术方向的特色,介绍了《遥感信息模型》课程建设的背景;从课程培养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形式与特点、师资力量等方面介绍了课程建设的基础;从考核方式方法、教学效果、课程建设... 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地球信息技术方向的特色,介绍了《遥感信息模型》课程建设的背景;从课程培养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形式与特点、师资力量等方面介绍了课程建设的基础;从考核方式方法、教学效果、课程建设目标和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介绍了课程建设的初步成果,并提出了建设过程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信息模型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泥石流致灾系数遥感信息模型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50-51,共2页
在分析泥石流灾害发育条件、主要因子的基础上 ,结合遥感信息模型理论与方法 ,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泥石流致灾系数遥感信息模型 ,用于区划泥石流灾害和预测泥石流灾害危险地区。
关键词 泥石流 致灾系数 遥感信息模型 预测
下载PDF
三维遥感信息的数据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尤红建 李树楷 《遥感信息》 CSCD 2000年第3期9-11,52,共4页
三维遥感技术是能同时获取定位 (位置 )、定性 (多波段遥感信息 )信息的遥感技术 ,而三维遥感信息是具有三维地理位置的遥感信息。本文对三维遥感数据的信息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并对数据模型的表示、处理和存储的数据结构进行了... 三维遥感技术是能同时获取定位 (位置 )、定性 (多波段遥感信息 )信息的遥感技术 ,而三维遥感信息是具有三维地理位置的遥感信息。本文对三维遥感数据的信息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并对数据模型的表示、处理和存储的数据结构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机载三维成像仪系统获取的三维遥感数据 ,通过三维遥感数据模型的具体应用 ,说明了三维遥感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遥感 模型 数据结构 遥感信息 组织 成像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