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半球500hPa高度场遥相关指数对我国草地螟成虫物候期与幼虫发生面积的影响
1
作者 唐继洪 罗礼智 +2 位作者 江幸福 张蕾 黄绍哲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3-219,共7页
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遥相关指数(遥相关指数)是一个综合了气温,降水以及气压等众多气象因素的气候变化指数,很多生物学现象都与其有关;为了探究遥相关指数是否对我国的草地螟的发生危害有影响,作者分析了我国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 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遥相关指数(遥相关指数)是一个综合了气温,降水以及气压等众多气象因素的气候变化指数,很多生物学现象都与其有关;为了探究遥相关指数是否对我国的草地螟的发生危害有影响,作者分析了我国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L.成虫物候期及幼虫发生面积的变化趋势及两者与遥相关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草地螟成虫始见期年际间有显著提前的趋势,平均每年提前0.40d,与1—5月极地-欧亚型遥相关指数均值(POL1-5)相关性最大;终见期有显著延后的趋势,平均每年延后1.31d,与6—10月东太平洋型遥相关指数均值(EP-NP6-10)相关性最大;全国草地螟幼虫发生面积年际间有显著增长的趋势,平均每年增长57.07khm2,与1—10月东大西洋型遥相关指数均值(EA1-10)相关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始见期 终见期 幼虫发生面积 北半球遥相关指数
原文传递
广东北江流域前汛期降水与全球海温及遥相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占明 陈子燊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39-1246,共8页
以广东北江流域18测站1965~2007年的月降水数据为基础,统计发现该区域降水前汛期突出,后汛期不明显,年内降水呈明显的“单峰型”分布。Mann-Kendall趋势检验表明,4月、5月降水主要呈下降趋势,6月降水主要呈上升趋势。考虑到前期... 以广东北江流域18测站1965~2007年的月降水数据为基础,统计发现该区域降水前汛期突出,后汛期不明显,年内降水呈明显的“单峰型”分布。Mann-Kendall趋势检验表明,4月、5月降水主要呈下降趋势,6月降水主要呈上升趋势。考虑到前期海温及遥相关指数对降水具有预测性的指示意义,本文将流域前汛期各月份降水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的第一模态时间系数与同期及前期1~12月全球海温及10种遥相关指数进行时滞相关。结果发现影响前汛期各月降水的海温异常关键区并不局限于广东近海,各月的海温异常关键区、遥相关指数及其影响时段存在较大差异。海温异常关键区面积各月均表现为负相关海域大于正相关海域;4月、5月正相关海域主要分布在南半球,6月正相关海域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海域;有些海区在滞后0~12月均与前汛期降水相关显著。研究有助于减少广东北江流域前汛期降水预报的不确定性,为指导工农业生产及防灾减害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可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汛期降水 全球海表温度 遥相关指数 时滞相关 广东北江流域
下载PDF
近50年中国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 被引量:168
3
作者 张晶晶 陈爽 赵昕奕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共6页
采用1961-1990年逐年年平均气温资料,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将中国大陆划分为8个气温变化区。之后依据1951-2000年逐月气温和年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各个区域的气温变化趋势和特征。最后分析了六个遥相... 采用1961-1990年逐年年平均气温资料,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将中国大陆划分为8个气温变化区。之后依据1951-2000年逐月气温和年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各个区域的气温变化趋势和特征。最后分析了六个遥相关指数与每个区域年平均气温、冬季气温、夏季气温标准化序列的相关关系,指出中国气温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951—2000中,我国大陆35oN以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变暖显著于35oN以南。23-35oN、90-112.5oE即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四川和云南的西部变冷。所有区域90年代为最暖期,且都存在显著变暖趋势。35oN以北地区冬季的变暖速率显著大于夏季和年平均气温的升温速率。我国的气温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而且不同季节,响应全球大气变化的区域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F 气温变化 遥相关指数
下载PDF
陕西汛期旱涝与大气环流PNA型异常的联系
4
作者 谢双亭 高智 臧体山 《陕西气象》 1994年第6期1-3,共3页
本文使用自然正交函数(EOF)展开方法,对北半球1955-1984年1-12月500hPa高度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气环流PNA型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PNA型的异常变化对陕西6-9月汛期降水异常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旱涝 PNA型 相关指数
下载PDF
1960—2016年黄土高原多尺度干旱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3
5
作者 孙艺杰 刘宪锋 +1 位作者 任志远 李双双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20-1832,共13页
明晰黄土高原干旱特征对于生态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1960-2016年黄土高原59个气象台站数据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标(SPEI),本文分析了黄土高原多尺度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遥相关指数对黄土高原干旱... 明晰黄土高原干旱特征对于生态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1960-2016年黄土高原59个气象台站数据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标(SPEI),本文分析了黄土高原多尺度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遥相关指数对黄土高原干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SPEI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70年代初和90年代末为显著干旱时期,80-90年代初为较湿润时期;②年尺度SPEI呈下降趋势的区域遍布整个黄土高原,以山西西部、宁夏北部和甘肃中东部最为显著,而黄土高原西北和西南部则表现为变湿趋势;③春、夏和秋三季SPEI均呈下降趋势,且夏、秋季下降趋势较大,趋势系数均为-0.03/10a。春季干旱趋势与年际变化较为一致,秋季干旱趋势范围较大,占总面积的64.53%,冬季干旱范围较小且不显著;④多尺度干旱同时受IOD、NAO、PDO、AMO和ENSO3.4等遥相关指数的共同影响,且该影响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相位转换特征。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OD和NAO对黄土高原干旱解释率较高,分别为22.98%和12.23%,而ENSO3.4解释率较低,表明黄土高原降水变化与西南季风具有较好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多尺度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遥相关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