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系统的遮光罩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婷 杨建峰 +1 位作者 阮萍 马臻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2-336,共5页
针对R-C系统的特点,考虑轴外渐晕的影响,推导出主、次镜内遮光罩尺寸设计的约束公式.讨论了次镜内遮光罩上挡光环的设计方法和位置计算公式,并给出外遮光罩的设计方法.对某R-C望远镜系统进行了遮光罩设计,并用光学软件进行杂散光分析,... 针对R-C系统的特点,考虑轴外渐晕的影响,推导出主、次镜内遮光罩尺寸设计的约束公式.讨论了次镜内遮光罩上挡光环的设计方法和位置计算公式,并给出外遮光罩的设计方法.对某R-C望远镜系统进行了遮光罩设计,并用光学软件进行杂散光分析,计算得到方位角分别为0°、45°、90°时的PST曲线.结果表明,当离轴角度大于太阳临界入射角时,PST值小于10-10量级,满足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系统 渐晕 遮光罩设计 挡光环 PST曲线
下载PDF
静止轨道对地观测成像系统外遮光罩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威 陈凡胜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0-275,共6页
静止轨道(GEO)成像系统外遮光罩设计是空间载荷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成像系统所处的空间杂散环境特点,通过分析不同太阳遮蔽角对外遮光罩几何结构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遮光罩高度-直径比;研究了不同离轴角下刀口式和蜂窝式结构对... 静止轨道(GEO)成像系统外遮光罩设计是空间载荷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成像系统所处的空间杂散环境特点,通过分析不同太阳遮蔽角对外遮光罩几何结构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遮光罩高度-直径比;研究了不同离轴角下刀口式和蜂窝式结构对杂光抑制能力的差别,Tracepro软件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遮蔽角下前者比后者抑制能力高5%~28%。在此基础上,利用黑体腔工作原理,设计实现了一种新型二级遮光罩。最后结合某静止轨道成像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太阳遮蔽角处,外遮光罩点源透射率(PST)曲线值小于10-8,杂光抑制效果好,同时很好地解决了单级遮光罩内边缘效应问题,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静止轨道 太阳遮蔽角 遮光罩设计 边缘效应 点源透过率
原文传递
基于散射模型设计外遮光罩 被引量:15
3
作者 梅超 周泗忠 +1 位作者 闫佩佩 姜凯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5-210,共6页
通过对粗糙表面散射情况的分析发现,普通金属材料的表面散射能量主要集中在10°散射角内。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基于该散射特性的光学系统外遮光罩设计方法,该遮光罩的杂散光抑制角比基于反射理论计算的大5°,具有良好的散射杂... 通过对粗糙表面散射情况的分析发现,普通金属材料的表面散射能量主要集中在10°散射角内。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基于该散射特性的光学系统外遮光罩设计方法,该遮光罩的杂散光抑制角比基于反射理论计算的大5°,具有良好的散射杂散光的抑制作用。最后以Ritchey-Chirtien(R-C)光学系统为例,为其设计了合适的遮光罩,并在TracePro软件中对比性地建模、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且该遮光罩对抑制杂散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点源透射比(PST)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杂散光抑制 遮光罩设计 散射
原文传递
R-C光学系统设计及杂散光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闫佩佩 樊学武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4-218,共5页
将光学系统设计与杂散光分析相结合,介绍了一种焦距2000 mm、F/#=10、2ω=1.66°的空间用R-C光学系统,系统像质优良,结构紧凑。同时,针对R-C系统的特点,考虑轴外渐晕的影响,计算了主、次镜内遮光罩的尺寸,给出外遮光罩的设计方法,对... 将光学系统设计与杂散光分析相结合,介绍了一种焦距2000 mm、F/#=10、2ω=1.66°的空间用R-C光学系统,系统像质优良,结构紧凑。同时,针对R-C系统的特点,考虑轴外渐晕的影响,计算了主、次镜内遮光罩的尺寸,给出外遮光罩的设计方法,对该R-C望远镜系统进行了遮光罩设计,并用光学软件进行杂散光分析,计算得到方位角为0°时的PST曲线。结果表明,当离轴角度大于太阳临界入射角时,PST值小于10-8量级,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R-C系统 杂散光 遮光罩设计 PST曲线
下载PDF
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望远镜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波 赵一鸣 +2 位作者 李菁文 李凉海 于勇 《遥测遥控》 2014年第2期37-42,共6页
望远镜是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接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接收激光与大气相互作用后的光回波信号。分析望远镜在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系统中的作用,利用几何光学光线追迹方法,详细研究两镜形式望远镜的光学参数计算方法与遮光罩尺寸计算方... 望远镜是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接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接收激光与大气相互作用后的光回波信号。分析望远镜在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系统中的作用,利用几何光学光线追迹方法,详细研究两镜形式望远镜的光学参数计算方法与遮光罩尺寸计算方法。实例计算得到一组口径150mm、视场1mrad、F#=5的Dall-kirkham望远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证明方法可有效提高激光雷达光学仿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激光雷达 望远镜光学设计 遮光罩设计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仪的杂散光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美钦 王忠厚 白加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32-1537,共6页
杂光分析是保证高光谱成像仪成像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详细分析了高光谱成像仪光学系统的杂散光,设计了R-C前置镜的遮光罩和挡光环,并用Tracepro软件对高光谱成像仪光学系统进行了光机建模,分析了系统的一次、二次散射面,根据重要杂散... 杂光分析是保证高光谱成像仪成像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详细分析了高光谱成像仪光学系统的杂散光,设计了R-C前置镜的遮光罩和挡光环,并用Tracepro软件对高光谱成像仪光学系统进行了光机建模,分析了系统的一次、二次散射面,根据重要杂散光路径设置重点采用,计算出0.5°~40°不同离轴角度下的点源透射比值,从而得到地球表面反射光在像面产生的照度为5.5×10-3W/m2,小于中心视场光线在像面照度的3.5%,满足系统抑制杂散光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仪 杂散光分析 遮光罩设计 挡光环 PST曲线
下载PDF
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杂散光特性与抑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俊杰 孙剑 +5 位作者 赵珩翔 畅晨光 傅頔 赵昊 白璐 冯玉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3-254,共12页
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通过探测气辉光谱测量中高层大气风场,为降低低层大气背景辐射的影响,需要设计杂散光抑制结构。以基于500 km轨道高度的卫星平台对60~90 km高度的中层大气风场探测为例,选取典型气辉辐射强度与大气背景辐射,依据不... 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通过探测气辉光谱测量中高层大气风场,为降低低层大气背景辐射的影响,需要设计杂散光抑制结构。以基于500 km轨道高度的卫星平台对60~90 km高度的中层大气风场探测为例,选取典型气辉辐射强度与大气背景辐射,依据不同高度下大气背景辐射强度变化,结合光学系统参数设计遮光罩。仿真分析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系统内部产生杂散光的关键面,设计杂光抑制结构,并评估干涉仪非工作级次能量对成像造成的影响。点源透过率分析和像面照度仿真结果表明:水平方向和对角线方向上,视场外0.2°处点源透过率下降到10^(-5)以下,竖直方向上,视场外0.04°处点源透过率下降到10^(-5)以下;大气背景辐射和鬼像占像面总能量的1.35%。所提杂散光抑制方法满足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对杂散光抑制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杂散光抑制 遮光罩设计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大气背景辐射
下载PDF
空间红外探测系统外部杂散光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建华 李志峰 +2 位作者 刘佳琪 张力 刘雪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为降低视场外太阳辐射对空间红外探测系统的影响,对系统的遮光罩和挡光环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在ZEMAX软件下,建立了光机结构分析模型,采用非序列模式下的光线追迹方法,计算了视场外太阳辐射经镜筒表面及透镜表面的多次散射或反射到达探... 为降低视场外太阳辐射对空间红外探测系统的影响,对系统的遮光罩和挡光环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在ZEMAX软件下,建立了光机结构分析模型,采用非序列模式下的光线追迹方法,计算了视场外太阳辐射经镜筒表面及透镜表面的多次散射或反射到达探测器表面的杂散光辐照度。根据计算结果对遮光罩和挡光环的参数进行了优化,使得杂散光抑制水平满足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系统 杂散光分析 遮光罩设计 光线追迹
下载PDF
星敏感器杂散光抑制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7
9
作者 杜伟峰 王燕清 +2 位作者 郑循江 高文杰 谢廷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9-308,共10页
以杂散光在探测器像面平均照度低至6等星为例,首先从理论及工程应用角度对星敏感器遮光罩进行论证、设计、仿真、测试,并提出在遮光罩设计阶段应该充分结合光学镜头、星点提取算法、技术要求特点,确定遮光罩有效通光口径、视场、外形包... 以杂散光在探测器像面平均照度低至6等星为例,首先从理论及工程应用角度对星敏感器遮光罩进行论证、设计、仿真、测试,并提出在遮光罩设计阶段应该充分结合光学镜头、星点提取算法、技术要求特点,确定遮光罩有效通光口径、视场、外形包络尺寸、消光性能;其次,利用几何作图的方法确定遮光罩挡光环位置、刃口倒角角度、刃口倒角朝向,并建立起散射关键面;然后,根据仿真过程中一次散射与多次散射对像面照度的影响确定刃口厚度;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室测试方式证明所设计的遮光罩结构合理,可满足太阳光抑制低至6等星,星敏感器受杂散光影响测量精度偏差在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星敏感器 遮光罩设计 杂散光抑制 杂散光仿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