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3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赵宧光书论中的“避俗、求变”思想及其审美指向
1
作者
许飞飞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6期120-125,共6页
明末书法理论家赵宧光有不少思想异于时人,又高于时人,其中有些观点至今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避俗、求变”之思想。本文从“赵宧光与同时代书论家思想之比较”入手,讨论赵宦光如何通过“格古”和“调逸”两方面来力矫时俗,达到去...
明末书法理论家赵宧光有不少思想异于时人,又高于时人,其中有些观点至今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避俗、求变”之思想。本文从“赵宧光与同时代书论家思想之比较”入手,讨论赵宦光如何通过“格古”和“调逸”两方面来力矫时俗,达到去俗去野、求变求新的目的。同时,笔者通过对其理论指导下“草篆”创作的历史贡献和审美指向,对当下书坛存在的野俗现象给予警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宧光
避俗
求变
审美指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俗与避俗——读诗小札
2
作者
陈昭明
《写作》
2002年第12期11-12,共2页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诗要避俗”,此言极是,道出了写诗的大忌。“俗”是一般化,平庸无奇,没有深邃而绵邀的情韵,缺乏独创而新颖的风格,这样的诗,索然无味。
关键词
诗
避俗
创作风格
贺知章
《咏柳》
浅
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避熟避俗 求生求新——诗歌艺术形象创新机理谈
3
作者
宁松夫
《写作》
2008年第12期6-7,共2页
所谓避熟避俗,求生求新,就是说在诗歌形象的创造上,对于诗歌史上已有的形象,要全力避开,以求破臼立新,使读者有陌然未见,焕然一新之感,这种创新的机理,用清代叶燮的话来说就是:“必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原诗...
所谓避熟避俗,求生求新,就是说在诗歌形象的创造上,对于诗歌史上已有的形象,要全力避开,以求破臼立新,使读者有陌然未见,焕然一新之感,这种创新的机理,用清代叶燮的话来说就是:“必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原诗·内篇》)而要进入这种创作境界,必须具备“能道人所不能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的创作能力。纵观我国诗歌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形象
诗歌形象
创新机理
避俗
求新
《苕溪渔隐丛话》
创作境界
创作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画论“避俗”论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蒋丹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4-58,共5页
古代画论"避俗"理论由来已久,明清时期的"避俗"画论思想承袭前人,下启后人,因袭与创见思想交织、共存,通过探讨明清画论的"避俗"标准的构建,详述明朝与清朝"避俗"观点"倡雅贬俗"、&q...
古代画论"避俗"理论由来已久,明清时期的"避俗"画论思想承袭前人,下启后人,因袭与创见思想交织、共存,通过探讨明清画论的"避俗"标准的构建,详述明朝与清朝"避俗"观点"倡雅贬俗"、"忌俗"、"避俗"的主要主张,以及这一时期"避俗"观念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画论
尚雅贬
俗
忌
俗
避俗
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去芜存精 避俗求新——谈材料的选择
5
作者
吴益
吴晓蔚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1期13-15,共3页
要写好文章,必须注重精选材料。对于选材,古人曾提出过很多可资借鉴的原则。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提出了“酌事以取类”,“取事贵约”,“事信而不诞”等原则,即根据内容选材,强调选材要精,要可靠而不荒诞。的确,任何一篇成功之作,...
要写好文章,必须注重精选材料。对于选材,古人曾提出过很多可资借鉴的原则。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提出了“酌事以取类”,“取事贵约”,“事信而不诞”等原则,即根据内容选材,强调选材要精,要可靠而不荒诞。的确,任何一篇成功之作,在选材上总是独具匠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俗
材料的选择
选材
中学生作文
事信
聘书
写字台
《文心雕龙》
“真”
底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趋新避俗起标题
6
作者
刘波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1年第7期26-27,共2页
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华罗庚说:“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由此可知,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奠基石,写文章也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特意邀约新闻出版总署原新闻报刊司司长...
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华罗庚说:“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由此可知,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奠基石,写文章也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特意邀约新闻出版总署原新闻报刊司司长刘波先生作写作系列专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题
避俗
新闻出版总署
新闻报刊
华罗庚
数学家
语文
文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歌写作的语言要尽量避俗
7
作者
汤太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8年第4期79-79,共1页
初学诗歌写作往往会落入俗套。本文就诗歌写作的语言怎样避俗来谈,通过列举分析几首家喻户晓的唐诗来说明诗歌创作不是贵在深奥华美,而是贵在浅显清新而又富有意韵。
关键词
避俗
意蕴
字斟句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本手为基,避俗手之劣,创妙手之举
被引量:
1
8
作者
邱海林
《语文月刊》
2022年第8期61-63,共3页
围棋有“三手”——本手、俗手、妙手。本手是指基础的正统下法,俗手是看似合理实则有损的下法,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之举。只有对本手理解深刻后,才能避免俗手之劣,创妙手之举。而这也恰合我们的学习之道。以本手为基,方能避俗手之劣...
围棋有“三手”——本手、俗手、妙手。本手是指基础的正统下法,俗手是看似合理实则有损的下法,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之举。只有对本手理解深刻后,才能避免俗手之劣,创妙手之举。而这也恰合我们的学习之道。以本手为基,方能避俗手之劣。学习上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蕴含的正是这个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俗
围棋
妙手
俗
手
下法
学习之道
出人意料
原文传递
冰心一片避俗埃——在秋枫诗文作品研讨会上的讲话
9
作者
李栋恒
《诗词月刊》
2015年第6期82-84,共3页
秋枫是多年来活跃在我国诗坛上的著名才女。她不仅参加过多个诗词刊物的创办,担任过编辑或领导工作;她还对诗词理论、词律诗韵研究有很深的功底,她勤奋创作写出了大量佳作。
关键词
作品研讨会
诗文
避俗
冰心
领导工作
诗词
诗坛
诗韵
原文传递
如何避俗趋雅
10
作者
肖锦川
《中学生(高中作文版)》
2010年第4期21-22,共2页
2009年高考湖北卷作文是要求以“站在____的门口”写作的半命题作文,考生首先就应在所给信息基础上放飞联想的翅膀,拓开思路,填充完整文题。
关键词
半命题作文
避俗
2009年
信息基础
湖北卷
写作
高考
联想
原文传递
力避俗熟
11
作者
谷松章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6年第7期39-39,共1页
“诗要避俗,更要避熟”,这是清人刘熙载在《书概.艺概》中讲的话。“要”“更要”的遣词说明了在他眼里,熟要比俗更可憎。他是在说诗,但这几乎是适用于所有艺术的箴言,对篆刻同样适用。
关键词
避俗
刘熙载
说诗
原文传递
【第四十四讲】 雅不避俗 俗不伤雅
12
作者
乐燎原
《当代学生(读写)》
2014年第7期96-97,共2页
所谓“雅”.是指诗词语言上的藻饰、精美、书面化,风格上的清丽、典雅。这是古代诗论家为诗词所确立的一个审美标准。魏庆之的《诗人玉屑》论诗就以“典重渊雅”为贵。在古典诗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因词汇句法精美而千古流传的诗举不...
所谓“雅”.是指诗词语言上的藻饰、精美、书面化,风格上的清丽、典雅。这是古代诗论家为诗词所确立的一个审美标准。魏庆之的《诗人玉屑》论诗就以“典重渊雅”为贵。在古典诗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因词汇句法精美而千古流传的诗举不胜举。如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一诗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诗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等等,无不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避俗
古典诗词
《登池上楼》
山水诗人
审美标准
词汇句法
“雅”
原文传递
文人画论中的“忌俗”观念
被引量:
1
13
作者
刘喜玲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7期72-74,共3页
文人画论是中国传统画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文人画家实践经验、艺术观念、审美思想的总结和体现。元明清时期诸多的文人画论提出,要在绘画创作中"忌俗",体现出"尚雅避俗"的艺术观念。文人画家认为,绘画作品应该...
文人画论是中国传统画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文人画家实践经验、艺术观念、审美思想的总结和体现。元明清时期诸多的文人画论提出,要在绘画创作中"忌俗",体现出"尚雅避俗"的艺术观念。文人画家认为,绘画作品应该具有淡泊的意境和高雅的格调,在笔墨、格法上"忌俗",忌笔俗、图俗,在意境、气韵、格调方面"忌俗",忌格俗、韵俗、气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论
忌
俗
尚雅
避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芥舟学画编》看其“雅俗观”对现代绘画发展的启示意义及其“雅”的审美内涵
被引量:
1
14
作者
吴晓丹
《艺术评鉴》
2020年第11期155-158,共4页
"雅"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与审美意蕴。"去俗存雅"也是中国古典审美中的主流思想。沈宗骞在清代中后期画界"正道沦亡、邪派日起"的境况下,力求避俗存雅,编撰《芥舟...
"雅"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与审美意蕴。"去俗存雅"也是中国古典审美中的主流思想。沈宗骞在清代中后期画界"正道沦亡、邪派日起"的境况下,力求避俗存雅,编撰《芥舟学画编》一书,详细阐述绘画中的俗与雅。本文试通过分析《芥舟学画编》中对"雅"与"俗"的描述,分析其"雅"的审美内涵及其"雅俗观"对现代绘画发展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宗骞
“
避俗
存雅”
审美内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法创作中的“雅”与“俗”
15
作者
周晓婧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S1期80-81,共2页
书法创作中的雅与俗,作为评价书法好坏的标准,向来是书法家最在意的,作为另一种相对于文士阶层的"雅"而被区分为"俗"的民间书法,却是大书家创新书体的泉源。因此,从雅与俗的角度切入,观察书法典范的成立以至流派的...
书法创作中的雅与俗,作为评价书法好坏的标准,向来是书法家最在意的,作为另一种相对于文士阶层的"雅"而被区分为"俗"的民间书法,却是大书家创新书体的泉源。因此,从雅与俗的角度切入,观察书法典范的成立以至流派的兴衰,对于书法演变关键问题的理解,应有帮助。而且我们对书法创作中的雅与俗的反思,在格调上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保持健康发展,就不仅是重要而且也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作
雅
俗
求雅
避俗
雅
俗
共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雅俗篇
16
作者
徐唐龄
《民主与科学》
1993年第3期36-37,共2页
一本书、一出戏、一部影片、一家期刊,既要讲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又要讲经济价值、票房价值,是个两难命题。究竟是俗一些好还是雅一些好,见仁见智,也就颇费推敲了。《围城》与《渴望》同时播出,雅不敌俗。
关键词
《围城》
思想价值
艺术价值
一出戏
《渴望》
司马青衫
俗
不伤雅
贾雨村
诗魂
论
俗
人应
避
雅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清流时尚与避“俗”
17
作者
王登科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1-182,共2页
有宋一朝的书法,摆脱了“科举”的羁绊,但士人“好书”的风尚却因袭了唐人。尤其是所谓“君子之艺”的命题,使得书法成为比类风雅的最佳选择。在以“据德、依仁”的“志道”努力中,广大文人士子对“游艺于书”皆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关键词
宋代
清流时尚
避俗
原文传递
论陈与义诗论的特征及其发展
18
作者
高阳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5-129,共5页
陈与义作为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诗人,其诗学理念往往散见于诗句中,没有系统的论诗著作及文章。文章通过对其相关诗句进行分析统计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发现其诗学理念与江西诗派相比还有较多不同之处。他不仅强调“推户寻诗”、师法自然的观...
陈与义作为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诗人,其诗学理念往往散见于诗句中,没有系统的论诗著作及文章。文章通过对其相关诗句进行分析统计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发现其诗学理念与江西诗派相比还有较多不同之处。他不仅强调“推户寻诗”、师法自然的观点,还注重通过炼字炼句及物与我的情感互通等方法,力求避俗以实现“意新”的创作追求。靖康之难使其诗论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和升华。诗人继承了杜甫倡导的“转益多师”理论,既有对建安风骨的传承,也有对陶渊明、谢灵运、韦应物、柳宗元诗风的吸收,还有对王维诗品的借鉴等,提倡博观约取、善于变化的诗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与义
诗论
师法自然
避俗
求新
博观约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语中的禁忌语及其最新发展
被引量:
6
19
作者
王维贞
徐萍飞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5-69,共5页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禁忌习俗及相应的表达禁忌事物的禁忌语。从功能的角度看,禁忌语可以分为三大类:避凶求吉类,避俗求雅类,避短扬长类。本文分析了以上三大类型的禁忌语及其替代形式。
关键词
禁忌语
避
凶求吉类
避俗
求雅类
避
短扬长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义宁陈氏诗歌初探
被引量:
2
20
作者
张求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95-104,共10页
本文主要从家族文学的角度出发,勾勒了被吴宓称为“中国近世之模范人家”的义宁陈氏三代诗人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对陈氏家族文学的共同主题、艺术风格、论诗主张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
文学家族
兴亡主题
力
避俗
熟
论诗主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赵宧光书论中的“避俗、求变”思想及其审美指向
1
作者
许飞飞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6期120-125,共6页
文摘
明末书法理论家赵宧光有不少思想异于时人,又高于时人,其中有些观点至今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避俗、求变”之思想。本文从“赵宧光与同时代书论家思想之比较”入手,讨论赵宦光如何通过“格古”和“调逸”两方面来力矫时俗,达到去俗去野、求变求新的目的。同时,笔者通过对其理论指导下“草篆”创作的历史贡献和审美指向,对当下书坛存在的野俗现象给予警示和参考。
关键词
赵宧光
避俗
求变
审美指向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俗与避俗——读诗小札
2
作者
陈昭明
机构
江西赣南师范学院 教授
出处
《写作》
2002年第12期11-12,共2页
文摘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诗要避俗”,此言极是,道出了写诗的大忌。“俗”是一般化,平庸无奇,没有深邃而绵邀的情韵,缺乏独创而新颖的风格,这样的诗,索然无味。
关键词
诗
避俗
创作风格
贺知章
《咏柳》
浅
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避熟避俗 求生求新——诗歌艺术形象创新机理谈
3
作者
宁松夫
机构
襄樊学院中文系
出处
《写作》
2008年第12期6-7,共2页
文摘
所谓避熟避俗,求生求新,就是说在诗歌形象的创造上,对于诗歌史上已有的形象,要全力避开,以求破臼立新,使读者有陌然未见,焕然一新之感,这种创新的机理,用清代叶燮的话来说就是:“必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原诗·内篇》)而要进入这种创作境界,必须具备“能道人所不能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的创作能力。纵观我国诗歌史,
关键词
艺术形象
诗歌形象
创新机理
避俗
求新
《苕溪渔隐丛话》
创作境界
创作能力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J912.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画论“避俗”论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蒋丹
机构
四川工商学院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4-58,共5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科研课题
编号:17SB0293
文摘
古代画论"避俗"理论由来已久,明清时期的"避俗"画论思想承袭前人,下启后人,因袭与创见思想交织、共存,通过探讨明清画论的"避俗"标准的构建,详述明朝与清朝"避俗"观点"倡雅贬俗"、"忌俗"、"避俗"的主要主张,以及这一时期"避俗"观念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
明清画论
尚雅贬
俗
忌
俗
避俗
意义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去芜存精 避俗求新——谈材料的选择
5
作者
吴益
吴晓蔚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1期13-15,共3页
文摘
要写好文章,必须注重精选材料。对于选材,古人曾提出过很多可资借鉴的原则。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提出了“酌事以取类”,“取事贵约”,“事信而不诞”等原则,即根据内容选材,强调选材要精,要可靠而不荒诞。的确,任何一篇成功之作,在选材上总是独具匠心的。
关键词
避俗
材料的选择
选材
中学生作文
事信
聘书
写字台
《文心雕龙》
“真”
底涌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趋新避俗起标题
6
作者
刘波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1年第7期26-27,共2页
文摘
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华罗庚说:“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由此可知,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奠基石,写文章也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特意邀约新闻出版总署原新闻报刊司司长刘波先生作写作系列专题。
关键词
标题
避俗
新闻出版总署
新闻报刊
华罗庚
数学家
语文
文章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歌写作的语言要尽量避俗
7
作者
汤太平
机构
湖南省湘阴二中教师
出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8年第4期79-79,共1页
文摘
初学诗歌写作往往会落入俗套。本文就诗歌写作的语言怎样避俗来谈,通过列举分析几首家喻户晓的唐诗来说明诗歌创作不是贵在深奥华美,而是贵在浅显清新而又富有意韵。
关键词
避俗
意蕴
字斟句酌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4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本手为基,避俗手之劣,创妙手之举
被引量:
1
8
作者
邱海林
机构
广州市第二中学
出处
《语文月刊》
2022年第8期61-63,共3页
文摘
围棋有“三手”——本手、俗手、妙手。本手是指基础的正统下法,俗手是看似合理实则有损的下法,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之举。只有对本手理解深刻后,才能避免俗手之劣,创妙手之举。而这也恰合我们的学习之道。以本手为基,方能避俗手之劣。学习上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蕴含的正是这个道理。
关键词
避俗
围棋
妙手
俗
手
下法
学习之道
出人意料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冰心一片避俗埃——在秋枫诗文作品研讨会上的讲话
9
作者
李栋恒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装备部
出处
《诗词月刊》
2015年第6期82-84,共3页
文摘
秋枫是多年来活跃在我国诗坛上的著名才女。她不仅参加过多个诗词刊物的创办,担任过编辑或领导工作;她还对诗词理论、词律诗韵研究有很深的功底,她勤奋创作写出了大量佳作。
关键词
作品研讨会
诗文
避俗
冰心
领导工作
诗词
诗坛
诗韵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如何避俗趋雅
10
作者
肖锦川
机构
湖北航天中学
出处
《中学生(高中作文版)》
2010年第4期21-22,共2页
文摘
2009年高考湖北卷作文是要求以“站在____的门口”写作的半命题作文,考生首先就应在所给信息基础上放飞联想的翅膀,拓开思路,填充完整文题。
关键词
半命题作文
避俗
2009年
信息基础
湖北卷
写作
高考
联想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力避俗熟
11
作者
谷松章
出处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6年第7期39-39,共1页
文摘
“诗要避俗,更要避熟”,这是清人刘熙载在《书概.艺概》中讲的话。“要”“更要”的遣词说明了在他眼里,熟要比俗更可憎。他是在说诗,但这几乎是适用于所有艺术的箴言,对篆刻同样适用。
关键词
避俗
刘熙载
说诗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第四十四讲】 雅不避俗 俗不伤雅
12
作者
乐燎原
出处
《当代学生(读写)》
2014年第7期96-97,共2页
文摘
所谓“雅”.是指诗词语言上的藻饰、精美、书面化,风格上的清丽、典雅。这是古代诗论家为诗词所确立的一个审美标准。魏庆之的《诗人玉屑》论诗就以“典重渊雅”为贵。在古典诗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因词汇句法精美而千古流传的诗举不胜举。如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一诗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诗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等等,无不如此。
关键词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避俗
古典诗词
《登池上楼》
山水诗人
审美标准
词汇句法
“雅”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人画论中的“忌俗”观念
被引量:
1
13
作者
刘喜玲
机构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7期72-74,共3页
文摘
文人画论是中国传统画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文人画家实践经验、艺术观念、审美思想的总结和体现。元明清时期诸多的文人画论提出,要在绘画创作中"忌俗",体现出"尚雅避俗"的艺术观念。文人画家认为,绘画作品应该具有淡泊的意境和高雅的格调,在笔墨、格法上"忌俗",忌笔俗、图俗,在意境、气韵、格调方面"忌俗",忌格俗、韵俗、气俗。
关键词
文人画论
忌
俗
尚雅
避俗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芥舟学画编》看其“雅俗观”对现代绘画发展的启示意义及其“雅”的审美内涵
被引量:
1
14
作者
吴晓丹
机构
郑州大学
出处
《艺术评鉴》
2020年第11期155-158,共4页
文摘
"雅"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与审美意蕴。"去俗存雅"也是中国古典审美中的主流思想。沈宗骞在清代中后期画界"正道沦亡、邪派日起"的境况下,力求避俗存雅,编撰《芥舟学画编》一书,详细阐述绘画中的俗与雅。本文试通过分析《芥舟学画编》中对"雅"与"俗"的描述,分析其"雅"的审美内涵及其"雅俗观"对现代绘画发展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沈宗骞
“
避俗
存雅”
审美内涵
分类号
J0-05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法创作中的“雅”与“俗”
15
作者
周晓婧
机构
深圳路小学
出处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S1期80-81,共2页
文摘
书法创作中的雅与俗,作为评价书法好坏的标准,向来是书法家最在意的,作为另一种相对于文士阶层的"雅"而被区分为"俗"的民间书法,却是大书家创新书体的泉源。因此,从雅与俗的角度切入,观察书法典范的成立以至流派的兴衰,对于书法演变关键问题的理解,应有帮助。而且我们对书法创作中的雅与俗的反思,在格调上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保持健康发展,就不仅是重要而且也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关键词
书法创作
雅
俗
求雅
避俗
雅
俗
共赏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雅俗篇
16
作者
徐唐龄
出处
《民主与科学》
1993年第3期36-37,共2页
文摘
一本书、一出戏、一部影片、一家期刊,既要讲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又要讲经济价值、票房价值,是个两难命题。究竟是俗一些好还是雅一些好,见仁见智,也就颇费推敲了。《围城》与《渴望》同时播出,雅不敌俗。
关键词
《围城》
思想价值
艺术价值
一出戏
《渴望》
司马青衫
俗
不伤雅
贾雨村
诗魂
论
俗
人应
避
雅人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清流时尚与避“俗”
17
作者
王登科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1-182,共2页
文摘
有宋一朝的书法,摆脱了“科举”的羁绊,但士人“好书”的风尚却因袭了唐人。尤其是所谓“君子之艺”的命题,使得书法成为比类风雅的最佳选择。在以“据德、依仁”的“志道”努力中,广大文人士子对“游艺于书”皆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关键词
宋代
清流时尚
避俗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陈与义诗论的特征及其发展
18
作者
高阳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文摘
陈与义作为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诗人,其诗学理念往往散见于诗句中,没有系统的论诗著作及文章。文章通过对其相关诗句进行分析统计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发现其诗学理念与江西诗派相比还有较多不同之处。他不仅强调“推户寻诗”、师法自然的观点,还注重通过炼字炼句及物与我的情感互通等方法,力求避俗以实现“意新”的创作追求。靖康之难使其诗论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和升华。诗人继承了杜甫倡导的“转益多师”理论,既有对建安风骨的传承,也有对陶渊明、谢灵运、韦应物、柳宗元诗风的吸收,还有对王维诗品的借鉴等,提倡博观约取、善于变化的诗学理念。
关键词
陈与义
诗论
师法自然
避俗
求新
博观约取
Keywords
Chen Yuyi
poetic theory
learning from nature
avoiding vulgarity and seeking novelty
broadly learning knowledge and accumulating experienc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语中的禁忌语及其最新发展
被引量:
6
19
作者
王维贞
徐萍飞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5-69,共5页
文摘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禁忌习俗及相应的表达禁忌事物的禁忌语。从功能的角度看,禁忌语可以分为三大类:避凶求吉类,避俗求雅类,避短扬长类。本文分析了以上三大类型的禁忌语及其替代形式。
关键词
禁忌语
避
凶求吉类
避俗
求雅类
避
短扬长类
Keywords
taboo words
dogging unluckiness and seeking for luck
dogging vulgarity and seeking for refinement
dogging weakness and seeking for good points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义宁陈氏诗歌初探
被引量:
2
20
作者
张求会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行政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95-104,共10页
文摘
本文主要从家族文学的角度出发,勾勒了被吴宓称为“中国近世之模范人家”的义宁陈氏三代诗人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对陈氏家族文学的共同主题、艺术风格、论诗主张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
文学家族
兴亡主题
力
避俗
熟
论诗主张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赵宧光书论中的“避俗、求变”思想及其审美指向
许飞飞
《收藏与投资》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俗与避俗——读诗小札
陈昭明
《写作》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避熟避俗 求生求新——诗歌艺术形象创新机理谈
宁松夫
《写作》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明清画论“避俗”论研究
蒋丹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去芜存精 避俗求新——谈材料的选择
吴益
吴晓蔚
《高校教育管理》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趋新避俗起标题
刘波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诗歌写作的语言要尽量避俗
汤太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以本手为基,避俗手之劣,创妙手之举
邱海林
《语文月刊》
2022
1
原文传递
9
冰心一片避俗埃——在秋枫诗文作品研讨会上的讲话
李栋恒
《诗词月刊》
2015
0
原文传递
10
如何避俗趋雅
肖锦川
《中学生(高中作文版)》
2010
0
原文传递
11
力避俗熟
谷松章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6
0
原文传递
12
【第四十四讲】 雅不避俗 俗不伤雅
乐燎原
《当代学生(读写)》
2014
0
原文传递
13
文人画论中的“忌俗”观念
刘喜玲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从《芥舟学画编》看其“雅俗观”对现代绘画发展的启示意义及其“雅”的审美内涵
吴晓丹
《艺术评鉴》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书法创作中的“雅”与“俗”
周晓婧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雅俗篇
徐唐龄
《民主与科学》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试论清流时尚与避“俗”
王登科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18
论陈与义诗论的特征及其发展
高阳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日语中的禁忌语及其最新发展
王维贞
徐萍飞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义宁陈氏诗歌初探
张求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