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提取方式的枳术丸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杜智勇
宋志前
+4 位作者
王淳
董运茁
宁张弛
刘元艳
刘振丽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k研究提取方式对枳术丸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为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枳术丸挥发油,挥发油提取器分别采用不包裹(见光)及用黑布包裹(避光)提取相同时间,分别得到见光与避光提取的...
目的:k研究提取方式对枳术丸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为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枳术丸挥发油,挥发油提取器分别采用不包裹(见光)及用黑布包裹(避光)提取相同时间,分别得到见光与避光提取的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成分分析。气相色谱条件:采用Rrestek-5MS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程序升温(起始温度0℃,保持1 min,以5℃·min^-1升温至130℃,保持1 min,再以10℃·min^-1升温至240℃,保持1 min),进样量1μL,载气为氦气,分流比为1∶30;质谱分析条件:电离方式为EI,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为250℃,电子能量70 e V,电离电压1.760 k V,质量扫描范围m/z 45-450 amu,溶剂切割时间3.5 min。通过质谱数据库检索和经对照品对照,确定成分结构,色谱峰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同时与炒白术、炒枳实挥发油进行对比,确定枳术丸挥发油化学成分来源。结果:避光与见光枳术丸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05%和1.03%,分别鉴定了54个和60个成分,成分种类主要为萜烯类,还有醇类、酸类、酯类等,但每种类型成分的个数不同;共有的成分46个,但各成分相对含量不同;含量高于1.0%的成分分别有10个和18个,它们的总量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82.96%和76.17%;含量最高的成分都是柠檬烯,苍术酮含量差异最大。见光挥发油与避光挥发油相比,消失了8个成分,增加了13个成分。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变化显示,与避光挥发油比较,见光的枳术丸挥发油成分变化主要来自炒白术中成分的变化。结论:见光与避光提取的枳术丸挥发油得率没有明显差异,但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都发生了变化,尤其炒白术中成分见光不稳定。提示应关注实验过程可能引起的成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丸
白术
枳实
挥发油
避光提取
见
光
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提取方式的枳术丸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杜智勇
宋志前
王淳
董运茁
宁张弛
刘元艳
刘振丽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0,共7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YZ-1317]
文摘
目的:k研究提取方式对枳术丸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为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枳术丸挥发油,挥发油提取器分别采用不包裹(见光)及用黑布包裹(避光)提取相同时间,分别得到见光与避光提取的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成分分析。气相色谱条件:采用Rrestek-5MS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程序升温(起始温度0℃,保持1 min,以5℃·min^-1升温至130℃,保持1 min,再以10℃·min^-1升温至240℃,保持1 min),进样量1μL,载气为氦气,分流比为1∶30;质谱分析条件:电离方式为EI,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为250℃,电子能量70 e V,电离电压1.760 k V,质量扫描范围m/z 45-450 amu,溶剂切割时间3.5 min。通过质谱数据库检索和经对照品对照,确定成分结构,色谱峰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同时与炒白术、炒枳实挥发油进行对比,确定枳术丸挥发油化学成分来源。结果:避光与见光枳术丸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05%和1.03%,分别鉴定了54个和60个成分,成分种类主要为萜烯类,还有醇类、酸类、酯类等,但每种类型成分的个数不同;共有的成分46个,但各成分相对含量不同;含量高于1.0%的成分分别有10个和18个,它们的总量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82.96%和76.17%;含量最高的成分都是柠檬烯,苍术酮含量差异最大。见光挥发油与避光挥发油相比,消失了8个成分,增加了13个成分。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变化显示,与避光挥发油比较,见光的枳术丸挥发油成分变化主要来自炒白术中成分的变化。结论:见光与避光提取的枳术丸挥发油得率没有明显差异,但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都发生了变化,尤其炒白术中成分见光不稳定。提示应关注实验过程可能引起的成分变化。
关键词
枳术丸
白术
枳实
挥发油
避光提取
见
光
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Keywords
Zhizhu pill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Citrus aurantium L.
volatile oil
extraction in dark condition
extraction in light condition
GC-MS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提取方式的枳术丸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对比分析
杜智勇
宋志前
王淳
董运茁
宁张弛
刘元艳
刘振丽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