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雀山竹简《兵法》避讳字与断代探讨
1
作者 陈国兴 《孙子研究》 2023年第2期28-37,共10页
本文对隶变字体避讳字与断代的探讨仅涉及银雀山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及轶文(以下称《兵法轶文》)所见避讳字,是以整理小组(壹)竹简摹本编号字体为依据,其中《孙子兵法》上编13篇及下编5篇。《孙膑兵法》是以《孙膑兵法新释》... 本文对隶变字体避讳字与断代的探讨仅涉及银雀山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及轶文(以下称《兵法轶文》)所见避讳字,是以整理小组(壹)竹简摹本编号字体为依据,其中《孙子兵法》上编13篇及下编5篇。《孙膑兵法》是以《孙膑兵法新释》附录摹本编号字体为依据,其中正文16篇及《兵法轶文》15篇。由于竹简《兵法》隶变字体正处于秦末汉初时期,与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抄本字体所处阶段大体相同,利用避讳汉字可以进行隶变字体及同简篇文其他字体的比对,提供了观察避讳字所处时段的判断过程,结合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抄本字体来比对,可做出时期判别。所以,利用动态隶变字体与静态避讳字体进行纵横向比对,是探讨竹简《兵法》篇文所处时代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简《兵法》 现状 断代探讨
下载PDF
原本《玉篇》避讳字“统”、“纲”发微 被引量:10
2
作者 苏芃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3-180,共8页
文章围绕原本《玉篇》残卷糸部下未收两个避讳字"统"和"纲"、征引《周易》材料改"刚"为"坚"、征引《谥法》《毛诗》《白虎通》改"纲"为"维"这一系列现象展开讨论,并在此... 文章围绕原本《玉篇》残卷糸部下未收两个避讳字"统"和"纲"、征引《周易》材料改"刚"为"坚"、征引《谥法》《毛诗》《白虎通》改"纲"为"维"这一系列现象展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判断这是因为避梁朝萧统、萧纲名讳而致,进而探讨这两个避讳字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篇》残卷 价值
下载PDF
谈避讳字与古籍版本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春平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1,共3页
中国古代避讳文化源远流长,制度繁苛;纷繁复杂的避讳字钳制了古人的思想和言行,破坏了古籍内容的准确性,但作为特殊时代特殊史实的反映,可以借助避讳字来辅助进行古籍版本鉴定。本文介绍了避讳和避讳字基本情况,结合当前古籍普查工作实... 中国古代避讳文化源远流长,制度繁苛;纷繁复杂的避讳字钳制了古人的思想和言行,破坏了古籍内容的准确性,但作为特殊时代特殊史实的反映,可以借助避讳字来辅助进行古籍版本鉴定。本文介绍了避讳和避讳字基本情况,结合当前古籍普查工作实际,探讨了利用避讳字进行古籍版本鉴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 版本 鉴定
下载PDF
略论用避讳字来鉴定古籍版本 被引量:4
4
作者 甘沛 《经济师》 2014年第1期256-257,261,共3页
珍贵古籍申报书的填写,与古籍编目息息相关,没有较高的古籍编目水平,难以填写出合格的申报书,而不合格的申报书会直接影响到珍贵古籍的申报。文章就"河南省珍贵古籍申报书"的填写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并加以纠正,希望能对&q... 珍贵古籍申报书的填写,与古籍编目息息相关,没有较高的古籍编目水平,难以填写出合格的申报书,而不合格的申报书会直接影响到珍贵古籍的申报。文章就"河南省珍贵古籍申报书"的填写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并加以纠正,希望能对"河南省珍贵古籍申报书"的填写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 古籍版本
下载PDF
避讳字的民族文化心理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阿根 耿丹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0-73,共4页
避讳是中国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源远流长。它对语言文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利用文字学的原理,首次对避讳字进行了界定、分类,并试图从文字学的角度来探求古代汉民族的文化心理。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避讳字具有恐惧、权利崇... 避讳是中国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源远流长。它对语言文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利用文字学的原理,首次对避讳字进行了界定、分类,并试图从文字学的角度来探求古代汉民族的文化心理。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避讳字具有恐惧、权利崇拜和趋利避害等民族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心理
下载PDF
夏译本《论语全解》、《孝经传》中的避讳字 被引量:1
6
作者 贾常业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6-110,共5页
西夏仁宗仁孝时期,重视儒学,发展教育,确立了以儒治国、以孝治天下的统治思想。在这一时期,翻译、刊印了一批儒家经典著作,其中有《论语全解》、《孝经传》等。在夏译本《论语全解》和《孝经传》中,初步发现了9个避讳字,有的避讳年号、... 西夏仁宗仁孝时期,重视儒学,发展教育,确立了以儒治国、以孝治天下的统治思想。在这一时期,翻译、刊印了一批儒家经典著作,其中有《论语全解》、《孝经传》等。在夏译本《论语全解》和《孝经传》中,初步发现了9个避讳字,有的避讳年号、尊号,有的避其名讳和皇姓。在皇姓中既避"嵬名",又避"李"姓,这对研究夏国史和思想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西夏文避讳字的出现,增加了文字的品种,丰富了语言文字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 《论语全解》 《孝经传》
下载PDF
一部详尽精审、方便实用的避讳工具书──评《历代避讳字汇典》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焕良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工具书 四角号码检 《清史稿》 《汉语大典》 嘉庆皇帝 雍正皇帝 《史讳举例》 编著者 汤若望
下载PDF
从避讳字看《广韵》版本
8
作者 郭洪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8-91,94,共4页
张氏泽存堂本《广韵》应是南宋宁宗年间的递修本,而学界向来误认为是高宗年间的浙刊本。周祖谟用来参校的傅氏双鉴楼藏宋刻本《广韵》实当为南宋高宗绍兴年间的浙刊本,而非北宋本。对张氏泽存堂本《广韵》版本问题的探讨,可纠正历来对... 张氏泽存堂本《广韵》应是南宋宁宗年间的递修本,而学界向来误认为是高宗年间的浙刊本。周祖谟用来参校的傅氏双鉴楼藏宋刻本《广韵》实当为南宋高宗绍兴年间的浙刊本,而非北宋本。对张氏泽存堂本《广韵》版本问题的探讨,可纠正历来对张氏校改《广韵》的误会。通过阐释《广韵》避讳字采取缺笔避讳方式的原因,为韵书的避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特点 版本 成因
下载PDF
清代皇帝御名避讳制及满汉文避讳字谱
9
作者 春花 《满语研究》 2022年第2期23-34,共12页
有清一代,清太祖和清太宗取用满语名字,仅避全名,不避单字。顺治皇帝沿袭太祖和太宗皇帝避讳皇帝全名的习俗,而康熙皇帝在一定范围内实施敬避皇帝御名的制度。自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清廷全面实施皇帝御名避讳制度,除了避讳皇帝的御名... 有清一代,清太祖和清太宗取用满语名字,仅避全名,不避单字。顺治皇帝沿袭太祖和太宗皇帝避讳皇帝全名的习俗,而康熙皇帝在一定范围内实施敬避皇帝御名的制度。自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清廷全面实施皇帝御名避讳制度,除了避讳皇帝的御名汉字之外,还避讳其满文字。乾隆皇帝多次重申皇帝名讳汉字的避写字谱,规范满文名字避讳书写的方法。自乾隆朝开始,随着避讳字范围不断加大,避讳方法更加完善,至宣统皇帝御名仍用避讳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皇帝御名 讳制度
下载PDF
书法作品中的避讳字
10
作者 徐邦达 《中国书画》 2011年第3期72-72,共1页
讳字(避名讳的字)是一项历史考据学家的专门学问,这里不作细述,只谈谈在书法墨迹中(包括书法本身、绘画款题,以及各种题跋等)见到的一些问题和例子。历代帝王以及他们的父祖(也有外戚——皇后家的上代,那是极少数)的名字,不准任... 讳字(避名讳的字)是一项历史考据学家的专门学问,这里不作细述,只谈谈在书法墨迹中(包括书法本身、绘画款题,以及各种题跋等)见到的一些问题和例子。历代帝王以及他们的父祖(也有外戚——皇后家的上代,那是极少数)的名字,不准任何入(官、民)在行文书写中触及它,必须要"避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作品 考据学 墨迹 绘画 题跋
下载PDF
避讳字“■”“■”“■”“■”源自前代俗字说
11
作者 谢国剑 《中国文字研究》 2019年第2期158-161,共4页
"■""■""■""■"不是初唐时期专门为避讳而新造的字,是前代已经产生的俗字。
关键词
下载PDF
黑水城文献中所见的宋代避讳字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振颖 赵世金 《西夏研究》 2018年第1期48-60,共13页
俄人科兹洛夫、英人斯坦因先后在黑水城获得了大量的中国中古时期的珍贵文献,主要以西夏文文献为主,其中也包括为数不少的宋代刻本文献。对于黑水城文献中的宋代刻本文献中的避讳字,学界一般是针对某一文献进行过单独研究,尚未有人进行... 俄人科兹洛夫、英人斯坦因先后在黑水城获得了大量的中国中古时期的珍贵文献,主要以西夏文文献为主,其中也包括为数不少的宋代刻本文献。对于黑水城文献中的宋代刻本文献中的避讳字,学界一般是针对某一文献进行过单独研究,尚未有人进行总体的整理与研究。通过对黑水城文献中所见的宋代避讳字的研究,我们分析了流入西夏的宋代文献的版本及来源。最后,结合黑水城文献的实例,联系史籍记载,举出了些宋夏互相避讳的例子。该文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入手,希望能引起学界的关注,以期推动对黑水城文献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城文献 西夏 宋代刻本 版本
下载PDF
太平天国避讳字说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良祚 《浙江学刊》 1987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一避讳是我国特有的风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一种特殊礼制。在西方,基督教徒的小孩受洗取名,不但不回避、而且有意识地与敬爱的尊亲、长辈同名。斯拉夫人的名(教名)和姓(家族名)之间,还得加上父名。以帝王、英雄、闻人、... 一避讳是我国特有的风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一种特殊礼制。在西方,基督教徒的小孩受洗取名,不但不回避、而且有意识地与敬爱的尊亲、长辈同名。斯拉夫人的名(教名)和姓(家族名)之间,还得加上父名。以帝王、英雄、闻人、学者、发明家、创始者的姓名来命名事物,作为纪念,加以褒扬,千人写,万人叫,更是视为尊荣。而在我国,则君主、圣贤、尊长、父祖的名讳,口头上不能叫,文字上不准写,必须用各种方法来回避,这就叫做避讳。避讳原先出于子孙对父祖的尊敬,后来发展成为维护君臣、父子、尊卑、上下等级从属关系的制度。避讳制度始于周、秦,盛于唐、宋,下迄清末。它维护宗法制度和三纲五常,禁止犯上作乱,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一种工具。民国以来,实行共和,避讳作为一种制度是被废除了。然其遗风,恐怕还不能说是完全泯灭了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三纲五常 洪秀全 封建社会 统治阶级 汪士铎 农民革命 文书 天京事变
下载PDF
从避讳字考明末刻本《宋史纪事本末》刊刻时间
14
作者 张志鹏 《当代图书馆》 2015年第1期57-59,共3页
本文通过对《宋史纪事本末》中避讳字的研究,以及刊刻者张溥生平考察,从而推论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著录的原为明末张溥刻本的《宋史纪事本末》,更精确应为崇祯刻本。
关键词 《宋史纪事本末》张溥 崇祯
下载PDF
古人如何避讳字
15
《甘肃教育》 2012年第5期47-47,共1页
避讳字是指古人为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字的一种书写行为。避讳字有以下几种情形:
关键词 古人 书写
下载PDF
什么是“避讳字”?
16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12年第2期21-21,共1页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关键词 高中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学习方法 ""
下载PDF
出土先秦两汉文献中的避讳材料述论——兼论避讳的起源问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卞仁海 《古代文明》 CSSCI 2018年第2期54-60,共7页
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出土先秦两汉文献里有一些反映避讳心理和人名避讳的材料,它们可以用来进行文史考证。但由于秦汉时期避讳不严、传抄等原因,在利用避讳字考证时还需其他相关材料印证,进而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确证。如果找不到其他... 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出土先秦两汉文献里有一些反映避讳心理和人名避讳的材料,它们可以用来进行文史考证。但由于秦汉时期避讳不严、传抄等原因,在利用避讳字考证时还需其他相关材料印证,进而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确证。如果找不到其他材料验证、仅有避讳字材料时,也可"大胆立论,慢慢求证"。即使不严整的"此避彼不避"之文字避讳,对文本断代也有价值。分析出土文献中的避讳材料,结合传世文献,我们认为,俗讳(畏惧、憎恶、迷信心理形成的避讳)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敬讳(礼制、政治原因形成的避讳)萌芽于殷商,形成于西周,风行于秦汉及其以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代 出土文献 临文不讳 讳起源
下载PDF
古写本《文馆词林》文字问题三议
18
作者 吴金华 季忠平 《中国文字研究》 2006年第1期47-56,共10页
抄成于唐代的古写本《文馆词林》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结合《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中存在的文字问题,对俗字、讹误字、避讳字的整理与研究提出意见。
关键词 文馆词林 讹脱
下载PDF
浅谈历史档案文字的识别与校勘
19
作者 张关雄 《山西档案》 1987年第3期34-35,共2页
为了要正确地转达档案文献的正文,编者首先要能识别档案文献原件的文字和词语,弄懂句子的文意,还要对档案文献由于笔误或刊误而出现的文字讹、夺、衍、倒现象进行校勘,以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一)文字的识别。我同的汉字如果从比较成... 为了要正确地转达档案文献的正文,编者首先要能识别档案文献原件的文字和词语,弄懂句子的文意,还要对档案文献由于笔误或刊误而出现的文字讹、夺、衍、倒现象进行校勘,以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一)文字的识别。我同的汉字如果从比较成熟的商后期占卜记事的甲骨文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直接从甲骨文逐步演变而来的。档案文献编纂人员为了能识别原件上的文字(包括印文),应该具备一些古文字学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档案 档案文献 编纂人员 印文 古文 上古时代 丹文 节体 鲁迅著作
下载PDF
《国语》阙笔讳字考辨——以宋刻宋元递修本《补音》《国语》单见阙笔讳字为对象
20
作者 郭万青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3-57,共5页
宋刻宋元递修本《补音》、《国语》都有阙笔为讳的现象。寻检之下发现,《补音》阙笔为讳而《国语》本文不阙笔者10条,《国语》本文阙笔为讳而《补音》不阙笔者14条,总共涉及"胤"、"敬"、"儆"等15个字。... 宋刻宋元递修本《补音》、《国语》都有阙笔为讳的现象。寻检之下发现,《补音》阙笔为讳而《国语》本文不阙笔者10条,《国语》本文阙笔为讳而《补音》不阙笔者14条,总共涉及"胤"、"敬"、"儆"等15个字。这15个字在宋刻宋元递修本《国语》和其他《国语》各本的阙笔情况表明:递修本、金李本等公序本《国语》和黄刊明道本《国语》较多地保留宋讳,张一鲲本以后除了少数的几个字如"桓"字等尚保留阙笔为讳的习惯外,其他的就完全改回本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音》 《国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