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鞠通治小儿病的避误经验撷菁
1
作者 罗俊杰 张富雄 +3 位作者 练泳慷 李锐 沙德香 陈宏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710-713,共4页
吴鞠通,清代温病学派著名医家之一。其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基础上,加以整理总结,认识到各家治疗小儿疾病存在不同误区,并在《温病条辨·解儿难》篇中强调小儿病治应始终结合其“稚阳稚阴”的独特生理,提出小儿疾病防治过程的注意事... 吴鞠通,清代温病学派著名医家之一。其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基础上,加以整理总结,认识到各家治疗小儿疾病存在不同误区,并在《温病条辨·解儿难》篇中强调小儿病治应始终结合其“稚阳稚阴”的独特生理,提出小儿疾病防治过程的注意事项。通过分析吴鞠通对小儿生理病理的阐释,挖掘归纳出其小儿病治避误经验8条,即“暖饱适宜,病安从生”“用药轻灵,力破呆峻”“大禁苦寒,存阴退热”“慎用风药,防微致痉”“痉瘛痫厥,分而明之”“疳者干湿,对立统一”“痘证重肤,表药当禁”“沿用泻白,不可妄投”,因吴鞠通不识小儿尚有情欲,故补充重视情志以适今之小儿情志病多见,希冀为小儿疾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在避误方面提供更多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小儿 避误经验 《温病条辨》 解儿难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误汗”探析避误思维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世玉 赵鲲鹏 +2 位作者 王奎淞 李婕妠 郭嘉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期10-12,共3页
《伤寒论》中记载了诸多关于汗法的条文,既明确了汗法使用原则,也阐述了汗法正确使用的情况,更列举了汗法的禁忌症以及汗法不当而导致的变证。文章通过探析《伤寒论》中误用汗法的前因后果,总结误汗致变的病机本质在于误汗伤及人体阳气... 《伤寒论》中记载了诸多关于汗法的条文,既明确了汗法使用原则,也阐述了汗法正确使用的情况,更列举了汗法的禁忌症以及汗法不当而导致的变证。文章通过探析《伤寒论》中误用汗法的前因后果,总结误汗致变的病机本质在于误汗伤及人体阳气和津液,因此误汗变证的治疗关键在于“救阳气”和“存津液”。临床实践中,不仅要掌握变证发生后的救逆方法,更要明确致误原因以规避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避误思维
下载PDF
从宏、中、微三观谈中医避误
3
作者 林琴韵 邓思琦 +2 位作者 郭明义 田甜 杨朝阳 《中医药通报》 2023年第3期55-56,72,共3页
避免误诊是医者应面对的重要问题,在中医原创整体思维指导下,从宏观“天时、地理”,中观“生物、心理、社会”,微观“理化、病理”三个角度,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资料,综合考虑患者当前状态,从而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避免中医误诊... 避免误诊是医者应面对的重要问题,在中医原创整体思维指导下,从宏观“天时、地理”,中观“生物、心理、社会”,微观“理化、病理”三个角度,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资料,综合考虑患者当前状态,从而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避免中医误诊、误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宏观 中观 微观 避误
下载PDF
从《伤寒论》用药特点探析中医避误思维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婷婷 高远 +4 位作者 罗莉苹 陈启亮 翁佳慧 陈凌琦 李灿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3-434,446,共3页
《伤寒论》用药特点独特,同时体现"因时制宜"的思想,至今仍广泛运用于临床诊治。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前提,而中药又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掌握用药规律,明确用药时宜对于提高疗效、避免误诊误治有极大的意义。因此,笔者通过... 《伤寒论》用药特点独特,同时体现"因时制宜"的思想,至今仍广泛运用于临床诊治。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前提,而中药又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掌握用药规律,明确用药时宜对于提高疗效、避免误诊误治有极大的意义。因此,笔者通过对《伤寒论》用药特点进行探析,从药性、药量、剂型、时宜4个方面来论述其体现的中医避误思维,主要从医者角度阐述用药的精当与合乎时宜的辨证联系,最后从患者角度强调指导服药的重要性,提出应注重中医健康管理师人才的培养,同时不断推进对中医避误思维及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用药特点 中医避误 中医健康管理
下载PDF
从《伤寒论》太阳病变证条文中的辨治谈中医避误之启发 被引量:1
5
作者 罗莉苹 高远 +3 位作者 吴毅锋 陈婷婷 陈凌琦 李灿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6-1058,共3页
太阳病已发汗,医家辨证不明,误行吐下温针等法而成变证。医家常由变证症状不变、病机不同致误;不明变证传变,汗下失序致误;此外,药物的煮服法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医的辨证思维,临证中却常被医家忽略而致误。太阳病变证是中医临床误诊... 太阳病已发汗,医家辨证不明,误行吐下温针等法而成变证。医家常由变证症状不变、病机不同致误;不明变证传变,汗下失序致误;此外,药物的煮服法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医的辨证思维,临证中却常被医家忽略而致误。太阳病变证是中医临床误诊误治的一个缩影,笔者通过分析太阳病误后下利症同证异致误、变证传变误断、药物煮服方法避误3个方面,探讨太阳病变证相关条文的辨治对中医避误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病变证 避误 下利 传变 药物煮服法
下载PDF
试述《内经》整体观对中医避误的启发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晓燕 童康 +2 位作者 王志汕 陈凌琦 李灿东 《福建中医药》 2016年第2期64-65,共2页
"误诊"是指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本质所作的错误判断,或因此而导致误治[1]。整体观,即是对事物的完整性、统一性的认知与把握,是中医学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医者在诊断时的认识论基础。《黄帝内经》的整体... "误诊"是指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本质所作的错误判断,或因此而导致误治[1]。整体观,即是对事物的完整性、统一性的认知与把握,是中医学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医者在诊断时的认识论基础。《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强调人自身以及与自然、社会都是统一的有机整体,生理与病理均可相互影响。临床疾病复杂多变,极容易由于对病情病势的认识不全面而导致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观念 黄帝内经 中医 避误
下载PDF
少阳病脉证“不可”条文对中医误诊与避误的启发
7
作者 杨琳 陈凌琦 +3 位作者 吴毅锋 高远 杨朝阳 李灿东 《福建中医药》 2014年第4期59-59,63,共2页
近观《伤寒论》条文,发现其中多有“不可”之言,言其不可发汗、不可吐下,想必言其不可者,定是时人所易误之处,而仲师之所以警醒后人者!盖六经之中,少阳外邻太阳,内接阳明,为表里之间,寒热之中,故为半表半里。少阳为枢,邪在少阳者,既可... 近观《伤寒论》条文,发现其中多有“不可”之言,言其不可发汗、不可吐下,想必言其不可者,定是时人所易误之处,而仲师之所以警醒后人者!盖六经之中,少阳外邻太阳,内接阳明,为表里之间,寒热之中,故为半表半里。少阳为枢,邪在少阳者,既可出转太阳而解,亦可内转阳明生变,变化多端,内外相连,因而更易误诊。而所谓的误诊,即指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本质所做的错误判断,或因此而导致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学 伤寒论 少阳病 脉证 避误
下载PDF
案析静脉输液对中医诊治的影响及避误思考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志汕 陈凌琦 +3 位作者 罗晓燕 童康 林翔英 李灿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313-5315,共3页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的一种治疗方式。中医认为,静脉输液使大量水液直接入血,水液未经过脾胃及三焦的输布运化,便布散全身,其本质是水湿借由静脉输液进入人体。若患者水液输布运化失司,脏腑功能虚衰,或水液与它邪相兼为患,往往易出现...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的一种治疗方式。中医认为,静脉输液使大量水液直接入血,水液未经过脾胃及三焦的输布运化,便布散全身,其本质是水湿借由静脉输液进入人体。若患者水液输布运化失司,脏腑功能虚衰,或水液与它邪相兼为患,往往易出现寒湿、湿热之证,如未能考虑到静脉输液的影响,便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若以中医药学的思维来考虑静脉输液的使用,则需研究所给药物与静脉输液的性味,而笔者仅以案探因,试述作为给药载体的静脉输液对中医诊治的影响,并以辨证论治的思维来探讨如何因时因人因病活用静脉输液,辨证施治,从而避免中医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影响 辨证论治 中医 避误 湿邪
原文传递
试析《伤寒论》寒热错杂证条文中的避误思维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毅锋 陈凌琦 +3 位作者 李灿东 杨琳 高远 罗莉苹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914-2915,共2页
寒热错杂证由于其病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经常使得医者在诊断、治疗上出现失误,造成误诊、误治。而文章通过对张仲景《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证的相关条文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从真假临床表现、疾病治法、疾病动态观察治疗这几个角度,阐述了蕴... 寒热错杂证由于其病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经常使得医者在诊断、治疗上出现失误,造成误诊、误治。而文章通过对张仲景《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证的相关条文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从真假临床表现、疾病治法、疾病动态观察治疗这几个角度,阐述了蕴藏在其中的中医避误思维,并总结了治病求本的避误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中医 寒热错杂证 避误思维
原文传递
三因制宜的思想对中医避误的启发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维斌 俞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0-172,共3页
误诊是医生在临床诊治疾病时做出的错误判断,若医者在诊疗时发生误诊,不仅会延误患者病情,甚至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导致医者治疗疾病的不及时,因此就要求医者在临床上尽量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三因制宜是通过天、地、人3个方面全面了... 误诊是医生在临床诊治疾病时做出的错误判断,若医者在诊疗时发生误诊,不仅会延误患者病情,甚至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导致医者治疗疾病的不及时,因此就要求医者在临床上尽量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三因制宜是通过天、地、人3个方面全面了解病情,考虑四时变化、地域因素、患者的体质等影响,选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其理论思想对于中医临床辨证十分重要,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减少中医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三因制宜 避误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基于“五辨”的中医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云浩 李灿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5,共4页
临床误诊表现及成因错综复杂,既往对中医临床误诊原因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四诊采集过程和辨证治疗过程的分析上,系统性中医思维的缺失制约了对误诊现象的体系化认识。“五辨”思维构建了辨症、辨病、辨证、辨人、辨机的系统化中医诊断方法... 临床误诊表现及成因错综复杂,既往对中医临床误诊原因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四诊采集过程和辨证治疗过程的分析上,系统性中医思维的缺失制约了对误诊现象的体系化认识。“五辨”思维构建了辨症、辨病、辨证、辨人、辨机的系统化中医诊断方法学体系。文章通过借助“五辨”思维作为方法论工具,对中医临床误诊的成因进行分析,希冀更加全面揭示误诊的规律,构建完善的中医临床避误模式,多角度促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辨 三因制宜 临床避误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