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震环境下带钢避难建筑抗震模型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培先 王超 彭立顺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18,共6页
避难建筑通常采用置换混凝土方法抗震,建筑对高强度地震的抗震性能差。因此提出高强度地震下带钢避难建筑抗震设计方法,采用复杂网络带钢避难建筑加固模型对加固前建筑的混泥土强度与荷载能力进行计算,增大框架柱截面,提升带钢避难建筑... 避难建筑通常采用置换混凝土方法抗震,建筑对高强度地震的抗震性能差。因此提出高强度地震下带钢避难建筑抗震设计方法,采用复杂网络带钢避难建筑加固模型对加固前建筑的混泥土强度与荷载能力进行计算,增大框架柱截面,提升带钢避难建筑荷载。采用复合墙体受力加固模型提升建筑墙体抗震性。对加固后建筑模型的坍塌风险评估时,采用带钢避难建筑坍塌的全概率衡量加固后建筑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抗坍塌安全性。设计使用年限内加固后的带钢避难建筑的强震CRC超出概率是P(IM>CRC),确保其在高强度地震下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下的带钢避难建筑在遇到强震情况时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地震 复杂网络 带钢避难建筑 荷载 抗震性能 坍塌风险评估
下载PDF
西南农村社区避难建筑的面积指标与配置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瑞杭 周铁军 潘崟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0-228,共9页
地震是西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和破坏性最强的灾害类型,在农村迫切需要安全可靠的社区避难建筑保障村民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避难建筑建设,要求提高室内避灾规模,而我国缺乏农村社区避难建筑设计的规范标准,既有研究也有所不足... 地震是西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和破坏性最强的灾害类型,在农村迫切需要安全可靠的社区避难建筑保障村民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避难建筑建设,要求提高室内避灾规模,而我国缺乏农村社区避难建筑设计的规范标准,既有研究也有所不足。因此,该文系统介绍了核定西南农村社区避难建筑面积指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依据。首先说明了避难建筑面积配置影响因素和分类配建原则,阐述了西南农村社区的“共性”与“个性”特征。然后,依据“共性”特征,量化了避难建筑基础指标,测算了各类功能用房的建筑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人均建筑面积指标的核算。最后,为了适应“个性”特征,提出了面积配置策略,以期补充完善我国避难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为农村避难建筑科学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避难建筑 面积指标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的避难建筑抗震设计——以某中学体育馆为例
3
作者 崔伟 田杰芳 张玉敏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90-96,共7页
根据《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报批稿中对避难建筑的抗震要求,对某中学体育馆进行了抗震性能试设计,分析了原建筑按照避难设计要求在侧向刚度及承载力方面的不足,在不断试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加固方案,一种直接在外围增设柱间钢支撑,... 根据《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报批稿中对避难建筑的抗震要求,对某中学体育馆进行了抗震性能试设计,分析了原建筑按照避难设计要求在侧向刚度及承载力方面的不足,在不断试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加固方案,一种直接在外围增设柱间钢支撑,另一种是采用减震粘滞阻尼器,并对两种方案分别采用SATWE、ETABS和EPDA进行了多遇地震下的承载力及侧移计算,以及罕遇地震下静力push-over弾塑性分析和动力弾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采用钢支撑或者减震阻尼器均能有效起到第一道抗震防线的作用,适用于对抗震要求较高的避难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建筑设计 体育馆 钢支撑 粘滞阻尼器 PUSH-OVER 弹塑性时程分析
下载PDF
中小学避难建筑规划建设标准与容灾能力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丽华 马东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3-161,共9页
已知避难建筑相较于场地型避难场所更有利于中长期避难,而目前我国城镇避难场所建设以场地型为主,建筑型避难场所存在严重不足。基于此,首先提出将中小学校舍建设为建筑型避难场所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并从空间利用角度对其可作为避难建筑... 已知避难建筑相较于场地型避难场所更有利于中长期避难,而目前我国城镇避难场所建设以场地型为主,建筑型避难场所存在严重不足。基于此,首先提出将中小学校舍建设为建筑型避难场所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并从空间利用角度对其可作为避难建筑的类型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中小学体育馆、食堂、宿舍和教室可建设为避难建筑;其次对我国城镇地区现状中小学校舍能够作为避难建筑的容灾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状满足100%的短期灾时避难人口的避难需求,以及满足60%的中长期灾时避难人口的避难需求;最后通过计算进行预测,可知随着城镇人口的增长,其所需的避难规模能够在日常城镇中小学校舍建设更新中逐步实现,大约需要未来20年时间基本可以实现中等规模灾害建筑型避难,大灾害长期避难能够满足100%的中长期灾时避难人口的避难需求,具有规划规模可实现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避难场所 中小学校舍 避难人口 避难场所净面积 避难规模
下载PDF
商业建筑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杰亮 马肖彤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43-1649,共7页
城市商业建筑避难所对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非常重要。室内应急避难所的空间布局和责任分区是一个涉及人口密集程度、建筑内环境、疏散方式和商业场所的适应性等因素的问题,我国针对该项目的设计和研究尚不完善,这对商业建筑受灾时人... 城市商业建筑避难所对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非常重要。室内应急避难所的空间布局和责任分区是一个涉及人口密集程度、建筑内环境、疏散方式和商业场所的适应性等因素的问题,我国针对该项目的设计和研究尚不完善,这对商业建筑受灾时人员的安全有很大威胁。本文提出商业建筑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设计,从疏散效率角度出发,设计一个以P-中值模型为基础的避难所最佳分区模型,通过对模型分析和计算,得出商业建筑隔震层的最佳位置,在确定隔震层位置后,对应急避难所的室内空间进行设计,最后通过分析避难所的可达性,判定该避难所设计是否合理。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本文设计的应急避难所辐射面积广,服务人数较大,总体性能较好,可为商业建筑避难设计领域提供有力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建筑避难设计 应急避难所室内设计 建筑空间设计 地震应急避难
下载PDF
建筑物避难安全性能设计在台湾地区的发展
6
作者 黄圣芳 范维澄 张和平 《火灾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95-100,共6页
本文介绍建筑物避难安全性能设计在台湾地区的发展情况,包括楼层避难安全验证法和整栋建筑物避难安全验证法。楼层避难安全验证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验证起火居室人员的避难安全,第二阶段验证起火居室外整层楼人员的避难安全,并给... 本文介绍建筑物避难安全性能设计在台湾地区的发展情况,包括楼层避难安全验证法和整栋建筑物避难安全验证法。楼层避难安全验证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验证起火居室人员的避难安全,第二阶段验证起火居室外整层楼人员的避难安全,并给出一个九步的验证程序和相应的计算公式。整栋建筑物避难安全验证法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验证各楼层人员的避难安全,第二阶段验证整栋建筑物人员避难的安全,并给出一个六步的验证程序和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对避难安全验证法的分析,,并对各自的验证程序进行了阐述,以便可以据此指导建筑物避难安全的性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安全 性能设计 楼层避难安全验证法 整栋建筑避难安全验证法
下载PDF
浅谈基于人防工程的建筑型应急避难场所电气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元文 《门窗》 2015年第12期215-215,共1页
结合现行城市发展要求,以人防工程为例,探讨了人防工程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 建筑避难场所 人防工程 电气设计
下载PDF
既有校舍改建避难型建筑的电气设计探讨
8
作者 吴涛 《现代建筑电气》 2019年第8期47-51,64,共6页
结合某既有校舍改建实际案例,从负荷等级、应急供电系统、应急配电系统、应急智能化系统、平灾转换等方面探讨了避难型建筑的电气设计要点,同时针对既有建筑特点,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避难建筑 负荷等级 应急供电系统 应急配电系统 应急智能化系统
下载PDF
高烈度区某体育馆建筑隔震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贾水钟 苏朝阳 石硕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88,28,共6页
以9度区某体育馆为例,对高烈度地区体育馆建筑进行隔震设计研究。通过对比减震方案和隔震方案,结果表明隔震方案减震效果更明显,经济性更优。对比了隔震层位于首层和基础层的布置方案,结果表明隔震层位于首层承载力更好,经济性更优。通... 以9度区某体育馆为例,对高烈度地区体育馆建筑进行隔震设计研究。通过对比减震方案和隔震方案,结果表明隔震方案减震效果更明显,经济性更优。对比了隔震层位于首层和基础层的布置方案,结果表明隔震层位于首层承载力更好,经济性更优。通过对比隔震前后结构的地震响应,得到隔震层上部结构最大水平减震系数为0.33,隔震方案减震效果显著。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关键构件均处于性能点IO之前,说明结构具有较好的耗能作用,抗震设计达到性能2的设计要求。对中震时程分析结果进行包络,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截面配筋的承载力可以包络中震时程分析构件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区 体育建筑 应急避难建筑 隔震方案 减震方案 内力配筋校核
下载PDF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中避难人口预测的简便方法--以地震灾害为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志芬 周健 +2 位作者 王家卓 邹亮 谢映霞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5-112,共8页
在地震避难人口预测经验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建筑震害避难率与建筑易损性结构分类面积比的地震灾害避难人口比例预测模型,并给出了建筑震害避难率常数表和建筑易损性结构分类表。规划人员利用用地类型、建筑高度、建筑容积率等规划... 在地震避难人口预测经验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建筑震害避难率与建筑易损性结构分类面积比的地震灾害避难人口比例预测模型,并给出了建筑震害避难率常数表和建筑易损性结构分类表。规划人员利用用地类型、建筑高度、建筑容积率等规划指标,再通过查建筑震害避难率常数表便可计算研究区域的避难率。应用研究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计算过程简单,计算结果合理可信,能为城市规划、市政规划等非地震专业人员所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避难人口预测 建筑震害避难 建筑易损性
下载PDF
“平灾结合”推进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姜连艳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8-845,共8页
针对我国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极度缺乏、无法推进的现状,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室内避难场所的建设经验及我国现行避难场所抗震设防标准现状,提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整合现行避难场所强制性标准、完善避难场所推荐性标准的建... 针对我国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极度缺乏、无法推进的现状,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室内避难场所的建设经验及我国现行避难场所抗震设防标准现状,提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整合现行避难场所强制性标准、完善避难场所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并分析、探讨影响避难建筑设防标准的因素,结合我国中小学校抗震设防及建筑规模,给出基于"平灾结合"原则推进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灾结合 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避难建筑 抗震设防标准
下载PDF
展望未来的建筑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卫红 《山西建筑》 2009年第6期50-51,共2页
阐述了零能耗建筑、节地型建筑、避难型建筑及数字化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这些建筑的现状、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指出这些未来的建筑会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趋近完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零能耗建筑 节地型建筑 避难建筑 数字化建筑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