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讀山東青島土山屯147號墓出土木牘札記——考古脈絡、“堂邑户口薄(簿)”、“邑居”和“羣居”
1
作者 馬增榮 《简帛》 2020年第2期-,共18页
青島市黄島區土山屯墓群前後發掘出138座墓,其中147號墓出土器物和簡牘尤爲豐富。本文擬就其考古脈絡,以及出土簡牘所見的"堂邑户口薄(簿)"、"邑居"和"羣居"等數個問題進行討論。
关键词 土山屯墓群 考古脈絡 户口簿 邑居
下载PDF
汉唐间北方游牧社会中的农耕邑居及其社会演进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壮壮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111,219,共14页
汉唐时期,北方游牧社会中一直存在少量的农耕和定居城市。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草原的汉人在条件合宜的地方进行的农耕活动;二是处于农牧过渡地带的游牧民因受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逐步接纳了农耕的生产方式;三是“草... 汉唐时期,北方游牧社会中一直存在少量的农耕和定居城市。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草原的汉人在条件合宜的地方进行的农耕活动;二是处于农牧过渡地带的游牧民因受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逐步接纳了农耕的生产方式;三是“草原丝绸之路”沿线贸易城市周围的农耕经营活动。游牧社会中的农耕,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农耕邑居尚未从根本上改变汉唐间长城以北游牧族群的生活方式和行国体制,但农牧文化的交融促使其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持续复杂化,为农牧复合体制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族群 农耕邑居 农牧兼营 农牧分治
原文传递
游牧行国到农耕邑居转型中的城市形态--迁都平城前拓跋政权的都城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壮壮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迁都平城前拓跋政权分为两个阶段:代政权时期和北魏初年(386-398年)。鲜卑拓跋部于首领猗卢时"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为南都"。然而,通过对史料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检讨,发现代政权时期除以盛乐为都外,尚有许多冠以"都&qu... 迁都平城前拓跋政权分为两个阶段:代政权时期和北魏初年(386-398年)。鲜卑拓跋部于首领猗卢时"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为南都"。然而,通过对史料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检讨,发现代政权时期除以盛乐为都外,尚有许多冠以"都"名号的城市,如盛乐宫、(故)平城、小平城等,后来尚有迁于东木根山、大宁等记载,而这些所谓"都"城的城市功能也较为简单,具有浓重的"王庭"或军事城堡的性质。拓跋珪复国后至迁都平城前的13年间也并不存在功能完善的都城。拓跋政权都城之所以呈现出此种特点,是由于这一时期拓跋鲜卑社会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凸显,正处在由游牧迁徙向城郭而居的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鲜卑 盛乐城 都城 游牧行国 农耕邑居
原文传递
他们关心什么人的“人权”
4
作者 余心言 《人民论坛》 1994年第5期45-45,共1页
西方有些人老是挥舞着一根“人权”的大棒来打我们。他们口口声声喊“人权”,好象唯独他们关心中国人做人的权利,真理全在他们手上;而我们中国人反倒不关心自己同胞做人的权利,尽管洋大人一再呼吁(实际是逼迫),仍然是冥顽不灵,真是愚昧... 西方有些人老是挥舞着一根“人权”的大棒来打我们。他们口口声声喊“人权”,好象唯独他们关心中国人做人的权利,真理全在他们手上;而我们中国人反倒不关心自己同胞做人的权利,尽管洋大人一再呼吁(实际是逼迫),仍然是冥顽不灵,真是愚昧之至了。 然而人们也不能不怀疑,这些洋大人究竟是不是真关心,又是怎样地关心我们中国人的做人的权利。因为我们记得很清楚,正是他们(也许是他们的父兄、祖父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帝国主义 《南京条约》 邑居 使人 官方文书 英帝国主义 国权
下载PDF
话说客家围屋——大万世居 被引量:3
5
作者 曾观来 《广东史志》 1994年第1期70-71,共2页
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山圩西南1.5公里的大万世居,是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汉族民居建筑五大特色之一的典型的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年间,世居一百多户曾姓人家。“大万”的来历,源出《汉书·刘向传》:“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 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山圩西南1.5公里的大万世居,是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汉族民居建筑五大特色之一的典型的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年间,世居一百多户曾姓人家。“大万”的来历,源出《汉书·刘向传》:“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唐颜师古注疏:“大万,亿也;大,巨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围屋 刘向传 建筑学界 深圳市龙岗区 期日 邑居 巡道 民族文化特色 环境保护区 复合结构
原文传递
“门逆旅”新探 被引量:6
6
作者 臧知非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38,共5页
“门逆旅”新探臧知非云梦秦简所记《魏户律》和《魏奔命律》是魏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52年)颁布的对“(假)门逆旅、赘后父”的惩罚性规定。其文分别云:告相邦:民或弃邑居(野),入人孤寡,徼人妇女,非邦之故也。自... “门逆旅”新探臧知非云梦秦简所记《魏户律》和《魏奔命律》是魏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52年)颁布的对“(假)门逆旅、赘后父”的惩罚性规定。其文分别云:告相邦:民或弃邑居(野),入人孤寡,徼人妇女,非邦之故也。自今以来,(假)门逆吕(旅)、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奔命律 相邦 云梦秦简 监门 户律 邑居 郦食其 里吏 垦令 云梦睡虎地秦墓
原文传递
华夏族、周族起源与石峁遗址的发现和探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沈长云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7,190,共15页
华夏族起源于商周之际的历史变革时期,华夏族的族称出自周人对自己建立的反商部族联盟的称呼。人们崇拜的黄帝原只是周人奉祀的祖先,后随着周人主导的民族融合才演变为华夏族共同祖先。周人出自白狄,与作为白狄祖先的黄帝一脉相承。这... 华夏族起源于商周之际的历史变革时期,华夏族的族称出自周人对自己建立的反商部族联盟的称呼。人们崇拜的黄帝原只是周人奉祀的祖先,后随着周人主导的民族融合才演变为华夏族共同祖先。周人出自白狄,与作为白狄祖先的黄帝一脉相承。这些史事的一些重要环节,由于近年来陕北神木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而逐渐得到证明。石峁遗址是古代黄帝部族的居邑,石峁一带同时是姬周族人最早发祥地。周人以后辗转迁徙到渭水流域,与气候环境发生变化有关。石峁先民将宫室及其他建筑修建在山梁高处,反映了他们对天的崇拜,这与以后周人对于天、天命的信仰一脉相承。史载黄帝"以玉为兵",周的氏名亦反映周族出自以治玉为业的氏族,凡此种种均可与石峁出土的大量古玉器相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族 周族 黄帝 石峁遗址
原文传递
《诗品序》与《文选序》读赏练
8
作者 王典馥 《博客族》 2005年第1期50-51,共2页
[甲]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 [甲]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情写物 直书其事 五言 一曰 诗绎 六义 造形 《诗品》 三义 邑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