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嗣禹《颜氏家训》英译研究与传播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彭靖 《国际汉学》 CSSCI 2020年第4期161-166,203,共7页
本文对邓嗣禹英译中华典籍《颜氏家训》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推动该书翻译工作的著名学者胡适、赵元任和洪业等人的功绩进行了介绍,同时还分析了该英译本的翻译特色,总结了其在国外传播的现状,评说了英译《颜氏家训》的困难所在,以... 本文对邓嗣禹英译中华典籍《颜氏家训》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推动该书翻译工作的著名学者胡适、赵元任和洪业等人的功绩进行了介绍,同时还分析了该英译本的翻译特色,总结了其在国外传播的现状,评说了英译《颜氏家训》的困难所在,以及其对当今中华典籍英译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家训》 邓嗣禹 典籍英译 传播
下载PDF
邓嗣禹科举制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彭靖 邓同兰 《中国考试》 2012年第10期58-62,共5页
科举学是一门国际性的显学。邓嗣禹是中国科举制度理论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通过对邓嗣禹科举学研究作品的述介和评析,可以为中国科举学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邓嗣禹 科举制度 科举研究 考试 述评
下载PDF
邓嗣禹的《中国考试制度史》
3
作者 恒慕义 彭丽 《中国考试》 2014年第6期55-57,共3页
邓嗣禹著《中国考试制度史》一书首次出版于1936年。恒慕义曾于1938年撰写此文,首次向美国学界及西方国家推荐邓嗣禹的著作,并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作者从西方汉学家的角度,评述了中国科举制的演变与发展历程,并归纳了我国历代科举考试... 邓嗣禹著《中国考试制度史》一书首次出版于1936年。恒慕义曾于1938年撰写此文,首次向美国学界及西方国家推荐邓嗣禹的著作,并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作者从西方汉学家的角度,评述了中国科举制的演变与发展历程,并归纳了我国历代科举考试实施与遗漏的次数,这在目前国内出版的科举论著中是不多见的。这篇文章仅刊载于1982年台湾版的《中国考试制度史》书中,以后再版的书籍中均未见此文。现将全文翻译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嗣禹 中国考试制度史 科举考试评述
下载PDF
邓嗣禹:中国科举学领域的“陈景润”
4
作者 彭靖 《名人传记》 2013年第10期87-90,共4页
近年,台湾大学知名教授、翻译家和比较文学学者齐邦媛女士,以八十多岁高龄撰写的长篇自传体回忆录《巨流河》一书,2012年在大陆一经问世,便洛阳纸贵。该书2010年曾荣获台湾第五届"‘总统’文化奖",2011年5月又荣获第九届华语... 近年,台湾大学知名教授、翻译家和比较文学学者齐邦媛女士,以八十多岁高龄撰写的长篇自传体回忆录《巨流河》一书,2012年在大陆一经问世,便洛阳纸贵。该书2010年曾荣获台湾第五届"‘总统’文化奖",2011年5月又荣获第九届华语传媒大奖。齐邦媛是台湾文学走向世界的有力推手,在台湾素有"文学教母"和"永远的齐老师"之誉,她早年曾留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嗣禹 巨流河 中国考试制度史 齐邦媛 比较文学学者 陈景润 印第安纳大学 留学美国 科举考试 中国名人传
原文传递
邓嗣禹与费正清五十年合作内幕
5
作者 彭靖 《中国作家(纪实版)》 2014年第5期205-216,共12页
《巨流河》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费正清是美国汉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泰斗,素有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教父"之称,当今美国诸多有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皆出自其门下。以往,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许多人只知道费正清是汉学泰斗,并不了解邓... 《巨流河》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费正清是美国汉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泰斗,素有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教父"之称,当今美国诸多有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皆出自其门下。以往,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许多人只知道费正清是汉学泰斗,并不了解邓嗣禹作为他长期的助手与合作伙伴,对于费正清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如果说在半个多世纪里,费正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审视和考察了中国,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嗣禹 费正清 汉学研究 巨流河 中国问题专家 中国学研究 中国史研究 《颜氏家训》 英文名字 印第安纳大学
原文传递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笔谈(二)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庆成 苏双碧 +3 位作者 茅家琦 祁龙威 饶任坤 石培华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1-12,共12页
洪仁玕的著作《资政新篇》,学者多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最早计划,国外学者苏均炜、濮友真和邓嗣禹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对此有所论述。这段笔谈所介绍的洪仁轩的佚著,如果确实存在,很可能是《资政新篇》的姐妹篇。太平天国于1860年6月2日占领... 洪仁玕的著作《资政新篇》,学者多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最早计划,国外学者苏均炜、濮友真和邓嗣禹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对此有所论述。这段笔谈所介绍的洪仁轩的佚著,如果确实存在,很可能是《资政新篇》的姐妹篇。太平天国于1860年6月2日占领苏州后,立即从外交上、军事上为东进作准备。李秀成几次致书在上海的外国使领,洪仁玕利用与西方传教士的渊源也积极活动。7月21日,即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六月十一日,洪仁玕致书在上海的英国教士艾约瑟,邀请他到苏州会面,“以便面倾一切”,信末附言:“另附新书一本交先生一览。”同时,李秀成也致书艾约瑟和另一英国教士杨笃信,告以洪仁玕已到苏州,邀请他们来访。洪仁玕、李秀成的去信都送到了。李秀成的信现存英国。不知什么原因,洪仁玕去信的原件却仍在中国,现存广西博物馆(《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化 杨笃信 资政新篇 李秀 邓嗣禹 艾约瑟 文物图录 广西博物馆 西方传教士 太兄升天节
下载PDF
科举制的当代价值: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与公务员制度改革 被引量:4
7
作者 彭靖 彭程远 《中国考试》 2013年第1期56-64,共9页
邓嗣禹是我国科举考试制度史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学习邓嗣禹对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分析理论,评述其历史影响,论述其当代价值,研究对我国文化战略的发展,以及对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借鉴作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邓嗣... 邓嗣禹是我国科举考试制度史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学习邓嗣禹对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分析理论,评述其历史影响,论述其当代价值,研究对我国文化战略的发展,以及对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借鉴作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邓嗣禹所著《中国考试制度史》一书研究、评价的基础上,对于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综合评述。同时引用政治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国内首次提出将科举制度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项目的概念,以及如何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具体建议,并对目前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关借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嗣禹 科举考试制度 文化软实力 公务员考录制度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太平天国与美国传教士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嗣禹 陈德喜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38-48,共11页
本文是《太平天国与西方列强》(美国艺文印书馆1978年出版)一书第九章中的引言与第二节。此书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邓嗣禹教授的力作。书的原版本是邓教授于去年远隔重洋寄赠我院姜秉正副教授能,我承蒙姜老师的帮助,现译文发表,供“太史... 本文是《太平天国与西方列强》(美国艺文印书馆1978年出版)一书第九章中的引言与第二节。此书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邓嗣禹教授的力作。书的原版本是邓教授于去年远隔重洋寄赠我院姜秉正副教授能,我承蒙姜老师的帮助,现译文发表,供“太史”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传教士 罗孝全 邓嗣禹 十款天条 洪仁歼 顾盛 天王府 印第安纳大学 远隔重洋 基督教世界
下载PDF
高考作文命题的现实缺憾及导向意义
9
作者 刘笑天 《山东教育》 2017年第7期98-101,共4页
高考作文说到家也是一篇作文,但是它又是一篇极为特殊的作文,特殊到对置身其中的人,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进行描述都不为过。特殊之处在于它所承担的选拔功能的重要性和权威性,由此就需要它具有相应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然而这只是它... 高考作文说到家也是一篇作文,但是它又是一篇极为特殊的作文,特殊到对置身其中的人,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进行描述都不为过。特殊之处在于它所承担的选拔功能的重要性和权威性,由此就需要它具有相应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然而这只是它的显性特征。实事求是而论,其隐性特征的价值、影响、作用更为显著,会影响个体乃至一个时代的文风、审美、思维和思想,科举时代甚或会影响到民族文化心理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命题 高考语文 选拔功能 高考作文 显性特征 民族文化心理 邓嗣禹 高中作文教学 科举时代 中国考试制度史
下载PDF
马礼逊与马儒逊
10
作者 彭靖 《文史春秋》 2023年第2期36-40,共5页
2022年初,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委托,我着手翻译外祖父邓嗣禹的博士论文《张喜与1842年南京条约》,在查询相关参考著作时,发现有多部学术著作将中英《南京条约》谈判的英方首席翻译官马儒逊误为“马礼逊”。为引发学界注意,现抛砖引玉,... 2022年初,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委托,我着手翻译外祖父邓嗣禹的博士论文《张喜与1842年南京条约》,在查询相关参考著作时,发现有多部学术著作将中英《南京条约》谈判的英方首席翻译官马儒逊误为“马礼逊”。为引发学界注意,现抛砖引玉,撰文予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条约》 马礼逊 博士论文 翻译官 南京条约 学术著作 邓嗣禹 外祖父
原文传递
《颜氏家训》英译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丽坤 《现代英语》 2021年第2期70-72,共3页
中国的传统文化常以家训齐家,在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作用。《颜氏家训》开后世"家训"之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地位可见一斑。但自1966年邓嗣禹将《颜氏家训》的最早译本公之于世后,学术界... 中国的传统文化常以家训齐家,在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作用。《颜氏家训》开后世"家训"之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地位可见一斑。但自1966年邓嗣禹将《颜氏家训》的最早译本公之于世后,学术界认可的其他译本寥寥无几。研究发现,该家训在英语国家存在一定影响力,国外汉学界也对其英译本较为关注。古典文化英译本以贴近目标语语言风格的话语展现着原文中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文章对其翻译研究进行分析评述以期达到宣传中国古典文化的作用,使"治国有方、营家有道"走遍世界每个角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家训》 邓嗣禹 英译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