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邦联条例》的自由主义价值取向——以征税权为视角 |
李晓波
|
《西部法学评论》
|
2014 |
2
|
|
2
|
论从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价值取向的转变 |
李晓波
|
《西部法学评论》
|
2015 |
1
|
|
3
|
美国《邦联条例》的制定及其历史作用 |
张定河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8 |
2
|
|
4
|
邦联条例和联邦宪法结构差异性原因探析 |
李晓波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2018 |
0 |
|
5
|
对美国《邦联条例》与《合众国宪法》的比较分析 |
范冠华
|
《历史学习》
|
2007 |
0 |
|
6
|
邦联国会在美国宪政体制变动中的作用 |
侯学华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
2011 |
0 |
|
7
|
论华盛顿在美国从邦联到联邦的政治体制变革中的作用 |
徐希军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8
|
从“各自为政”到“合而为一”——美国早期国家主权纵向分配关系的内在变化 |
侯学华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9
|
历史变迁中美国宪法平等原则的经济观察——从《独立宣言》到《美国宪法》 |
曾尔恕
|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
2008 |
2
|
|
10
|
“存在未必合理,需要才是合法”——浅议美国政治体制的转换及其借鉴意义 |
陈胜强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1
|
制度创新的范例─—1787年美国宪法 |
程宗璋
|
《商洛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2
|
安纳波利斯会议在美国制宪史上的地位 |
侯学华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3
|
重评联邦主义者的政治思想 |
李永清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4
|
论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宪法 |
孙国军
|
《闽江学院学报》
|
2010 |
4
|
|
15
|
论大陆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
彭辉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6
|
麦迪逊与美国宪法 |
孙宝珊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17
|
试论美国革命对波兰的影响 |
陈雄章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8
|
论美国制宪者的民族主义动机 |
张镇强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19
|
美国总统制的建立及其特点 |
刘向文
|
《河北法学》
|
1984 |
0 |
|
20
|
试论美国联邦政治制度演变的几个问题 |
刘丽
|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