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中医常占杰基于“邪伏日久,阳热怫郁”辨治慢加急性肝衰竭
1
作者 闫春潇 李京涛 +5 位作者 焦俊喆 闫瑞娟 郭英 刘永刚 祝歆玥 常占杰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542-1545,共4页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病情凶险复杂,是临床难治性肝病之一。常占杰教授认为ACLF多为伏邪致病,提出“邪伏日久,阳热怫郁”的致病观点。并从全身系统免疫炎症角度探讨伏邪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中的致病机制。结合六经辨证理论,阐明A...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病情凶险复杂,是临床难治性肝病之一。常占杰教授认为ACLF多为伏邪致病,提出“邪伏日久,阳热怫郁”的致病观点。并从全身系统免疫炎症角度探讨伏邪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中的致病机制。结合六经辨证理论,阐明ACLF不同分期疾病特征及治疗方法。阳明少阳阶段,邪正相持,病情危急,选用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为基本方,配伍清轻宣透之品,注重清热透泻的同时开宣气机,顺应气机走向,使热由表出,截断热邪内陷之路。太阴少阴阶段,病情僵持,选用黄芪建中汤合茵陈术附汤加减,配伍升发外透之剂,温阳健脾补虚,透泄开郁祛邪,扶正祛邪兼顾。顺应病邪外透之趋势,因势利导,为邪气外透扫清障碍,气畅热清,促病向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邪伏日久 阳热怫郁 玄府 六经辨证
下载PDF
从“脾肾亏虚,邪伏肾络”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及防治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国栋 辛鑫 +3 位作者 吴振华 曹雯萱 檀淼 檀金川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745-750,共6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30%~40%的患者可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常隐匿起病,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难度大。文章从伏邪理论出发,基于伏邪基本特性,结合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原因与临床特点,认为伏邪贯穿整个特发性膜性肾病...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30%~40%的患者可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常隐匿起病,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难度大。文章从伏邪理论出发,基于伏邪基本特性,结合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原因与临床特点,认为伏邪贯穿整个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程,提出“脾肾亏虚,邪伏肾络”为其核心病机,确立“健脾益肾,祛邪通络”的基本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肾亏虚 邪伏肾络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中医
下载PDF
基于邪伏膜原理论研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宗金 王悦芬 +7 位作者 赵文景 崔方强 孟元 沈存 孙雪艳 申子龙 唐珑 李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563-1566,共4页
糖尿病肾病(DN)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代谢记忆学说背景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沉积于肾脏,导致疾病移时后发、迁延难愈与中医邪伏膜原理论相吻合。现基于邪伏膜原学说,提出DN气阴不足、气化不利、痰瘀互结、邪伏膜原的病... 糖尿病肾病(DN)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代谢记忆学说背景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沉积于肾脏,导致疾病移时后发、迁延难愈与中医邪伏膜原理论相吻合。现基于邪伏膜原学说,提出DN气阴不足、气化不利、痰瘀互结、邪伏膜原的病机。治疗方面,在透达膜原的基础上,重视三焦的畅通。从邪伏膜原角度论治DN,扩展了邪伏膜原学说的应用范畴,开拓了中医药治疗DN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原 邪伏膜原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疾病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保肾方 三焦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基于“邪伏膜原”理论浅析IgA肾病的病机及证治 被引量:2
4
作者 宿家铭 史扬 +3 位作者 郭宇鑫 郑毅成 曹柏龙 柳红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736-739,共4页
IgA肾病以其发病隐匿、容易复发、迁延不愈等特点与中医“邪伏膜原”理论具有较好的契合性。本文认为IgA肾病“膜原”伏邪生于肾元亏损、命门火衰,传于三焦膜系、化浊蕴毒,藏于少阴膜络、痹阻肾络,发于正虚感邪、因加而发,并取象于现代... IgA肾病以其发病隐匿、容易复发、迁延不愈等特点与中医“邪伏膜原”理论具有较好的契合性。本文认为IgA肾病“膜原”伏邪生于肾元亏损、命门火衰,传于三焦膜系、化浊蕴毒,藏于少阴膜络、痹阻肾络,发于正虚感邪、因加而发,并取象于现代医学病理研究,拓展“邪伏膜原”的物质基础,是对该病病机的高度凝练。治疗中根据“邪伏膜原”程度,分别施以补虚托邪治法,固“膜原”之元气;以升清降浊治法,利“膜原”之浊毒;以搜风通络治法,逐“膜原”之络痹;以清热透邪治法,达“膜原”之伏邪。旨在恢复正气,透邪外达,从而减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为临床防治IgA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邪伏膜原 粘膜免疫 补托法 清透法 分期论治
下载PDF
武蕾教授基于“邪伏肺络”论治支气管哮喘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春梅 李玉杰 +5 位作者 王峻游达 王玉 贺紫艳 武蕾 田雪娇 彭飞飞 《河北中医》 2023年第1期8-12,共5页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为医患所苦。武蕾教授基于“邪伏肺络”理论认为,哮喘的根本原因为正气不足、肺络阳虚;病机关键为邪伏肺络、肺络不通;哮喘的夙根为伏风、伏寒、伏痰...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为医患所苦。武蕾教授基于“邪伏肺络”理论认为,哮喘的根本原因为正气不足、肺络阳虚;病机关键为邪伏肺络、肺络不通;哮喘的夙根为伏风、伏寒、伏痰。在临床治疗中,谨守病机,以温补肺阳扶正气,祛除伏邪断夙根,通畅肺络调气机,并配合中医外治疗法,临床疗效满意。该文主要总结武蕾教授运用“邪伏肺络”理论论治哮喘经验,为论治哮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中药疗法 邪伏肺络 名医经验 武蕾
下载PDF
基于“邪伏膜原”探讨达原饮治疗IgA肾病的理论基础
6
作者 刘宇洁 沈沛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750-752,共3页
IgA肾病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以肾性血尿为主,伴或不伴有蛋白尿。有研究表示,在我国肾活检病理结果IgA肾病占比高达50.7%~58.2%,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2]。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特点与伏邪致病的特点具... IgA肾病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以肾性血尿为主,伴或不伴有蛋白尿。有研究表示,在我国肾活检病理结果IgA肾病占比高达50.7%~58.2%,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2]。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特点与伏邪致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先天不足,标实多为外感六淫邪气,浊邪伏藏于体内,不及时发病,日久正气内伤,邪气内陷,伺机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六淫 肾性血尿 达原饮 IGA肾病 本虚标实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邪伏膜原
下载PDF
肿瘤免疫治疗后皮肤不良反应论治:基于邪伏理论
7
作者 王晨昱 许树才 兰俊杰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5期115-118,共4页
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产生的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多以虚为本,虚中夹实,其发展、演变与邪伏理论有着相似之处。针对机体正气虚弱,外来温热药毒侵犯机体,或毒伏不发、或毒伏小发,二者相合发斑起疹的核心病机,治疗上宜补虚、清热、利湿、活血... 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产生的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多以虚为本,虚中夹实,其发展、演变与邪伏理论有着相似之处。针对机体正气虚弱,外来温热药毒侵犯机体,或毒伏不发、或毒伏小发,二者相合发斑起疹的核心病机,治疗上宜补虚、清热、利湿、活血、养阴,达到邪气驱、正气充、症状消、形体适平的治疗目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邪伏 肿瘤 免疫治疗 皮肤毒性
下载PDF
邪伏膜原源流考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先利 刘寨华 +1 位作者 刘思鸿 张华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0-311,367,共3页
邪伏膜原之说为明代温病学家吴又可首次提出并确立,追其理论渊源可上溯到《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虽然历代对膜原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基本围绕《内经》的论述展开,鲜有实质性突破。吴又可结合疫气致病传变特点及临床经验,... 邪伏膜原之说为明代温病学家吴又可首次提出并确立,追其理论渊源可上溯到《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虽然历代对膜原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基本围绕《内经》的论述展开,鲜有实质性突破。吴又可结合疫气致病传变特点及临床经验,挖掘先贤对膜原的认识,提出邪伏膜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邪伏膜原 名词术语 源流考证
下载PDF
论邪伏膜原证的病机实质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介宾 周晓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72-74,共3页
膜原部位探源,指出膜原在解剖位置上有其名无其位。分析邪伏膜原证的临床表现、达原饮的组方及其传变规律,认为邪伏膜原证应归属于脾胃湿热证,其病机实质是湿热秽浊之邪侵犯脾胃,且是湿重于热。
关键词 募原 邪伏膜原证 病机
下载PDF
基于“邪伏膜原”理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曦 郭家娟 +3 位作者 吕志国 贾秋颖 王宏安 史锁芳(指导)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1233-1235,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医家认识不同,治疗各异。"邪伏膜原"理论为温病学家吴又可创立,在中医药治疗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医家认识不同,治疗各异。"邪伏膜原"理论为温病学家吴又可创立,在中医药治疗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从"邪伏膜原"角度入手,对1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转为重型病例后,进行中医救治,以期丰富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经验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邪伏膜原 达原饮
下载PDF
从“邪伏子门”探讨宫颈HPV感染的机制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2
11
作者 韩凤娟 田新 夏霁 《中医药信息》 2019年第2期92-95,共4页
宫颈HPV感染在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且临床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长期宫颈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病呈正相关性。根据中医学伏邪理论,提出"邪伏子门"这一新的概念,认为宫颈HP... 宫颈HPV感染在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且临床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长期宫颈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病呈正相关性。根据中医学伏邪理论,提出"邪伏子门"这一新的概念,认为宫颈HPV感染即等同于"病毒邪气伏于子门",简称"邪伏子门"。根据HPV正虚邪实的发病机制,及其隐匿、潜伏、缠绵难愈、易于复发等致病特点,认为可采用"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运用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即"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对其进行论治,进一步防治宫颈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邪伏子门 宫颈HPV感染 理论
下载PDF
“肾虚邪伏”理论辨治慢性HBV携带者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西洋 吴文军 +5 位作者 唐旭晨 邢静 杨利超 姚明月 曾绍谦 冯全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01-1502,1552,共3页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抗病毒治疗应答率低,西医多无特殊治疗手段,然多数已有肝组织学改变。中医认为此为湿热疫毒之邪入侵,肾气不足,不能清除病邪,邪毒潜伏体内与正气长期处于胶着状态,互相损益,"肾虚邪伏"理论为指导慢性乙肝...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抗病毒治疗应答率低,西医多无特殊治疗手段,然多数已有肝组织学改变。中医认为此为湿热疫毒之邪入侵,肾气不足,不能清除病邪,邪毒潜伏体内与正气长期处于胶着状态,互相损益,"肾虚邪伏"理论为指导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肾虚邪伏 治疗
下载PDF
从“肾虚邪伏”理论论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群 张传涛 刘业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07-1708,共2页
"肾虚邪伏"是温病伏气学说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分支,指素体肾虚体弱,邪气伏藏,伺机而作。临床上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肾虚邪伏"具有相似的疾病特征,"肾虚邪伏"理论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机,结合现... "肾虚邪伏"是温病伏气学说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分支,指素体肾虚体弱,邪气伏藏,伺机而作。临床上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肾虚邪伏"具有相似的疾病特征,"肾虚邪伏"理论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机,结合现代临床研究,提出治疗上以"温肾祛邪"为基本治则,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化裁,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邪伏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温肾祛 麻黄附子细辛汤
下载PDF
从“肾虚邪伏”认识慢性乙型肝炎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凤 冯全生 +1 位作者 郭尹玲 党思捷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92-94,100,共4页
目的:整理"肾虚邪伏"的由来,结合现代医学对"肾虚邪伏"的认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原因,探索研究乙肝慢性化的中医病机实质,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新思路。方法:古代及现代医学研究文献整理。结果:&qu... 目的:整理"肾虚邪伏"的由来,结合现代医学对"肾虚邪伏"的认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原因,探索研究乙肝慢性化的中医病机实质,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新思路。方法:古代及现代医学研究文献整理。结果:"肾虚邪伏"是导致HBV持续感染,即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之一,HBV持续感染又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有关,其中HLA-DQB1与慢性乙型病毒的感染、治疗、预后具有紧密的联系。结论:从"肾虚邪伏"认识慢性乙型肝炎可能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邪伏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
下载PDF
姚乃礼从邪伏膜原论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慧敏 王少丽 +1 位作者 刘绍能 姚乃礼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1期25-26,共2页
姚乃礼教授提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位在半表半里之膜原,其病机为湿热蕴阻膜原,阻遏气血,肝胆疏泄失司,脾胃气机壅塞。姚乃礼教授临证以经方"达原饮"为基础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以宣达膜原湿热之邪,疏利肝胆之气,恢复脾胃运... 姚乃礼教授提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位在半表半里之膜原,其病机为湿热蕴阻膜原,阻遏气血,肝胆疏泄失司,脾胃气机壅塞。姚乃礼教授临证以经方"达原饮"为基础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以宣达膜原湿热之邪,疏利肝胆之气,恢复脾胃运化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邪伏膜原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姚乃礼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从“邪伏少阴”论血液病的辨证规律及治疗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胜利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12,共2页
结合中医学“邪伏少阴”与“心主生血”理论,根据血液病的中医病理特点、发病及临床症候变化特征、传变规律等,提出中医血液病“火伏少阴”的总病机及其动态演化的“三阴传变”辨证规律,并针对此提出血液病“三阴辨证”的整体观治疗策略... 结合中医学“邪伏少阴”与“心主生血”理论,根据血液病的中医病理特点、发病及临床症候变化特征、传变规律等,提出中医血液病“火伏少阴”的总病机及其动态演化的“三阴传变”辨证规律,并针对此提出血液病“三阴辨证”的整体观治疗策略,为中医血液病临床理、法、方、药一体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邪伏少阴 三阴传变 三阴辨证
下载PDF
谈“邪伏膜原”与达原饮之运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忠英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3-45,共3页
谈“邪伏膜原”与达原饮之运用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高忠英“邪状膜原”是温病病理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阶段和现象,多见于湿温病初期。有关“邪伏膜原”的提法,首见于明代吴又可所著《温疫论》中,吴氏提示了九种传变的... 谈“邪伏膜原”与达原饮之运用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高忠英“邪状膜原”是温病病理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阶段和现象,多见于湿温病初期。有关“邪伏膜原”的提法,首见于明代吴又可所著《温疫论》中,吴氏提示了九种传变的理论构思和开达膜原以驱邪的治则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邪伏膜原 温病 病理过程 大原饮
下载PDF
吴又可在邪伏膜原证治疗中证型转化思想的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宏瑛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24期382-383,共2页
本文通过吴又可对邪伏膜原证的治疗方法加以分析,探究其证型转化思想在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应用证型转化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应用注意也加以探讨。
关键词 吴又可 邪伏膜原 证型转化
下载PDF
“戾气为患 邪伏膜原”——试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之病因病机及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霆 《天津中医药》 CAS 2003年第b05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戾气为患 邪伏膜原” 病因 病机 治疗 中医
下载PDF
基于“毒邪伏络”论治艾滋病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云华 朱冬红 +1 位作者 尹燕耀 宗亚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24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毒邪伏络"论治艾滋病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2例艾滋病并真菌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包括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的相关治疗以及抗真菌感染,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从&q... 目的探讨基于"毒邪伏络"论治艾滋病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2例艾滋病并真菌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包括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的相关治疗以及抗真菌感染,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从"毒邪伏络"辨证论治,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基于"毒邪伏络"论治艾滋病并真菌感染能够明显改善其症状,提高好转率,降低其死亡率,且安全性良好,探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CD4+数有一定关系。结论基于"毒邪伏络"论治艾滋病并真菌感染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真菌感染 邪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