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名士邵齐焘生年籍贯之考辨
1
作者 杨琳 邬晓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120-121,共2页
关于清代乾隆时期名士邵齐焘的一生行藏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其生年、籍贯考证多有疏漏不足之处。鉴于此,以邵齐焘家乘、所著诗文及其友人所著诗文为载体,通过甄别、考订、剪裁、排比相关史料,对邵齐焘生年月日、籍贯进行考辨,以补文献... 关于清代乾隆时期名士邵齐焘的一生行藏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其生年、籍贯考证多有疏漏不足之处。鉴于此,以邵齐焘家乘、所著诗文及其友人所著诗文为载体,通过甄别、考订、剪裁、排比相关史料,对邵齐焘生年月日、籍贯进行考辨,以补文献考据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齐焘 生年 籍贯
下载PDF
邵齐焘骈文刍论
2
作者 路海洋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36-42,共7页
清代中叶,苏州府骈文名家辈出,前后相继,蔚为壮观,其中率先在骈坛自树一帜且号为大家者,乃是昭文邵齐焘。邵文"寻观往制"、涵揉众体,形成了以"于绮藻丰缛之中,能存简质清刚之制"为主的多种艺术风格,其艺术成就主要... 清代中叶,苏州府骈文名家辈出,前后相继,蔚为壮观,其中率先在骈坛自树一帜且号为大家者,乃是昭文邵齐焘。邵文"寻观往制"、涵揉众体,形成了以"于绮藻丰缛之中,能存简质清刚之制"为主的多种艺术风格,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奇偶相参、以气驭文,文笔简澹、节短韵长和长于叙议、兼擅写景等方面。就文学史影响来说,邵齐焘以其"自拔于蹊径"的骈文创作,有力地推动了清代骈文朝着更为广阔的道路发展、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邵齐焘 骈文 《玉芝堂文集》
下载PDF
邵齐焘与清代中叶骈文的审美性转向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双伟 《文学遗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128,共13页
清初延续明末审美性骈文崛起的趋势,陈维崧等人以复古为革新,力求摆脱宋元以来以应用性四六为主的态势,在体裁和题材上开拓创新。但或以齐梁初唐为宗,或以晚唐为尚,或以两宋为法,各有不足,多繁缛腻滞。雍乾时期的胡天游推崇燕许,所作骈... 清初延续明末审美性骈文崛起的趋势,陈维崧等人以复古为革新,力求摆脱宋元以来以应用性四六为主的态势,在体裁和题材上开拓创新。但或以齐梁初唐为宗,或以晚唐为尚,或以两宋为法,各有不足,多繁缛腻滞。雍乾时期的胡天游推崇燕许,所作骈文多奥博沉雄,气势恢宏,但仍以应用性为主,影响多在馆阁庙堂。邵齐焘有意创新,以简远冲淡、节短韵长之辞,复开汉魏六朝特别是晋宋美文之径;还提出了“清新雅丽,必泽于古”“皆于绮藻丰缛之中,能存简质清刚之制”的理论主张,并在创作中努力践行。这使得其审美性骈文的成就达到了乾隆前中期高峰并影响了以洪亮吉为代表的常州骈文派的形成,从而推动了清代中叶骈文的审美性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齐焘 骈文 清新雅丽 简质清刚 审美性
原文传递
邵齐焘《送常州太守潘公新除浙江宁绍台道》考
4
作者 邬晓东 张影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6年第2期40-44,共5页
《送常州太守潘公新除浙江宁绍台道》,是可查的清代名士邵齐焘生前最后一首诗作,见于《玉芝堂诗集》下卷。此诗对于钩沉邵齐焘暮年学术活动具有重要文献价值。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81册乾隆间江苏巡抚采进本《玉芝堂诗集》下... 《送常州太守潘公新除浙江宁绍台道》,是可查的清代名士邵齐焘生前最后一首诗作,见于《玉芝堂诗集》下卷。此诗对于钩沉邵齐焘暮年学术活动具有重要文献价值。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81册乾隆间江苏巡抚采进本《玉芝堂诗集》下卷有题而无文,仅以"原缺"语示。因此丛书影响巨大,所以本文试对该诗考辨分析,以便文献参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齐焘 《送常州太守潘公新除浙江宁绍台道》 考辨
原文传递
昭文双杰——清代中叶诗文名家邵齐焘与孙原湘骈文探论
5
作者 廖希雅 柏莹 张文茜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第3期158-159,共2页
清代承接明代诗文复古运动的发展,至清中期,江南骈文拓步更进,呈现出了全面繁荣的态势,苏州府的创作成就可谓名列前茅。本文从生平入手,结合《玉芝堂文集》与《天真阁集》收录的骈文作品及其体现的思想感情,探讨邵齐焘与孙原湘外秀内刚... 清代承接明代诗文复古运动的发展,至清中期,江南骈文拓步更进,呈现出了全面繁荣的态势,苏州府的创作成就可谓名列前茅。本文从生平入手,结合《玉芝堂文集》与《天真阁集》收录的骈文作品及其体现的思想感情,探讨邵齐焘与孙原湘外秀内刚、翛闲澹远的艺术风格与骈散交融、叙议抒情皆优的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齐焘 孙原湘 清代中叶 骈文
原文传递
清代骈文论略
6
作者 唐克浩 邓梦园(整理) 《骈文研究》 2023年第2期181-187,共7页
解题:本文原刊于1937年出版之《正风文学院丛刊》第1期,为作者论述清代骈文发展及选本之文。作者认为,清代三百年间,骈文作家及作品众多。清骈文发展如唐诗有初盛中晚阶段,分为开国之初、乾嘉盛世、道咸之际和同光期间。开国之初,陈维... 解题:本文原刊于1937年出版之《正风文学院丛刊》第1期,为作者论述清代骈文发展及选本之文。作者认为,清代三百年间,骈文作家及作品众多。清骈文发展如唐诗有初盛中晚阶段,分为开国之初、乾嘉盛世、道咸之际和同光期间。开国之初,陈维崧、陆繁弨、胡浚等人创作骈文以工于藻饰、繁丽为主,惟毛奇龄作文整散兼行;乾嘉盛世,名家辈出,出现了洪亮吉、孙星衍、袁枚、阮元、邵齐焘、孔广森等一批骈文作家,骈文创作繁盛,以自然雅丽为主要特点。仅汪容甫一扫浮靡繁缛之习,独写孤踪,自成高洁;道咸之际,渐谋革新,骈文文风改变,刘开、梅曾亮、王闿运、王先谦等人文章工致清丽,皮锡瑞更是尽扫靡音,独弹古调;道咸之后,靡成兀傲,作家工于造句,拙于谋篇。清朝之时,骈文选本远超前代。张之洞《书目答问》著录清骈文家二十人,以诗评各家,本篇作者将诗评附于文章之末,借以总结清骈文发展各阶段创作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家辈出 梅曾亮 陈维崧 诗评 邵齐焘 雅丽 王闿运 孔广森
下载PDF
清代常州书院与骈文流衍 被引量:5
7
作者 曹虹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75,共9页
在影响文人集群或文学流派形成的诸因素中,书院起到的人才背景与文学舞台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与桐城派凭借书院造就传人相映成趣,清代常州派骈文的兴盛也颇得益于地方书院的教育氛围。龙城、暨阳等书院虽属于科举化的体制,但因邵齐焘... 在影响文人集群或文学流派形成的诸因素中,书院起到的人才背景与文学舞台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与桐城派凭借书院造就传人相映成趣,清代常州派骈文的兴盛也颇得益于地方书院的教育氛围。龙城、暨阳等书院虽属于科举化的体制,但因邵齐焘、卢文弨、李兆洛等山长的引领,适时地对学术与文学加以开拓,直接或间接地诱发了陶成骈文英才的气氛,从而使常州文风得以推激变动,对清代中后期文坛的发展贡献卓著。书院内师生或学子间的同游共处,也有助于催生群体性的风格成就,从而促使文学门派的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书院 骈文 邵齐焘 卢文昭 李兆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