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代小报研究问题分析
1
作者 蔡雨燕 《内蒙古艺术》 201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中国近代小报作为近年来学术界新的研究领域,为研究近代小说史、社会史、新闻史等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小报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研究、风俗研究和文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小说史 近代城市 历史资料 邸吏 上海小报 三日刊 白话小说 李伯元 文言小说 群强报
下载PDF
河南古代新闻传播琐谈
2
作者 崔同 《中州今古》 2003年第2期9-12,共4页
关键词 进奏院状报 琐谈 进奏官 邸吏 北宋王朝 宋会要辑稿 河南人 张邦昌 开元年间 燕简公
下载PDF
宋代政府信息传播机制的内生性矛盾——以进奏院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赵云泽 董翊宸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21,共16页
宋代政治在"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制衡思维下,其传播管制重复冗繁,且相互掣肘。进奏院作为唐代制度的残留,是地方权力楔入中央政府,参与信息分发的产物,却在宋初被保留了下来,并在改革中赋予了新的意义。但作为原本的防范对象... 宋代政治在"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制衡思维下,其传播管制重复冗繁,且相互掣肘。进奏院作为唐代制度的残留,是地方权力楔入中央政府,参与信息分发的产物,却在宋初被保留了下来,并在改革中赋予了新的意义。但作为原本的防范对象,进奏在行政系统中并没有获得与其重要职责相匹配的地位,无论其监官还是办事人员在政府序列中都处于较低的地位,责任心和效率难以保证。政府传播效率整体低下又导致信息需求和信息供给之间无法平衡,催生出带有自发和盈利性质的民间小报。中央政府为实现"士人治国"而发行官报,却始终摇摆于信息公开和"秘密政治"之间。这都造成了宋代政府信息传播机制的内生性矛盾,成为宋代文人政治发展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机制 进奏院 “定本” 邸吏
原文传递
小报史话
4
作者 俞月亭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55-56,共2页
“小报”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南宋兵部侍郎周鳞之所著《海陵集》中,有一篇奏章《论禁小报》,其中说:“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也。”我们今天所说的“小报”,习惯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就报纸的版式而言,对开四版的报纸一... “小报”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南宋兵部侍郎周鳞之所著《海陵集》中,有一篇奏章《论禁小报》,其中说:“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也。”我们今天所说的“小报”,习惯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就报纸的版式而言,对开四版的报纸一般都叫“大报”,四开以下的报纸一般都叫“小报”。如果按这种解释,那末我国早期的报纸都是小报,因为我国早期的报纸都同书籍形式差不多,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开始出现单张印刷,篇幅也只有四开报那么大,直到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才开始有对开大报出现。所以单纯从报纸版式的大小来区分大报或小报,是不科学的。另一种解释是从内容方面来区别,那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楚的了。我国早期的报纸,内容注重在评论和新闻。办报人出于某种动机,对当时的政治和时事,发表各自的见解,抑扬褒贬,畅所欲言。但这种言论,往往与统治者发生矛盾,因此常常受到统治阶层的干涉和制约。戊戌前后,朝政不纲,国势凌夷,统治者益发昏愦无知,一味以钳制舆论为能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报 办报人 邸吏 《晶报》 四开 进奏院 兵部侍郎 单张 十九世纪 时事报道
原文传递
邸报和新闻
5
作者 缪雨 《中国记者》 1986年第2期36-,共1页
人们讲新闻史,一般都要提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邸报”。邸就是官邸,古代高级官员的住所。汉朝诸侯郡国一般都在京师置邸,唐朝的藩镇也是这样。邸除了“通奏报,待朝宿”外,还将朝廷特准抄发的一些诏令、章奏、官吏任免情况等官方文书,传达... 人们讲新闻史,一般都要提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邸报”。邸就是官邸,古代高级官员的住所。汉朝诸侯郡国一般都在京师置邸,唐朝的藩镇也是这样。邸除了“通奏报,待朝宿”外,还将朝廷特准抄发的一些诏令、章奏、官吏任免情况等官方文书,传达给在外地的诸侯王和藩王知晓,叫做邸报。邸报传达消息靠驿马、驿舟、车传、步传等。邸报一般是手抄的。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元年间 官方文书 诸侯王 奏报 郡国 章奏 邸吏 李咸用 光启 《全唐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