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华彬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术后整体护... 目的分析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疼痛程度(VAS)、腰椎功能(ODI)、心理状态(SAS、SDS)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S、ODI、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邻近椎体再骨折1例(2.22%),对照组6例(13.3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开展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康复效果,预防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邻近椎体再骨折 功能
下载PDF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邵旭辉 王冠军 王登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相关检查后所有患者接受PVP治疗,观察并统计PVP术后6个...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相关检查后所有患者接受PVP治疗,观察并统计PVP术后6个月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再骨折未发生组和再骨折发生组。统计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并于治疗后第2天检测所有患者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以及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骨密度等,分析血小板参数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关系。结果术后6个月,12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18例,占比15.00%;未发生组骨水泥渗漏、骨密度、PLT与发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体质量、PDW、MPV等其他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骨密度低、骨水泥渗漏、PLT水平高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与骨密度低、骨水泥渗漏、PLT水平高有关,临床中需对其加以控制,预防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血小板参数 邻近椎体再骨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叶新 孟纯阳 +3 位作者 邓斌 孔祥清 张卫红 李庆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其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658例采用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存在邻近椎体再骨折将其分为再骨折组(123例)... 目的探讨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其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658例采用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存在邻近椎体再骨折将其分为再骨折组(123例)及非再骨折组(5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指标,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水泥注入量、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t=3.707、1.892、1.558、1.461、1.317、1.299, P>0.05);两组患者骨水泥外渗、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0、65.680、74.949,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为骨水泥外渗,保护因素为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治疗(OR=9.865、0.229、0.319, 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为避免出现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应避免骨水泥外渗,并给予科学的抗骨质疏松及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加快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邻近椎体再骨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金天格胶囊联合碳酸钙D3咀嚼片(Ⅱ)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豪杰 庞祖才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22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联合碳酸钙D3咀嚼片(Ⅱ)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再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碳酸钙D3咀嚼片(...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联合碳酸钙D3咀嚼片(Ⅱ)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再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碳酸钙D3咀嚼片(Ⅱ),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金天格胶囊治疗,服用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骨硬化蛋白(SCL)变化情况,以及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MD、BGP、ALP、SC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MD、BG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P、SC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未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对照组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4例,骨折发生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碳酸钙D3咀嚼片(Ⅱ)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效果明显,可增强骨密度,促进骨形成,调节骨代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症 邻近椎体再骨折 金天格胶囊 维生素D3咀嚼片(Ⅱ)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后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情况研究
5
作者 刘成洲 贾宝欣 +3 位作者 尹爱斌 刘爱国 任聪慧 王亭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经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1月158例因OVCFs行PVP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患者手术时间、骨水...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经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1月158例因OVCFs行PVP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等情况进行统计,然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追踪随访,观察PVP术后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情况,并分析可能发生的原因。结果:1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75分钟,平均用时为(51.46±8.58)分钟;骨水泥用量2.5-6.5ml,平均推注量为(3.77±1.49)ml;骨水泥泄露6例。在为期1年的追踪随访中,发生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17例。其中,PVP术后1-3个月发生9例,4-6个月4例,7-9个月2例,10-12个月2例。通过比较发现1-3个月发生再骨折概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骨折史、骨水泥渗漏、骨质疏松是PVP术后再骨折风险因素(P<0.05)。结论:0VCFs患者行PVP治疗后的前3个月,是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骨折的高发期,临床上应对高龄、骨质疏松等高危患者进行腰围、支具等必要的防护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PVP术后再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 邻近椎体再骨折 责任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急性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MRI信号与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海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9期1083-1085,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MRI信号与术后恢复效果、邻近椎体再骨折(AVF)的相关性。方法急性期OVCF患者120例,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前后行MRI检查,根据MRI信号骨髓水肿程度分为无水肿组(=42)、部分水肿... 目的探究急性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MRI信号与术后恢复效果、邻近椎体再骨折(AVF)的相关性。方法急性期OVCF患者120例,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前后行MRI检查,根据MRI信号骨髓水肿程度分为无水肿组(=42)、部分水肿组(=49)及完全水肿组(=29),并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AVF分为临近椎体再骨折组(=21)和无骨折的对照组(=99)。对比各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椎体凸Cobb角、椎体高度、椎体压缩率、体质量指数(BMI)、骨密度T值及水肿MRI信号强度,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OVCF患者术后临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无水肿组、部分水肿组及完全水肿组患者VAS评分、椎体高度、骨密度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0.05);完全水肿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水肿MRI信号均高于无水肿组和部分水肿组(均P<0.05)。临近椎体再骨折组与对照组BMI、骨密度T值、椎体凸Cobb角、水肿MRI信号比及临近椎间盘退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BMI、骨密度T值及水肿MRI高信号及临近椎间盘退变是OVCF患者术后AV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RI对OVCF患者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术前MRI信号显示OVCF临近椎间盘退变及椎体水肿是导致治疗后发生AVF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以加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邻近椎体再骨折 核磁共振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振兴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4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医院行PVP治疗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原因,并采...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医院行PVP治疗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原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寻PVP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患者行PVP后65例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骨水泥注入量≥3.5 ml的占比与未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骨水泥渗漏、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骨水泥注入量过多是导致PVP后患者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发生骨水泥渗漏、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骨水泥注入量过多是导致OVCF患者PVP后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予以对症干预,以期尽可能降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邻近椎体再骨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椎体增强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军 张陆 +4 位作者 刘志昂 刘杰 姜岩 高军胜 张冲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4例OVCFs患者,行PKP或PVP术,随访观察是否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并分析再骨折的关系因素。[结果] 204例随访6~12个月,3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4例OVCFs患者,行PKP或PVP术,随访观察是否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并分析再骨折的关系因素。[结果] 204例随访6~12个月,33例确诊为邻椎再骨折,占16.18%。与非再骨折患者相比,再骨折组骨密度更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更大、体重指数更小、既往骨折病史更多见、Cobb角更大、骨水泥的椎间盘渗漏更多见、骨水泥剂量更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椎体前缘高度过度恢复、低体重指数、既往骨折病史、Cobb角、骨水泥的椎间盘渗漏以及骨水泥剂量等是OVCFs术后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骨密度、椎体前缘高度过度恢复、低体重指数、既往骨折病史、Cobb角、骨水泥的椎间盘渗漏以及骨水泥剂量是OVCFs术后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应在临床工作中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邻近椎体再骨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大鹏 齐向北 +2 位作者 刘士昭 李鸿翥 尹晓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 探讨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PVP)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原因.方法 选取防腐尸体4具,每具尸体取T9-L5椎体,每具胸腰椎标本分为T9-T11、T12-L2、L3-L5 3个脊柱节段(包括3个椎体,2个椎间盘).将12个脊柱节段,分为A、B两组,每组各有6个脊... 目的 探讨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PVP)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原因.方法 选取防腐尸体4具,每具尸体取T9-L5椎体,每具胸腰椎标本分为T9-T11、T12-L2、L3-L5 3个脊柱节段(包括3个椎体,2个椎间盘).将12个脊柱节段,分为A、B两组,每组各有6个脊柱节段(T9-T11、T12-L2、L3-L5各两个).A组人为造成中间椎体骨折后行PVP;B组不做任何处理.A、B两组分别在生物力学机下行压缩力学实验.记录A、B两组脊柱节段的最大垂直载荷、刚度及邻近椎体再骨折的位置并进行比较与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与B组最大垂直载荷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7,P=0.047),注入骨水泥后,A组脊柱节段最大垂直载荷(3048±403)N比B组(3586±418)N低约15%;A、B两组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2,P=0.600).A组再发骨折的部位为T9、T12、L3椎体各两个,全部为上位邻近椎体.B组骨折的部位为T9、T10、T12、L1椎体各一个,L3椎体两个.结论 PVP后脊柱节段的最大垂直载荷下降,增加了邻近椎体(尤其是上位邻近椎体)发生再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邻近椎体再骨折 骨水泥 最大垂直载荷 刚度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对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彭 张德光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6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AVF)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2月于本科收治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60例,... 目的探讨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AVF)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2月于本科收治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60例,术后随访6个月,明确是否存在AVF,分为AVF组(n=72)及非AVF组(n=88),收集其临床资料以及骨水泥渗漏的相关数据[包括:有无渗漏、渗漏部位(后部、中部、前部)、渗漏方向(上方、下方椎间隙)、骨密度T值、骨水泥与椎间盘相对面积比、骨水泥注入量等指标],评估骨水泥渗漏与AVF发生的相关性。结果AVF组中45例发生渗漏,非AVF组中发生21例。发生渗漏(r=0.685)、骨密度T值(r=0.495)、下方椎间隙渗漏(r=0.684)、骨水泥注入量(r=0.584)、骨水泥与椎间盘相对面积比(r=0.343),均是AV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发生骨水泥渗漏、下方椎间隙渗漏均与AVF的发生显著相关,而且AVF的发生与骨密度、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与椎间盘相对面积比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压缩骨折 邻近椎体再骨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骨水泥与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何保玉 刘宝戈 李学民 《中国医药》 2016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一种非常有效,并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微创手术,它以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而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然而,PVP与PKP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一种非常有效,并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微创手术,它以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而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然而,PVP与PKP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是否由于手术注入骨水泥再发,还是仅仅是骨质疏松症的自然病程,目前仍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就骨水泥对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作一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邻近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