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融合术前已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研究现状
1
作者 陈龙 王小阵 +1 位作者 邓莉 鲁齐林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邻近节段退变是腰椎融合术后严重并发症,而术前责任节段已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此类情况是否需要一期干预目前尚存争议。该文对术前责任节段已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的诊断、分型及防治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 邻近节段退变是腰椎融合术后严重并发症,而术前责任节段已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此类情况是否需要一期干预目前尚存争议。该文对术前责任节段已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的诊断、分型及防治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优化手术流程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融合术 术前病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双节段ACDF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沈健 杜怡斌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双节段ACDF术... 目的探讨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双节段ACDF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60例患者,依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邻近节段退变分为ASD组和非ASD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节段、吸烟史等一般资料,以及颈椎矢状位参数C_(2-7)Cobb角、C_(2-7)矢状位轴向距离、胸廓入口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T_(1)倾斜角(T_(1)slope,T_(1)S)、颈部倾斜角(neck tilt,NT)等参数。结果60例患者中,22例发生ASD,占36.67%;38例未发生ASD,占63.30%。ASD组和非ASD组患者的性别构成、BMI、吸烟史和手术节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SD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非ASD组(P<0.05)。对术前两组患者的C_(2-7)Cobb角、TIA、NT参数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的术前颈椎矢状位垂直距离(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显著大于非ASD组(P<0.05)。末次随访时,ASD组的C_(2-7)Cobb角显著小于非ASD组(P<0.05),而两组患者之间的TIA、T_(1)S和N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双节段ACDF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密切相关,手术节段Cobb角恢复不良导致C2-7Cobb角的丧失,并且术前较大的cSVA值是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矢状位参数 邻近节段退变 ACDF术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戴彬 尤涛 丁欣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21-0024,共4页
探讨单节段和双节段腰椎融合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 tsegmentd egeneration,ASD)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安徽省立医院脊柱外科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 探讨单节段和双节段腰椎融合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 tsegmentd egeneration,ASD)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安徽省立医院脊柱外科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患者75例,根据最终随访时是否存在ASD,将患者分为ASD组和非ASD(NASD)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指数、随访时间、是否存在骨质疏松、职业、吸烟史等,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相关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对比两组患者影像学参数,包括术前及术后上端固定椎近端第1个椎间隙的高度、成角,及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等。分析其对术后发生ASD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性别、BMI、随访时间、职业、吸烟史、高血压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骨质疏松患者的比例高于NASD组(P<0.05),术中相关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参数中,固定椎近端头侧第1个椎间隙的高度,术前及术后上端固定椎近端第1个椎间隙的椎间成角,术后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在两组中的数据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盆入射角(PI)在两组中数据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节段和双节段腰椎融合术中,术前存在邻近节段退变、骨质疏松、术前及术后邻近节段椎间成角较大、术后上端固定椎近端第1个椎间隙的高度较大是术后发生 ASD 的危险因素,腰椎融合术后LL、SS、PT与术后发生ASD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后 骨质疏松 邻近节段退变
下载PDF
颈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手术方式疗效及对颈椎曲度、邻近节段退变、安全性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文亮 李涛 +2 位作者 钱增杰 张长虹 陈庚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CDH)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对颈椎曲度、邻近节段退变、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医院脊柱外科收治单节段CDH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2组均行颈椎前路椎...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CDH)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对颈椎曲度、邻近节段退变、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医院脊柱外科收治单节段CDH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2组均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A组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内固定,B组采用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疗效、手术情况,手术前后C2~7颈椎曲度、Cobb角、颈椎功能(JOA评分)、疼痛程度(NR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疗效优良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vs.90.00%,χ^(2)/P=0.268/0.605);A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t/P=3.947/<0.001、2.744/0.008、3.310/0.002);2组术后3个月、6个月C2~7颈椎曲度、Cobb角均高于术前(P<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6个月JOA评分均高于术前,NR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6.67%vs.26.67%,χ^(2)/P=4.320/0.038)。结论单节段CDH患者ACDF中采用Zero-P或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均能获得良好手术疗效,有效改善颈椎解剖结构及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其中Zero-P在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颈椎曲度 邻近节段退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
5
作者 刘涛 支中正 +5 位作者 王英杰 李富平 康健 徐广辉 侯铁胜 吴德升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82-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前路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al degenerative diseases,ASD)的临... 目的探讨单节段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前路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al degenerative diseases,A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下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因颈前路术后ASD再次行单节段ACDF手术的CSM患者56例,依据首次前路手术方案,分为ACDF组(首次行ACDF手术)和ACCF组(首次行ACCF手术)。对两组患者翻修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的颈痛和上肢痛VAS评分、颈椎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评价,同时测量C_(2-7)Cobb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_(2-7)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7)SVA)和T_(1)倾斜角(T_(1)slope,T1S)。结果与翻修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颈痛VAS评分、NDI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且C_(2-7)Cobb角、T_(1)S和C_(2-7)SVA均显著减少(P<0.05);双上肢VAS评分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单节段ACDF手术治疗CSM患者两种前路术后ASD的疗效明确,但翻修手术会改变下颈椎矢状位平衡,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减小、序列变直、头颅重心后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邻近节段退变 翻修手术 矢状位平衡
下载PDF
显微镜下ACDF与ACC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葛艺 仇继任 +1 位作者 罗坤烈 吴岳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ACDF与ACC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50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显微镜辅助下行ACDF或ACCF手术治疗患者,随访两年统计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分为节段退变(...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ACDF与ACC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50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显微镜辅助下行ACDF或ACCF手术治疗患者,随访两年统计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分为节段退变(n=10)和非节段退变(n=40)两组,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因素。结果50例显微镜下ACDF与ACCF治疗患者预后情况指出,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患者与非节段退变患者在年龄、BMI、融合节段数、骨密度、CA、SA、SDH、JOA评分、NDI指数对比上存在差异性(P<0.05),为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因素。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有较高邻近节段退变发生风险,与年龄、BMI、融合节段数、骨密度等因素相关,临床可结合上述影响因素拟定出合理的干预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脊髓型颈椎病 邻近节段退变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徐泽华 熊敏 +2 位作者 张轩 唐冰 曾云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A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自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16例既往行PLIF术后邻近节段退变...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A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自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16例既往行PLIF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患者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1、3、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在术后12个月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纳入标准的手术患者16例,平均随访时间(12.9±1.4)个月,所有手术顺利完成。与术前比较,术后1、3、6、12个月患者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其中优10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PLIF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疗效确切,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具有创伤小、早期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症状性ASD的有效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邻近节段退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后路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早期疗效
8
作者 蔡毅 彭小忠 +2 位作者 卓祥龙 武振国 李兵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观察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因腰椎融合术后ASD行OLIF治疗的患者资料。患... 目的观察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因腰椎融合术后ASD行OLIF治疗的患者资料。患者首次手术均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术后24~240个月发生ASD,应用单纯OLIF或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或联合侧方内固定进行治疗。评估其手术情况,并评价术后疗效和相关影像学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4~30个月,OLIF手术节段均骨性融合。手术方式采用stand alone 5例,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5例,联合侧方固定8例。手术时间为70(50,115)min,术中出血量为50(20,136)mL。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影像学测量显示,患者术后手术节段的椎间隙腹侧和背侧高度、椎间孔高度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OLIF是治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ASD的有效方式,具有良好的早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颈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患者矢状位平衡变化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天阳 马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50-552,共3页
目前对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且有许多学者已致力于对其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SD)关系的研究,初步结果令人满意。发生ASD的患者常存在颈椎矢状位失衡,不同参数的变化各不相同,但各参数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性。同时,... 目前对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且有许多学者已致力于对其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SD)关系的研究,初步结果令人满意。发生ASD的患者常存在颈椎矢状位失衡,不同参数的变化各不相同,但各参数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性。同时,患者术前的年龄、颈椎退行性改变程度、手术方式及手术节段的选择对ASD的发生同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邻近节段退变 矢状位平衡
下载PDF
术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对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庆明 那日苏 杨洪波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617-622,共6页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患者术前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PI与LL差值(ΔPI-LL)与病变程度的关系,以及上述指标对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患者术前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PI与LL差值(ΔPI-LL)与病变程度的关系,以及上述指标对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LDD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出现邻近节段退变分为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组(n=81)、术后无邻近节段退变组(n=119)。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术前LL、PI、ΔPI-LL等资料。分析术前LL、PI、ΔPI-LL与病变程度、疼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ODI指数)、JOA评分的关系,以及术前LL、PI、ΔPI-LL对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前LL、PI、ΔPI-LL、腰椎骨质增生程度、腰椎小关节增生硬化程度、腰椎终板硬化程度、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均为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P<0.05)。邻近节段退变患者术前LL与VAS、ODI评分呈负相关,与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PI、ΔPI-LL与VAS、ODI评分呈正相关,与JOA评分呈负相关(P<0.05)。术前LL、PI、ΔPI-LL联合预测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AUC最大、为0.923,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49%、88.24%。结论LDD患者术前LL、PI、ΔPI-LL与病变程度有关,且上述参数可为临床评估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提供客观、量化参考,对指导临床早期完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性疾病 腰椎前凸角 骨盆入射角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 邻近节段退变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超 唐晓杰 谭江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5期167-171,共5页
颈椎退变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CDD)为目前导致脊髓功能异常的典型诱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至今,已成为解决CDD的金标准,而基... 颈椎退变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CDD)为目前导致脊髓功能异常的典型诱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至今,已成为解决CDD的金标准,而基于访查时间深入,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隐患逐渐显露了出来。ASD对于融合术的后期效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成为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主要远期并发症。同时引发患者问题反复,严重的更是会对手术疗效造成影响,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此次主要总概了近些年业内有关研究成果,并就ASD的发生情况、危险性和防范等予以探讨,提升对于该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节段退变 颈椎病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早期疗效
12
作者 谷千江 赵冠武 付高峰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的早期疗效。方法以本院2017年4月~2020年8月开展PTED手术治疗的26...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的早期疗效。方法以本院2017年4月~2020年8月开展PTED手术治疗的26例ASD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ASDis组;同时选取同时期行PTED手术治疗的26例单纯LDH患者作为对照人群,纳入LDH组。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临床指标和总体疗效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与LDH组患者比较,ASDis组患者的X线透视次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12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均获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ASDis组的优良率为88.46%,LDH组的优良率为9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TED手术治疗ASDis患者,其手术获益情况与单纯LDH患者相近,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腰椎融合术
下载PDF
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邓俊森 张迪 +1 位作者 张文明 李俊辉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73-375,468,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ve disease,AS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采用CLIF手术治疗的37例腰椎ASD患者纳入研... 目的观察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ve disease,AS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采用CLIF手术治疗的37例腰椎AS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女2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及椎管面积均获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周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均进一步改善(P<0.05),但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也有所丢失(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患者末次随访时的ODI指数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采用CLIF手术治疗腰椎ASD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可获得良好的LL和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性疾病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前邻近节段退变对术后ASD影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传鸿 赵赫 +1 位作者 王逢贤 俞兴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3期67-70,共4页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标准术式,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加速受到广泛关注。术前已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已被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术后AS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近十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标准术式,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加速受到广泛关注。术前已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已被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术后AS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近十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术前已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对术后ASD影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希望利于脊柱外科医生全面评估术前邻近节段退变,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而减缓术后AS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术后邻近节段退变 术前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退自然病史
下载PDF
腰椎退变性疾病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5
作者 楚野 梁斌 +1 位作者 曾佳兴 谷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segmentdegeneration,ASD)是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最常见的病变,其含义较广,可以泛指融合区邻近节段的所有异常改变。文献报道影像学和症状学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分别达到了8%~100%和5.2%-18.5%。
关键词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融合术 腰椎退性疾病 融合区 发生率 症状学 影像学
下载PDF
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许斌 王与荣 +1 位作者 赵建宁 陈跃先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98-699,共2页
关键词 脊柱融合 内固定 术后并发症 邻近节段退变 发生率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6
17
作者 郭昭庆 陈仲强 +3 位作者 李危石 曾岩 齐强 党耕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特点及再手术治疗的术式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因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滑脱症曾行后路减压、植骨及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12~132个月(平均41.6个月)出现新的腰腿...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特点及再手术治疗的术式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因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滑脱症曾行后路减压、植骨及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12~132个月(平均41.6个月)出现新的腰腿痛症状的病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与术前资料比较,并行手术治疗。结果:X线片显示融合的上方(1个节段7例,2个节段1例)或下方(1个节段2例)邻近节段出现了退变,首次术前及术后上述邻近节段均未见退变征象。8例MRI显示邻近节段出现了新的椎管狭窄,且有明显的神经压迫。采用后路术式,将减压及固定融合范围向邻近退变节段延伸。经7~36个月平均12.1个月的随访,优良率80%。结论: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是术后症状复发的原因之一,应仔细鉴别症状复发的原因。对于有明显神经压迫者,再手术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下载PDF
腰椎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原因 被引量:10
18
作者 于峥嵘 李淳德 +2 位作者 刘宪义 刘洪 马忠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9-151,共3页
关键词 内固定术后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 患者自身因素 融合方式 融合 随访时间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则征 张忠民 金大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及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7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接受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观察手术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并分析术前... 目的分析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及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7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接受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观察手术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并分析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与否、融合位置、融合范围、性别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同时分析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符合标准的病例共147例,随访时间30±10个月(18~84个月),其中20例(13.6%)患者发生了邻近节段退变,而且都发生在头侧邻近节段。如果邻近节段椎间盘术前存在退变,则术后出现ASD的机率将会显著增加(χ2=6.272,P=0.012)。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存在退变是术后出现ASD的危险因素(P=0.046),而性别、年龄、融合位置及融合范围不是A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如果邻近节段椎间盘术前存在退变,则术后邻近节段发生ASD的机率将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融合内固定 邻近节段退变
下载PDF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比较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徐帅 朱震奇 +4 位作者 钱亚龙 王凯丰 刘辰君 段硕 刘海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6-304,共9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total disc replacement,TDR)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对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eg)、邻近节段病(ad...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total disc replacement,TDR)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对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eg)、邻近节段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发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指南,通过Pub 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检索2002年1月~2016年6月之间关于TDR和ACDF术后出现ASDeg、ASDi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章。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偏倚风险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指南进行评价,提取数据包括ASDeg、ASDis以及再手术率的相关信息,研究结果以ASDeg和ASDis的发生作为直接结果,以邻近节段再手术率作为间接结果评估邻近节段病变的发生,并根据随访时间和研究地点分层进行亚组分析,最终对整篇Meta分析通过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系统(the grades of 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进行质量评估。结果 :共纳入了11篇RCTs,包括2632名研究对象。对于整体的ASD(包括直接和间接结果),TDR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CDF(OR=0.6;95%CI[0.38,0.7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Deg和再手术率方面,TDR相对于ACDF具有明显优势(分别为OR=0.58,95%CI[0.46,0.72],P<0.00001和OR=0.52,95%CI[0.30,0.87],P=0.01)。以随访时间5年为分界点,不论随访<5年还是≥5年,在ASDeg发生率上,TDR的优势都比ACDF显著(分别为OR=0.63,P=0.001;OR=0.49,P=0.0002),并且这种优势可能随时间延长有扩大趋势。以研究地点分层,不论在美国(7篇RCTs)还是中国(4篇RCTs),TDR在邻近节段退变(ASDeg)发生率上均有优势(P<0.0001,P=0.03)。根据GRADE评分,该Meta分析的质量级别为中等质量。结论:与ACDF相比,TDR在降低ASDeg和再手术率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邻近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