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丁基锡邻香草醛-2-噻吩甲酰腙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1
作者 李京杰 尹汉东 马兵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4-16,共3页
利用二丁基二氯化锡与邻香草醛-2-噻吩甲酰腙反应,合成了新的二有机锡希富碱衍生物[(n-C4H_9)_2Sn[(C_(13)H_(10)N_2O_3S)]_2,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锡原... 利用二丁基二氯化锡与邻香草醛-2-噻吩甲酰腙反应,合成了新的二有机锡希富碱衍生物[(n-C4H_9)_2Sn[(C_(13)H_(10)N_2O_3S)]_2,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锡原子为五配位的三角双锥配位环境.同时,化合物分子间通过Sn…O弱作用形成弱桥联二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香草醛-2-噻吩甲酰腙 二丁基锡 弱桥联二聚体
下载PDF
三甲基锡丙酮酸-2-噻吩甲酰腙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2
作者 尹汉东 陈绍文 +1 位作者 李林尉 刘兵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利用三甲基氯化锡与丙酮酸-2-噻吩甲酰腙反应,合成了新的三有机锡希富碱衍生物{Me_3Sn[C_4H_3SC(O)NHN=C(CH_3)COO]}_n,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锡原子为五... 利用三甲基氯化锡与丙酮酸-2-噻吩甲酰腙反应,合成了新的三有机锡希富碱衍生物{Me_3Sn[C_4H_3SC(O)NHN=C(CH_3)COO]}_n,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锡原子为五配位的三角双锥配位环境.化合物通过羧基氧原子的桥连作用形成了一维无限链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2-噻吩甲酰 三甲基锡 一维链状结构
下载PDF
二苯基锡水杨醛-2-噻吩甲酰腙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3
作者 尹汉东 李峰 周亚东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2-14,共3页
利用二苯基氯化锡与水杨醛-2-噻吩甲酰腙反应,合成了新的二有机锡希富碱衍生物Ph2Sn(C12H8N2O2S),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是单体结构,在化合物中锡原子为五... 利用二苯基氯化锡与水杨醛-2-噻吩甲酰腙反应,合成了新的二有机锡希富碱衍生物Ph2Sn(C12H8N2O2S),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是单体结构,在化合物中锡原子为五配位的三角双锥配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2-噻吩甲酰 二苯基锡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5-甲基-4-异噁唑-3-甲基-2-噻吩甲酰腙及其Co(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
作者 叶成昱 俞莹 +5 位作者 陈伟 李志浩 姜霞丽 孙乐林 胡佳杰 金燕仙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6期1232-1234,共3页
以5-甲基-4-异噁唑甲酰肼为原料,与3-甲基-2-噻吩甲醛反应合成5-甲基-4-异噁唑-3-甲基-2-噻吩甲酰腙,再将其作为配体与钴离子合成相应的钴配合物,对其进行红外、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等表征确认结构,并对配体及其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进... 以5-甲基-4-异噁唑甲酰肼为原料,与3-甲基-2-噻吩甲醛反应合成5-甲基-4-异噁唑-3-甲基-2-噻吩甲酰腙,再将其作为配体与钴离子合成相应的钴配合物,对其进行红外、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等表征确认结构,并对配体及其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测定。荧光测定表明,配体及其配合物都较强的荧光性能,因此可作为潜在的光活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2-噻吩甲醛 异噁唑 甲酰 钴(Ⅱ)配合物 荧光性能
下载PDF
邻香草醛—2—硫代呋喃羧酸腙及其金属配合物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江腊梅 王红燕 葛蔚颖 《山东医药工业》 2000年第3期11-12,共2页
邻草醛—2—硫代呋喃羧酸腙(OVFTCH)及其过渡金属铜(Ⅱ)、锰(Ⅱ)、银(Ⅰ)配合物是国内新近研究的一类含有CVS活性中心的非缩氨基化合物。我们对其该类配合物进行了抑菌试验。
关键词 香草醛-2-硫代呋喃羧酸 金属配合物 抗菌素
下载PDF
1-(2-羟基苯甲酰基)-3-甲基-4-取代苯腙基-吡唑啉酮及其中间体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邹敏 卢俊瑞 +6 位作者 辛春伟 鲍秀荣 杨波 朱姗姗 刘倩 李迎辉 陶继强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01-1206,共6页
依据生物活性叠加原理,将邻羟苯基、吡唑啉酮、苯腙基团进行合理组合,构建并合成了2-取代苯腙基-3-(2-羟基苯甲酰腙基)-丁酸乙酯(3a~3f)和1-(2-羟基苯甲酰基)-3-甲基-4-取代苯腙基-吡唑啉酮(4a~4f)两类、共计12种化合物,其中8种化合... 依据生物活性叠加原理,将邻羟苯基、吡唑啉酮、苯腙基团进行合理组合,构建并合成了2-取代苯腙基-3-(2-羟基苯甲酰腙基)-丁酸乙酯(3a~3f)和1-(2-羟基苯甲酰基)-3-甲基-4-取代苯腙基-吡唑啉酮(4a~4f)两类、共计12种化合物,其中8种化合物未见报道,12种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均未见报道.以芳胺为原料,经重氮化、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与水杨酰肼缩合制得3a~3f,3a~3f经分子内关环制得4a~4f,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元素分析等证实.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质量浓度为0.01%时,化合物3b,3c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高达100%,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化合物3a~3f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70%以上,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化合物4a~4f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接近或达到100%,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78%以上,具有较强抑菌活性;与3a~3f相比,形成吡唑啉酮环后的化合物4a~4f的抗菌活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取代苯-3-羟基苯甲酰-丁酸乙酯 1-羟基苯甲酰-4-取代苯-吡唑啉酮 合成 表征 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