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桑易知录》撰者郑之侨故里考察记 被引量:2
1
作者 倪根金 卢家彬 陈菁 《农业考古》 2004年第3期241-247,共7页
关键词 《农桑易知录》 作者 郑之侨 故乡 农学史书 家世 生平
下载PDF
郑之侨治邵事迹探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家彬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9-74,共6页
郑之侨是清代中叶一位出色的地方官。每治一地均以勤政爱民、造福一方为己任。其中在湖南宝庆府(今邵阳)任职达九年之久,为当地文化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郑之侨为官邵阳的治绩,在于注重文教,力革弊政,体恤民患,鼓励农耕,... 郑之侨是清代中叶一位出色的地方官。每治一地均以勤政爱民、造福一方为己任。其中在湖南宝庆府(今邵阳)任职达九年之久,为当地文化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郑之侨为官邵阳的治绩,在于注重文教,力革弊政,体恤民患,鼓励农耕,推行德治的为政理念和廉洁奉公、勤政实干的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之侨 宝庆郡 事迹
下载PDF
郑之侨鹅湖书院学规体系述评
3
作者 冯会明 汪逸 伍臣赋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10,共5页
郑之侨自乾隆五年起,连续三年为鹅湖书院制定了《鹅湖学规说》《辛酉戒诸生八则》和《壬戌示诸生十要》三个学规,构成了完整的鹅湖书院学规体系,明确了鹅湖书院办学的宗旨,对书院的教与学作了详细规范,对学生的德行和学业提出了明确要求... 郑之侨自乾隆五年起,连续三年为鹅湖书院制定了《鹅湖学规说》《辛酉戒诸生八则》和《壬戌示诸生十要》三个学规,构成了完整的鹅湖书院学规体系,明确了鹅湖书院办学的宗旨,对书院的教与学作了详细规范,对学生的德行和学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书院的育人产生了积极影响,鹅湖书院学规也是郑之侨一生教育经验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之侨 鹅湖书院 学规
下载PDF
郑之侨《农桑易知录》的农本思想探析
4
作者 欧俊勇 陈佳春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0-72,共3页
《农桑易知录》成书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时任湖南宝庆府知府的郑之侨所撰写。该书是清代前期广东的一部稀见综合性农书,也是广东当前发现较系统的农业书籍之一。该书具有浓厚的农本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劝课农桑、推广农... 《农桑易知录》成书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时任湖南宝庆府知府的郑之侨所撰写。该书是清代前期广东的一部稀见综合性农书,也是广东当前发现较系统的农业书籍之一。该书具有浓厚的农本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劝课农桑、推广农作物新品种、重视农业工具的运用以及提倡"民本意识"的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之侨 《农桑易知录》 农本思想
下载PDF
袁氏平奢与郑之侨的《题〈壮义勒〉》
5
作者 龙先 《贵州文史丛刊》 1995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郑之侨 袁氏 博士弟子员 统治阶级 丢魂失魄 人物形象 笔墨精神 知行并进 努力前进 诗的构思
下载PDF
郑之侨《六经图》内容考订六则
6
作者 乔辉 张芋荣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2年第1期11-16,共6页
清代学者郑之侨《六经图》久传于世,甚少有学者研究,其图内容真伪迄无考论。今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郑之侨《六经图》为研究文本,勾稽相关史料、出土实物等进行考释,知郑之侨《六经图》部分内容有可商榷之处,今指擿其失,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 郑之侨 六经图 信州石刻
原文传递
漫谈古代作品的用典与传统文人的崇古意识
7
作者 陈芳 《海峡人文学刊》 2021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典故是浓缩的历史,是语言的精华,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传承中华典故,就是在传承中华文明。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都经常用典。中国的传统文人尤其热衷于用典。中国人为什么特别喜欢用典呢?一、韩愈的"我思古人,伊郑之侨"韩愈是... 典故是浓缩的历史,是语言的精华,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传承中华典故,就是在传承中华文明。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都经常用典。中国的传统文人尤其热衷于用典。中国人为什么特别喜欢用典呢?一、韩愈的"我思古人,伊郑之侨"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名篇《子产不毁乡校颂》用几笔富于韵律且并不犀利的言语,颂古讽今: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文学作品 用典 传统文人 我思 韩愈 中国的传统 郑之侨
下载PDF
子产不毁乡校颂
8
作者 韩愈 海涛 《月读》 2019年第11期25-27,共3页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②。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②。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产 乡校 郑之侨 相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