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千五百年前的古筝 被引量:1
1
作者 汤咪扫 《乐器》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5,共2页
筝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即公元前551—479年已出现于民间,至今约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了。东汉训诂家应劭,在他的《风俗通·声音篇》卷六载文说:“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这就说明了五... 筝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即公元前551—479年已出现于民间,至今约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了。东汉训诂家应劭,在他的《风俗通·声音篇》卷六载文说:“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这就说明了五弦筝在《礼乐记》成书时期已见存在。《乐记》是《礼记》的篇名。《乐记》究竟成文于何年?《隋书·音乐志》引沈约奏答云:“《乐记》取公孙尼子。”公孙尼子系孔丘的学生。可见《乐记》成文于孔丘时期,即春秋末期。所以说五弦筝在这个时期已见存在,当可无疑。二千五百年前的五弦筝,究竟是件什么样的乐器?史无详备记载,也无出土文物,但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零碎史料加以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五百年前 民族乐器 春秋末期 民间乐器 商角 风俗通 孔丘 文说 郑卫桑间
下载PDF
论李斯的《谏逐客书》 被引量:2
2
作者 胡能承 《高师函授学刊》 1994年第4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谏逐客书 秦王政 先秦散文 李兆洛 政治见解 郑卫桑间 汉赋 散句 《骚》 明允
下载PDF
《礼记·乐记》“郑卫之音、桑间濮上之音”疑义翼证
3
作者 王祎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51-53,59,共4页
《乐记》"郑卫之音",不仅仅指郑地、卫地的音乐。它们合成一词,是"溺志的民间俗乐"的统称,与"古乐"对立。桑间、濮上各指两段不同的历史事件。"桑间"指《诗经·鄘风·桑中》中所刺的&q... 《乐记》"郑卫之音",不仅仅指郑地、卫地的音乐。它们合成一词,是"溺志的民间俗乐"的统称,与"古乐"对立。桑间、濮上各指两段不同的历史事件。"桑间"指《诗经·鄘风·桑中》中所刺的"卫淫而有狄灭之祸"一事;而"濮上"则是指《史记·乐书》等记载的"卫灵公濮上听乐"的事件。二者虽同列"亡国之音",然并非同言一事、一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郑卫之音 桑间 獏上 补证
下载PDF
《古文观止》校点注释补苴
4
作者 蒋传一 王瘦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58-63,共6页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为蒙童和土子编纂的一部古文启蒙读本.《古文观止》的两位编者,涉猎经史,治学严谨,于选文的校点注释斟酌查证,大都有所依据.然而千虑之失,固所不兔.《古文观止》在校点注释诸方面也存在着疏漏与错舛...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为蒙童和土子编纂的一部古文启蒙读本.《古文观止》的两位编者,涉猎经史,治学严谨,于选文的校点注释斟酌查证,大都有所依据.然而千虑之失,固所不兔.《古文观止》在校点注释诸方面也存在着疏漏与错舛.有鉴于该书流传甚广,影响较大,我们不揣浅陋,谨就该书在选文的校勘、文字的句读、字词的注音、词句的释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为选文的校勘与句读,词句的注音与释义两个部分,提出三十例(按各例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摭引书证,辨析正误,贡献愚者之一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观止》 选文 吴调 愚者 郑卫桑间 狱中上梁王书 不揣浅陋 《文选》 报孙会宗书 北山移
下载PDF
《谏逐客书》释译
5
作者 乔桑 《新闻与写作》 1986年第5期24-26,共3页
[原文]《谏逐客书》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①。昔缪公求士②,西取由余於戎③,东得百里奚於宛④,迎蹇叔於宋⑤,来丕豹、公孙支於晋⑥,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⑦,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⑧,移风易俗,民以殷盛⑨,国... [原文]《谏逐客书》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①。昔缪公求士②,西取由余於戎③,东得百里奚於宛④,迎蹇叔於宋⑤,来丕豹、公孙支於晋⑥,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⑦,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⑧,移风易俗,民以殷盛⑨,国以富强,百姓乐用⑩,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11),举地千里,至今治强(12)。惠王用张仪之计(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谏逐客书 公孙支 郑卫桑间 缪公 孝公 秦王 百里奚 蹇叔 西戎 子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