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叶大王郑鉴源
1
作者 翟屯建 《徽州社会科学》 2022年第6期44-45,共2页
郑鉴源(1902—1959),字华宝,婺源县沙城李村人。出生茶商家庭,先后当过学徒、帐房先生,民国十年(1921)开始独立经营。先后在婺源设鉴记芬、德记芬、郑德记、郑鉴记四家茶号,主要收购鲜叶,进行初制,由其弟郑焕章掌管。又在上海浙江北路... 郑鉴源(1902—1959),字华宝,婺源县沙城李村人。出生茶商家庭,先后当过学徒、帐房先生,民国十年(1921)开始独立经营。先后在婺源设鉴记芬、德记芬、郑德记、郑鉴记四家茶号,主要收购鲜叶,进行初制,由其弟郑焕章掌管。又在上海浙江北路开设源利茶厂,进行茶叶精加工,建起属于自己的产供销渠道,减少中间环节,缩短流通周期,赢得上市时间,吸引了大批新顾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鉴 茶叶 婺源县 收购
原文传递
《汉唐方志辑佚》纠谬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凤玲 《古典文献研究》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我国古籍保存下来的很多,但在宋代雕板流通以前,散佚的情况也很严重。历代有些学者根据古代类书、选本及经注、史注中所引,辑出已佚的古书片断,尽可能拼凑起来,希望回复原书的本来面目。这种辑佚工作逐渐发展,成为清代学者的一种专门之业。
关键词 雕板 《太平御览》 清代学者 经注 六朝事迹类编 北堂书钞 《艺文类聚》 六朝事迹编类 郑鉴 天子气
原文传递
透堡的故事
3
作者 林思翔 《闽都文化》 2015年第1期59-62,共4页
透堡与我老家马鼻紧挨着,两地曾经同属一个乡镇,因此,对透堡我并不陌生。我们那里人管它叫"透街",不叫透堡。小时候不知是怎么回事,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这里面有缘由。故事还得从透堡古时候出的一个状元说起。状元公叫郑鉴,生活... 透堡与我老家马鼻紧挨着,两地曾经同属一个乡镇,因此,对透堡我并不陌生。我们那里人管它叫"透街",不叫透堡。小时候不知是怎么回事,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这里面有缘由。故事还得从透堡古时候出的一个状元说起。状元公叫郑鉴,生活在南宋孝宗年间,至今已800多年。郑鉴生性聪明,会写一手好诗文。透堡背靠炉山,他写了一首《题炉山》的诗,曰:"峙立苍茫紫翠间,疏帘半卷镇长闲。神仙自有祈年术,一缕青烟起博山。"把高大雄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堡 郑鉴 元公 郑起 大后 郑思肖 磊磊落落 衰落时期 家马 政治抱负
原文传递
古镇,宋时的名人
4
作者 吴安钦 《福建乡土》 2015年第6期30-32,共3页
在巍峨耸立的炉峰山麓,有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它就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连江县透堡镇。在南宋王朝至元初的100多年间,曾有着"一门走出三名人"的光荣与辉煌,使得千年古镇的透堡变得愈加沧桑而厚重。这三位名人就是郑家的郑鉴、... 在巍峨耸立的炉峰山麓,有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它就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连江县透堡镇。在南宋王朝至元初的100多年间,曾有着"一门走出三名人"的光荣与辉煌,使得千年古镇的透堡变得愈加沧桑而厚重。这三位名人就是郑家的郑鉴、郑起、郑思肖。郑鉴(1145——1182),字自明,号植斋。宋乾道五年(1169)被补太学上舍生。他生处在南宋的高宗、孝宗年间,至今已800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鉴 透堡 千年古镇 郑起 上舍生 历史文化名镇 郑思肖 孝宗 高宗 南宋王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