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以来秦汉郡县属吏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迎春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3-51,共9页
20世纪以来,随着大量简牍材料的发现与公布,秦汉郡县属吏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在郡县属吏的设置、秩次、任免等制度问题上涌现了不少成果,其社会生活及政治参与也得到一定关注。但不可否认,研究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如秦... 20世纪以来,随着大量简牍材料的发现与公布,秦汉郡县属吏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在郡县属吏的设置、秩次、任免等制度问题上涌现了不少成果,其社会生活及政治参与也得到一定关注。但不可否认,研究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如秦汉郡县属吏制度的发展演变、郡县属吏的具体政治活动以及与长吏关系等问题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加强这些薄弱环节的研究,无疑会促进秦汉郡县属吏研究的更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郡县属吏 研究综述
下载PDF
秦汉郡县属吏与长官关系考论——兼谈东汉“君臣之义”的政治实质与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迎春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8,共11页
秦汉时期,郡县属吏与长官的关系并非一直是"君臣"定位,而是经历了公而佐上、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和"君臣关系"等阶段。"君臣"定位形成于两汉之际。至东汉,随着国家豪族政策的调整而普及盛行。"君臣关... 秦汉时期,郡县属吏与长官的关系并非一直是"君臣"定位,而是经历了公而佐上、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和"君臣关系"等阶段。"君臣"定位形成于两汉之际。至东汉,随着国家豪族政策的调整而普及盛行。"君臣关系"的实质,是集权能力已下降的东汉朝廷与地方豪族的妥协。在"君臣"定位下,代表中央的守相令长以"君"的身份获得地方豪族支持,而地方豪族则以"称臣于君"为前提合法取得了地方行政权。"君臣"定位协调了各方政治力量的利益,起到了维系中央和地方豪族关系,进而维护统一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郡县属吏 县长官 “君臣”关系 豪族政策
原文传递
《李君碑》、《裴君碑》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开玉 《南方民族考古》 2012年第1期21-32,475-478,共13页
通过对新出《李君碑》、《裴君碑》的初步研讨,作者认为这是汉代典型的颂德碑,是碑主在任郡守之时,由其'辟署'的部分低级属吏捐刻并立生祠。两碑所见郡县属吏多达168名,皆系汉'辟署制'规定郡守能自辟的僚属,不见朝廷命... 通过对新出《李君碑》、《裴君碑》的初步研讨,作者认为这是汉代典型的颂德碑,是碑主在任郡守之时,由其'辟署'的部分低级属吏捐刻并立生祠。两碑所见郡县属吏多达168名,皆系汉'辟署制'规定郡守能自辟的僚属,不见朝廷命官。本文对碑文中的一些用语、碑主、碑刻所见郡县属吏与汉'辟署制'的关系、两碑出土地点原建筑属性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颂德碑 生祠 郡县属吏 官学 辟署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