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种子贮存后遗传完整性研究
1
作者 裴自友 温辉芹 王晋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2期23-25,共3页
以不同收获年份的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室温保存条件下,种子活力变化与遗传完整性。结果表明,随贮存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呈下降趋势,贮存11年、12年的种子基本失去活力,贮存7年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仅为13.36%。... 以不同收获年份的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室温保存条件下,种子活力变化与遗传完整性。结果表明,随贮存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呈下降趋势,贮存11年、12年的种子基本失去活力,贮存7年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仅为13.36%。鉴定还发现,保存7年的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中5根尖染色体畸变率高达3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二倍体 活力变化 染色体畸变
下载PDF
一个新的小麦-中间偃麦草的部分双二倍体及其白粉病与条锈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园 聂林曼 付体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9-285,296,共8页
【目的】对一个新合成的小麦-中间偃麦草的部分双二倍体12-1179的染色体组成进行鉴定,并评价其对条锈及白粉病的抗病能力。【方法】采用GISH和FISH等细胞学技术鉴定12-1179的染色体结构,通过田间接种试验考察其抗病性。【结果】染色体... 【目的】对一个新合成的小麦-中间偃麦草的部分双二倍体12-1179的染色体组成进行鉴定,并评价其对条锈及白粉病的抗病能力。【方法】采用GISH和FISH等细胞学技术鉴定12-1179的染色体结构,通过田间接种试验考察其抗病性。【结果】染色体计数表明品系12-1179的染色体数目为54到57,其中绝大多数植株包含56条染色体(78.57%)。在少量染色体数目为54或55的非整倍体12-1179植株中观察到一或两条端着丝粒染色体,包含56条染色体的12-1179植株中54.05%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能够形成28个二价体。统计分析发现,在2n=56的植株中,每个花粉母细胞平均形成27.26个二价体、1.33个单价体、0.01个三价体以及0.03个四价体。使用拟鹅观草DNA作为探针的GISH分析发现品系12-1179只包含12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分别是3对St、2对Js和1对St-Js易位染色体。此外,使用寡核苷酸探针Oligo-p Sc119.2-1和Oligo-p Ta535-1的FISH分析表明12-1179的中间偃麦草第五同源群染色体被一对小麦5D替换。与此同时,在非整倍体12-1179中观察到的端着丝粒染色体都是小麦5DL。通过抗病性研究表明品系12-1179具有高度的抗条锈病与白粉病的特征。【结论】品系12-1179的外源复合染色体组成不仅包括不同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而且还包括小麦染色体,不同于已有文献报道的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该品系是一个新的部分双二倍体。该品系在细胞遗传学水平上基本稳定,其抗病基因能够转移到小麦并在小麦育种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间偃麦草 部分二倍体 条锈病 白粉病
下载PDF
小麦种质资源SNTE0537与原始亲本叶表皮微观形貌特征的比较
3
作者 林小虎 陈于和 +4 位作者 张志雯 秦素平 周印富 东方阳 王洪刚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26,共4页
为研究小麦桥梁种质资源SNTE0537及其原始亲本的叶表皮微观形貌特征的异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从中间偃麦草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远缘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小麦桥梁种质资源SNTE0537及其原始亲本进行了叶表皮电子显微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 为研究小麦桥梁种质资源SNTE0537及其原始亲本的叶表皮微观形貌特征的异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从中间偃麦草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远缘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小麦桥梁种质资源SNTE0537及其原始亲本进行了叶表皮电子显微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SNTE0537叶表皮微观形貌特征介于双亲之间,与其原始亲本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叶表皮的微观形貌特征可以做为鉴别三个物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中间偃麦草 部分二倍体 微观特征
下载PDF
稻瘟病菌新无毒基因AvrPi7的遗传及物理作图 被引量:4
4
作者 冯淑杰 王玲 +2 位作者 马俊红 林菲 潘庆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90,共8页
稻瘟病是目前最具毁灭性的作物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由田间菌株CHL346和CHL42杂交得到的189个子囊孢子菌株构建的分离群体,在亲本菌株CHL346中鉴定到了与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7对应的无毒基因AvrPi7.为了确定AvrPi7位点的染色体位置,本... 稻瘟病是目前最具毁灭性的作物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由田间菌株CHL346和CHL42杂交得到的189个子囊孢子菌株构建的分离群体,在亲本菌株CHL346中鉴定到了与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7对应的无毒基因AvrPi7.为了确定AvrPi7位点的染色体位置,本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稻瘟病菌测序菌株70-15全基因组序列的121个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利用这些SSR标记对AvrPi7位点进行了连锁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第1染色体的8个SSR标记与该无毒基因连锁,其中2个最近的侧翼标记MS1-9和MS1-15分别距离AvrPi7位点3.2和16.4cM.为了进一步完成该位点的精细作图,在MS1-9和MS1-15的侧翼区域进一步开发了8个SSR标记和3个候选无毒基因(candidate avirulence gene,CAG)标记.通过对这些标记的连锁分析,AvrPi7位点被界定于标记MS1-21和MS1-22之间1.6cM的区域内,并与标记CAG2共分离.为了构建该无毒位点的物理图谱,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bioinformation analysis,BIA),将与该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分别着陆于参考菌株70-15的超重叠群(supcontig)上.AvrPi7位点最终被界定在标记MS1-21和MS1-22之间的75kb区段内.本研究的结果对于进一步了解真菌中普遍存在的重组不平衡和部分二倍体等现象,以及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及其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APORTHE ORYZAE 无毒基因 高分辨率图谱 部分二倍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