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的入路方式创新:从ISR国际专家共识谈起
1
作者 冯波 乃吉普·阿不都艾尼 蔡正昊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53-456,共4页
超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保肛问题一直是结直肠外科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1994年,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首次被报道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1],此后逐渐被视为针对超低位直肠癌病... 超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保肛问题一直是结直肠外科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1994年,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首次被报道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1],此后逐渐被视为针对超低位直肠癌病人手术提供保肛手段的重要措施,并在肿瘤根治和肛门功能保留方面得到了众多研究的支持[1-8]。在ISR中,精确游离内外括约肌间隙(intersphincteric dissection,ISD)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关键环节。手术难点是肿瘤位置过低以及手术视野的受限。视野的局限性使得手术区域难以充分暴露,增加了误入错误解剖层面的风险。目前,广泛采用的ISR入路包括经腹经肛联合入路、完全经腹入路及经肛外翻拖出式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切除 国际专家共识 入路 经肛内镜手
下载PDF
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附6例报道)
2
作者 李佳泽 王五艺 +5 位作者 芮元祎 易波 陈超 冯晓沛 张竞博 郑阳春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近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技巧。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0~320 min,平均256.7 min;术中失血量20~100 mL,平均48.3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脱垂,行再次手术切除;2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系膜局部缺血,行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术后6~11 d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 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1 d施行二期外置肠段切除和肛门成形术,术后3~6 d好转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 d。随访至2024年3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二期术后3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1~5分,平均3.2分,肛门控便功能满意。结论腹腔镜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有助于实现肿瘤远端的精准切除,能极大降低经肛切除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预防性肠造口,术后肛门功能满意,有望成为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括约肌切除 改良BACON 超低位保肛
下载PDF
适形切除保肛术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3
作者 杨方武 姬文超 杨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16-20,共5页
目的:分析对比适形切除保肛术(CSPO)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枣庄市立医院胃肠肛肠外科收治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经括约肌间直肠... 目的:分析对比适形切除保肛术(CSPO)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枣庄市立医院胃肠肛肠外科收治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观察组行CSPO,随访至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肛门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71.63±11.57)min、肛门排气时间为(2.26±0.75)d、住院时间为(6.21±1.35)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03.58±14.29)min、(4.71±1.24)d、(8.69±1.84)d,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48),低于对照组的18.75%(9/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MTV为(181.50±17.25)mL、MSP为(129.85±10.45)mmHg,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分别为(70.21±3.62)、(75.83±4.29)、(77.49±3.46)、(76.29±3.98)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59.71±15.82)mL、(113.42±8.31)mmHg和(65.38±2.97)、(68.96±3.01)、(69.35±2.97)、(67.42±3.28)分,观察组RRP为(8.48±1.46)mmHg,低于对照组的(10.21±2.0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相比,CSPO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患者肛门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适形切除保肛 括约肌直肠切除 肛门功能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
4
作者 黄飞 夏卓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Dixon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后住院时间和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术后4个月、术后8个月,腹腔镜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对可降低术后的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括约肌切除 直肠癌前切除 超低位直肠癌 肛门功能恢复
下载PDF
分析肛裂切除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卢建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84-0087,共4页
分析肛裂切除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选3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7例,对照组实施肛裂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肛裂切除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比较其临床运用价值。... 分析肛裂切除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选3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7例,对照组实施肛裂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肛裂切除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比较其临床运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指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表明了在慢性肛裂疾病的治疗中实施肛裂切除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切除 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 慢性肛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肛裂切除术+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海秋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00-0103,共4页
通过对比实验等方法研究肛裂切除术及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方案治疗慢性肛裂治疗的价值。方法 参与对比研究的人群属于2022年1月—2023年11月进入医院就诊的慢性肛裂患者25例,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后,对照组实施肛裂切除术,观察组则... 通过对比实验等方法研究肛裂切除术及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方案治疗慢性肛裂治疗的价值。方法 参与对比研究的人群属于2022年1月—2023年11月进入医院就诊的慢性肛裂患者25例,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后,对照组实施肛裂切除术,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完成手术之后,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则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肛裂患者实施肛裂切除术+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其康复效果。因此,该手术模式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肛裂切除 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应用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对患者肛门功能及排便功能的影响评价
7
作者 秦绪广 李立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89-0092,共4页
探究应用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电脑抽号法分2组,研究组、对照组,各28例,分别对应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常规Miles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2020... 探究应用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电脑抽号法分2组,研究组、对照组,各28例,分别对应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常规Miles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指征改善效果均更佳(p均<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干预的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 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切除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素红 杨小景 沈华杰 《癌症进展》 2023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RMTV)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MSP)]、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ARP、RMTV、AMSP均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ARP、RMTV、AMS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肛门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经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卢鑫 赵文召 黄鹏翀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3期1428-1430,1438,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Dixon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Dixon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和术后半年,观察组患者Wexne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生存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腹腔镜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可获得相当的疗效,但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患者的肛门功能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经括约肌切除 腹腔镜Dixon 肛门功能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亮 王萌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与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01—2021-06方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式分为taTME组和ISR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评价患...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与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01—2021-06方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式分为taTME组和ISR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评价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统计并发症及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的复发率。结果 共纳入80例患者,每组40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检出数,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TME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比ISR组短,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比ISR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TME和ISR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检出数、术后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taTME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尚需进行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括约肌切除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下载PDF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培胜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2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瘘管切开术治疗,... 目的:观察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瘘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平,手术前后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S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患者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VAS评分和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其效果优于瘘管切开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瘘管结扎 瘘管隧道式切除 瘘管切开 低位肛瘘 肛门失禁Wexner评分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刘希娟 祝成红 +4 位作者 柳彦君 刘云娥 姜红红 李俊岳 汤海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9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经括约肌间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失禁性皮炎(IAD)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火箭军特色医疗中心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腹腔镜跨括约肌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术后3个月行回肠造口... 目的探究腹腔镜经括约肌间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失禁性皮炎(IAD)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火箭军特色医疗中心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腹腔镜跨括约肌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术后3个月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总共75位年龄从25~76岁的病人完成量表评分,最后入选。其中男45例,女30例,平均年龄(56.42±11.7)岁。采用电话、微信、问卷调查、对手术前后3个月及12个月的一般状况、排便及肛周皮肤状况进行观察。以LARS量表评价患者大便功能;采用IAD评定量表(SCAT\PAT)对病人肛门周围病变进行评价。按照IAD评定量表将被试分成IAD和不非IAD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并对其发病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5例病人经腹腔镜保肛根治术,手术顺利、3个月后行回肠造口还纳术。75例患者术后3、12个月均完成LARS评分表和IAD评估。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距肛缘距离(P=0.016)、LARS程度(P=0.014)是影响患者术后3个月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因素;肿瘤距肛缘距离(P=0.002)、LARS程度(P=0.000)吻合口距肛缘距离(P=0.002)这与手术后12个月的尿崩性皮炎有关。多变量统计结果表明,与肛缘的距离、LARS的严重程度为IAD的独立风险因子,而与肛缘的距离(P<0.05)、肿瘤与肛缘的距离(P<0.05)及LARS严重(P<0.05)均为I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直肠癌保肛根治术行造口还纳术后发生IAD的可能性较大,肿瘤距肛缘距离、LARS程度、吻合口距肛缘距离是影响患者还纳术后IA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前切除综合症 直肠癌 失禁性皮炎 腹腔镜经括约肌切除 诱因 大便失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初探
13
作者 丁闯 陈焰 +2 位作者 张明 孔令永 陈腾飞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675-67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为13例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括约肌间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采用... 目的:初步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为13例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括约肌间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采用五孔法完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210.3±82.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3.6±18.7)mL,保肛率100%(13/13)。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5.4%(2/13),其中吻合口漏1例(A级漏),吻合口膜状狭窄1例。淋巴结清扫数量(16.6±3.7)枚,术后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无死亡病例及复发转移。结论:腹腔镜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括约肌间切除术,术者需具备一定的腹腔镜手术经验,掌握不同的术式及不同视野下的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左结肠动脉 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直肠癌极限保肛手术: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14
作者 杨逸 黄骁 项建斌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3-5,共3页
近年来,直肠癌发病率正迅猛上升,我国中晚期患者占比高,总体诊治疗效欠佳,其中中低位直肠癌更是治疗难点,许多患者常因无法满足足够的阴性切缘而被迫切除肛门终生造瘘。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手术是极限保肛手术,有其应用的严格适应证,... 近年来,直肠癌发病率正迅猛上升,我国中晚期患者占比高,总体诊治疗效欠佳,其中中低位直肠癌更是治疗难点,许多患者常因无法满足足够的阴性切缘而被迫切除肛门终生造瘘。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手术是极限保肛手术,有其应用的严格适应证,并对术者操作技巧和经验要求高,国内尚未广泛普及。本文概述ISR手术解剖学基础、适应证以及肿瘤学和生理学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肛手 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前盆底影像学评估进展
15
作者 卓光鑽 丁健华 《腹部外科》 2023年第6期430-436,共7页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作为超低位直肠癌的极限保肛手术方式发展迅速,术前充分的影像学评估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但由于超低位直肠癌所处部位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其术前评估内容及方式仍有一定争议,此文结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作为超低位直肠癌的极限保肛手术方式发展迅速,术前充分的影像学评估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但由于超低位直肠癌所处部位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其术前评估内容及方式仍有一定争议,此文结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超低位直肠癌术前盆底影像学评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括约肌切除 前评估 盆底影像学 磁共振成像 经直肠腔内超声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对比
16
作者 陈正升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3期30-3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远大肛肠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5...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远大肛肠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与对照组的98.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术中需要对切口进行部分缝合,所以手术时间要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的创面水肿程度总体轻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切口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后不禁食不控便的情况下,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在临床疗效、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并没有明显区别,在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时间方面,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优于改良纵切横缝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横缝 肛裂切除 内括约肌部分切断 慢性肛裂 并发症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陈鹏 柳欣欣 +3 位作者 王立文 刘江 戴洪山 江志伟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经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14例行机器人辅助经括约肌切除术根治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确诊为直肠恶性肿瘤,肿瘤...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经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14例行机器人辅助经括约肌切除术根治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确诊为直肠恶性肿瘤,肿瘤下缘距肛缘2.5~5.0cm,均未累及肛门括约肌。患者术前均具有良好的肛门功能,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以及术后进食、排尿、排气时间等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中转开腹或改变手术方式,未增加手术通道,平均手术总时间为(291.1±68.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0.0±7.6)ml。患者麻醉清醒后,术后2h可进少量流食。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尿潴留表现,术后1d拔出尿管,排尿顺畅,术后1d均完成造口排气,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9±2.3)d,14例患者均行预防性回肠造口,于术后3~6个月行造口还纳,均在规定时间内成功行造口还纳。所有患者术后肛门的控便功能均恢复良好,未出现结肛门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伤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机器人辅助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机器人辅助手 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部分、次全和完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式的肿瘤学结果及肛门功能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元圣 丁丽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35期57-61,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低位直肠癌部分、次全和完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式的肿瘤学结果及肛门功能。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根据不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式分为三组,部分组(n=34)给... 目的:比较腹腔镜低位直肠癌部分、次全和完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式的肿瘤学结果及肛门功能。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根据不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式分为三组,部分组(n=34)给予部分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次全组(n=41)给予次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完全组(n=20)给予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对比三组患者肿瘤学结果、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每日排粪频次、肛门功能、便秘情况以及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率、3年无病生存期和3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远切缘距离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每日排粪频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W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Kinwan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可能会对术后肛门功能与肿瘤学结果造成影响,应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部分 次全 完全 括约肌切除 肿瘤学结果 肛门功能
下载PDF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清除内口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探讨
19
作者 韦平 王玉瑶 +2 位作者 李雪景 常有 顾家博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4期29-32,共4页
目的通过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清除内口术(以下简称LIFT改良术)与传统肛瘘切除术相比较,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肛瘘患者30例,将3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即治疗组15例采用LIFT改良术,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肛瘘切除... 目的通过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清除内口术(以下简称LIFT改良术)与传统肛瘘切除术相比较,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肛瘘患者30例,将3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即治疗组15例采用LIFT改良术,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肛瘘切除术。系统比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治愈率、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肛门失禁评分(wexner评分)、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治愈率均为93.33%,复发率为6.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及创面分泌物、肛门失禁评分(wexner评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LIFT改良术)在以上几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传统肛瘘切除术)。结论LIFT改良术治疗肛瘘疗效满意,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更高,对患者的身体康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可以在医学临床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瘘管结扎(LIFT)清除内口 肛瘘切除 肛瘘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对低位直肠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丛进春 陈春生 +3 位作者 冯勇 马明星 夏志秀 刘鼎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450-1454,共5页
目的:进展期的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但是也可能会带来肛门功能的受损。本研究探讨新辅助治疗对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11年3月中... 目的:进展期的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但是也可能会带来肛门功能的受损。本研究探讨新辅助治疗对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11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03例行IS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是否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分为CRT组(术前放化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向量测压、Saito功能问卷和Wexner评分来比较两组的肛门功能。结果:CRT组的术前静息向量容积和收缩向量容积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的测压结果均显著下降,CRT组的所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6、12个月Saito功能问卷结果除排便困难两组间没有差异外,其余CRT组结果均明显不如对照组;在术后24个月,排便频率、排便截断、气便分辨能力以及限制饮食4项CRT组仍不及对照组(P<0.05)。到术后24个月,两组Wexner评分均有下降趋势,CRT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需行IS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会明显的影响术后的肛门功能,而且这种影响要至少会持续2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经内外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