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基于两阶段耗能的塑性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石韵
刘万鹏
+2 位作者
苏明周
周巧玲
刘少博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50,共14页
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典型的两阶段耗能结构体系。依据现行设计规范设计的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对结构弹塑性阶段的整体性能缺乏考虑,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屈服顺序难以控制。基于混合联肢部分...
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典型的两阶段耗能结构体系。依据现行设计规范设计的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对结构弹塑性阶段的整体性能缺乏考虑,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屈服顺序难以控制。基于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性能目标,提出结构两阶段耗能的塑性设计方法。以目标位移和理想破坏模式作为预测结构弹塑性受力状态性能目标,针对不同地震水准下的性能目标,考虑耦连比对结构合理耗能机制的影响,将结构的能力曲线等效为三线型,改进了传统基于能量平衡的塑性设计方法,保证结构在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下实现理想屈服顺序,避免薄弱层产生。采用建议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个12层结构算例,并采用ABAQUS对算例进行推覆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两阶段耗能的塑性设计方法预测的中震及大震下结构顶点位移角与数值分析结果误差分别为0.5%和12.1%,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的要求。算例结构能够实现“强节点弱构件、强墙肢弱连梁”合理的屈服顺序,保证结构预期的失效机制和不同地震水准作用下的性能目标,验证了基于两阶段耗能的塑性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混合联肢墙
塑性设计
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
两阶段耗能
性能目标
耦连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石韵
周巧玲
+4 位作者
苏明周
蒋路
杨宇焜
张莉莉
关凌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40,共12页
为满足高层建筑对抗震性能及装配性能的要求,提出一种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通过对一榀三层对称双肢2/3缩尺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测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全过程,分析试件的滞回性能、...
为满足高层建筑对抗震性能及装配性能的要求,提出一种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通过对一榀三层对称双肢2/3缩尺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测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全过程,分析试件的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及连梁转动能力。研究表明: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的滞回曲线饱满而稳定,没有明显的捏缩现象,该试件正反向位移延性系数平均值达到3.65,抗震性能及协同工作能力良好;剪切型钢连梁的损伤集中在连梁腹板处,极限塑性转角达到0.05rad;由于墙肢中部区格翼缘的设置,限制墙肢底部混凝土剪切裂缝的发展,剪力墙破坏的主要形式为弯曲破坏;钢连梁及型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均表现出优良延性和耗能能力;结构极限层间侧移角达到1/45,超过罕遇地震下规范限值要求。按照整体结构屈服时耦连比为45%设计的试件,塑性铰的发展满足"强墙肢弱连梁"的规律。基于试验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拟静力分析,与试验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
混合联肢墙
拟静力
钢连梁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钢连梁刚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锘
石韵
+1 位作者
苏明周
贺小刚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4,共13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钢连梁刚接节点在单调加载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并进行变参数有限元模拟。基于有限元模拟结果,研究该刚接节点的破坏模式,建立节点极限承载力的理论模型和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混合联...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钢连梁刚接节点在单调加载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并进行变参数有限元模拟。基于有限元模拟结果,研究该刚接节点的破坏模式,建立节点极限承载力的理论模型和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钢连梁刚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主要由以下5部分组成:节点核心区型钢腹板剪切强度、节点核心区翼缘框剪切强度、节点核心区内部混凝土斜压杆抗压强度、节点域范围内中间区格腹板剪切强度以及与钢连梁受拉翼缘相连的核心区型钢柱截面抗剪强度或与型钢柱受拉翼缘相连的中间区格腹板抗拉强度。结合变参数有限元模拟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行性和承载力公式的准确性,可为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钢连梁刚接节点的承载力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
钢连梁
刚接节点
有限元分析
破坏模式
承载力公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基于两阶段耗能的塑性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石韵
刘万鹏
苏明周
周巧玲
刘少博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土木工程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50,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8461)
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20200426)。
文摘
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典型的两阶段耗能结构体系。依据现行设计规范设计的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对结构弹塑性阶段的整体性能缺乏考虑,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屈服顺序难以控制。基于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性能目标,提出结构两阶段耗能的塑性设计方法。以目标位移和理想破坏模式作为预测结构弹塑性受力状态性能目标,针对不同地震水准下的性能目标,考虑耦连比对结构合理耗能机制的影响,将结构的能力曲线等效为三线型,改进了传统基于能量平衡的塑性设计方法,保证结构在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下实现理想屈服顺序,避免薄弱层产生。采用建议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个12层结构算例,并采用ABAQUS对算例进行推覆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两阶段耗能的塑性设计方法预测的中震及大震下结构顶点位移角与数值分析结果误差分别为0.5%和12.1%,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的要求。算例结构能够实现“强节点弱构件、强墙肢弱连梁”合理的屈服顺序,保证结构预期的失效机制和不同地震水准作用下的性能目标,验证了基于两阶段耗能的塑性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结构工程
混合联肢墙
塑性设计
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
两阶段耗能
性能目标
耦连比
Keyword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hybrid coupling wall
plastic design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shear wall
two stage energy consumption
performance objectives
coupling ratio
分类号
TU398.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石韵
周巧玲
苏明周
蒋路
杨宇焜
张莉莉
关凌宇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4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8461)。
文摘
为满足高层建筑对抗震性能及装配性能的要求,提出一种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通过对一榀三层对称双肢2/3缩尺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测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全过程,分析试件的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及连梁转动能力。研究表明: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的滞回曲线饱满而稳定,没有明显的捏缩现象,该试件正反向位移延性系数平均值达到3.65,抗震性能及协同工作能力良好;剪切型钢连梁的损伤集中在连梁腹板处,极限塑性转角达到0.05rad;由于墙肢中部区格翼缘的设置,限制墙肢底部混凝土剪切裂缝的发展,剪力墙破坏的主要形式为弯曲破坏;钢连梁及型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均表现出优良延性和耗能能力;结构极限层间侧移角达到1/45,超过罕遇地震下规范限值要求。按照整体结构屈服时耦连比为45%设计的试件,塑性铰的发展满足"强墙肢弱连梁"的规律。基于试验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拟静力分析,与试验吻合较好。
关键词
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
混合联肢墙
拟静力
钢连梁
抗震性能
Keywords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shear wall
hybrid coupled wall
pseudo-static
steel coupling beam
seism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TU398.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钢连梁刚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锘
石韵
苏明周
贺小刚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西安石油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4,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8461)
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20200426)。
文摘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钢连梁刚接节点在单调加载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并进行变参数有限元模拟。基于有限元模拟结果,研究该刚接节点的破坏模式,建立节点极限承载力的理论模型和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钢连梁刚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主要由以下5部分组成:节点核心区型钢腹板剪切强度、节点核心区翼缘框剪切强度、节点核心区内部混凝土斜压杆抗压强度、节点域范围内中间区格腹板剪切强度以及与钢连梁受拉翼缘相连的核心区型钢柱截面抗剪强度或与型钢柱受拉翼缘相连的中间区格腹板抗拉强度。结合变参数有限元模拟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行性和承载力公式的准确性,可为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钢连梁刚接节点的承载力计算提供依据。
关键词
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
钢连梁
刚接节点
有限元分析
破坏模式
承载力公式
Keywords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PEC)shear wall
steel coupling beam
rigid join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ailure mode
bearing capacity formula
分类号
TU398.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基于两阶段耗能的塑性设计方法研究
石韵
刘万鹏
苏明周
周巧玲
刘少博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石韵
周巧玲
苏明周
蒋路
杨宇焜
张莉莉
关凌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钢连梁刚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
陈锘
石韵
苏明周
贺小刚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