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对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宗伟 刘影 +2 位作者 任志忠 汪桠琴 张跃伟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肝细胞癌(HCC)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8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11例HCC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并接受PSE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在治疗HCC的...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肝细胞癌(HCC)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8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11例HCC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并接受PSE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在治疗HCC的同时,为提升白细胞与血小板水平,采用PSE治疗脾功能亢进。分析患者治疗前、PSE治疗后3个月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肝脏硬度(LSM)、胆碱酯酶(CHE)、血常规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PSE治疗3个月后HCC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ICG-R15显著降低[(10.95±6.08)%vs (13.34±5.19)%,t=2.39,P=0.04];LSM和CHE均有所改善,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PSE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常规指标WBC [(4.81±1.82)×10^(9)/L vs(2.43±0.60)×10^(9)/L]、PLT [(120.55±62.50)×10^(9)/L vs (63.40±25.03)×10^(9)/L]水平明显提升;RB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SE治疗3个月后患者肝功能指标TBIL、ALB、ALT、AST、PT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针对HCC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PSE不仅可以治疗脾功能亢进,同时对肝脏储备功能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功能亢进 肝细胞癌 部分动脉栓塞 肝脏储备功能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比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Meta分析
2
作者 张志强 蒲莹 +1 位作者 陈伟 刘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80-87,97,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PSE)与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10... 目的系统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PSE)与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10月30日关于PSE与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由两位研究员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偏倚风险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10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后1周、1个月、1年白细胞计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MD=-2.03,95%CI:-3.03~-1.04,P<0.001)脾切除术组明显高于PSE组;两组术后1个月、1年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MD=-65.46,95%CI:-116.39~-14.52,P=0.01)和术后6个月(MD=-117.99,95%CI:-229.71~-6.27,P=0.04)脾切除术组均高于PSE组;两组术后1周、1个月和1年红细胞计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NK细胞计数水平比较,术后1个月(MD=6.02,95%CI:4.27~7.77,P<0.001)、术后1年(MD=3.53,95%CI:1.68~5.37,P=0.0002),均提示PSE组的术后自然杀伤细胞计数水平明显高于脾切组;与脾切除术组比较,PSE组术中出血量更少(MD=-73.92,95%CI:-89.39~-58.45,P<0.001)、住院费用更少(MD=-0.80,95%CI:-1.27~-0.34,P=0.0008)、住院时间也更短(MD=-4.08,95%CI:-5.22~-2.95,P<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短期与远期均有一定的疗效,相较于脾切除术,其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和费用少,并发症易控制,且可保留一定的免疫功能,更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受纳入文献数量以及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动脉栓塞 切除术 肝硬化 功能亢进 META分析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脾部分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李红 李曙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脾部分栓塞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实验组... 目的探讨脾部分栓塞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脾部分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ALT为(55.57±8.56)U/L、TBIL为(24.25±3.12)μmol/L,术后7 d ALT为(33.27±4.08)U/L、TBIL为(17.58±2.15)μmol/L;对照组患者术前ALT为(55.29±8.37)U/L、TBIL为(24.64±3.15)μmol/L,术后7 d ALT为(49.68±6.65)U/L、TBIL为(22.12±2.86)μmol/L。与术前比较,术后7 d两组患者ALT、TBIL水平均有所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ALT、TBIL水平改善效果更明显,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WBC为(2.48±0.26)×10^(9)/L、PLT为(64.36±10.15)×10^(9)/L,术后7 d WBC为(6.57±1.18)×10^(9)/L、PLT为(117.38±18.15)×10^(9)/L;对照组患者术前WBC为(2.39±0.18)×10^(9)/L、PLT为(64.51±10.22)×10^(9)/L,术后7dWBC为(3.68±0.53)×10^(9)/L、PLT为(83.16±12.86)×10^(9)/L。与术前比较,术后7 d两组患者的WBC、PLT水平均有所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WBC、PLT水平升高幅度更明显,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PT为(19.26±2.24)s、APTT为(54.35±8.12)s,术后7 d PT为(10.27±1.88)s、APTT为(31.63±4.15)s;对照组患者术前PT为(19.29±2.26)s、APTT为(54.26±8.10)s,术后7 d PT为(16.56±2.05)s、APTT为(44.32±6.86)s。与术前比较,术后7 d两组患者的PT、APTT均有所缩短,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PT、APTT缩短幅度更明显,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脾部分栓塞术能够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促进患者的凝血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伴功能亢进 动脉化疗栓塞 部分栓塞 临床研究
下载PDF
8spheres栓塞微球经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慢性肝窦阻塞综合征致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王庆东 刘岩 +3 位作者 李强 刘松 李龙 于广计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157-162,共6页
目的探讨8spheres栓塞微球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慢性肝窦综合征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间,39例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全身化疗后慢性肝窦综合征致脾功能亢进的结直肠癌患者,给予8spheres栓塞微球经脾动... 目的探讨8spheres栓塞微球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慢性肝窦综合征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间,39例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全身化疗后慢性肝窦综合征致脾功能亢进的结直肠癌患者,给予8spheres栓塞微球经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记录术前、术后7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数: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通过CT、MRI、彩超观察脾脏坏死及大小变化情况,记录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PSE治疗;术后7天、1个月、3个月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1、3个月脾脏长度、脾脏厚度、脾静脉宽度较术前明显减小,APRI、FIB-4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3月接近正常水平。PSE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较轻微,经内科对症治疗可缓解,未出现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8spheres栓塞微球经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慢性肝窦综合征继发脾功能患者亢进安全有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动脉栓塞 慢性肝窦阻塞综合征 功能亢进 奥沙利铂
下载PDF
改良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峰 黄祥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4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MPSE)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MPSE治疗的TIPS术后肝性脑病患者10例患者的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3、6个月患者肝功能指标、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分流道血... 目的观察改良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MPSE)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MPSE治疗的TIPS术后肝性脑病患者10例患者的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3、6个月患者肝功能指标、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分流道血流速度。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MPSE,术后1例出现腹痛症状,其他患者均无明显手术相关症状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仅1例肝性脑病未得到控制。术后3、6个月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分流道血流速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SE可降低TIPS术后分流道血流速度,起到限流作用,从而有效控制肝性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部分动脉栓塞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肝性脑病 弹簧圈 门体分流道 限流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联合胸腺五肽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细胞免疫和肝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范辉 王富兵 +3 位作者 丁江涛 王小乐 石红建 魏怡然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联合胸腺五肽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细胞免疫、肝纤维化标记物和肝脏硬度值(LSM)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4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均行...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联合胸腺五肽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细胞免疫、肝纤维化标记物和肝脏硬度值(LSM)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4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均行PSE术,术后对照组予以护肝、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予以胸腺五肽肌内注射,疗程24周。6个月后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肝纤维化标记物[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及LSM(肝脏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测定)变化。结果6个月后,两组CD^(3+)、CD^(4+)计数百分率和CD^(4+)/CD^(8+)比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D^(8+)计数百分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CD^(3+)、CD^(4+)计数百分率和CD^(4+)/CD^(8+)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计数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N、C-Ⅳ、HA、PC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LSM较治疗前无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LSM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PSE术后使用胸腺五肽可改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标记物水平,降低肝脏硬度,综合疗效优于单独PSE,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胸腺五肽 部分动脉栓塞 细胞免疫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方面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柯明霞 张大志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5601-5606,共6页
脾功能亢进可由多种疾病所致。在我国,脾功能亢进一般继发于肝硬化患者。大量研究表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of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是脾功能亢进的一个有效治疗手段,且因其创口小,疗效佳和保留了人体脾脏的部分免疫功能,... 脾功能亢进可由多种疾病所致。在我国,脾功能亢进一般继发于肝硬化患者。大量研究表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of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是脾功能亢进的一个有效治疗手段,且因其创口小,疗效佳和保留了人体脾脏的部分免疫功能,故逐渐成为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一线治疗方法。本文对PSE的手术方法、术后疗效、并发症及其处理等作一综述,期冀为临床工作中PSE的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动脉栓塞 肝硬化 功能亢进 临床疗效 并发症 栓塞面积
下载PDF
10%氯化钠腔内注射治疗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后脾脓肿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陈静 曹莉明 +4 位作者 张勇学 崔进国 谢永伟 赵红恩 王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36-183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10%氯化钠注射液腔内注射治疗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arterial embolization,PSE)后脾脓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应用10%氯化钠注射液腔内注射治疗PSE术后脾脓肿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CT引导下应用PTC... 目的探讨应用10%氯化钠注射液腔内注射治疗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arterial embolization,PSE)后脾脓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应用10%氯化钠注射液腔内注射治疗PSE术后脾脓肿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CT引导下应用PTC针或注射器行脓肿穿刺抽取脓液后腔内注射10%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其临床疗效、血常规、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穿刺次数1~2次,平均1.2次,所有患者术后1周发热、腹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2周症状消失。术后1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均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6例临床症状均消失,5例痊愈,1例有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治疗期间无腹腔出血、腹膜炎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10%氯化钠溶液腔内注射治疗PSE术后脾脓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成为治疗脾脓肿的临床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 部分动脉栓塞 氯化钠 介入性 放射学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82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赵根成 王松贤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6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部分动脉栓塞 功能亢进 临床分析 治疗 肝硬化 pse
下载PDF
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分析
10
作者 陆袁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4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法实施PSE治疗,在术后观察其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脾静脉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及发生... 目的:探讨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法实施PSE治疗,在术后观察其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脾静脉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为本组患者进行术后造影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脾脏下极都存在大面积的坏死区(其栓塞范围为40%一80%),其表现为多灶性楔形缺血,经CT测定其坏死区的密度范围为-10HU—25HU,其隔肌毗邻处也存在大面积的坏死区。在术后7天,本组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数量逐渐升高,在术后14天达到峰值,在术后30天基本稳定。在术后2—7天内,本组患者体内白细胞的数量大幅增加,此后逐渐减少,直至恢复正常。本组患者进行术后B超复查的结果显示,在术后30天,其脾静脉和门静脉的内径明显减小,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大幅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为100%,无患者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对脾亢患者施行PSE治疗可明显改善其外周血象,而且创伤性小,安全系数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功能亢进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及食管静脉曲张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斌 金瑞 +1 位作者 郑加生 李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1-313,共3页
为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及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 ,我们从 1998年 - 2 0 0 1年对 2 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结果显示 ,血小板、白细胞、白蛋白、总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 <0 0 5 )。脾脏肿大、PV... 为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及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 ,我们从 1998年 - 2 0 0 1年对 2 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结果显示 ,血小板、白细胞、白蛋白、总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 <0 0 5 )。脾脏肿大、PV、SV的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也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和减轻 (P <0 0 5 )。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转氨酶、胆红素在治疗后 1周、1月、6月后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因此 ,部分脾动脉栓塞对治疗脾功能亢进及食管静脉曲张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动脉栓塞 治疗 肝硬化 合并症 功能亢进 食管静脉曲张 疗效分析
下载PDF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东林 刘金朝 史岩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部分动脉栓塞 部分栓塞 防治 有效方法 患者实施 肝硬化 pse
下载PDF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孟增 刘沧君 +1 位作者 路福志 鲁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脾功能亢进行脾部分栓塞时对门脉压力及外周血液变化的影响。方法对3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脾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计数直径>1mm的脾内动脉血管数。用明胶海绵碎屑(1mm×1mm×1mm)或PVA颗粒... 目的探讨脾功能亢进行脾部分栓塞时对门脉压力及外周血液变化的影响。方法对3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脾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计数直径>1mm的脾内动脉血管数。用明胶海绵碎屑(1mm×1mm×1mm)或PVA颗粒实行脾动脉栓塞,栓塞上述血管的60%~80%,并进行1~36个月(平均20个月)临床随访观察对比手术前后门脉压力、血液成分的变化。结果平均门脉压力由4.05kPa降至2.51kPa,外周血液红细胞由2.0×1012/L升至4.20×1012/L,白细胞从3.2×109/L升至5.0×109/L,血小板从40×109/L升至150×109/L。食管静脉曲张引发上消化道出血4例中,术后3例未再出血。结论栓塞程度以脾血管数为计数单位,控制在60%~80%时,可较好地改善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象、门静脉压力,减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动脉栓塞治疗 部分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选择性插管造影 门脉压力 上消化道出血 部分栓塞 PVA颗粒 血液红细胞 门静脉压力 血液变化 明胶海绵 手术前后 随访观察 血液成分 计数单位 栓塞程度 外周血象 血管数
下载PDF
分次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青少年脾功能亢进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端 邵江 +8 位作者 陈宇 刘暴 宋晓军 陈跃鑫 刘昌伟 叶炜 曾嵘 刘志丽 郑月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200,共7页
目的研究分次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青少年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男性3例、女性5例)青少年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分期PSE治疗的效果,患者经2~3次的PSE手术治疗,每次间隔1~2个月。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无术后死亡... 目的研究分次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青少年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男性3例、女性5例)青少年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分期PSE治疗的效果,患者经2~3次的PSE手术治疗,每次间隔1~2个月。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无术后死亡;无感染性休克、脾脓肿或脾破裂等并发症;术后均出现疼痛与发热,经对症治疗后缓解;2例术后出现少量局灶性胸腔积液,经保守治疗后缓解。所有患者术后血小板、白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并在随访中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应用分次PSE手术方式治疗青少年脾功能亢进,可有效缩小增大的脾脏,缓解脾功能亢进症,并避免患者因一次性栓塞脾组织过多而出现的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症 部分动脉栓塞 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联合内镜下硬化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克勤 贾克东 +3 位作者 李娅娅 李涛 余海滨 刘金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联合内镜下硬化剂(EIS)注射治疗严重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收治伴有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PSE联合EIS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2例和单纯EIS治疗组36例。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联合内镜下硬化剂(EIS)注射治疗严重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收治伴有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PSE联合EIS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2例和单纯EIS治疗组36例。联合治疗组先行脾动脉栓塞,然后常规胃镜下曲张静脉注射1%乙氧硬化醇硬化治疗;EIS组36例单纯给予1%乙氧硬化醇硬化治疗。所有患者在12个月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完成曲张静脉系统根除治疗后所需硬化治疗次数、硬化剂用量。结果患者完成曲张静脉根除治疗所需平均治疗次数联合治疗组为1.5次,EIS组为2.7次;完成治疗所需总的硬化剂量在联合治疗组平均为38 ml,EIS组为94 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和<0.05)。结论 PSE联合EIS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部分动脉栓塞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与脾切除术临床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虎 杨德琪 +3 位作者 周健 陈文辉 余强宏 王楚雄 《浙江医学》 CAS 1999年第1期4-6,共3页
为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血液病、睥功能亢进和脾破裂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PSE治疗多种血液病、脾功能亢进和脾破裂80例.并与脾切除术40例在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手术适应证、病人耐受性、复发率等方面作了比较;结果显示:... 为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血液病、睥功能亢进和脾破裂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PSE治疗多种血液病、脾功能亢进和脾破裂80例.并与脾切除术40例在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手术适应证、病人耐受性、复发率等方面作了比较;结果显示:PSE与睥切除术的总有效率,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但在适应证、并发症严重程度、患者耐受性等方面忧于睥切除术。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动脉栓塞 pse 比较
下载PDF
Embosphere栓塞微粒球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立伟 孝奇 +1 位作者 耿惠杰 贾彦生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4期1920-1921,共2页
关键词 部分动脉栓塞 门静脉 Embosphere栓塞微粒球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4
18
作者 于长辉 黄纯炽 张振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8-1140,1143,共4页
目的分析与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近期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其外周血细胞、肝功、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内径及内镜下曲张静脉... 目的分析与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近期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其外周血细胞、肝功、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内径及内镜下曲张静脉的变化等,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5d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增加(P<0.05),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5)。4周后门静脉管径缩小,血流量减小(P<0.05)。复查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不同程度缓解,11例(17.74%)在随访中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有明显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部分动脉栓塞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联合肝康Ⅱ号治疗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谭华炳 孙希杰 +5 位作者 李芳 李金科 谢杏榕 李儒贵 李刚 吴凡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8期844-847,共4页
目的观察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联合肝康Ⅱ号(GankangⅡ)治疗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住院治疗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PSE,手术前后给予肝康Ⅱ号辨证治... 目的观察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联合肝康Ⅱ号(GankangⅡ)治疗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住院治疗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PSE,手术前后给予肝康Ⅱ号辨证治疗,术后1 w、1个月、3个月观察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R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变化。结果术后WBC、PLT明显增加(P<0.0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5),术后1 w ALT、TBIL轻度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过程中ALT、TBIL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SE联合肝康Ⅱ号对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有明显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肝硬化 功能亢进 动脉部分栓塞 肝康Ⅱ号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爱民 雷德安 +2 位作者 杨平 冯代群 任在跃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0-170,共1页
关键词 部分动脉栓塞 功能亢进 疗效 肝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