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D表型D^(Va)(Hus)在第5外显子和第5内含子发生RHD/CE基因交换 被引量:5
1
作者 周一炎 熊文 邵超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0-142,共3页
为了分析中国人红细胞Rh血型部分D表型DVa和DVI个体的基因组DNA及等位基因结构 ,采用PCR技术和基因组DNA直接测序技术 ,分析 3名经血清学鉴定为弱D表型个体的RHD基因。结果表明 ,3名个体中 ,1名鉴定为部分D表型DVa(Hus) ,其Rh基因表型为... 为了分析中国人红细胞Rh血型部分D表型DVa和DVI个体的基因组DNA及等位基因结构 ,采用PCR技术和基因组DNA直接测序技术 ,分析 3名经血清学鉴定为弱D表型个体的RHD基因。结果表明 ,3名个体中 ,1名鉴定为部分D表型DVa(Hus) ,其Rh基因表型为DccEe,另 2名鉴定为DVIⅢ型 ,其Rh基因表型为DCcee。DVa(Hus)等位基因RHD CE基因交换发生在第 5外显子的 5′端至第 5内含子的 3′端之间 ,并且第 5内含子存在 7个新多态性位点 :2 3 2 5 (GCA) 2 ,98G >A ,16 8 16 9insG ,2 0 5 2 0 6insT ,4 94 4 95insA ,12 5 6 12 5 7insC ,1347G >T。结论 :中国人群中发现的部分D表型DVa(Hus)等位基因RHD CE基因交换发生在全部的第 5外显子和第 5内含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d表型 d^Va d^V1 RHd基因 RHd/CE基因
下载PDF
1例部分D表型献血者RhD抗原表位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明浩 杨佳璇 +2 位作者 李艾静 朱自严 叶璐夷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2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研究1例RhD抗原表型为部分D的献血者RhD抗原和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血清学方法对1例初筛为RhD阴性样本进行RhD阴性确认并进行CE分型;采用D-screen检测该样本RhD抗原表位。利用Sanger测序法对RH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测序。建立数字PCR鉴定... 目的研究1例RhD抗原表型为部分D的献血者RhD抗原和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血清学方法对1例初筛为RhD阴性样本进行RhD阴性确认并进行CE分型;采用D-screen检测该样本RhD抗原表位。利用Sanger测序法对RH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测序。建立数字PCR鉴定RHD基因型的方法并分析该例样本RHD基因合子型。采用Robetta同源建模方法比较该例样本与野生型RhD蛋白的构象。结果经血清学鉴定为部分D表型,CE分型为CcEe。基因测序发现,RHD基因4号外显子存在c.492C>G突变。数字PCR鉴定该例样本的RHD基因型为D+/D–。同源建模结果提示天冬氨酸被谷氨酸替换影响RhD蛋白第3个胞外环的构象。结论RHD*492G导致部分抗原表位缺失,表现为部分D表型,属于国内首次报道。数字PCR技术用于RHD基因合子型检测,相比于实时定量PCR技术重复性和准确性均有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抗原 部分d表型 数字PCR 同源建模
下载PDF
四川地区汉族人群Rh(D)变异体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宏 宋宁 +7 位作者 邓永福 王胜蓝 生丽雅 易永忠 蔡兰 郑忠伟 陈强 陈静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8-372,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汉族人群中Rh血型系统中D变异体的分布特点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102份四川汉族献血者,61份本实验室临床标本做C、c、E、e表型鉴定,并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从非亲缘随机献血者中筛选弱表达的D变异体(包括弱D... 目的了解四川汉族人群中Rh血型系统中D变异体的分布特点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102份四川汉族献血者,61份本实验室临床标本做C、c、E、e表型鉴定,并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从非亲缘随机献血者中筛选弱表达的D变异体(包括弱D和部分D),用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型。同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RHD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对Rh(D)变异体标本进行杂合性鉴定,并采用测序法对疑难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血清学试验检出D抗原变异型52例,经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分析,弱D15RHD(G282D)型4例,弱D12RHD(G277E)型1例,弱DRHD(L320L)1例(型别未定),弱DRHD(G263R)1例(型别未定),部分DDVItypeⅢ型2例,DELRHD(K409K)型41例,DELRHD(M1I)型1例,此外发现新等位基因RHD(A237D)1例(基因序列号:GU998825)。RHD杂合性检测结果显示1例弱D15和9例DELRHD(K409K)型标本为RHD+/RHD+纯合子,其他均为RHD+/RHD-杂合型。结论四川地区汉族人群Rh(D)变异体有丰富的类型和不同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变异体 d表型 部分d表型 dEL表型 等位基因
下载PDF
广东省中山地区临床初检RhD阴性人群中D变异体分布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勇高 吴少梅 易冰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中山地区初检RhD阴性人群中D变异体血清学和基因分型特征。方法研究共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血液样本24286例,采用微柱凝胶卡法对其中RhD阴性样本进行初筛;再经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ndire... 目的研究分析中山地区初检RhD阴性人群中D变异体血清学和基因分型特征。方法研究共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血液样本24286例,采用微柱凝胶卡法对其中RhD阴性样本进行初筛;再经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IAT)确认弱D或部分D变异型;然后用吸收放散试验对剩余样本进行Del表型筛选。同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mer,PCR-SSP)技术对初筛RhD阴性的样本进行RHD等位基因分型以及血清学方法对初筛阴性样本进行C,c,E和e抗原表型的检测。结果在24286例血液样本中初筛共检出102例阴性样本,中山地区初检阴性比例约为0.42%。经IAT确认试验共鉴定出7例弱D或部分D血液样本(6.86%),且基因型表现多样,但未见亚洲地区常见的弱D15和弱D12表型。接下来的放散试验检测出25例Del型,通过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又检出3例漏检的Del型,Del型在初检阴性样本中占比27.45%,PCR-SSP结果显示该研究中所有Del型血液样本等位基因均为RHD1227A。该研究纳入的102例初检阴性血液样本的RhCcEe表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χ^(2)=2.625,P>0.05),表示相应等位基因所占比例在遗传中保持不变。在Del型变异体中,除Ccee和CCee表型外,未见其他表型。结论中山地区人群RhD变异体有丰富的类型和不同分子机制,其中Del型占比较高,血清学与基因分型结合可提高D变异体的鉴定能力,防止漏检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 d变异体 d表型 部分d表型 dEL表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