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型中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青庚 费洁春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3,共6页
本文分析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与经营效率、风险管理能力的内在联系,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观念与文化、机制与体系、技术与工具、人才培养与全员培训四个方面提出了商... 本文分析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与经营效率、风险管理能力的内在联系,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观念与文化、机制与体系、技术与工具、人才培养与全员培训四个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培育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银行 流程银行 核心竞争力 风险管理
下载PDF
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少岩 杨圣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4-28,共5页
从传统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过度是我国银行业深化改革一条较优的路径选择。理想状态下部门银行具有其自身合理性和一定的运营效率;但从长期来看,流程银行在节省成本和提高收益方面更具优势;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一部分非核心的支撑型业务... 从传统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过度是我国银行业深化改革一条较优的路径选择。理想状态下部门银行具有其自身合理性和一定的运营效率;但从长期来看,流程银行在节省成本和提高收益方面更具优势;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一部分非核心的支撑型业务更适合外包而不是内部化;流程再造过程中的观念落后及所担负的短期成本过高是造成改革困难的原因,这些困难可以理解为行动集团所导致的"锁定"效应;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改革主要应着力于突破观念落后的阻力以及克服短期成本的影响,从长远利益出发进行流程再造是我国银行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银行 流程银行 交易成本 外包
下载PDF
如何实现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转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海燕 《现代金融》 2012年第6期24-25,共2页
现代管理学研究表明,业务流程是银行的生命线。与世界先进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差距不仅表现在资本、效益、产品、技术等有形资源和技术指标以及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更大的差距还在于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流程... 现代管理学研究表明,业务流程是银行的生命线。与世界先进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差距不仅表现在资本、效益、产品、技术等有形资源和技术指标以及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更大的差距还在于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流程性因素上。事实证明,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运营效率较低和风险控制能力偏弱的问题。尽快实现"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银行 部门银行 人力资源管理 公司治理结构 风险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 技术指标 战略投资者
下载PDF
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商业银行会计作业管理体制的重构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宏 《金融纵横》 2009年第2期21-23,共3页
国内银行业一直奉行传统的分工制和科层制来实现内部作业机构的运营和管理,即采用所谓的部门银行模式,该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可能产生本位主义,导致部门间缺少沟通和协调,边界重叠和缺失现象严重,运营效能低下。而按照流程银行的思路,研究... 国内银行业一直奉行传统的分工制和科层制来实现内部作业机构的运营和管理,即采用所谓的部门银行模式,该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可能产生本位主义,导致部门间缺少沟通和协调,边界重叠和缺失现象严重,运营效能低下。而按照流程银行的思路,研究恰当的实施路径,进行恰当的制度安排,重构作业组织和管理体制,控制风险,提高运营效能,才能克服部门银行模式的局限,以达到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本源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银行 流程银行 作业管理体制重构 实施路径
下载PDF
刍议流程银行和部门银行
5
作者 李东 《济南金融》 2007年第5期55-57,共3页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仍普遍实行按职能部门划分管理权限的管理模式,本文称之为“部门银行”。随着金融业竞争加剧,新的管理体系“流程银行”需要推广。本文在分析流程银行特点和部门银行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构建流程银行的相...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仍普遍实行按职能部门划分管理权限的管理模式,本文称之为“部门银行”。随着金融业竞争加剧,新的管理体系“流程银行”需要推广。本文在分析流程银行特点和部门银行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构建流程银行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再造 部门银行 流程银行 经营模式
下载PDF
农行云南省分行有效推动“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
6
作者 唐明伟 杨怀玉 周虹 《时代金融》 2011年第4Z期111-111,115,共2页
自2008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简称农行云南省分行)紧紧围绕"3510"发展战略和打造优秀大型上市银行目标,坚持"效率、质量、安全"三大原则,狠抓运营精细化管理,强化制度建设,
关键词 流程银行 部门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上市银行 会计主管 操作风险 监管员 强化制度 个人结算账户 上门收款
下载PDF
金融监管与非银行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传染
7
作者 肖争艳 程硕 陈彦斌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1,共19页
近年来,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呈现跨部门传导效应,尤其是非银行金融部门风险传染可能成为威胁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挑战。本文基于非银行金融部门的微观数据,采用弹性网分位数回归构建尾部风险网络,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动态捕捉非银行金融... 近年来,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呈现跨部门传导效应,尤其是非银行金融部门风险传染可能成为威胁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挑战。本文基于非银行金融部门的微观数据,采用弹性网分位数回归构建尾部风险网络,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动态捕捉非银行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的演变特征,研究金融监管对非银行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传染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总水平主要来自非银行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其中多元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尤为突出,证券部门和多元金融部门存在较为密切的双向系统性风险溢出;第二,2017年金融监管改革后,金融公司之间的风险网络结构密度有所降低,跨部门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显著降低;第三,金融监管对非银行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特征,2016—2017年金融监管明显降低了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2018年后政策效果因受到外部冲击而有所弱化;第四,不同非银行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对政策冲击的响应存在差异,金融监管政策在短期内降低多元金融部门和证券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效果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完善中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防止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和健全相应的风险监管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金融监管 银行金融部门 弹性网分位数回归 金融体系
下载PDF
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少岩 杨圣奎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2,共3页
理想状态下部门银行有其自身合理性和一定的运营效率,但从长期来看,流程银行在节省成本和提高收益方面更具优势;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一部分非核心的支撑型业务更适合外包而不是内部化;流程再造过程中的观念落后及所担负的短期成本过高是... 理想状态下部门银行有其自身合理性和一定的运营效率,但从长期来看,流程银行在节省成本和提高收益方面更具优势;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一部分非核心的支撑型业务更适合外包而不是内部化;流程再造过程中的观念落后及所担负的短期成本过高是造成改革困难的原因,这些困难可以理解为行动集团所导致的"锁定"效应。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改革主要应着力于突破观念落后的阻力以及克服短期成本的影响,从长远利益出发进行流程再造是我国银行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银行 流程银行 交易成本 外包
原文传递
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彩虹 《中国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44,共1页
建设“流程银行”,将极大提升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从我国银行业现实来看,由传统“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应当是银行业的重要转型之一。目前,流程银行尚无权威的定义。20世纪80到90年代,为了更好地应对来自客户、竞争和环... 建设“流程银行”,将极大提升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从我国银行业现实来看,由传统“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应当是银行业的重要转型之一。目前,流程银行尚无权威的定义。20世纪80到90年代,为了更好地应对来自客户、竞争和环境变化的挑战,欧美商业银行基于哈默的“企业再造”理论,掀起了一波银行流程再造浪潮,以期提升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银行 部门银行 核心竞争力 价值创造能力 银行流程再造 90年代 20世纪 环境变化
原文传递
银行纪检监察部门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
10
作者 武志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3年第10期97-99,共3页
银行纪检监察部门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的增加,银行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挑战。纪检监察部门通过监督和管理银行内部风险,保障政策执行,防范违规行为,加强员工教育,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 银行纪检监察部门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的增加,银行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挑战。纪检监察部门通过监督和管理银行内部风险,保障政策执行,防范违规行为,加强员工教育,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将探讨银行纪检监察部门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职责、具体措施以及与其他部门和机构的协作与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纪检监察部门 系统性金融风险 作用
下载PDF
货币错配与净值损失:来自银行部门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11
作者 唐伟霞 朱超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0-45,共6页
本文构建了货币错配与净值的关系模型,用银行部门数据进行验证,并判断出现银行危机的可能性,以银行的净外币资产作为银行货币错配的替代变量,用汇总损益与外币折算差额来代替货币错配的损失。结果表明,尽管由于折算汇率等会计处理方式... 本文构建了货币错配与净值的关系模型,用银行部门数据进行验证,并判断出现银行危机的可能性,以银行的净外币资产作为银行货币错配的替代变量,用汇总损益与外币折算差额来代替货币错配的损失。结果表明,尽管由于折算汇率等会计处理方式的不同,但货币错配与净值损益间关系仍然显著。中国银行业整体上有着非常严重的货币错配,给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和风险。部分银行还存在发生较大危机的可能性。由于巨额的货币错配,银行业对汇率非常敏感,但账面损失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错配 净值 银行部门
下载PDF
中国银行部门的自由化:进程、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米运生 谭莹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6,共4页
金融自由化是经济改革的高级和深化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中国银行部门的自由化改革已经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本文从存、贷款利率,信贷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对1992-2006年间中国银行部门自由化进程进行定量分... 金融自由化是经济改革的高级和深化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中国银行部门的自由化改革已经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本文从存、贷款利率,信贷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对1992-2006年间中国银行部门自由化进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在15年的改革历程中,银行业先后实现了从基本管制、部分管制、部分自由和基本自由的连续转变。银行改革已经获得实质性突破。总体看,虽然起步较晚,但战略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使银行部门自由化水平达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银行部门 自由化 进程
下载PDF
外资银行进入对转型国家银行部门的效应分析——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被引量:6
13
作者 庄起善 麦挺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1-205,共5页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外关于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转型国家银行部门的效应分析进行了综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的溢出效应在经济欠发达的转型国家会更加明显,外资银行进入对转型国家银行部门和银行体系稳定性具有...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外关于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转型国家银行部门的效应分析进行了综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的溢出效应在经济欠发达的转型国家会更加明显,外资银行进入对转型国家银行部门和银行体系稳定性具有积极影响,外资银行一般比国有银行更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转型国家 银行部门 效应 效应分析 文献综述 国外 相关 经济欠发达 溢出效应
下载PDF
东亚国家企业和银行部门的脆弱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明兴 罗俊伟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12,共5页
东亚国家企业和银行部门资产质量的下降,风险暴露的增加,以及融资结构 的恶化和日趋脆弱的财务状况,为引发全面危机埋下了隐患。本文利用东亚国 家在危机发生前的详尽数据资料,一方面提供详实的证据,另一方面试图说明 这些国家的... 东亚国家企业和银行部门资产质量的下降,风险暴露的增加,以及融资结构 的恶化和日趋脆弱的财务状况,为引发全面危机埋下了隐患。本文利用东亚国 家在危机发生前的详尽数据资料,一方面提供详实的证据,另一方面试图说明 这些国家的企业部门的投资质量下降和金融结构日趋脆弱的基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部门 企业 财务状况 东亚国家 脆弱性
下载PDF
银行部门市场化、信贷配置与僵尸企业出清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俊 邱善运 刘园园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8,共9页
清理僵尸企业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研究了银行部门市场化改革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部门市场化优化了信贷配置,通过减少信贷支持从而促进了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表现为... 清理僵尸企业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研究了银行部门市场化改革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部门市场化优化了信贷配置,通过减少信贷支持从而促进了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表现为产业层面僵尸企业比例减少,且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更高的产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区分僵尸企业出清的形式发现,相对于大规模退出可能引致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与地方政府的社会性问题,银行部门市场化更可能通过僵尸企业"复活"这一更为"温和"的方式实现其市场出清。上述作用在政府干预更弱、市场化进程更完善的地区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部门市场化 僵尸企业 信贷配置 退出
下载PDF
国际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研究综述
16
作者 李哲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28-32,43,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国际资本流入银行部门出现日趋明显的趋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控制了一半以上的银行资产,这给世界经济和金融学研究带来一个新的课题。本文着眼于以发展中国家作为资本接受国,提出了一个从宏观-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国际资本流入银行部门出现日趋明显的趋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控制了一半以上的银行资产,这给世界经济和金融学研究带来一个新的课题。本文着眼于以发展中国家作为资本接受国,提出了一个从宏观-中观-微观的新分析框架,梳理近年来出于不同决定因素和方式的国际资本流入给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稳定性以及银行部门的绩效所形成影响的研究文献,以探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银行部门 金融稳定 影响
下载PDF
试论银行部门的公共关系
17
作者 郑鸣 《福建金融》 1989年第6期31-32,18,共3页
公共关系学是本世纪初在社会科学中形成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它与资本、人才、设备一起构成现代企业的四大支柱。近年来,公共关系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地步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仅广东、福建、北京、上海就有几百家... 公共关系学是本世纪初在社会科学中形成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它与资本、人才、设备一起构成现代企业的四大支柱。近年来,公共关系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地步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仅广东、福建、北京、上海就有几百家企业建立了公共机构。实践证明,开展公共关系对于建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改善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在企业化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国内银行系统,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甚至有的人还产生了许多误解,认为它无非就是“迎来送往”而已,还有些人将其混同庸俗的关系学而嗤之以鼻。本文拟就银行部门的公共关系问题作些探讨,旨使银行各位同仁的重视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部门 企业化改革 竞争能力 经营环境 国外银行 银行组织 现代银行 中央银行 现代经营管理 经济生活
下载PDF
对人民银行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几点思考
18
作者 李猛 《吉林金融研究》 2008年第9期26-27,共2页
部门预算改革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2006年,为了推进中国人民银行部门预算改革,根据财政部要求,人民银行实行部门预算,沈阳分行作为二级预算编报单位,组织了辽宁地区2006、2007... 部门预算改革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2006年,为了推进中国人民银行部门预算改革,根据财政部要求,人民银行实行部门预算,沈阳分行作为二级预算编报单位,组织了辽宁地区2006、2007、2008年的部门预算编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 预算编制工作 银行部门 部门预算改革 财政支出管理 预算制度改革 沈阳分行 辽宁地区
下载PDF
银行部门扩张、融资约束缓解与全球价值链嵌入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浩然 宋颜群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5,共16页
本文以银监会143号文带来的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作为研究案例,从银行部门扩张角度研究其对我国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部门扩张显著提升了我国出口企业的GVC嵌入程度。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银行部门扩张缓解了... 本文以银监会143号文带来的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作为研究案例,从银行部门扩张角度研究其对我国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部门扩张显著提升了我国出口企业的GVC嵌入程度。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银行部门扩张缓解了出口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并以此为中介渠道提升了出口企业的GVC嵌入程度。另外,银行部门扩张主要提升了小规模企业、民营企业样本组高融资约束出口企业的GVC嵌入程度,再次验证了银行部门扩张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银行部门扩张对一般贸易企业和东部地区出口企业GVC嵌入程度的提升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部门扩张 全球价值链 融资约束 市场化改革
下载PDF
对商业银行实行分部门成本核算的认识
20
作者 张皓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2-23,共2页
对商业银行实行分部门成本核算的认识□张皓追求高效益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目标。而加强银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降低成本,无疑是获取最大利润的重要一环。实行分部门成本核算,对于有效地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 对商业银行实行分部门成本核算的认识□张皓追求高效益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目标。而加强银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降低成本,无疑是获取最大利润的重要一环。实行分部门成本核算,对于有效地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当前,商业银行在经营核算中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部门 成本核算 会计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