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学勤先生与郭店简研究
1
作者 刘子珍 《邯郸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8-77,共10页
李学勤先生对郭店简的研究蕴含着“重写学术史”的学术理想。在“重写学术史”的视野下,李先生利用考古学文化序列研究成果,探讨郭店简的成书年代,并且关注墓主人身份与郭店竹书性质以及竹简字迹、形制、编联与文本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 李学勤先生对郭店简的研究蕴含着“重写学术史”的学术理想。在“重写学术史”的视野下,李先生利用考古学文化序列研究成果,探讨郭店简的成书年代,并且关注墓主人身份与郭店竹书性质以及竹简字迹、形制、编联与文本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李先生还对文献宏观考察,从整体上把握文献的内容与性质,而并非孤立研究个别语句,将简帛佚籍新线索与重要的学术史问题相联系,并通过文献的地理分布,探讨不同地区之间的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学勤 重写学术史 考古 郭店简
下载PDF
再论郭店简《六德》“为父绝君”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4
2
作者 彭林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1年第2期97-102,共6页
郭店楚简整理者对《六德》“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为昆弟绝妻,不为妻绝昆”句中的四个“绝”字的隶定为“继”字,与先秦礼书中的“绝服”相当。“为父绝君”意为当父丧与君丧同时发生时,应服父丧而绝君之丧服。《六德》“为昆弟绝... 郭店楚简整理者对《六德》“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为昆弟绝妻,不为妻绝昆”句中的四个“绝”字的隶定为“继”字,与先秦礼书中的“绝服”相当。“为父绝君”意为当父丧与君丧同时发生时,应服父丧而绝君之丧服。《六德》“为昆弟绝妻”,与《丧服》妻服重于昆弟之服的服叙不同,但更为合理,当是早期丧服制度的反映。《六德》“为宗族杀朋友,不为朋友杀宗族”,两“杀”字旧释“减杀”,不确,当训为“杀止”,字义的指向,在丧服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反映 郭店 朋友 先秦 宗族 合理 丧服制度 隶定 边界
下载PDF
郭店简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的“故”字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孟子》 “故”字 郭店简 智者
下载PDF
郭店简《唐虞之道》中出现的“性命”与《庄子》内篇早出的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8,共10页
唐钺先生和刘笑敢先生认为在《庄子》内篇中出现的一些单字概念,在《庄子》外杂篇中组合成为了词,如性、命合成为"性命",总共举出了"性命"、"情性"、"道德"、"精神"四个证据,据之认... 唐钺先生和刘笑敢先生认为在《庄子》内篇中出现的一些单字概念,在《庄子》外杂篇中组合成为了词,如性、命合成为"性命",总共举出了"性命"、"情性"、"道德"、"精神"四个证据,据之认定《庄子》内篇早出。此方法被许多学者赞赏,并为许多学者仿效。但是根据新出土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篇出现的"性命"以及相关传世文献,可以发现上述四个证据并不足以证明《庄子》内篇早出,而唐、刘二先生的研究方法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内篇 郭店简 唐虞之道
下载PDF
上博简、郭店简《缁衣》与传本合校补证(中) 被引量:6
5
作者 虞万里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8-79,共12页
关键词 《缁衣》 郭店简 上博 校注
下载PDF
郭店简、上博简中的禅让学说与中国古史上的禅让制 被引量:5
6
作者 梁韦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共5页
关于尧舜禹禅让的事迹,见于春秋以前的史籍,并非出自战国的某家之言;孔子虽讲到尧舜禹禅让,但实际并未提倡实行禅让;郭店简《唐虞之道》与上博简《容成氏》、《子羔》篇,皆为战国儒家后学所作;尧舜禹禅让传说是三代以前存在不同于后世... 关于尧舜禹禅让的事迹,见于春秋以前的史籍,并非出自战国的某家之言;孔子虽讲到尧舜禹禅让,但实际并未提倡实行禅让;郭店简《唐虞之道》与上博简《容成氏》、《子羔》篇,皆为战国儒家后学所作;尧舜禹禅让传说是三代以前存在不同于后世之世袭制的权力继承制的反映,不能视为战国诸子为了宣扬自己的社会理想编造的故事;中国古史传说与西方学者关于古代社会研究结论的吻合,证明人类古代社会的发育是有其共同规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上博 尧舜 禅让
下载PDF
与郭店简《唐虞之道》学派归属相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梁韦弦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7-100,共4页
现在学术界沿习的禅让说起于儒家或起于墨家的提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这种提法将中国古代存在的禅让制与某家的社会理想混为一谈。虽"孔子、墨子俱道尧舜",皆主张尊贤,但墨家反对"亲亲有术"的提法,故《唐虞之道》一文... 现在学术界沿习的禅让说起于儒家或起于墨家的提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这种提法将中国古代存在的禅让制与某家的社会理想混为一谈。虽"孔子、墨子俱道尧舜",皆主张尊贤,但墨家反对"亲亲有术"的提法,故《唐虞之道》一文显非墨家之言。《唐》文是提倡实行禅让制的。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推崇周礼,并不主张传贤制,然战国诸儒取舍不同,故有倡言禅让者亦不足怪。从思想和语言特征上看,《唐》文显然亦非纵横家之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唐虞之道 禅让制 儒家 墨家 纵横家
下载PDF
郭店简与《礼记》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学勤 《中国哲学史》 1998年第4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郭店简 《礼记》 《大戴礼记》 河间献王 《别录》 《汉志》 《乐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汉书·艺文志》 《礼》
下载PDF
略论郭店简本《老子》甲乙丙三组的历时性差异 被引量:4
9
作者 丁四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1-12,共2页
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虽然在内容上根据帛书本或通行本《老子》可以判定为属同一部《老子》书的统系,但在竹简的形制上应该分属为三书。两种意义上的同书或分书应该分开来看待。实际上竹筒形制上的不同,应该暗示着更多的内涵:... 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虽然在内容上根据帛书本或通行本《老子》可以判定为属同一部《老子》书的统系,但在竹简的形制上应该分属为三书。两种意义上的同书或分书应该分开来看待。实际上竹筒形制上的不同,应该暗示着更多的内涵:《老子》一书的原生形态原本是否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老子》 《太一生水》 历时性 《老子》 帛书《老子》 文本 抄本 《老子》甲 郭店简 通行本
下载PDF
郭店简中的“性命”与《易传》的年代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锐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9,共7页
本文根据郭店楚墓的年代,利用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篇中出现的"性命"以及传世文献的材料,指出刘笑敢先生以"道德、性命、精神这三个复合词"判定《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说,存在问题。因而以刘先生之说为根... 本文根据郭店楚墓的年代,利用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篇中出现的"性命"以及传世文献的材料,指出刘笑敢先生以"道德、性命、精神这三个复合词"判定《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说,存在问题。因而以刘先生之说为根据的种种关于《易传》年代的结论均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唐虞之道 性命 易传
下载PDF
郭店简《性自命出》的编连与分合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名春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0年第4期14-21,共8页
论文以上海博物馆购自香港的楚简《性自命出》篇为参照 ,深入探讨了学界对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编连与分篇的种种意见 ,肯定《郭店楚墓竹简》原释文的编连是正确的 ,简文应该是一篇完整的著作而非两篇 ,而整个《性自命出》篇可分为上... 论文以上海博物馆购自香港的楚简《性自命出》篇为参照 ,深入探讨了学界对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编连与分篇的种种意见 ,肯定《郭店楚墓竹简》原释文的编连是正确的 ,简文应该是一篇完整的著作而非两篇 ,而整个《性自命出》篇可分为上中下 3篇 :从郭店简的简 1至简 35可为上篇 ,从简 36至简 4 9可为中篇 ,从简 50至简 67可为下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性自命出》 校勘 编连工作
下载PDF
郭店简与上博简《缁衣》对比研究丛札(一)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胜君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3-85,共3页
郭店简《缁衣》篇与上博简《缁衣》篇内容基本相同,但在用字方面却有不小的差异 。对两简本《缁衣》在用字方面的差别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相关简文的构形特点,而且可 从中窥见这两批简所各自具有的地域特征。本文... 郭店简《缁衣》篇与上博简《缁衣》篇内容基本相同,但在用字方面却有不小的差异 。对两简本《缁衣》在用字方面的差别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相关简文的构形特点,而且可 从中窥见这两批简所各自具有的地域特征。本文选取三组字例进行考察,带有举例的性质,希望能引 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上博 《缁衣》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郭店简《老子》的三处重要异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泽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23-26,共4页
《老子》异文常常隐含着重要的信息。郭店简《老子》中"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的"厚"应读为"诟",通过文字和文意的比较,相关句子简帛本明显优于今本。"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的&q... 《老子》异文常常隐含着重要的信息。郭店简《老子》中"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的"厚"应读为"诟",通过文字和文意的比较,相关句子简帛本明显优于今本。"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的"志"以及帛书乙本的"侍"、今本的"恃"均应读为"待";"弗待"应该就是《庄子》"无待"的源头;传本"为而弗恃"前误增"生而不有"四字是由于对"恃"有误解造成的,该句简帛本也优于今本。"有状蟲成,先天地生"中的"蟲"可以读为"融","融成"则是对先天地而生的"状"形成过程的生动描述,此句简本优于帛书本和今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老子》 郭店简 为而弗待
下载PDF
关于郭店简《老子》三组简文的传本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广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郭店一号墓墓主时代,可能尚处于《老子》传本的广泛搜罗而有待整合的阶段,因此《老子》甲、乙、丙三组可以视为郭店一号墓墓主人的三种不同搜罗本。今本《老子》的成书可能在郭店一号墓之后与韩非卒年之间,即从公元前300年到230年之间。
关键词 郭店简 《老子》 传本
下载PDF
读郭店简儒家文献札记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乐贤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年第5期7-9,共3页
本文从训诂学角度,对郭店简儒家文献中的几个词语提出了新的解释。
关键词 郭店简 儒家文献 解释
下载PDF
《中庸》与郭店简《性自命出》篇的人性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韦弦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1-24,共4页
将《中庸》所谓“率性之谓道”之“率”,训为“帅”还是训为“循”,其分歧之实质在于对《中庸》人性论之理解不同。《中庸》讲“自诚明,谓之性”和“尽性”、“成己”,实际都是性善论的观点。郭店简《性自命出》篇以源自人性的正确“心... 将《中庸》所谓“率性之谓道”之“率”,训为“帅”还是训为“循”,其分歧之实质在于对《中庸》人性论之理解不同。《中庸》讲“自诚明,谓之性”和“尽性”、“成己”,实际都是性善论的观点。郭店简《性自命出》篇以源自人性的正确“心术”为“人道”,以“性爱为近仁”,讲“未教而民恒,性善者也”,实皆性善论的观点。故其所谓“长性者道也”,是指循人性固有之善而长之、教之,与《中庸》“率性之谓道”的说法并无矛盾。所以,汉宋学者训“率”为“循”,乃为确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儒家 人性论 《中庸》 《性自命出》
下载PDF
对《管子·水地》篇与郭店简《太一生水》“水生说”比较的补充意见 被引量:1
17
作者 邬可晶 《出土文献》 2020年第3期69-83,156-157,共17页
传世的《管子·水地》和出土的郭店简《太一生水》是有关"水生说"的两篇重要文献,论者甚众。从"‘水’的地位"和"宇宙生成模式"等方面比较考察,可以看出二文思想差异颇大,应该不存在彼此影响的关系... 传世的《管子·水地》和出土的郭店简《太一生水》是有关"水生说"的两篇重要文献,论者甚众。从"‘水’的地位"和"宇宙生成模式"等方面比较考察,可以看出二文思想差异颇大,应该不存在彼此影响的关系。《管子·水地》的写成可能在稷下道家精气说盛行之后,总体上看要晚于《太一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水地》 郭店简《太一生水》 “水生说”
下载PDF
试论郭店简《老子》“朴”的伦理学意义
18
作者 刘信芳 《理论月刊》 2000年第1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郭店简 老子 "朴" 伦理学 自然 人性之本
下载PDF
郭店简文字研究三则
19
作者 单育辰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24-26,共3页
本文对郭店儒籍的一些疑难文字进行了新的研究,认为《成之闻之》简36的"余"应释为"豫",并可以与《礼记·儒行》、《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相对照;认为《六德》简21的"会璋"应释读为"合汇&quo... 本文对郭店儒籍的一些疑难文字进行了新的研究,认为《成之闻之》简36的"余"应释为"豫",并可以与《礼记·儒行》、《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相对照;认为《六德》简21的"会璋"应释读为"合汇";认为《六德》简36中的一个字应隶定为"敌",读为"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文字 研究
下载PDF
郭店简与《礼记》二题
20
作者 龚建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5期34-37,共4页
从《礼记》与郭店简的比较看,传说中的《子思子》一书既有子思记述孔子的言论,也有子思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礼记》收入七十子的著作时,作了适应时代的删削,但仍是进一步研究孔门思想的宝贵资料。郭店简与《礼记》在思想内容... 从《礼记》与郭店简的比较看,传说中的《子思子》一书既有子思记述孔子的言论,也有子思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礼记》收入七十子的著作时,作了适应时代的删削,但仍是进一步研究孔门思想的宝贵资料。郭店简与《礼记》在思想内容上的某些接近,说明它虽不必被称为《礼记》,但却提醒我们重新审视关于《礼记》的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礼记 《子思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