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闷与迷惘中的觉醒——论郭路生(食指)的诗与诗歌精神 被引量:1
1
作者 蓝天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23-27,共5页
在“文革”时期 ,诗人郭路生 (食指 )坚持独立的创作精神 ,继承了“五四”以来新诗的优秀品质 ,思考现实 ,体现出人的自由意志。他的诗把审美的直觉与形象的感悟高度统一起来 ,成为新时期“朦胧诗歌”
关键词 个人经验写作 思想启蒙 艺术性 思想性 食指 诗歌 文学评论 郭路生 艺术精神 新诗 《鱼儿三部曲》
下载PDF
遭遇食指——我与诗人郭路生的几段交往
2
作者 刘虹 《中外诗歌研究》 2006年第2期66-71,共6页
有一种遭遇,看似偶然,实为命定。 30年前,首次见到食指时(那时他尚未使用这个笔名),我还无法掂量出一次“偶遇”的分量。要等到19年后,一次次在阅读中的“偶遇”,我才开始辗转难眠,似乎觉得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将我们拉近、拉... 有一种遭遇,看似偶然,实为命定。 30年前,首次见到食指时(那时他尚未使用这个笔名),我还无法掂量出一次“偶遇”的分量。要等到19年后,一次次在阅读中的“偶遇”,我才开始辗转难眠,似乎觉得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将我们拉近、拉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路生 人际交往 中国 诗歌评论 价值观念
下载PDF
食指(郭路生)的诗歌精神
3
作者 康哲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73-77,共5页
食指作为“朦胧诗”的前驱诗人,其诗歌在中国新诗的历史上承前启后,“开一代新声”,有着不可替代的诗歌史价值。食指诗歌的思想在当时那个时代是超前的,而其诗歌的艺术形式却是传统的,大多是四节一行、基本押韵的新格律诗。由于食指早... 食指作为“朦胧诗”的前驱诗人,其诗歌在中国新诗的历史上承前启后,“开一代新声”,有着不可替代的诗歌史价值。食指诗歌的思想在当时那个时代是超前的,而其诗歌的艺术形式却是传统的,大多是四节一行、基本押韵的新格律诗。由于食指早期创作的时代特殊性,再加上公众媒体的猎奇、媚俗倾向,因而对其诗的解读有时会存在一些误读。只有回到具体的时空、具体的语境,探寻食指诗歌作为历史的见证,有着何种特殊的文学史价值,才能对食指诗歌在当代诗歌史的定位有一个不偏不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史 “朦胧诗” 食指(郭路生)
下载PDF
郭路生是谁
4
《收获》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5-79,共15页
2015年1月下旬在广州方所,我听六十六岁的老北岛讲起他当初如何受到触发,开始写诗——“……我进入青春期,”他说,“1970年的春天,我和两个同班同学,三个人,我们在一块儿划船,在颐和园后湖。一个朋友朗诵一首诗叫《在你出发的... 2015年1月下旬在广州方所,我听六十六岁的老北岛讲起他当初如何受到触发,开始写诗——“……我进入青春期,”他说,“1970年的春天,我和两个同班同学,三个人,我们在一块儿划船,在颐和园后湖。一个朋友朗诵一首诗叫《在你出发的时候》,我突然感到自己被震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路生 青春期 颐和园 写诗 北岛
原文传递
郭路生在杏花村
5
作者 戈小丽 《书摘》 2009年第12期39-42,共4页
1968年12月20日下午,天寒地冻,一队北京知识青年肩扛手提着大包小包,风尘仆仆地走进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插队落户的目的地。老乡们都好奇地跑到街头观看,有个老乡惊讶地指着一个高个子叫起来:“哟,还有爸送娃的呢!”这个“爸... 1968年12月20日下午,天寒地冻,一队北京知识青年肩扛手提着大包小包,风尘仆仆地走进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插队落户的目的地。老乡们都好奇地跑到街头观看,有个老乡惊讶地指着一个高个子叫起来:“哟,还有爸送娃的呢!”这个“爸”瘦高,老成稳重,大眼睛炯炯有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花 郭路生 知识青年 目的地 山西省 老乡
原文传递
郭路生画像——《2002年,离开福利院》
6
作者 张爽 《海内与海外》 2014年第10期44-46,共3页
郭路生因去山西杏花村插队,中断了学业。1973年,郭路生被北医三院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入院就医,1975年病愈。1978年首次使用笔名食指(因为他的母亲姓石,石子的谐音)。1990年复病,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每天擦楼道,洗餐具,保持最低的生... 郭路生因去山西杏花村插队,中断了学业。1973年,郭路生被北医三院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入院就医,1975年病愈。1978年首次使用笔名食指(因为他的母亲姓石,石子的谐音)。1990年复病,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每天擦楼道,洗餐具,保持最低的生活费,一直到2002年4月出院。在福利院期间,郭路生每次回福利院时都说是"回家"。他利用擦楼道,洗餐具后的独处时间,或在病友们午觉和晚饭后看电视的时候,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在废纸上积攒诗行,他不让烟火熄灭,那是灵感的微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路生 福利院 画像 精神分裂症 1975年 生活费 看电视 楼道
原文传递
我愿和冰块一同消亡——记诗人郭路生
7
作者 陈冬冬 《书摘》 2017年第10期75-82,共8页
同样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的多多,大概是在他称之为“北京青年精神上的一个早春”的1970年,读到了这位诗人:初次读到郭路生诗时我的感情是冷漠的。像任何一位中学生一样我不喜爱诗歌。直到自己成为创作者后,才开始对郭路生的诗有... 同样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的多多,大概是在他称之为“北京青年精神上的一个早春”的1970年,读到了这位诗人:初次读到郭路生诗时我的感情是冷漠的。像任何一位中学生一样我不喜爱诗歌。直到自己成为创作者后,才开始对郭路生的诗有了认识,并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众多青年诗人的出现而增加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诗人 郭路生 消亡 冰块 70年代 青年精神 中学生 创作者
原文传递
关于食指的三个时间坐标 被引量:1
8
作者 子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8-55,共8页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70年代末到世纪末,新世纪十年代,这三个时间坐标,对应食指的地下写作时期、食指被诗歌现场遮蔽时期、食指被误读时期。三个不同时间坐标轴上的不同的诗歌现场,标示一条起伏的曲线:沉寂、爆发、嚣闹、浮躁、沉静、...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70年代末到世纪末,新世纪十年代,这三个时间坐标,对应食指的地下写作时期、食指被诗歌现场遮蔽时期、食指被误读时期。三个不同时间坐标轴上的不同的诗歌现场,标示一条起伏的曲线:沉寂、爆发、嚣闹、浮躁、沉静、新进、不纯粹中的纯粹。意识形态化、后意识形态化、流动的现代性,商品社会的物化倾向与媚俗倾向,是一些杂绘其中、时有交叉的细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指(郭路生) 中国新诗发展 诗歌现场 文学承载 误读 附加值
下载PDF
《相信未来》一诗的朗诵及节拍划分
9
作者 刘丽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2-75,共4页
中国当代诗坛上的诗人食指(原名郭路生)被誉为“中国新诗第一人”。在那个文化贫乏的年代,食指的诗如春雷一般轰隆隆地传遍了全国知青插队的地方,其中尤以两首诗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相信未来》闻名于世。作为—首励... 中国当代诗坛上的诗人食指(原名郭路生)被誉为“中国新诗第一人”。在那个文化贫乏的年代,食指的诗如春雷一般轰隆隆地传遍了全国知青插队的地方,其中尤以两首诗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相信未来》闻名于世。作为—首励志诗歌,《相信未来》以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应该怎样好好地生活,应该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信未来》 中国新诗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节拍 朗诵 当代诗坛 第一人 郭路生
下载PDF
“食指”的故事
10
作者 吕俐敏 《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喜欢当代诗歌的人们一定都听过一位叫“食指”的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据360百科,“诗人食指原名郭路生,之所以取名‘食指’,一是因为郭路生的母亲名叫石维元,故有‘石之子’之意;二是在中国,作为诗人,
关键词 食指 故事 当代诗歌 代表人物 朦胧诗派 郭路生 诗人
下载PDF
以自身施喻:当代汉语诗歌中的精神疾病诗学 被引量:5
11
作者 时霄(译) 江承志(校订) 《江汉学术》 2017年第2期35-46,共12页
疾病、受苦、疼痛与创伤常常带来边缘性经验,并提供一个让人类能意识到自身囿限与脆弱的语境。以疯狂为主题的文学——精神疾病或心理创伤在小说人物和诗歌话语中的再现——清晰地描写了此类经验,通过不同的形式、隐喻和结构,并能够表... 疾病、受苦、疼痛与创伤常常带来边缘性经验,并提供一个让人类能意识到自身囿限与脆弱的语境。以疯狂为主题的文学——精神疾病或心理创伤在小说人物和诗歌话语中的再现——清晰地描写了此类经验,通过不同的形式、隐喻和结构,并能够表达主体的痛苦与集体的创伤,传达病痛的经历,为健康、疾病与身份等更广阔的语境提供个人与社会的洞见。就食指、温洁而言(其他人很可能也是如此),书写疾病之诗的快乐与其说来自于对主体感受的表达,不如说在于一种对技巧和形式的追寻,即追寻如何将个人经验整合进集体,无论是悲苦的经验,还是独特的诗词传统。食指和温洁勇敢地写诗来表达其自身的病苦,因此也成就了反诸自身的隐喻,即关于自身之乖悖、健康、身体与心灵之脆弱、寻找归宿的身份之痛苦挣扎的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指 郭路生 温洁 汉语诗歌 精神疾病 疾病诗学 疾病隐喻
下载PDF
生存与绝唱——食指新时期诗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玲玲 《理论与创作》 2003年第5期65-68,共4页
关键词 诗论 郭路生 诗歌创作 《归宿》 《向青春告别》 《诗人的桂冠》 人生哲学 思想感情
下载PDF
催生爱与希望的不屈歌者——食指和他的诗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艳丽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80-83,共4页
在中国上个世纪 60年代、70年代 ,郭路生开始创作朦胧诗。大量详实的资料无不证明 ,郭路生就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有人把诗人郭路生称为一代诗魂 ,因为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以尊严、力量、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即使在经历了... 在中国上个世纪 60年代、70年代 ,郭路生开始创作朦胧诗。大量详实的资料无不证明 ,郭路生就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有人把诗人郭路生称为一代诗魂 ,因为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以尊严、力量、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即使在经历了现代诗歌各种风潮冲击和涤荡的今天 ,这些诗的语言与架构也并不滞后 ,重要的是作品背后的巨大载力 ,使诗的生命植根于时代与人们心中 ,使诗歌魅力永不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指 中国 郭路生 朦胧体诗歌 民间立场
下载PDF
默默忍受着的灵魂——读食指的诗《相信未来》
14
作者 安春华 《阅读与写作》 2002年第4期15-16,共2页
食指,原名郭路生,祖籍山东鱼台,1948年11月21日出生。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生下他,故起名路生。“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现居... 食指,原名郭路生,祖籍山东鱼台,1948年11月21日出生。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生下他,故起名路生。“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现居北京。因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但仍未停止创作。出版的诗集有《相信未来》(1988)、《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1993)、《诗探索金库·失职卷》(1998)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指 郭路生 现代抒情诗 诗集 灵魂 创作 祖籍 北京 山西 停止
下载PDF
暴风雪·鹰——读食指新诗二首
15
作者 陆增翰 刘敏娴 《阅读与写作》 2005年第2期18-19,共2页
食指(郭路生)回到了诗坛。关心当代新诗的人没有不知道食指的。当前中国大学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主要课本及作品选,都以超过一些名诗人的篇幅对这位知青年代最早的诗人做了介绍,并编选了他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相信未来》两首代... 食指(郭路生)回到了诗坛。关心当代新诗的人没有不知道食指的。当前中国大学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主要课本及作品选,都以超过一些名诗人的篇幅对这位知青年代最早的诗人做了介绍,并编选了他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相信未来》两首代表作。因为《相信未来》,食指曾被江青点名批判,以致罹患精神分裂症,从诗坛上消失了几十年。现在我们刊登食指近年两首新诗,并由两位当代大学生作评,欢迎坚强的诗人归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雪·鹰》 新诗 食指 郭路生 评论 《暴风雨》 《我的梦》
下载PDF
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白洋淀诗群”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宪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白洋淀诗群”这一文学史现象是独特的。一般研究者把它作为“朦胧诗”的“附属”或背景来观照,视作“前崛起”、“前朦胧”。其实这两种诗歌是有实质性差别的。“白洋淀诗歌”更接近于一种诗歌写作的“原状态”。它不受意识形态控制... “白洋淀诗群”这一文学史现象是独特的。一般研究者把它作为“朦胧诗”的“附属”或背景来观照,视作“前崛起”、“前朦胧”。其实这两种诗歌是有实质性差别的。“白洋淀诗歌”更接近于一种诗歌写作的“原状态”。它不受意识形态控制,也不受接受群体的口味左右,更不受传媒或商业化因素的诱导,而是一种忠实于自我的“个人化写作”。作为在特殊背景下新诗不间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诗群朦胧诗 食指(郭路生)
原文传递
陆健的诗
17
作者 陆健 《西部(新文学)(上)》 2009年第8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郭路生 大官湖 小孤山 傅天琳
原文传递
诗人食指:相信未来
18
作者 杨楠 《芳草(经典阅读)》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0,共4页
今年4月是郭路生离开精神病福利院13年整,2002年4月之前,他在北京市昌平区的精神病福利院住了12年。自被文学史发掘出来后。郭路生便承栽了“一代诗魂”“朦胧诗鼻祖”等盛誉。
关键词 食指 诗人 福利院 精神病 郭路生 昌平区 北京市 文学史
原文传递
我在白洋淀的知青生活(1969—1972)
19
作者 杨桦 《天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85,共9页
1969—1972年,我在白洋淀插队三年多,比起十年的老插,八年的老兵团来说,三年多的插队时间不算长。
关键词 知青生活 白洋淀 郭路生
原文传递
来函照登
20
作者 李零 《书城》 2009年第2期95-95,共1页
编辑先生:你好!《书城》2008年12月号收到。我是"老改犯",每篇文章都数易其稿。我发现北岛转给你们的稿子不是最后的定稿,跟他们先印的《今天》版和后印的牛津版都不一样。比如26页左栏倒数第三行,其中的"和曹雪芹有关&q... 编辑先生:你好!《书城》2008年12月号收到。我是"老改犯",每篇文章都数易其稿。我发现北岛转给你们的稿子不是最后的定稿,跟他们先印的《今天》版和后印的牛津版都不一样。比如26页左栏倒数第三行,其中的"和曹雪芹有关"是我记错了,郭路生指出应作"和纳兰性德有关",一看就是旧稀。当然,牛津版也有错字,特别是我发去的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路生 照片 泪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