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郯庐断裂带庐江-桐城段的左行平移事件 被引量:8
1
作者 欧林果 朱光 宋传中 《安徽地质》 1998年第4期34-36,共3页
通过对庐江-桐城地区的野外调查,结合前人工作及岩浆岩和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认为郯庐断裂带在庐江-桐城段至少存在两次左行平移事件,即韧性走滑剪活动和脆性平移断裂活动阶段,前者大约发生在130Ma前,后者大致在110Ma左右。
关键词 断裂带 左行平移 -桐
全文增补中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地壳厚度与泊松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立艺 王未来 蔡光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6-1049,共14页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以及华北克拉通破坏密切相关,研究其深部结构对于了解郯庐断裂带构造演化过程、强震的孕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密集台阵波形资料,采用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获得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地壳厚度和...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以及华北克拉通破坏密切相关,研究其深部结构对于了解郯庐断裂带构造演化过程、强震的孕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密集台阵波形资料,采用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获得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结果显示,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地壳厚度分布以庐江和新沂为分段点呈现出与地质构造相关的南北向分段特征:南段的断裂带西侧的地壳厚度比东侧厚约5 km,中段的断裂带两侧厚度差异减小至约3 km,而北段则表现为断裂带下方隆起特征.郯庐断裂带沿线的地壳泊松比较高,推测是地幔物质的热侵蚀和化学侵蚀所致.根据艾里地壳均衡理论,南段地壳厚度与地表高程相关,基本符合艾里地壳均衡模型;而中段两侧地表高程基本相同,两侧地壳厚度差异表明不符合艾里地壳均衡模型,可能与断裂带西侧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比东侧扬子克拉通岩石圈具有更高密度有关,高密度岩石圈产生向下“拖拽力”导致莫霍面相对理论值偏深;北段的莫霍面也偏深,与中段断裂带西侧情况类似,该区域基本位于华北克拉通块体.在郯城地震破裂范围内,存在莫霍面的不平滑过渡、活动块体的边界带以及断裂的分叉与交汇这三类结构特征.在上述结构特征的区域应力更集中,从而孕育产生了1668年郯城8.5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中南段 H-κ叠加 地壳厚度 泊松比 8.5级地震
下载PDF
大别山东北缘桐城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解析及其对郯庐断裂带的制约 被引量:6
3
作者 林伟 冀文斌 +2 位作者 石永红 李秋立 王清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0-964,共15页
通过对郯庐断裂带南段桐城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详细的岩石学和构造学研究,将研究区从空间结构上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上部低温-高压单元、中部中温-高压单元和下部超高压单元。根据研究区多期构造变形分析,共识别出了五期有区域构造地... 通过对郯庐断裂带南段桐城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详细的岩石学和构造学研究,将研究区从空间结构上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上部低温-高压单元、中部中温-高压单元和下部超高压单元。根据研究区多期构造变形分析,共识别出了五期有区域构造地质学含义的事件(D_1-D_5):D_1代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晚三叠世同碰撞早期折返过程;D_2表征了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晚三叠世同碰撞晚期折返过程;D_3记录了早白垩世中大别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也即整个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大规模伸展构造在研究区的表现;D_4可能标志着郯庐断裂走滑构造对高压-超高压造山带的叠加;D_5表现为脆性正断作用,控制了晚白垩世-古近纪潜山半地堑盆地的形成。这些结果表明了研究区所经历构造演化的复杂性,其构造几何形态很难用郯庐断裂左行平移南大别超高压变质岩来解释,也不支持桐城地区存在巨大走滑作用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体 断裂带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 多期构造变形 大别山造山带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江苏段全新世活动的新证据 被引量:8
4
作者 张鹏 张媛媛 +2 位作者 李丽梅 蒋新 孟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586,共11页
安丘-莒县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内活动时代最新、地表形迹最明显、地震危险性最大的断裂,也是1668年郯城M81/2地震的发震断层。前人对郯城地震的地表破裂向S终止的位置存在多种观点,对该断裂江苏段的全新世活动情况也存在较大争议。文中通... 安丘-莒县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内活动时代最新、地表形迹最明显、地震危险性最大的断裂,也是1668年郯城M81/2地震的发震断层。前人对郯城地震的地表破裂向S终止的位置存在多种观点,对该断裂江苏段的全新世活动情况也存在较大争议。文中通过在重岗山西侧和宿迁合欢路北侧开展的探槽开挖工作,发现了该断裂全新世活动的新证据,并对其最新活动时间进行了探讨。重岗山西侧后陈村探槽和宿迁合欢路北侧探槽都表明安丘-莒县断裂江苏段在全新世有过明显活动,推测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为(4.853±0.012)^(2.92±0.3)kaBP。最新活动性质以走滑逆冲为主,剖面上获得的最大断错量为1m。未发现1668年郯城M81/2地震的地表破裂带到达江苏段的明确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安丘-莒县断裂 苏段 地震 地表破裂
下载PDF
地震勘探技术在郯庐断裂带桐城段深部构造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熊强青 陈耀 +6 位作者 李云峰 袁兴赋 喻兵良 谭静 陈杰 郭南舟 李旭东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9年第4期423-432,共10页
为获取郯庐断裂带安徽桐城段构造复杂区高信噪比地震资料和高质量地震剖面,以了解其地质构造稳定性特征,通过部署20 km长的二维地震剖面,初步探索出一套适用于郯庐断裂带复杂构造地区地震资料采集的方法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剖面。... 为获取郯庐断裂带安徽桐城段构造复杂区高信噪比地震资料和高质量地震剖面,以了解其地质构造稳定性特征,通过部署20 km长的二维地震剖面,初步探索出一套适用于郯庐断裂带复杂构造地区地震资料采集的方法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剖面。结果表明:在郯庐断裂带安徽桐城段丘陵地区和平原地区需采用合适的采集方法,在丘陵山地有效井深和药量分别为9~12 m和3~5 kg,在平原地带有效井深和药量分别为7~9 m和2~3 kg;测线主要穿过丘陵地区,目的层较深,反射波频率较低,采用低频(10 Hz)检波器更有利于地震波采集。从试验处理的剖面看,最终成果剖面获得预期的信噪比和分辨率,目的层地震波组特征明显,同相轴连续性好,地质现象清楚。解释成果认为郯庐断裂带桐城段中生代早期区域构造主要受挤压应力作用所控制,中生代晚期区域构造主要受拉张应力作用所控制,古近纪以来郯庐断裂带仍处于活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二维地震勘探 采集方法试验 构造稳定性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南段张八岭群变质岩的原岩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田 朱光 +1 位作者 林少泽 宋利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5-1283,共19页
大别造山带东缘郯庐断裂带上分布着绿片岩相变质的张八岭群.对于它们的原岩时代长期没有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而其变形与变质原因也一直没有明确的认识.本次工作中选择了该带上8处张八岭群变火山岩进行了错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 大别造山带东缘郯庐断裂带上分布着绿片岩相变质的张八岭群.对于它们的原岩时代长期没有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而其变形与变质原因也一直没有明确的认识.本次工作中选择了该带上8处张八岭群变火山岩进行了错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它们的原岩时代为748~750 Ma,属于新元古代中期的南华纪,为扬子板块下部盖层而非前人认为的变质基底.结合张八岭群的变形与变质特征及前人白云母40 Ar/39 Ar定年结果,并与大别造山带进行对比,本文认为大别造山带东南缘张八岭群的变形与变质是造山带内俯冲与折返的结果,而其东缘郯庐断裂带内张八岭群的变形与变质是碰撞造山期该断裂带左行走滑活动所致.这些认识再次为郯庐断裂带起源于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也支持其造山期起源于陆内转换断层或斜向汇聚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张八岭群 原岩时代 ()()断裂带 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 被引量:27
7
作者 顾勤平 丁志峰 +1 位作者 康清清 赵启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4-515,共12页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纵贯我国大陆东部NNE走向的巨型深断裂,其中南段及邻区(115°E—122°E,29°N—38°N)跨越了华北断块区、扬子断块区和华南褶皱系三大一级构造单元,由于其重要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地学家们研...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纵贯我国大陆东部NNE走向的巨型深断裂,其中南段及邻区(115°E—122°E,29°N—38°N)跨越了华北断块区、扬子断块区和华南褶皱系三大一级构造单元,由于其重要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地学家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国际地震中心(ISC)、中国地震台网及区域地震台网的地震观测报告中精心挑选出6381个Pn震相数据,用Pn波时间项层析成像法反演得到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结果显示,研究区上地幔顶部具有显著的横向非均匀性,相对于7.95km·s-1的平均速度而言,Pn波速度值在7.68-8.24km·s-1范围内变化.Pn波速度分布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和南段具有分段性:沿中段及周边存在一NE向低速异常带,低速可能是由于岩石圈的减薄和软流圈的高温物质沿郯庐带上涌导致;沿南段表现为一NNE向弱高波速异常带,作为高低速的边界带清晰地勾勒出了华北与扬子这两个不同块体,该边界在江苏域向华北地块NW方向凹进.Pn波速度各向异性的强弱与速度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总体上,如鲁西隆起及以南等低速区、茅山断裂附近的高低速过渡带,其速度各向异性较为强烈;而在具有高速异常的苏北盆地、合肥盆地等稳定区域下方其各向异性较弱.本文通过Pn波震相基本未能探测到郯庐断裂带中段的方位各向异性,推测是上地幔顶部被"冻结"下来的各向异性痕迹被软流圈热物质上涌这一强烈构造运动削弱所导致.南段具有与断裂伸展方向近乎平行的快波速方向.Pn波速度横向变化和强震活动存在一定关联.强震主要发生在Pn波低速异常区或高低速过渡带上.郯城8.5级地震震中位于中段和南段高低速过渡带,该区域也是速度横向变化最大的地方,最容易集中应力和产生应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中南段 PN波速度 各向异性 地震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基于背景噪声的瑞利波群速度层析成像 被引量:21
8
作者 顾勤平 丁志峰 +1 位作者 康清清 李大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05-1522,共18页
本文收集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省属和市县地震台网共261个宽频带地震台站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的垂直向连续波形资料,利用长时间序列背景噪声互相关法提取台站对之间的经验格林函数,采用时频分析法提取瑞利面波混合路径频散曲线... 本文收集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省属和市县地震台网共261个宽频带地震台站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的垂直向连续波形资料,利用长时间序列背景噪声互相关法提取台站对之间的经验格林函数,采用时频分析法提取瑞利面波混合路径频散曲线.通过质量控制和严格筛选后得到了15627条路径上的群速度频散曲线,重新构建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瑞利波5~50s、分辨率为0.75°×0.75°的群速度分布图像.分析研究了6个周期的群速度分布图像和3条不同方向的纵向周期剖面,这些图像揭示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具有横向分块和纵向成层的非均匀性特征.结果表明,短周期(6s、10s)的群速度分布与地表地质和构造特征密切相关.拥有较厚沉积层的苏北盆地、合肥盆地及河淮盆地等显示为低速,而基岩广泛出露的鲁西隆起、大别-苏鲁造山带、扬子克拉通及华南褶皱系则呈现出大面积的高速异常.随着周期的递增(15s、20s),群速度分布受地表地质构造的影响逐渐弱化.受地壳厚度和莫霍面附近的速度差异影响,大别和苏鲁地区在较长周期(25s、30s)群速度图上表现出相对较低的速度,这可能与这些地方Moho面埋藏较深有关.纵向剖面显示,苏鲁-大别造山带及其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不仅在浅地表具有基本相同的地形地貌和构造特征,地壳内也有着极为相似的Rayleigh波群速度分布特征.壳内群速度分布总体上表现为上凸下凹状,形状似一"哑铃".上地壳具有上凸下凹的形态、相比邻区具有较高的群速度值;中地壳低速;下地壳上凸下凹且埋藏较深,反映出具有陆陆碰撞造山的残留山根特征.苏鲁及大别两地自浅地表至上地幔具有相似的Rayleigh波群速度分布不仅为二者被左旋走滑的郯庐带平移错开提供了佐证资料,同时也为郯庐带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地震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中南段 噪声成像 瑞利面波 群速度 地震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段地震活动性与深部地壳电性结构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9
9
作者 胡惟 朱光 +1 位作者 严乐佳 詹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90,共11页
郯庐断裂带(郯城—庐江断裂带)中段地震活动强度大、频率高,是中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强震沿该断裂带中段局部发生,弱震不均匀分布,一些部位为无震区。本文利用5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对该断裂带中段地震孕育的深部背景进行了对... 郯庐断裂带(郯城—庐江断裂带)中段地震活动强度大、频率高,是中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强震沿该断裂带中段局部发生,弱震不均匀分布,一些部位为无震区。本文利用5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对该断裂带中段地震孕育的深部背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切穿整个地壳,地壳电性结构显著不均一,但普遍出现陡立的低阻带与高阻带相间排列的现象,从而成为强烈的新构造活动带。该断裂带上3处≥Ms7级强震的地壳电性结构实例显示,带内上地壳中、下部出现刚性高阻层连接旁侧或两侧刚性高阻体时才会出现大的应力积累,从而成为强震发生必要的深部结构条件。而该断裂带弱震区显示全地壳尺度陡立软弱低阻带与刚性高阻带相间排列现象,其中的高阻带内只能积累有限应力而诱发弱震。该断裂带无震区上地壳出现了巨厚的异常软弱低阻层,成为极易蠕滑带,旁侧的刚性高阻体完全无法积累应力而诱发地震。上述实际对比分析表明,大型活动断裂带内上地壳的电性结构和流变学与地震活动性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0断裂带)中段 地震活动性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土地壳电性结构 应力积累
下载PDF
据地壳介质非均匀性判断郯庐断裂带鲁苏段未来大震位置
10
作者 李清河 熊振 +4 位作者 黄耘 范小平 刘希强 张元生 鲍海英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4-1464,1589,共12页
从大尺度和小尺度两方面研究郯庐断裂带苏鲁段地壳介质非均匀性。使用地震波数据,研究了郯庐断裂带苏鲁段地壳速度结构的非均匀性,单位虚波Qmps的非均匀性,地壳介质泊松比的非均匀性,反映地壳介质小尺度非均匀性的分层κ值和y值。计算了... 从大尺度和小尺度两方面研究郯庐断裂带苏鲁段地壳介质非均匀性。使用地震波数据,研究了郯庐断裂带苏鲁段地壳速度结构的非均匀性,单位虚波Qmps的非均匀性,地壳介质泊松比的非均匀性,反映地壳介质小尺度非均匀性的分层κ值和y值。计算了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震源区长度和沿断裂带的震源区边界,根据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确定断裂的闭锁段,地震应力的积累单元和调整单元。对比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的地壳介质状况,将各种非均匀性参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种参数指向一致,未来大震的可能区域是33°—34.5°N,118°—118.8°E的北北东向区域,震级可达8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苏鲁段 地壳介质非均匀性 1668年8 1/2级地震 未来大震可能区域
下载PDF
郯庐活断层与1668年郯城8.5级地震灾害 被引量:36
11
作者 晁洪太 李家灵 +2 位作者 崔昭文 满洪敏 杜宪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9-80,共12页
郯庐断裂带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中部的下辽河-莱州湾段和潍坊-嘉山段,各段在活断层和地震活动方面存在不同的表现。1668年地震发生于潍坊-嘉山段的中部,是全新世断层活动的结果。该地震产生了惨重的人口损失和建筑物破坏,其地震灾害具... 郯庐断裂带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中部的下辽河-莱州湾段和潍坊-嘉山段,各段在活断层和地震活动方面存在不同的表现。1668年地震发生于潍坊-嘉山段的中部,是全新世断层活动的结果。该地震产生了惨重的人口损失和建筑物破坏,其地震灾害具有典型性。未来应注意渤海地区地震的群集型活动以及安丘地区和新沂一泗洪地区的强震活动。还应注意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新的地震灾害内容和新的灾害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活断层 地震 地震灾害
下载PDF
郯庐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及分段地震危险性分析
12
作者 王行舟 陈宇卫 《国际地震动态》 2009年第4期70-70,共1页
郯城-庐江断裂带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一条断裂带,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绵延2400km,总体呈北北东走向。郯庐断裂切穿整个地壳,向下延伸进入上地幔,它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切割深、延伸规模大、演化时间长的巨型断裂带。
关键词 断裂 地震危险性分析 平均滑动速率 -断裂带 分段 中国东部 中国大陆 上地幔
下载PDF
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构造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鞠林雪 朱光 +3 位作者 王浩乾 詹润 林少泽 严乐佳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6-850,共15页
1668年郯城8 1/2级地震,发震断层南起郯城窑上北到莒县土岭,全长为130 km,由5条北北东走向的活断层段组成。郯城地震断层南段沿沂沭断裂带内的F_2断裂分布,倾向南东东,倾角为30°~60°。北段紧邻F_1断裂分布,倾向不稳定,倾角较... 1668年郯城8 1/2级地震,发震断层南起郯城窑上北到莒县土岭,全长为130 km,由5条北北东走向的活断层段组成。郯城地震断层南段沿沂沭断裂带内的F_2断裂分布,倾向南东东,倾角为30°~60°。北段紧邻F_1断裂分布,倾向不稳定,倾角较陡(多为70°以上)。南段表现为右行逆冲或逆右行的运动性质,北段则以右行走滑为主。郯城地震断层南、北两段均发育断层泥带、断层角砾带和碎裂带,南段总宽度为几米到十几米,北段总宽度为几十米到近百米,局部发育多条断层泥带。郯城地震断层的排列方式及其几何学特征表明:为老断层复活,而非新生断层。通过断层擦痕的反演同震应力场显示:北段为北东东—南西西向挤压应力场,南段为北东—南西向的挤压应力场,该地震是发生在区域性挤压应力场状态下。这种应力场空间变化可能是地震断层几何学空间变化导致的。其同震应力场与该地区现代区域应力场是一致的,这说明郯城地震并未造成震后应力场调整或震后应力场调整时间较短,未影响到现今应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地震 地震断层 断层擦痕 应力场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揭示的1668年郯城8.5级地震震中地壳精细结构 被引量:11
14
作者 翁爱华 李建平 +6 位作者 范小平 李斯睿 韩江涛 李大俊 李亚彬 赵祥阳 唐裕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6-409,共14页
了解1668年郯城8.5级大地震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对获得郯城大地震的发震原因有重要的作用。在距离该震中20km远的南侧位置,布置了1条大地电磁剖面。剖面长度约50km,由17个测点组成,点距平均3km。观测采用十字形布极,测量时间为20h。在对... 了解1668年郯城8.5级大地震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对获得郯城大地震的发震原因有重要的作用。在距离该震中20km远的南侧位置,布置了1条大地电磁剖面。剖面长度约50km,由17个测点组成,点距平均3km。观测采用十字形布极,测量时间为20h。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利用高斯-牛顿反演理论对TE+TM模式数据进行反演,获得了剖面地壳范围内的电性结构。分析认为:剖面域郯庐断裂带由5条断裂组成,自东向西依次编号为F_0到F_4;其中F_1为主控断层,W倾,高角度,穿透岩石圈,但该断层已经转化为隐伏断层,为E倾的断层F_0所推覆;F_2、F_3E倾,倾角在45°左右,深部被F_1截断;F_4浅部E倾,但深部逐渐转为W倾,并断穿整个地壳,在莫霍面与F_1会合为1条深大断裂。F_2、F_3、F_4与F_1形成的整个断裂呈现花状构造特征,反映了郯庐断裂带的走滑性质,表明自燕山晚期—喜山早期郯庐断裂带发生了强烈拉张正断活动;而主控断层F_1W倾,并为E倾F_0断层所推覆,预示扬子地块受太平洋板块W向俯冲挤压而俯冲到华北板块下,郯庐断裂带由原先的拉张走滑特征叠加了现今的挤压特征。结合本次研究成果,推测1668年8.5级地震发生在断裂F_1和F_3相交位置,震源深度15km。正是由于上述断层结构及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和转换,特别是太平洋板块向W俯冲挤压,导致苏鲁隆起沿F_0逆冲,诱发深部F_1的活动,连带造成F_3活化形成1668年大地震,并调整应力分布状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震 断裂带 大地电磁 地壳精细结构 地震原因
下载PDF
山东郯城麦坡中更新世地震事件记录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邦花 田洪水 祝介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9-808,共10页
山东郯城麦坡被命名为典型地震活动断层遗址,其最醒目的标志是郯庐断裂带主干断层(F_2)东盘的紫灰色下白垩统逆冲到断层西盘的红棕色第四系之上且界线截然。野外调查和试验分析表明,郯城麦坡第四系于泉组中发育液化砂涌管、液化砂脉、... 山东郯城麦坡被命名为典型地震活动断层遗址,其最醒目的标志是郯庐断裂带主干断层(F_2)东盘的紫灰色下白垩统逆冲到断层西盘的红棕色第四系之上且界线截然。野外调查和试验分析表明,郯城麦坡第四系于泉组中发育液化砂涌管、液化砂脉、震裂缝充填构造和同沉积断层等地震引发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地震事件记录。根据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砂质黏土光释光测年分析,推断这些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所记录的地震事件属郯庐断裂带主干断层F_2在中更新世晚期发生的强构造与地震活动。这些地震事件记录为研究郯庐断裂带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提供了新资料,也丰富了该地震活动断层遗址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事件记录 软沉积物变形 中更新世 地震活断层 麦坡 断裂带
下载PDF
利用跨断层GPS资料研究郯城场地现今运动状态
16
作者 金涛 刘辛中 《经纬天地》 2016年第3期39-43,共5页
本文选取日本3·11大地震发生之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华北地区2011-2015年GPS速度场资料和2012-2014年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郯城场地跨断层GPS数据资料,通过GAMIT/GLOBK软件和QOCA软件计算,分析了郯庐断裂带郯城场地的运... 本文选取日本3·11大地震发生之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华北地区2011-2015年GPS速度场资料和2012-2014年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郯城场地跨断层GPS数据资料,通过GAMIT/GLOBK软件和QOCA软件计算,分析了郯庐断裂带郯城场地的运动和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GPS数据处理 场地
下载PDF
旷古奇灾:清初郯城大地震
17
作者 吴学安 《生命与灾害》 2019年第3期26-31,共6页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中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它形成于中元古代,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也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关键词 大地震 断裂带 大地构造单元 断块差异运动 地球物理场 中国境内 中国东部
下载PDF
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18
作者 李昌珑 徐伟进 +1 位作者 吴健 高孟潭 《国际地震动态》 2015年第9期44-44,共1页
对使用不同模型的郯庐断裂带莒县-郯城段和山西交城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计算,并比较了时间独立模型和不同时间相依模型的计算结果。传统的时间独立(time-independent)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 对使用不同模型的郯庐断裂带莒县-郯城段和山西交城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计算,并比较了时间独立模型和不同时间相依模型的计算结果。传统的时间独立(time-independent)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 PSHA)模型假设地震的发生服从泊松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时间 模型假设 应用 计算结果 断裂带 断裂 泊松分布
下载PDF
Geological Ev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ity of the Wuhe-Mingguang Section of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in Late Pleistocene 被引量:2
19
作者 Shu Peng Fang Lianghao +4 位作者 Zheng Yingping Lu Shuo Pan Haobo Song Fangmin Li Shengqia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6年第4期485-499,共15页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strike-slip fault in East China,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draws scholars attention for its strong seismic activity. Nevertheless,most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along segments in Shandon...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strike-slip fault in East China,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draws scholars attention for its strong seismic activity. Nevertheless,most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along segm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Bohai Bay where huge earthquakes occur frequently. Meanwhile,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segments lying to the south of Huaihe River have been inactive since the late Quaternary and thus it is incapable of generating moderate or strong earthquakes. However,these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have been questioned by our recent work for part of the fault south to the Huaihe River.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s near Wuhe county and Mingguang City in northern Anhui Province and elaborate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w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mainly consists of four branches and at least one should be active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for the Wuhe-Mingguang section. This segment is monopolized by dextral strike-slip motion in late Quaternary. Different from obvious faults in bed rocks or consolidated sediments,the latest activity trace in Quaternary loose sediment revealed by trench excavation is not obvious or even invisible to visual observation. According to our recent work and previous studies, we call for more attention to be paid to invisible faults in young sediment and also suggest that more research be conducted along this seemingly placid seg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South of Huaihe River Wuhe-Mingguang segment Microstructure Late Pleistocene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Anomalies of Strong Earthquakes along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and Both Its Sides
20
作者 Li Jianyong Li Jie +3 位作者 Zhang Rui Li Yu Han Yufei Wang T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5年第4期498-513,共16页
This article made a systematic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duration,spatial distribution,form,range,type and reliability of precursory anomalie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of precursors of 24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 This article made a systematic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duration,spatial distribution,form,range,type and reliability of precursory anomalie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of precursors of 24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occurring along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and its bilateral areas in Shandong,Liaoning,Hebei,Jiangsu and Jiangxi Provinces in the period from 1966 to 2005. Results show that:( 1) For M7. 0 and M6. 0earthquakes,med-term abnormities are the greatest in number,short-term abnormities come second,and imminent anomalies are the least. For M5. 0 earthquakes,short-term abnormities are often the most in number,imminent anomalies come second,and the med-term ones are the least.( 2) Precursory anomalies are periodical,part of the med and short-term anomalies are shown as short-term and imminent anomalies during their development.( 3) The development of precursor shows quasi-synchronism; the closer to earthquake occurrence time,the more turning changes of anomalies will appear.( 4)Anomalies mainly occur within an epicenter distance of 100 km, showing a relative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in space,and the shorter the distance to epicenter,the higher the anomaly station / item rate.( 5)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omalies is rel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strike of structures,having a good consistency with the structure.( 6)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duration of abnormities and the epicenter distance.( 7) The higher the magnitude of the earthquake,the greater the amplitude of the abnormities measured with the same observation approach.( 8) In terms of the itemsof the observations,fluid abnormities are the greatest in number,followed by deformation and electromagnetism observations.( 9) For all observation items,med and short-term abnormities make up the majority and short-term and imminent anomalies the minority.( 10) In fluid,deformation and electromagnetism observations,fairly reliable anomalies are about double the number of reliable anomal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Characteristics of precursory anomaly Fluid anomaly Deformation anomaly Electromagnetic anomal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