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孔板杂交法测定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的DNA-DNA同源性 被引量:8
1
作者 焦振泉 刘秀梅 +1 位作者 杨瑞馥 孟昭赫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5,共6页
采用一种新的DNA DNA杂交方法—微孔板法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伯克霍尔德氏菌属中 1 1个种的DNA DNA同源性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及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的DNA DNA同源性均大于 75% ,建议... 采用一种新的DNA DNA杂交方法—微孔板法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伯克霍尔德氏菌属中 1 1个种的DNA DNA同源性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及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的DNA DNA同源性均大于 75% ,建议这 3个种应合并为同一个种 ,命名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Burkholderiagladio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郴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 DNA-DNA同源性 微孔板法
下载PDF
1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湿米粉基质中的产毒情况和酸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严琼英 李乐诗 +5 位作者 孙钰涵 林泽宇 谢光宗 邹渝丰 罗尔伦 陈晶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4-168,共5页
湿米粉是大众喜爱的食品,但近年来出现了湿米粉的食物中毒事件,因此研究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湿米粉基质中的产毒情况和酸度变化,为湿米粉的加工储藏提供参考。将一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发酵菌液按照不同的初始浓度接种到湿... 湿米粉是大众喜爱的食品,但近年来出现了湿米粉的食物中毒事件,因此研究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湿米粉基质中的产毒情况和酸度变化,为湿米粉的加工储藏提供参考。将一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发酵菌液按照不同的初始浓度接种到湿米粉中,模拟生活中湿米粉的储存条件,测定不同温度和时间下湿米粉中的米酵菌酸浓度和酸度,分析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湿米粉基质中的产毒情况、湿米粉的酸度变化。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培养72 h湿米粉未检出米酵菌酸,在26、36℃培养条件下的米酵菌酸浓度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持续升高,且36℃湿米粉中的米酵菌酸含量均高于26℃。培养后的湿米粉,酸度无明显变化。污染了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湿米粉基质中,米酵菌酸的产毒量随着污染菌液浓度和培养温度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但酸度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米酵菌酸 湿米粉 温度 酸度
下载PDF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灭活条件研究
3
作者 苏妙贞 丁清龙 +1 位作者 曾晓琮 苏章庭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5期128-130,136,共4页
目的:降低湿米粉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风险,防止湿米粉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发生。方法:采用加热和紫外的方法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灭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加热和紫外均可以杀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结论:湿米粉企业可... 目的:降低湿米粉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风险,防止湿米粉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发生。方法:采用加热和紫外的方法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灭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加热和紫外均可以杀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结论:湿米粉企业可以使用加热或紫外的方法来防止产品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米粉 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灭活 加热杀菌 紫外杀菌
下载PDF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病原及预防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孟昭赫 刘秀梅 +4 位作者 王淑真 胡文娟 白竞玉 文卫华 杨宝兰 《医学研究杂志》 1997年第12期10-11,共2页
本研究对象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主要毒性代谢产物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现已证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毒素是我国酵米面、变质银耳及多种自制淀粉类发酵食品食物中毒的病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4年底。
关键词 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食物中 米酵菌酸 椰酵假单胞菌 银耳 检测方法 病原菌 预防对策 发酵食品 代谢产物
下载PDF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鸟嘌呤和胞嘧啶含量的测定及2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焦振泉 刘秀梅 +2 位作者 杨瑞馥 郭兆彪 河村好章 《卫生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3-245,共3页
利用复性速率法 (Tm值法 )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 C法 )对生化性状比较相近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和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共 7个菌株的鸟嘌呤 (G)和胞嘧啶 (C)摩尔百分含量 (G+ C) %进行了测定 ,并对这 2种方法... 利用复性速率法 (Tm值法 )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 C法 )对生化性状比较相近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和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共 7个菌株的鸟嘌呤 (G)和胞嘧啶 (C)摩尔百分含量 (G+ C) %进行了测定 ,并对这 2种方法做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3个种的 7个菌株的 (G+ C) %比较接近 ,不能否定这 3个种的细菌属于同一个种。另外 ,HPL C法比 Tm值法的准确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米面亚种 鸟嘌呤 胞嘧啶
下载PDF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米酵菌酸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静 刘秀梅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6年第2期43-46,49,共5页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米酵菌酸的研究进展(综述)王静刘秀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100050)椰毒假单胞菌(Pseudomonascocovenenans)是1960年从印度尼西亚发酵食物Temp...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米酵菌酸的研究进展(综述)王静刘秀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100050)椰毒假单胞菌(Pseudomonascocovenenans)是1960年从印度尼西亚发酵食物Tempebongkrek中毒样品中分离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酵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米酵菌酸 米面 卫生研究 单克隆抗体 黄杆菌 研究进展 食物中
下载PDF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选择性培养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树森 吴乐 +2 位作者 骆世银 欧章玉 蒋庚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4年第12期547-548,共2页
根据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生理生化特性,在抑菌实验基础上,研制出以无机盐和无机氮源为基础,以有机碳源为限制因子的双抗生素合成培养基(PCFA)。该培养基抑杂菌性强,选择性高,最低检出菌量6.3~89个/ml,检出灵敏... 根据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生理生化特性,在抑菌实验基础上,研制出以无机盐和无机氮源为基础,以有机碳源为限制因子的双抗生素合成培养基(PCFA)。该培养基抑杂菌性强,选择性高,最低检出菌量6.3~89个/ml,检出灵敏度较传统培养基PDA提高了1000倍以上。适于从杂菌含量高的自然环境样品中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是该菌中毒检验和进行自然分布调查与污染原追踪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分离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假单胞菌 米面亚种 米面黄杆菌
下载PDF
云南省一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范璐 栾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3期8098-8101,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一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事件。方法参照GB/T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对样品进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检测。按照GB 5009.189-2016《食品...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一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事件。方法参照GB/T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对样品进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检测。按照GB 5009.1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测定》检测样品中的米酵菌酸,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和飞行时间质谱进行微生物鉴定。结果2份样品鉴定结果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2份样品均检测出米酵菌酸,含量分别为18.0和24.2 mg/kg。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源于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食物中 米酵菌酸
下载PDF
用单克隆抗体验证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O抗原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秀梅 文卫华 +1 位作者 杨宝兰 王淑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5年第2期21-23,63,共4页
用椰毒假单胞菌种特异性O-Ⅰ因子及型特异性O-Ⅳ因子的单克隆抗体Pco65和Pco13对从中毒银耳、正常玉米面及动物饲料中新分离的93株椰毒假单胞菌的菌体抗原型进行了验证。ELISA判定结果表明,除1株经再次生化验证... 用椰毒假单胞菌种特异性O-Ⅰ因子及型特异性O-Ⅳ因子的单克隆抗体Pco65和Pco13对从中毒银耳、正常玉米面及动物饲料中新分离的93株椰毒假单胞菌的菌体抗原型进行了验证。ELISA判定结果表明,除1株经再次生化验证鉴定为非椰毒假单胞菌呈阴性反应外,92株菌均含有种特异性O-Ⅰ因子,阳性符合率为100%,其中,47株菌含有O-Ⅳ型特异因子,占总菌数的51.09%,比血清学分型率(40.23%)高出10.87%。研究结果表明,鉴定椰毒假单胞菌O抗原型时、联合应用种间和型间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ELISA检测,可同时定种分型,方法灵敏、快速,重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系鉴定 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下载PDF
一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培养基中的生长规律和产毒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琼英 李乐诗 +3 位作者 孙钰涵 林泽宇 罗尔伦 陈晶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31期56-59,63,共5页
目的:研究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培养基中的生长规律和产毒情况,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菌株特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接种不同初始菌液的马铃薯葡萄糖水(PD水),静置培养72 h,测定不同培养温度下的菌株和米酵菌酸浓度;接种同一浓... 目的:研究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培养基中的生长规律和产毒情况,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菌株特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接种不同初始菌液的马铃薯葡萄糖水(PD水),静置培养72 h,测定不同培养温度下的菌株和米酵菌酸浓度;接种同一浓度菌液的PD水,测定其不同培养方式下的米酵菌酸浓度。结果:静置培养后,低、中、高浓度菌液在4℃条件下72 h内未出现明显繁殖,但在26℃、36℃条件下培养出现明显繁殖,达到10^(8) CFU·mL^(-1)数量级后趋于平稳;4℃条件下的低、中、高浓度菌液和26℃的低、中浓度菌液培养物中均未检出米酵菌酸,26℃培养条件下的高浓度菌液培养物中检出的米酵菌酸浓度较低,为5.48~6.72μg·kg^(-1)。而36℃条件下的3个浓度菌液培养物中的米酵菌酸持续升高,但都低于400μg·kg^(-1)。接种了10^(8) CFU·mL^(-1)菌液的PD水采用静置、振荡培养后,米酵菌酸浓度振荡培养>静置培养。结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PD水中培养,其菌液浓度和米酵菌酸的产量与培养温度呈正相关,36℃和振荡方式培养有利于米酵菌酸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米酵菌酸 生长规律 情况 培养方式
下载PDF
椰毒假单胞菌及其酵米面亚种诱变性的研究
11
作者 王静 刘秀梅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0-161,共2页
选取十二烷基磺酸钠或溴化乙锭(EB)为诱变剂,采用高温连续传代培养法处理椰毒假单胞菌株(NCIB 9450)和部分典型的强产毒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菌株(Co7、Co5、Co14和HN892y 等),筛选出4株失去产毒能力的菌株:Co14S,Co5S,Co7S 和 P.coS... 选取十二烷基磺酸钠或溴化乙锭(EB)为诱变剂,采用高温连续传代培养法处理椰毒假单胞菌株(NCIB 9450)和部分典型的强产毒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菌株(Co7、Co5、Co14和HN892y 等),筛选出4株失去产毒能力的菌株:Co14S,Co5S,Co7S 和 P.coS。处理后的菌株一般生物学性状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米面亚种
下载PDF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毒素的污染调查与湿米粉生产风险控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文娟 黄永德 +7 位作者 黄秀丽 赵智锋 陈文财 游泽文 张丰芸 陈榕德 林铁豪 陈嘉聪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3-211,共9页
本文研究了木耳、大米、淀粉及米面制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毒素的污染情况,并找出湿米粉生产风险控制的关键点。以生产企业、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单位为采样点,随机抽取生产环节132份样品,包括原料25份、成品11份和环境样品9... 本文研究了木耳、大米、淀粉及米面制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毒素的污染情况,并找出湿米粉生产风险控制的关键点。以生产企业、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单位为采样点,随机抽取生产环节132份样品,包括原料25份、成品11份和环境样品96份;流通环节食品样品144份,按照GB 4789.29—2020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进行检验,并结合VITEK2和MALDI TOF MS进行菌种鉴定和建立进化树;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液质方法同时检测食品样品中的米酵菌酸和毒黄素。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环节原料、成品和流通环节的食品样品共180份均未检出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分离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25株,主要来自于木耳和大米;生产环节中的96份环境样本中未检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分离菌株有四种产毒类型,分别为只产米酵菌酸、只产毒黄素、两种毒素均产和两种毒素均不产;其中6株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出率为3%(6/276);两种毒素的产量与菌株的培养温度呈正相关,在培养温度为30℃时达到最高值;利用MALDI TOF MS图谱对分离菌株进行K类聚类分析,发现同一产地的大米有很高的亲缘性,可通过此方法对菌株进行溯源。说明木耳及大米较易受到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污染,湿米粉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将原料间原料和其他生产车间进行有效分隔,防止成品受到原料粉尘或包装袋上微生物的二次污染;在流通环节中,采取低温的保存方式,可减少毒素的产生,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风险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米酵菌酸 黄素 湿米粉 风险控制
下载PDF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毒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颖希 梅灿辉 +1 位作者 阮征 李汴生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6-202,共7页
在我国中北部地区,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频有发生,中毒食物多为变质的发酵玉米面制品、长时间泡发的木耳和变质的银耳等。然而近年来南方地区相关中毒案例显著增长,广东传统河粉等米面淀粉制品存在被椰毒假单胞... 在我国中北部地区,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频有发生,中毒食物多为变质的发酵玉米面制品、长时间泡发的木耳和变质的银耳等。然而近年来南方地区相关中毒案例显著增长,广东传统河粉等米面淀粉制品存在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风险,其毒素的致死率较高,危害性强,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本综述总结了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毒素米酵菌酸在理化、生化、检测技术、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鲜湿米粉中毒事件作出思考,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米酵菌酸 食物中
下载PDF
湿米粉和湿淀粉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的污染现状及检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晖燕 区伟全 +2 位作者 宋韶芳 韩洁君 李尚益 《医学动物防制》 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 调查2021年广州市番禺区湿米粉和湿淀粉制品中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的污染情况,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法和实时... 目的 调查2021年广州市番禺区湿米粉和湿淀粉制品中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的污染情况,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GB/T 4789.29-2020)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 5009.189-2016)的要求进行检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2 COMPACT生化法和MALDI-TOF MS法鉴定样品中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椰毒假单胞菌产毒bon基因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米酵菌酸。结果 40份样品中有2份湿米粉和1份湿淀粉制品检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1份湿米粉样品检出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在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的鉴定中,MALDI-TOF MS法和实时法与传统生理生化检测法结果一致。结论 番禺区湿米粉和湿淀粉制品存在被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污染的风险。MALDI-TOF MS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鉴定该菌时更快速、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假单胞酵米面亚种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假单胞菌bon基因 米酵菌酸
原文传递
米和食用淀粉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调查与风险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陈荣桥 陈汉金 +9 位作者 胡均鹏 冼燕萍 杨静 王斌 朱文信 刘冬虹 侯向昶 刘春生 吴玉銮 周颖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0-267,共8页
通过调查我国南方部分省份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米和食用淀粉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污染情况,首次在进口碎米中分离鉴定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预警潜在风险。本研究在曾发生过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的南方省份采集了129份样品,其中大米47份、... 通过调查我国南方部分省份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米和食用淀粉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污染情况,首次在进口碎米中分离鉴定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预警潜在风险。本研究在曾发生过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的南方省份采集了129份样品,其中大米47份、碎米18份和食用淀粉64份,分别按照GB/T 4789.29-2003和GB 5009.189-2016检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和米酵菌酸。研究结果表明,在4份进口碎米和1份国产碎米中分离鉴定出6株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在碎米样品中的检出率为27.78%(5/18);经过产毒培养和毒性测试,其中4株菌株产毒素米酵菌酸,小白鼠经口灌胃毒素粗提取液后在24h内全部死亡,确证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均源自4份进口碎米,占进口碎米样品的23.53%(4/17),这4份进口碎米中有2份检出米酵菌酸。说明进口碎米存在安全风险,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加强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米酵菌酸 米和食用淀粉 调查分析
下载PDF
2018年广东省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苏嘉妮 杨丹婷 +3 位作者 李婉珊 钟卫烨 王曦 周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3期4112-4118,共7页
目的调查分析2018年广东省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方法在广东省中选取粉丝粉条、河粉米粉等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的企业、超市、农贸市场及餐饮单位为采样点,随机抽取1570份样品按照GB/T 4789.29-2003《食... 目的调查分析2018年广东省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方法在广东省中选取粉丝粉条、河粉米粉等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的企业、超市、农贸市场及餐饮单位为采样点,随机抽取1570份样品按照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进行检验和VITEK2鉴定。结果 1570份样品中5份检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其中只有1份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出率为0.06%(1/1570)。结论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检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表明广东省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存在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风险。为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风险隐患,相关部门应加强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米面制品 淀粉及其制品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湿米粉及其原料中的生长产毒规律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荣桥 陈汉金 +5 位作者 胡均鹏 冼燕萍 吴玉銮 梁明 侯向昶 王莉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0-327,共8页
采用在湿米粉及其原料米和米浆中分别接入不同浓度(10^(3)、10^(5)和10^(7) cfu/mL)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毒假单胞菌”),在最佳产毒温度(26℃)和最佳生长温度(36℃)中培养并检测毒素米酵菌酸含量变化等技术,研究分析了椰毒... 采用在湿米粉及其原料米和米浆中分别接入不同浓度(10^(3)、10^(5)和10^(7) cfu/mL)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毒假单胞菌”),在最佳产毒温度(26℃)和最佳生长温度(36℃)中培养并检测毒素米酵菌酸含量变化等技术,研究分析了椰毒假单胞菌在三种食物基质中的生长产毒规律以及相关风险。结果表明:椰毒假单胞菌产米酵菌酸的量与食物基质中椰毒假单胞菌量呈正相关,与食物性状、含水量等有较大相关性;相同接菌量、培养温度和时间下,湿米粉中米酵菌酸含量高于原料米和米浆(最高约5000多倍);湿米粉和原料米分别接菌105 cfu/mL、26℃和36℃培养,培养48 h时湿米粉中米酵菌酸含量可高达27 mg/kg,风险较高,原料米培养期间(35 d)米酵菌酸含量约在0.7~16μg/kg,风险较低。研究提示应从原料、生产、储运、经营和消费全链条来加强防控湿米粉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米酵菌酸 湿米粉 原料米 规律
下载PDF
湿粉生产中浸洗米工艺去除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汉金 陈荣桥 +6 位作者 朱文信 冼燕萍 侯向昶 吴玉銮 胡均鹏 刘冬虹 戴航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0-325,共6页
研究湿粉(湿米粉及淀粉制品)加工过程中浸泡和洗米工艺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清除作用。模拟米样品污染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36℃培养72 h后,在米表面形成菌膜,再模拟目前湿粉生产过程中浸泡和洗米工艺方式(静态浸泡清洗和动态... 研究湿粉(湿米粉及淀粉制品)加工过程中浸泡和洗米工艺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清除作用。模拟米样品污染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36℃培养72 h后,在米表面形成菌膜,再模拟目前湿粉生产过程中浸泡和洗米工艺方式(静态浸泡清洗和动态缓慢搅拌清洗)进行处理,联合采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动物毒力测试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技术,考察浸洗米工艺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传递的防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静态浸洗和缓慢搅拌清洗都可以清除部分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但无法保证完全洗去,存在风险向下一环节传递的可能性。针对湿粉生产加工工艺的特点,建议在湿粉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原料米的浸泡和清洗,同时应加强班后对生产场所的清洁消毒,才能有效防控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湿米粉及淀粉制品 浸洗米工艺 污染风险分析
下载PDF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汪廷彩 雷毅 +1 位作者 周露 曾晓琮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4-202,共9页
文章对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命名历程、生物学特性、污染食品中毒作用机理、消毒和去毒及预防中毒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命名历程 生物学特性 机理 预防中
下载PDF
一起因食用变质银耳引起的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俊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期286-287,共2页
目的了解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流行特征。方法对中毒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调查和动物实验。结果从可疑银耳中检出椰毒假单孢菌,从52例患者血液中检出椰毒假单孢菌及米酵菌酸,实验小鼠染毒死亡后解剖见肝脏广泛性出血... 目的了解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流行特征。方法对中毒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调查和动物实验。结果从可疑银耳中检出椰毒假单孢菌,从52例患者血液中检出椰毒假单孢菌及米酵菌酸,实验小鼠染毒死亡后解剖见肝脏广泛性出血,从其血液中检出此菌和米酵菌酸。结论此次食物中毒是由因食用变质银耳而引起的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银耳 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 食物中 调查 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