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市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
1
作者 吴晓明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前的都市文化主流是大众文化,这是我国文化演进进程中的一种必然。因此,从都市大众传媒的角度出发,了解都市文化信息的需求,调适自己对这种需求的呼应,生产相应的文化作品,既引领都市文化的潮流,又培育自己在这种文化需求潮流中的...  目前的都市文化主流是大众文化,这是我国文化演进进程中的一种必然。因此,从都市大众传媒的角度出发,了解都市文化信息的需求,调适自己对这种需求的呼应,生产相应的文化作品,既引领都市文化的潮流,又培育自己在这种文化需求潮流中的生存能力,这是目前都市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的关键,也是市场经济下大众传媒文化作品得以适者生存的前提。但是,在承认大众文化这一趋势存在合理性的同时,都市传媒应该对此现实作出自己的理性沉思和价值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化 大众文化 都市大众传媒 角色定位 价值评判
下载PDF
本雅明论“都市大众” 被引量:3
2
作者 唐博 常远佳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9期179-181,共3页
"都市大众"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新兴产物,"大众"成为了19世纪代表作家的重点关注对象。从本雅明的理论出发,从四个方面阐述本雅明对"都市大众"的理解:都市大众形象、工业化劳动与都市大众的关系、商品拜物... "都市大众"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新兴产物,"大众"成为了19世纪代表作家的重点关注对象。从本雅明的理论出发,从四个方面阐述本雅明对"都市大众"的理解:都市大众形象、工业化劳动与都市大众的关系、商品拜物教与都市大众的关系以及"人群中的人"与"游荡者"之间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大众 工业化劳动 商品拜物教
下载PDF
“都市大众小说”的命名及源流分析
3
作者 刘影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766-769,共4页
在 1941年至 1945年这一独特的历史时期 ,上海出现了一批颇具轰动效应的作家与作品。以往对这些作家作品的研究 ,存在着概念模糊、命名无序以及格局分散等偏颇之处。为此 ,有必要从整体的角度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再定义和梳理。
关键词 都市大众小说 都市情结 大众 源流 命名 定义
下载PDF
原生态热与都市人的乡愁 被引量:1
4
作者 樊华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5期125-127,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原生态艺术为代表的乡土艺术在存续空间与存续方式上已发生改变,除原生形态外,乡土艺术走向市场是必然趋势。本论文以市场形态的原生态艺术为着眼点,分析原生态成为热点原因,进而论证如何深入挖掘和表现原生态艺术最...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原生态艺术为代表的乡土艺术在存续空间与存续方式上已发生改变,除原生形态外,乡土艺术走向市场是必然趋势。本论文以市场形态的原生态艺术为着眼点,分析原生态成为热点原因,进而论证如何深入挖掘和表现原生态艺术最本真的美,在大众文化产品中体现高雅文化的支撑作用,满足都市大众的神圣消费需求,发挥市场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 市场形态 乡土艺术 都市大众 本真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与话剧在文化观念上的异同 被引量:1
5
作者 计敏 《南大戏剧论丛》 CSSCI 2017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中国的电影与话剧这两种新兴的文艺样式,随着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化转型而逐步生成、发展,至30年代中期趋于成熟。五四以后形成的现代话剧对早期话剧(文明戏)进行了扬弃,从而获得了启蒙现代性品格,而深受文明戏影响的早期电影,在二三十... 中国的电影与话剧这两种新兴的文艺样式,随着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化转型而逐步生成、发展,至30年代中期趋于成熟。五四以后形成的现代话剧对早期话剧(文明戏)进行了扬弃,从而获得了启蒙现代性品格,而深受文明戏影响的早期电影,在二三十年代虽经话剧人的参与创作,逐渐改变传统的观念,却由于电影自身的都市大众文化属性,在总体上仍然显得比话剧保守。本文突破单门艺术封闭自足的研究,将早期电影与话剧的相互关系放置在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进行解读,寻找剧影两种艺术在传统与现代观念上的异同与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话剧 传统 现代 文化观念 都市大众文化
下载PDF
新政
6
《青年记者》 2005年第11期2-2,共1页
北京:处理批评报道不积极要通报批评;上海:都市大众媒体可能要被限用PK等名词;青海:非公资本可参股青海报刊广告发行业务;济南:超范围发布户外广告须审批;专业频道明年可能将不再允许播放电视剧。
关键词 北京 批评报道 都市大众媒体 青海 报刊广告 户外广告 专业频道 电视台 中国
下载PDF
“新新人类”文学创作论析
7
作者 黄丹纳 《琼州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新新人类" 文学创作 人文精神 女性意识 都市大众
下载PDF
学界荐书
8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程美宝、黄素娟主编:《省港澳大众文化与都市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本书从城市规划与现代景观、演出场所的建造经营、人群聚散与资源流动、竞技运动与身体政治、革命话语与民族精神、粤人之声的扩散变易等六个... 程美宝、黄素娟主编:《省港澳大众文化与都市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本书从城市规划与现代景观、演出场所的建造经营、人群聚散与资源流动、竞技运动与身体政治、革命话语与民族精神、粤人之声的扩散变易等六个主题出发,讨论了19-20世纪省(广州)、港(香港)、澳(澳门)三地大众文化与都市变迁的共性、流通以及日后衍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港澳大众文化与都市变迁》 书刊 内容介绍 程美宝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上海话剧的职业演剧
9
作者 计敏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44,共12页
在以往的中国话剧史书写中,抗战时期上海的职业话剧经常有意无意地被忽略。对于职业化、商业化演剧的轻视是长期以来"左翼思维"的结果。本文从战时政治生态环境的制约、都市大众戏剧的视角,以及艺术与商业的博弈三方面,对这... 在以往的中国话剧史书写中,抗战时期上海的职业话剧经常有意无意地被忽略。对于职业化、商业化演剧的轻视是长期以来"左翼思维"的结果。本文从战时政治生态环境的制约、都市大众戏剧的视角,以及艺术与商业的博弈三方面,对这段历史进行重新评价。检视上海话剧演剧史上的这段黄金时期,对于今天戏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上海话剧 职业演剧 都市大众戏剧 商业与艺术
原文传递
小刊物之大关怀:《西风》《家》与性教育及心理卫生普及
10
作者 张济顺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9,共10页
由圣约翰大学的黄嘉音、黄嘉德弟兄主办的《西风》和黄嘉音夫妇主办的《家》杂志,在传播性科学知识、推动心理卫生方面着眼于"下层工作",力求普惠都市大众。通过这两个刊物,黄氏兄弟和他们的读者共同营造了一个身体与社会的... 由圣约翰大学的黄嘉音、黄嘉德弟兄主办的《西风》和黄嘉音夫妇主办的《家》杂志,在传播性科学知识、推动心理卫生方面着眼于"下层工作",力求普惠都市大众。通过这两个刊物,黄氏兄弟和他们的读者共同营造了一个身体与社会的话语空间。这些本属于卑污、忌讳或神秘的私密话题从精英笔下步履艰难地走向公众论坛,黄嘉音亦成为心理卫生运动的践行者。天翻地覆的中国历史剧变中,黄氏兄弟营造的这一方空间与都市大众文化一起走到了尽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风》 《家》 性教育 心理卫生 都市大众文化
原文传递
中国新时期社会文化史上的德云社相声
11
作者 韩博韬 《上海文化》 CSSCI 2022年第6期116-123,共8页
学界对德云社的研究集中于郭德纲相声,从历史学角度对德云社的沉浮及其原因的探讨尚属空白。近10年,岳云鹏渐有继承郭德纲盛名之势,但近年来,德云社相声的影响力却处于衰退之中。原因在于,郭德纲娱乐至上的“非理性”精神是德云社相声... 学界对德云社的研究集中于郭德纲相声,从历史学角度对德云社的沉浮及其原因的探讨尚属空白。近10年,岳云鹏渐有继承郭德纲盛名之势,但近年来,德云社相声的影响力却处于衰退之中。原因在于,郭德纲娱乐至上的“非理性”精神是德云社相声的指挥棒,其内涵包括漠视智育、过分感性、排斥部分主流观念。郭德纲的成才受益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文化热”思潮,而岳云鹏则属于以表演相声走红的过渡型娱乐明星。尽管德云社通过商业化运作使其在当代走上大众文艺的“前台”,却始终呈现为缺乏文艺深度和底蕴、过度追求媚俗的文化形式。德云社现象启示中国传统艺术现代化转化的目标应当是适度批判的理性文化,而非过分突出享乐的感性文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云社相声 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转化 大众都市文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