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都市郊区乡村多功能分类、演化趋势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林楠 杨茂伟 +1 位作者 刘玉 周鹏娜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8,共11页
大都市郊区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未来如何通过功能拓展满足城市和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如何通过功能的优化组合和协同发展实现自身振兴,是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以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为文献来源数据库,... 大都市郊区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未来如何通过功能拓展满足城市和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如何通过功能的优化组合和协同发展实现自身振兴,是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以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为文献来源数据库,运用文献调研法,系统梳理了相关文献,在客观辨识大都市城乡主体需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了大都市郊区乡村多功能的内涵、特征及分类,多功能演化动力机制与趋势,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结果表明:1)大都市郊区乡村多功能是为满足城乡居民各类需求、维持郊区乡村自身及所依托大都市融合共生和城乡协作发展所能提供的各类服务和功能的总和,率先响应城乡主体需求而分化和拓展。据此,基于乡村内生型和城镇引致型2类需求,设计了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大都市郊区乡村多功能分类体系;2)乡村多功能演化发展是自然地理系统、社会经济系统、政策与制度以及人类活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功能演化进程领先于一般乡村,率先呈现“生产功能现代化与特色化、生活功能便利化与人文化、生态功能绿色化与可持续”的发展趋势;3)从基础理论和分类体系构建、创新发展规划政策约束下乡村多功能分区识别方法、积极探索多功能协同的典型路径与模式、完善乡村多功能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4个方面展望了大都市郊区乡村多功能未来协同演化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郊区 城乡主体需求 乡村多功能 城乡融合发展 协同演化
下载PDF
基于城乡关系演进的大都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研究综述
2
作者 范晓涵 胡智超 +1 位作者 赵之枫 方白雪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11期15-22,共8页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我国城乡关系不断演进并朝良性方向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态势逐步形成。大都市郊区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对促进城乡融合起着重要作用,正日益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对30余年间大都市郊区...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我国城乡关系不断演进并朝良性方向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态势逐步形成。大都市郊区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对促进城乡融合起着重要作用,正日益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对30余年间大都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的关注热点呈阶段性变化。基于国家政策演进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关系分为城乡二元结构探索调整、城乡统筹、城乡融合3个阶段,对应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别为发展特征、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发展路径。进一步聚焦各时间阶段该领域的研究,发现存在四方面不足:1)针对收缩型小城镇的研究相对不足;2)量化研究相对缺乏;3)非实体要素研究薄弱;4)针对西部地区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继而针对现状问题提出未来研究应结合人口收缩态势关注收缩型小城镇,推进量化研究和非实体要素维度研究,通过类型学的导入加强针对性研究,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大都市郊区小城镇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郊区小城镇 城乡关系 政策演变 CITESPACE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大都市郊区美丽乡村规划实践——以广州市增城区公安村为例
3
作者 梁佩瑜 谢泳龙 何爱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4期91-94,共4页
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增城区作为广州市远郊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梳理乡村振兴下村庄规划编制的相关研究和政策,以公安村为例,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大都市郊区美... 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增城区作为广州市远郊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梳理乡村振兴下村庄规划编制的相关研究和政策,以公安村为例,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大都市郊区美丽乡村规划实践。提出从“用地(多规合一)、产业(农业、旅游)、生态(设施、绿道、建筑、景观)”着手的规划编制思路,并进一步提出“加强规划协调,确保规划落地;加强产业规划,促进产业振兴;做好基础设施规划,助力生态振兴;做好整治规划,营造生态宜居;建立重点项目库,规划分步实施”的五大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都市郊区 美丽乡村 规划
下载PDF
成都市郊区土壤芽孢杆菌的解磷、解钾潜力 被引量:17
4
作者 胡容平 邓香洁 +2 位作者 龚国淑 唐志燕 张世熔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67-169,共3页
采用稀释平板法对成都市郊区27个土壤样品进行了芽孢杆菌的分离,获得333个菌株。在解磷、解钾培养基上分析其解磷、解钾能力。结果表明,约有15%的土壤芽孢杆菌菌株分解无机磷的效果显著,分属15种芽孢杆菌,其中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 采用稀释平板法对成都市郊区27个土壤样品进行了芽孢杆菌的分离,获得333个菌株。在解磷、解钾培养基上分析其解磷、解钾能力。结果表明,约有15%的土壤芽孢杆菌菌株分解无机磷的效果显著,分属15种芽孢杆菌,其中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为分解无机磷的优势芽孢杆菌。多数菌株也能在有机磷和钾细菌培养基上生长,但分解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芽孢杆菌 解磷 解钾 都市郊区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空间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袁枫朝 严金明 燕新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1-65,257,共6页
针对当前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立足于未来,借助GIS对现行规划基本农田进行空间优化。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考虑区域未来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基本农田保护的影响,选取现状地类、坡度、土地污染、地质灾害、城镇和... 针对当前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立足于未来,借助GIS对现行规划基本农田进行空间优化。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考虑区域未来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基本农田保护的影响,选取现状地类、坡度、土地污染、地质灾害、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影响因子,结合GIS空间分析,采取先排除,后补充的方法,使房山区规划基本农田在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上得到了优化,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规划提供了一个科学可行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都市郊区 基本农田 优化
下载PDF
大都市郊区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设计 被引量:40
6
作者 谷晓坤 刘静 +2 位作者 张正峰 蔡梦婉 刘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5-211,共7页
开展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是实现土地整治多功能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以上海市金泽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评价项目区景观格局与污染风险,提出江南水乡景观重建的土地整治目标。依据不同类型景观基底及生态功能需求设计景观调整优化模式... 开展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是实现土地整治多功能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以上海市金泽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评价项目区景观格局与污染风险,提出江南水乡景观重建的土地整治目标。依据不同类型景观基底及生态功能需求设计景观调整优化模式:水系景观整治模式通过河网贯通、圩堤建设与堤边绿化,提高湖、河、塘的景观连通度;点源污染整治设置'乔灌草'缓冲带,提高隔离防护功能;基本农田整治模式强调田块撤并与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景观生产功能;村庄整治模式建设生活基础服务与休闲观光设施,改善村庄景观的生活休闲功能。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与传统的农地整治,在模式设计的思路与工程设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设计 生态 土地整治 模式设计 景观生态型 江南水乡 都市郊区
下载PDF
成都市郊区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鹏飞 于晓飞 杨大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1006-1012,共7页
为了掌握成都市郊区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2008年10月对成都市郊区的绿化林、农田和菜地内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13只,隶属于2门6纲10类(目),优势类群为大蚓类(Macrodrile oligoc... 为了掌握成都市郊区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2008年10月对成都市郊区的绿化林、农田和菜地内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13只,隶属于2门6纲10类(目),优势类群为大蚓类(Macrodrile oligochaetes)和小蚓类(Microdrile oligochaetes);中小型土壤动物1118只,隶属4门7纲10类(目),优势类群为弹尾目(Diplura)、线虫类(Nematode)和线蚓类(Enchytraeidae);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的大小顺序均为菜地>林地>农田,但仅有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有显著差异(P<0.05);大型土壤动物群落间的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中小型的差异显著(P<0.05);大型土壤动物群落间相似性低于中小型;林地和菜地土壤动物垂直分布的表聚性高于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的表聚性高于中小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大型和中小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土地利用方式 都市郊区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成都市郊区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启刚 张叶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3-818,共6页
将遥感影像经过纠正和增强后,采用自动分类和目视判读结合的方法获取了成都市郊区的景观类型分布信息;通过选择分析指标,对研究区景观格局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郊区生态环境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总体景观格局由少数景观类型... 将遥感影像经过纠正和增强后,采用自动分类和目视判读结合的方法获取了成都市郊区的景观类型分布信息;通过选择分析指标,对研究区景观格局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郊区生态环境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总体景观格局由少数景观类型占主导地位。成都市郊区各区县间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双流县和温江区保持了良好的景观多样性,而龙泉驿区和青白江区景观相对比较单一;郫县和温江区景观由少数类型占主导地位比其他区县突出;在景观分布形式上,双流县和新都区景观成片分布现象也比其他区县严重;各区县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影响也不相同,其中双流县景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而青白江区和龙泉驿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指数 都市郊区 自动分类 目视判读
下载PDF
论都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保护——以北京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为例 被引量:63
9
作者 王云才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4-334,共11页
城市化是我国 2 1世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城乡一体化整合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战略主题。面向都市圈的游憩产业和游憩景观成为郊区发展中最活跃的经济成分和景观要素。科学合理地利用郊区开放空间和进行游憩景观规划对保护... 城市化是我国 2 1世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城乡一体化整合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战略主题。面向都市圈的游憩产业和游憩景观成为郊区发展中最活跃的经济成分和景观要素。科学合理地利用郊区开放空间和进行游憩景观规划对保护都市圈景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市郊区为例 ,在典型研究郊区景观利用与景观生态破坏和定量评价景观行为相容度的基础上 ,论述了都市郊区景观开发与游憩景观规划的规律、游憩景观区域规划和乡村游憩景观规划 ,并提出了建设北京市郊区完善的游憩景观体系和景观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郊区 开放空间 游憩景观规划 景观生态保护 北京市
下载PDF
大都市郊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约束条件与激励机制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远来 严金明 李莉莉 《兰州学刊》 2007年第10期83-85,共3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郊区——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在分析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 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郊区——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在分析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激励机制:加快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产权改革步伐,推动宅基地流转市场的形成;调动市场力量参与,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规划研究,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规模和时序;建立农村居民参与机制,确保农村居民点用地产权调整与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促进农村居民点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约束条件 激励机制 都市郊区
下载PDF
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大都市郊区耕地保护——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茜宇 张占录 华逸龙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5年第4期30-34,共5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都市郊区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耕地保护缺乏经济补偿机制和动力机制出发,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设立和配置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政策的路径。研究表明:1土地发展权基于公平的理念,因规划和...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都市郊区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耕地保护缺乏经济补偿机制和动力机制出发,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设立和配置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政策的路径。研究表明:1土地发展权基于公平的理念,因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而产生;2土地发展权为耕地保护提供了一个与土地用途管制相补充的经济补偿机制;3土地发展权的初始配置需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根据相关指标确定土地发展权的初始数量;4土地发展权对耕地保护的实现路径主要体现为市场交易和政府购买。基于此,政府应通过法律、规划监管的完善和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来构建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耕地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都市郊区 耕地保护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大都市郊区山地景观规划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邵景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8-234,316,共8页
都市郊区的山地景观规划旨在协调都市和郊区、景观和发展等之间的利用与保护关系,为当地社区居民抉择产业行为与景观效应保护时,提供一条良好均衡的便捷路径。基于景观协调理念,使用土地利用图、TM影像、地形图和参与式农村评估、野外... 都市郊区的山地景观规划旨在协调都市和郊区、景观和发展等之间的利用与保护关系,为当地社区居民抉择产业行为与景观效应保护时,提供一条良好均衡的便捷路径。基于景观协调理念,使用土地利用图、TM影像、地形图和参与式农村评估、野外踏勘获得的数据基础,进行都市郊区山地区域内景观镶嵌要素与人类福祉间耦合的情景安排,结果表明:未来景观情景强调资源约束和引导经济发展,符合样区以往景观格局演化规律,及今后人口、乡村(城镇)经济和景观行为的变动态势对景观格局调整的需求;情景数量调整注重内涵挖潜,建立了城镇居住用地的扩张与农村居住用地的减少间的消长关系,以改过去以牺牲农用地尤其耕地的扩张方式的再度发生,且适时增加郊区耕地的建园、还林规模和保持未利用地的景观效应发挥;情景空间展布采用分区协调模式,符合样区的微观立地实际,景观状况较好的宽谷、缓坡或低山区注重景观效应的保护和自然恢复,较健康的轻度干扰区或不健康的重度扰动区实行景观格局保护下的重建,而陡坡或裸土(岩)区诉诸于不发展才是最大发展的景观效应策略;都市郊区的山地景观规划必须通过对过去景观格局演化的辨识,做到协调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冲突。研究符合山地都市郊区开放空间的产业-景观-用途间协调战略需求的多视角理解,有助于丰富统筹城乡格局下人们对都市郊区产业-景观间耦合镶嵌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域规划 景观嵌块要素 山地景观规划 景观安排策略 都市郊区
下载PDF
大都市郊区耕地保有量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远来 况殿权 《资源与产业》 2008年第2期44-48,共5页
大都市郊区的耕地兼具生产、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功能,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背景下,合理确定大都市郊区的耕地保有量是目前耕地保护政策的一个难点。本文以经济发达的大都市郊区——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采用预留法、粮食需求法和回归分析预... 大都市郊区的耕地兼具生产、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功能,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背景下,合理确定大都市郊区的耕地保有量是目前耕地保护政策的一个难点。本文以经济发达的大都市郊区——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采用预留法、粮食需求法和回归分析预测法分别构建了大兴区耕地保有量的预测模型,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对耕地保有量进行预测,提出耕地保有量的若干方案及其预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有量 都市郊区 北京市大兴区
下载PDF
大都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探究——以上海奉贤区十村村规划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瑶 苏莎莎 潘鑫 《小城镇建设》 2008年第5期52-55,共4页
上海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市委2006年一号文确定了郊区各层次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意见。结合上海的情况,市委市政府提出“规划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民主法制加强”三十个字的上海建设社会主... 上海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市委2006年一号文确定了郊区各层次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意见。结合上海的情况,市委市政府提出“规划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民主法制加强”三十个字的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新郊区的总体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 都市郊区 农村建设 规划布局 上海市 指标体系 奉贤区 经济实力
下载PDF
论大都市郊区的城市化道路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4-56,共3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城市的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为基本特征的城郊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开始在我国蓬勃兴起。城郊由于紧紧靠近中心城区,比远离城区的一般乡村具有更强区位的承接优势,很容易承接中心城区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因而城郊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城市的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为基本特征的城郊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开始在我国蓬勃兴起。城郊由于紧紧靠近中心城区,比远离城区的一般乡村具有更强区位的承接优势,很容易承接中心城区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因而城郊的城市化、工业化更加有利于核心城区城市发挥其带动功能。在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城市化率总体还不高,低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同期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在我国的一些大都市又表现出比较严重的"城市病",探索大都市郊区的城市化道路对化解"城市病"和引导我国城市化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郊区 城市病 城市化 城乡统筹
下载PDF
都市郊区型乡村旅游接待综合体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南京前石塘村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兴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178-180,共3页
以南京郊区前石塘村为例,运用IPA方法分析了游客对前石塘村旅游接待综合体的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较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都市郊区乡村旅游游客在影响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感知上都有较大差别,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已... 以南京郊区前石塘村为例,运用IPA方法分析了游客对前石塘村旅游接待综合体的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较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都市郊区乡村旅游游客在影响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感知上都有较大差别,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已从最初的卫生条件、服务水平等转为交通标识等自驾游服务体系;另外,性别差异对于游客感知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郊区 乡村旅游接待综合体 满意度
下载PDF
对大都市郊区村庄整治规划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温鹏 关欣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10期51-52,共2页
结合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势在必行。大都市郊区农村的村庄整治规划有着它的特殊性。在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与上位规划衔接,相辅相成但不宜照搬;(2)打破村庄权属界线,加快土地流... 结合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势在必行。大都市郊区农村的村庄整治规划有着它的特殊性。在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与上位规划衔接,相辅相成但不宜照搬;(2)打破村庄权属界线,加快土地流转进展;(3)节约集约用地,淘汰渠灌灌溉方式;(4)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引领都市农业潮流;(5)规划协调近远期,保留村庄整治的弹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郊区 村庄整治规划 规划衔接 土地流转
下载PDF
文化创意视角下都市郊区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珊珊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48-51,共4页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都市郊区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备受游客青睐。文章在分析都市郊区型乡村旅游的内涵、特征及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合肥市为例,探讨了其发展中存在的政府管理能力不足、市场发展秩序混乱、乡村旅游乡...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都市郊区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备受游客青睐。文章在分析都市郊区型乡村旅游的内涵、特征及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合肥市为例,探讨了其发展中存在的政府管理能力不足、市场发展秩序混乱、乡村旅游乡土性不足、基层民众积极性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思路:政府应健全政策体系并规范市场秩序;市场应做好发展规划推进产业化升级;扎根乡村文化,推进农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社会基层应积极参与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 都市郊区 乡村旅游 发展策略
下载PDF
工业化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发展比较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与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立元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67-77,共11页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在差异。探究其内在的逻辑机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下,"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在企业型政府主导下,通过开发区建设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入驻,实现了产业嫁接跨越式发展,表现出增长友好与财政友好特点,以区层面为主的空间管理集权和产业空间利用集中是自我强化的结果。"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政府干预较弱,表现为以本地小微企业为主的产业渐进发展,这有利于就业机会创造和财富分配,而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空间管理向街镇单元分权更多,产业空间利用也更为分散。最后针对各自的优势与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 新苏南模式 浙江模式 江宁 鄞州
下载PDF
港口大都市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对策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绍田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立足于天津作为港口大都市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实际,在分析天津郊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天津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即科学构建市域城镇体系布局,实施优先发展战略,发展城镇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立足于天津作为港口大都市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实际,在分析天津郊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天津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即科学构建市域城镇体系布局,实施优先发展战略,发展城镇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推进人口转移政策,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发展 郊区城市化 港口 天津 人口转移 对策探讨 多元化投资机制 都市郊区 布局 优先发展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