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多立克在福建
1
作者 吴怀民 《福建史志》 2005年第4期61-61,共1页
鄂多立克(odorie 1286-1331年)是意大利圣方济各会会士,也是中世纪四大旅行家之一,与马可·波罗、伊本·白图塔、尼哥罗·康梯齐名。他在中国旅行时曾到过福州和泉州。
关键词 鄂多立克 福建 旅行家 基督教 宗教信仰
下载PDF
关于鄂多立克来华的登陆地点问题
2
作者 李玉昆 《海交史研究》 1982年第1期127-128,共2页
鄂多立克(Odoric)中文或译作和德里,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他和马可波罗、伊本拔都他、尼哥罗康梯被誉为中世纪西方四大游历家。鄂多立克于1265年(咸淳元年)出生于意大利弗里乌利省的波德讷内(也有的学者认为生于1285年或1286年)。1316... 鄂多立克(Odoric)中文或译作和德里,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他和马可波罗、伊本拔都他、尼哥罗康梯被誉为中世纪西方四大游历家。鄂多立克于1265年(咸淳元年)出生于意大利弗里乌利省的波德讷内(也有的学者认为生于1285年或1286年)。1316年起程东方之行(也有的认为1314年或131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多立克东游录 广州 泉州 福州 婆罗洲 杭州 扬州 爪哇 广东 福建 浙江 江苏 印度尼西亚 登陆地点 北京 汗八里
下载PDF
“中国来的鱼鹰”——近代欧洲之中国知识生成举隅
3
作者 杨斌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67-78,共12页
17世纪初的一天,马尔代夫的国王发现了一只在印度洋上捕鱼的大鸟,可是谁也不知其来源。最终有人告诉国王,这是一只“从中国来的鱼鹰”。通过爬梳14世纪以来的中外文献中的“中国的鱼鹰(鸬鹚)”,辅之以欧人笔下关于中国鱼苗的记录,来讨... 17世纪初的一天,马尔代夫的国王发现了一只在印度洋上捕鱼的大鸟,可是谁也不知其来源。最终有人告诉国王,这是一只“从中国来的鱼鹰”。通过爬梳14世纪以来的中外文献中的“中国的鱼鹰(鸬鹚)”,辅之以欧人笔下关于中国鱼苗的记录,来讨论近代欧洲之中国知识的生成、传播与流转,藉之管窥中外文化交流不易察觉之途径与内容,其中海洋亚洲是其重要通道与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鸬鹚 鱼苗 海洋亚洲 鄂多立克 海洋知识
下载PDF
蒙元时代西方在华宗教修会
4
作者 张国刚 吴莉苇 《海交史研究》 2003年第1期57-64,共8页
天主教会与中国的接触始于蒙元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13世纪中后期罗马教廷数次向哈剌和林(Karakorum)的蒙古王廷遣使,14世纪前期则在中国内地建立了真正的教区.随着1368年明朝的建立,这些成果很快湮没无存,并且一断就是200多年.
关键词 方济各会 孟德 北京 鄂多立克 蒙元 鲁布鲁克 马黎诺里 贵由汗 教皇派 多明我会 修会 高维 蒙元时期 忽必烈 柏朗嘉宾 蒙哥 大不里士 伊朗
下载PDF
元代西方旅行家笔下的杭州穆斯林状况辨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晓春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62-169,共8页
元代西方旅行家鄂多立克和伊本·拔图塔①关于杭州穆斯林的记载,是难得的史料,总的来说和得到汉文文献等其他文献证实的元代杭州穆斯林的基本状况——如穆斯林人口较多、有聚居区、有清真寺——相吻合.但是也有着夸张乃至不实之处,... 元代西方旅行家鄂多立克和伊本·拔图塔①关于杭州穆斯林的记载,是难得的史料,总的来说和得到汉文文献等其他文献证实的元代杭州穆斯林的基本状况——如穆斯林人口较多、有聚居区、有清真寺——相吻合.但是也有着夸张乃至不实之处,特别突出的是其中关于穆斯林人口非常多的记载.因此,相关的记载并不能作为反映元代杭州穆斯林状况的完全可靠的史料来利用,而只能作为次一等的参考资料来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多立克(odoric DA Pordenone) 伊本·拔图塔(Ibn Ba(t)(t)tū(t)a) 杭州穆斯林
下载PDF
论麻喏巴歇的兴盛 被引量:1
6
作者 池齐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9-16,共8页
麻喏巴歇,又名满者百夷,十三世纪兴起于烟波浩渺中的南洋群岛。她是印度尼西亚古史上的黄金时代。麻喏巴歇的开国君主以一村镇为基地,逐步建立起一个帝国,继室利佛逝(三佛齐)之后,再一次统一了全印尼。访问这里的僧人、使节,无论是来自... 麻喏巴歇,又名满者百夷,十三世纪兴起于烟波浩渺中的南洋群岛。她是印度尼西亚古史上的黄金时代。麻喏巴歇的开国君主以一村镇为基地,逐步建立起一个帝国,继室利佛逝(三佛齐)之后,再一次统一了全印尼。访问这里的僧人、使节,无论是来自西方文粹之邦意大利的鄂多立克(Odorico 1265—1331)或是中华明王朝的郑和使团,无不惊叹她的富庶与美丽。但是史家对麻喏巴歇兴盛的原因与走过的道路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而多偏重于叙述其开国君主的谋略、王家的姻亲、谱系、瑜伽密宗的功课之类。本文试图探讨她兴盛的条件、特点以及当时中国与麻喏巴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喏巴歇 室利佛逝 鄂多立克 明王朝 汪大渊 王家 三佛齐 粹之 密宗 政局稳定
下载PDF
中世纪欧亚繁荣的海上贸易通道——读雅各《光明之城》有关航路的叙述
7
作者 陈延杭 《海交史研究》 2000年第2期24-30,共7页
犹太学者、商人也可称为拉比的雅各·德安科纳(Jacob D Ancona)的手稿《光明之城》(The city of Light),经著名学者大卫·塞尔本(David Selboume)发现、研究并翻译出版公诸于世,引起海内外广泛的关注。书中主要内容是介绍他... 犹太学者、商人也可称为拉比的雅各·德安科纳(Jacob D Ancona)的手稿《光明之城》(The city of Light),经著名学者大卫·塞尔本(David Selboume)发现、研究并翻译出版公诸于世,引起海内外广泛的关注。书中主要内容是介绍他在泉州的见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海上贸易 《光明之城》 雅各 亚洲 欧洲 航海路线 马可波罗 鄂多立克
下载PDF
游记文学中的蒙元音乐形象释读
8
作者 陈晶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7-23,共7页
在蒙古史研究领域内,13世纪的两位传教士的蒙古游记——《柏朗嘉宾蒙古行纪》和《鲁布鲁克东行纪》成为欧洲人对蒙古人最早的专门记述,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蒙古音乐文化的两部重要参考文献;被誉为元代来华欧洲旅行家中影响仅次于马可波... 在蒙古史研究领域内,13世纪的两位传教士的蒙古游记——《柏朗嘉宾蒙古行纪》和《鲁布鲁克东行纪》成为欧洲人对蒙古人最早的专门记述,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蒙古音乐文化的两部重要参考文献;被誉为元代来华欧洲旅行家中影响仅次于马可波罗的意大利方济各教会会士鄂多立克的《鄂多立克东游录》,以及欧洲中世纪一部极富想象力的散文体虚构游记《曼德维尔游记》,这两本游记以“他者视阈”共同构建了互为印证、互为参考的元代音乐文化。这四本游记体现的是东西音乐文化内容的双向交流与积累,并折射出蒙元音乐形象与音乐文化的历时性演进与变化,而这种变化则是欧洲社会语境与游记作者身份共同合力的结果。在四本游记中的蒙古族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与宫廷音乐等部分,可窥探13至14世纪西方人眼中的蒙古族音乐以及“多面”蒙元音乐文化形象塑造的深层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 《鲁布鲁克东行纪》 鄂多立克东游录》 《曼德维尔游记》 蒙元音乐 音乐形象
下载PDF
中国的马可·波罗——列班·扫马西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宁 《国际汉学》 2003年第2期107-118,共12页
蒙古人在欧亚大陆创造了一个世界帝国,彻底打通了东西方世界。一个世纪间,商人们为了财富,传教士则为了上帝,很多西方旅行家到了中国,最著名的如马可·波罗、鄂多立克、孟德·高维奴,但是,也有一位来自中国的旅行家,从北京到巴... 蒙古人在欧亚大陆创造了一个世界帝国,彻底打通了东西方世界。一个世纪间,商人们为了财富,传教士则为了上帝,很多西方旅行家到了中国,最著名的如马可·波罗、鄂多立克、孟德·高维奴,但是,也有一位来自中国的旅行家,从北京到巴黎,七百多年前……马可·波罗一家在上都觐见忽必烈大汗,那年秋后,大汗移驾大都,马可·波罗也随去了。元大都看上去比上都规模大许多。《游记》描述的上都更像是由几座建筑点缀的猎场,而汗八里的确是一座大城,有雄伟壮丽的宫殿、城墙与护城河,还有民居、街市、二万五千多名娼妓和一位景教大主教。1275年前后马可·波罗到达北京的时候,景教徒列班·扫马(Rabban Sauma)与他的徒弟马古思(Rabban Markos)正在北京城西南50公里外的房山'十字寺'修行,准备去耶路撒冷朝圣。1275年,列班·扫马52岁,是一位颇有声望的景教僧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马 列班 十字寺 元大都 伊儿汗国 汗八里 鄂多立克 蒙古人 阿八哈 大不里士
原文传递
利玛窦及其《中国札记》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方 《文史知识》 1984年第6期102-107,共6页
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欧洲曾陆续出现过一些关于中国的游记,其中著名的如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鄂多立克的《东游录》等,都记述了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物产富饶的先进国家。但由于当时人们世界地理知识的贫乏,而... 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欧洲曾陆续出现过一些关于中国的游记,其中著名的如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鄂多立克的《东游录》等,都记述了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物产富饶的先进国家。但由于当时人们世界地理知识的贫乏,而这些书又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许多欧洲人对中国是否存在,还是怀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东方见闻录 物产富饶 马可波罗 地理知识 鄂多立克 世界地图 万历皇帝 耶稣会士 浑盖通宪图说
原文传递
《光明之城》与南宋泉州社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玉昆 《国际汉学》 2003年第2期50-60,共11页
《光明之城》的出版,轰动了国际汉学界,并引发了对于手稿真伪的剧烈争论,这是正常的。《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以来,全世界已有近三百种手抄本和译本,但直到现在,学界还在争论马可·波罗究竟有没有到过中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 《光明之城》的出版,轰动了国际汉学界,并引发了对于手稿真伪的剧烈争论,这是正常的。《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以来,全世界已有近三百种手抄本和译本,但直到现在,学界还在争论马可·波罗究竟有没有到过中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中国部主任弗朗西丝·伍德(吴芳思)在《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一书中就认为马可·波罗没有到过中国。关于《光明之城》的争论刚刚开始,对它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一《光明之城》之我见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光明之城》的手稿是伪造的,它对宋末刺桐历史的描述是错误或不真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界 刺桐 蕃商 宋末 鄂多立克 苏魏公文集 宗女 市舶司 蕃学 三佛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