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及其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启示 被引量:31
1
作者 尤源 牛小兵 +4 位作者 辛红刚 冯胜斌 宋娟 毛振华 张丹丹 《石油科技论坛》 2013年第1期12-18,66,共7页
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致密油储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制约致密油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难、分类评价难、预测难,并且孔隙结构与油气赋存和渗流的关系复杂等。国外在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致密油储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制约致密油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难、分类评价难、预测难,并且孔隙结构与油气赋存和渗流的关系复杂等。国外在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发现了纳米孔喉储集类型并研究了其成因;逐级深入,形成了微观尺度分析测试系列方法;发展了数字岩心技术;定量分析了矿物成分及其在微观渗流中的作用;有效识别和表征了微裂缝;对比分析了储层中各类孔隙及流体分子的尺度。根据国外的经验,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指出要在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测试手段上有所突破;要证实致密油储层中纳米级孔隙的存在与否及其贡献;要揭示致密油储层中孔隙和喉道的配置关系;要认识致密油储层中微裂缝发育及分布规律;要探讨致密油储层改造及储层保护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孔隙结构纳米孔隙数字岩心
下载PDF
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以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油田长7储层为例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浩 陈刚 +6 位作者 朱玉双 党永潮 陈娟 王恒力 斯扬 白超 李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9,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油田长7致密油储层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由于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的薄弱制约了致密油勘探开发进程,对后期开采具有较大影响。该文采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微纳米CT扫描等技术,对新安边油田长7致密油储层的储... 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油田长7致密油储层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由于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的薄弱制约了致密油勘探开发进程,对后期开采具有较大影响。该文采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微纳米CT扫描等技术,对新安边油田长7致密油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及微观孔隙结构参数进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长7致密油储层孔隙类型主要分为三类:粒间孔、溶孔、微裂缝。研究区发育大量纳米级孔喉,其对储层的储集及渗流能力具有较大贡献。依据不同样品的排驱压力划分:排驱压力小于1 MPa时,微米尺度孔隙丰富且连通性好,孔喉形态多为粗大管状、条带状,喉道半径主要集中在100~380 nm;排驱压力介于1~3 MPa之间,局部孔隙连通性好,纳米尺度孔喉多发育于粒内溶孔,孔喉形态表现为管束状、球状,喉道半径主要分布于75~250 nm;排驱压力大于3 MPa时,大量孤立的小球状孔喉聚集,垂向连通性差,仅局部微裂缝发育区提供储集空间,喉道半径主要集中为15~7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高压压汞 纳米CT 致密储层 长7储层 新安边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国外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进展及其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尤源 牛小兵 +4 位作者 辛红刚 冯胜斌 宋娟 毛振华 张丹丹 《低渗透油气田》 2012年第3期31-37,共7页
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致密油储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制约致密油开发的关键问题。国外在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面开发了新技术,获得了新认识,对致密油工业开发起到了助推作用。我国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研... 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致密油储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制约致密油开发的关键问题。国外在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面开发了新技术,获得了新认识,对致密油工业开发起到了助推作用。我国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需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突破常规,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制约致密油开发的基础问题。介绍了国外在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面采用的新方法及取得的认识,分析了致密油储层基本特征及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的难点,初步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 孔隙结构 纳米孔隙 数字岩心
下载PDF
基于孔隙结构控制的致密砂岩可动流体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上三叠统长6致密砂岩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松涛 林士尧 +4 位作者 晁代君 翟秀芬 王晓瑞 黄秀 徐加乐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22-1232,共11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QEMSCAN、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微米CT、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孔隙结构与可动流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庆地区长6储层发育原生粒间孔、颗粒溶蚀孔与粒间溶蚀扩大孔,... 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QEMSCAN、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微米CT、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孔隙结构与可动流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庆地区长6储层发育原生粒间孔、颗粒溶蚀孔与粒间溶蚀扩大孔,以钾长石、岩屑、方解石溶蚀为主;CT三维孔喉模型指示孔喉连通性中等-好,连通孔隙体积比例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关系。长6致密砂岩可动流体饱和度介于70%~90%之间,可动油饱和度介于40%~65%之间,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渗透率样品可动流体与可动油分布的优势孔喉尺寸具有差异性,当空气渗透率从大于1×10^-3μm^2到(0.1~1)×10^-3μm^2再到小于0.1×10^-3μm^2,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布的优势孔喉半径从0.1~1μm减小到0.01~0.1μm再到0.001~0.01μm,可动油饱和度分布的优势孔喉半径从1~10μm减小到0.1~1μm再到0.001~0.01μm。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可动流体的关系,为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低渗透砂岩 致密砂岩 致密 孔隙结构 可动流体 可动 纳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