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鄂州市博物馆文化IP的产品创新设计
- 1
-
-
作者
熊灿
彭红
-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艺术科技》
2021年第4期8-10,共3页
-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基于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的文创产品开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BH160。
-
文摘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案例分析、实践参与、总结归纳等研究方法,将鄂州市博物馆铜镜作为文化IP,提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因子山字纹作为衍生对象进行权重分析,构建因子图谱;针对不同人群定位、设计痛点、不同功能需求提供不同的技术支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既有博物馆藏品特色,又有鄂州市地域特色,期望为博物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鄂州市博物馆和城市旅游发展。
-
关键词
鄂州市博物馆
文化IP
文化设计因子
文化创意
-
分类号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对面山墓群
- 2
-
-
作者
余骏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大众考古》
2022年第3期12-13,共2页
-
文摘
花湖机场项目位于鄂州燕矶镇杜湾村附近。湖北省文旅厅组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州市博物馆等12家单位22支考古队伍,对机场建设核心区域内27处文物点实施了近三个月的勘探发掘,实际完成勘探面积近90万平方米,完成发掘1.26万平方米。
-
关键词
鄂州市博物馆
发掘
勘探面积
湖北鄂州
核心区域
机场
考古
湖北省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湖北鄂州刘家堰孙吴墓出土记号五铢及相关问题探讨
- 3
-
-
作者
徐劲松
余夏洪
杜蔚虹
黄晶晶
-
机构
鄂州市博物馆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
出处
《中国钱币》
2024年第3期27-35,77,共10页
-
文摘
2008年5月,为配合鄂钢技改工程建设,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在鄂州市西山街道办事处梁新屋村刘家堰发掘了一座孙吴时期的长方形券顶砖室墓,编号为刘家堰M17。出土铜钱1800余枚,表面锈蚀,均与泥土粘结成团,尚能见腐朽的穿绳痕迹。铜钱分布于墓室前部及中部,种类、大小混杂穿连,多数串状叠压,少许散置。2018年6月,鄂州市博物馆组织专人对刘家堰M17出土铜钱进行除锈清理,可辨认的种类有半两、西汉五铢、大泉五十、布泉、货泉、蜀五铢、直百五铢、曹魏五铢、东汉五铢、董卓五铢、剪轮五铢等,其中记号五铢88枚,出土数量较本地区同期同类墓葬多。
-
关键词
鄂州市博物馆
大泉五十
西汉五铢
直百五铢
砖室墓
布泉
货泉
券顶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铜镜之乡:青铜工艺扬美誉
- 4
-
-
作者
茂森林
-
出处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2016年第3期15-15,共1页
-
文摘
如果你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会看到很多的国宝级青铜器!湖北省出土的青铜器相当多,其中,鄂州号称"古代铜镜之乡",境内的1000余座古墓中,出土古铜镜500多面,大部分产自两汉三国时期。据考证,三国时期,鄂州曾为吴王之都,经济文化发达,凭借附近铜绿山丰富的铜矿,这里成为当时的冶铜铸镜中心。
-
关键词
三国时期
湖北省博物馆
经济文化发达
吴王
神兽镜
国宝级
铜铸
鄂州市博物馆
考古人员
文物修复
-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吴都 将军门楼
- 5
-
-
作者
熊寿昌
-
出处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2010年第1期2-2,共1页
-
文摘
门楼,又称"坞堡"。始于汉三国六朝时期,它是一种专为死者陪葬而制作的明器,以现实世界里的实物为原型,按比例缩小而成,是死者在另一世界继续享受生前待遇的一个缩影。
-
关键词
鄂州市博物馆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王蒙鄂州行
- 6
-
-
作者
李成员
-
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鄂州分行
-
出处
《湖北文史》
2020年第1期108-115,共8页
-
文摘
古往今来,凡逢盛世,炎黄子孙都会在神州大地造就传世不朽的文化瑰宝。中国自古就有"盛世修史,丰年盖楼"之说。鄂州作为一座拥有5000年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也有一座造型独特、气势恢宏的武昌楼,与隔江相望的黄州东坡赤壁遥相呼应。登楼远眺,鄂州、黄州景观尽收眼底。楼门横额上飘逸遒劲的"武昌楼"三个大字,是中国当代文化大家郭沫若的手迹,楼上有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撰写的《武昌楼记》。2001年,王蒙为撰写《武昌楼记》,曾应邀访问鄂州.
-
关键词
张裕钊
陈明洁
鄂州市博物馆
-
分类号
K928.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