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2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融合发展——从乡土中国向和美中国之变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平 龙昊廷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党的二十大将中国独特的现代化实践总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炼出五个重要特征,并将其提升至“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高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说到底就是推动乡土中国向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转型。乡土文化中的“... 党的二十大将中国独特的现代化实践总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炼出五个重要特征,并将其提升至“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高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说到底就是推动乡土中国向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转型。乡土文化中的“和谐共生”思想,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存智慧的体现,当代的科技革新和数字技术,也必将为中国的现代化注入生机活力。本文回顾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历程,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的社区发展和基层治理为例,探讨从乡土中国向城乡融合的和美中国之变,尝试解释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传统与现代的弥合之处,总结当今中国社会及文化结构的深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式现代化 城乡融合 和美
下载PDF
再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阅读《乡土中国》的新探索
2
作者 赵旭东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53,共19页
在我们重新去阅读费孝通半个多世纪以前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时,当是以深入认识此书背后作者的写作方式为开始的,借此而成为理解乡土中国自身发展历程的一种独特方式的新发现,并寻求一种在观念中存在的乡土中国来作为社会学、人类学... 在我们重新去阅读费孝通半个多世纪以前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时,当是以深入认识此书背后作者的写作方式为开始的,借此而成为理解乡土中国自身发展历程的一种独特方式的新发现,并寻求一种在观念中存在的乡土中国来作为社会学、人类学知识探索的独特性路径的梳理。还需要从清楚地析分出《乡土中国》一书的剖面图而去追溯此书背后所隐含着的可能的人类学原理,而这种原理的核心的核心就在于其对乡土本色的发现和解释。与此同时,我们也同样要从一种变化的语境之中去探索乡土中国自身的文化转型的发生,这自然也体现出了日益融入到了世界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意识也正是费孝通一生之中从《乡土中国》一书为开始而一以贯之地试图要去予以揭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知识探索 文化自觉
下载PDF
从乡土中国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迈向一种文化转型视角的差异性共在
3
作者 赵旭东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52,共14页
对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与改变,可以基于一种内外关系的结构性改变而做一种细致的考察。这种改变有着其自身的内力和外部压力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内力的作用来自于作为原点参照的乡土中国长期模式的存在,在其背后有着一种文化理解意义上的... 对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与改变,可以基于一种内外关系的结构性改变而做一种细致的考察。这种改变有着其自身的内力和外部压力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内力的作用来自于作为原点参照的乡土中国长期模式的存在,在其背后有着一种文化理解意义上的根基于土地束缚的存在,但这种束缚却并非一种所谓超稳定结构的存在,而是有着其自身自我适应性的结构性调整,通过迫不得已离开土地的选择而实现生计依赖上的自我转变和适应。这里会真实面对一种乡土中国其自身所固有的封闭与开放的循环,并通过多元一体的动态模式实现其自身多样性和一体性之间的平衡。由现代性冲击所带来的中国转变,要求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上从一种创造性转化的意义中去构建追求一体性存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便要求一种基于文化转型的策略性应对,这同时也将是文化、艺术以及遗产之类的存在向度重新回归于大众社会实际生活中的一种自我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元一体 文化转型 创造性转化
下载PDF
乡土中国的文化审视与命运忧思——评张丽军《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新农民想象》
4
作者 李勇 席新蕾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19,共3页
作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最发达的一个题材创作类型,乡土文学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从这些研究来看,大致也显现出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者多具有不同程度的乡村生活经验--这和乡土文学创作者的情况有些类似;第二,这些研究... 作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最发达的一个题材创作类型,乡土文学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从这些研究来看,大致也显现出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者多具有不同程度的乡村生活经验--这和乡土文学创作者的情况有些类似;第二,这些研究多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视野出发,采用的也多是比较传统的社会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第三,这些研究一般都渗透着一种深切的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张丽军的《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新农民想象》同样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新文学 文化审视 农民想象 文学 社会历史分析 悲悯情怀 张丽
下载PDF
浅谈用“三步法”阅读《乡土中国》
5
作者 潘峰 杨启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5,共4页
整本书阅读到底怎样读?可谓见仁见智。用出发点、关键点和落脚点三步法来读,可以遵循循序渐进的阅读规律,解决有限的教学时间。这样读,能读通逻辑,读活思想,能帮助学生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 三步法 整本书阅读 《乡国》 教学指导
下载PDF
乡土中国视角的江村研究:地方知识、现代特征及未来愿景——从《江村经济》与《乡土中国》出发
6
作者 江涛 龚志祥 《乡村论丛》 2024年第3期18-28,共11页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呈现、传播、传承的核心要义。随着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渗透到乡土文化的肌理中。研究发现,乡土文化变迁主要表现为从封闭性同质化到开放性异质化、从“生存理性”到“生活理性”、...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呈现、传播、传承的核心要义。随着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渗透到乡土文化的肌理中。研究发现,乡土文化变迁主要表现为从封闭性同质化到开放性异质化、从“生存理性”到“生活理性”、从“熟人社会”到“利益社会”等现代特征转向。这种变迁对“乡土中国”的“乡土本色”产生影响,但乡土文化实质并未改变,仍以“形散而神聚”为特点而存在。当前,乡土文化仍然是构建村落共同体的情感基础,也是构筑乡村社会“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应深入分析乡土文化现状,推动乡土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土文化建设,以此推动乡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地方性知识 文化变迁 《江村经济》 《乡国》
下载PDF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实施建议
7
作者 张所帅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8期14-18,共5页
《乡土中国》是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指定书目。面对新的教材内容和学习要求,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使其任务目标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得以落实、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得以落地是语文教师... 《乡土中国》是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指定书目。面对新的教材内容和学习要求,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使其任务目标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得以落实、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得以落地是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充分准备、精心设计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一问题,拟从读懂全书、合理定位、条件准备和过程展开等四个方面对《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实施提出总体建议,以期能为一线语文教师顺利开展《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提供有益启示和有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国》 整本书阅读 实施建议
下载PDF
立足真实表现 指向概念理解——《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评价微探
8
作者 陈希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6期89-92,共4页
阅读《乡土中国》的一个中心目标是促成学生真正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相匹配的评价也应关注证明“概念理解”的真实表现。评价实施的首要前提是全面认识概念理解的三维结构:第一,辨析单个学术概念的内涵;第二,把握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第三... 阅读《乡土中国》的一个中心目标是促成学生真正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相匹配的评价也应关注证明“概念理解”的真实表现。评价实施的首要前提是全面认识概念理解的三维结构:第一,辨析单个学术概念的内涵;第二,把握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第三,迁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组合运用三类表现性评价任务以获取学生的真实表现是评价的重要抓手。指向概念理解的评价路径包括:基于概念性视角确定评价目标、系统设计真实性的评价任务、师生合作构建分层评价标准、及时反馈以促成评价的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乡国》 表现性评价 概念理解
下载PDF
从黄土地到宇宙间:另一种“乡土中国”及其文明想象——论刘慈欣科幻中的乡土文化与乡村书写
9
作者 程顺溪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2,共7页
在刘慈欣的科幻书写中,相隔不啻霄壤的乡土乡村与宇宙星际奇异而又浑然地连接为一体,这一方面源于乡村世界和乡土文化实则构成了其科幻想象的主要现实基源和深层文化支点,另一方面也促使其呈现出了拼接滑动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原点和宇宙... 在刘慈欣的科幻书写中,相隔不啻霄壤的乡土乡村与宇宙星际奇异而又浑然地连接为一体,这一方面源于乡村世界和乡土文化实则构成了其科幻想象的主要现实基源和深层文化支点,另一方面也促使其呈现出了拼接滑动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原点和宇宙星际的文明终极之间的奇异性乡村景观。从“乡土中国”的核心文化命题来看,这一乡村科幻书写不仅以宏阔终极的宇宙视域取代西方现代性视域,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乡土中国”的现代性困境,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从乡村到宇宙的文化与想象时空,还将科技启蒙引入乡村并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坚实的主体性,最终推动其走向了宇宙田园的新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奇异性乡村 宇宙田园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整本书阅读教学--以ChatGPT在《乡土中国》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芳芳 陈志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破圈”使得教师有准备地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引起的变革显得迫切而必要。本文以《乡土中国》为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识变和求变。ChatGPT能够发挥智能助手、移动学伴和创意引擎等作用,... 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破圈”使得教师有准备地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引起的变革显得迫切而必要。本文以《乡土中国》为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识变和求变。ChatGPT能够发挥智能助手、移动学伴和创意引擎等作用,推动阅读教学的时空拓展和减负增效。整本书阅读教学应厘清ChatGPT的位序和边界,实施流程再造,在人机交互、反向质疑中实现多任务群整合,也应关注技术无序使用可能引发的数据异象、思维僵化和感知退化,注重营造群智融合、和谐共进的教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乡国》 整本书阅读 技术赋能
下载PDF
乡土现代化的影像审思--近十年来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面向与文化图景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7,共7页
自古以来,中国人与土地之间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对土地的认识、依恋与寄托,形成“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格局。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卷入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中。“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指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全方位走... 自古以来,中国人与土地之间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对土地的认识、依恋与寄托,形成“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格局。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卷入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中。“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指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全方位走向现代化的系统进程。”[1]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经历自主探索到全面建设的发展历程。从空间上看,现代化有城市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在实际发展中,中国城乡、区域发展的现状,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从而打破了“乡土中国”原有的秩序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探索 文化格局 综合性概念 农村题材电影 依存关系 人与 文化图景
下载PDF
《乡土中国》对农村公费师范生班级管理的启示
12
作者 张馨月 《学周刊》 2024年第7期150-154,共5页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征的社会学著作,究其核心特征,有以下三点:熟人社会、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农村公费师范生是应政策的推行而产生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从“农村”中来又必须到“农村”中去。文章将根据...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征的社会学著作,究其核心特征,有以下三点:熟人社会、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农村公费师范生是应政策的推行而产生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从“农村”中来又必须到“农村”中去。文章将根据《乡土中国》一书中的三大核心特征,对乡土社会特征与农村公费师范生班级特征的同构性进行分析,挖掘三大特征对农村公费师范生班级管理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索该书理念对农村公费师范生班级管理的创新点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国》 农村公费师范生 班级管理
下载PDF
架构读写桥梁 提升思维品质——《界定核心概念:提升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有效路径——〈乡土中国〉在写作中的融通与运用》课例点评
13
作者 覃霞峰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1期20-20,共1页
《乡土中国》是进入高中统编语文教材、要求高一学生必读的学术著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设计了十八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乡土中国》的阅读就对应了其中两个任务群的学习:一是整本书阅读与... 《乡土中国》是进入高中统编语文教材、要求高一学生必读的学术著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设计了十八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乡土中国》的阅读就对应了其中两个任务群的学习:一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二是学术论著专题研讨。《课标》一经颁布,《乡土中国》的阅读指导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包括课例都非常丰富。但将《乡土中国》和写作教学联系在一起的设计不多见,尤其是抓住“核心概念的界定”这个点来教学生写议论文的更是少有。特级教师蓝玉执教的课例《界定核心概念:提升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有效路径——〈乡土中国〉在写作中的融通与运用》,为我们提供了从整本书阅读到以议论文写作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优秀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 语文教学 整本书阅读 学术论著 《乡国》 专题研讨 课例 语文教材
下载PDF
当代中国乡土文学英译路径探析:以莫言与贾平凹为例
14
作者 冯正斌 汪学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作为中国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莫言与贾平凹创作体量相当,所获荣誉相近,国内影响力难分伯仲,然就中长篇小说英译情况而言,二者在英译作品数量及译介效果方面相去甚远。莫言小说在译者、出版社及作家等的共同努力之下得以有效推介,而贾平... 作为中国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莫言与贾平凹创作体量相当,所获荣誉相近,国内影响力难分伯仲,然就中长篇小说英译情况而言,二者在英译作品数量及译介效果方面相去甚远。莫言小说在译者、出版社及作家等的共同努力之下得以有效推介,而贾平凹小说却因创作手法、译者模式、传播途径以及读者定位的不足尚未取得良好传播实绩。系统梳理莫言与贾平凹中长篇小说英译活动的差异,并借鉴传播学相关概念,可以构建中国乡土文学的英译传播路径,助力中国乡土文学“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乡文学 英译 莫言 贾平凹 传播学
下载PDF
城乡叙事之变格与乡土中国之再现——贾平凹《河山传》论
15
作者 王顺天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4-169,共6页
《河山传》作为贾平凹城乡题材小说谱系中的最新力作,对同类型小说中城乡二元对立、相互隔膜的叙事进行了修复,呈现出一种叙事模式的变格,即对城乡之间生活的差距、情感的割裂、精神的断代、农村人进入城市后的无根感,通过带有传奇性的... 《河山传》作为贾平凹城乡题材小说谱系中的最新力作,对同类型小说中城乡二元对立、相互隔膜的叙事进行了修复,呈现出一种叙事模式的变格,即对城乡之间生活的差距、情感的割裂、精神的断代、农村人进入城市后的无根感,通过带有传奇性的叙事和日常化的叙事重新进行了链接与缝合,使城乡间的差异和矛盾,不再那么赤裸和尖锐,在叙事中流露出温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城乡叙事 类型小说 变格 传奇性 叙事模式 城乡二元对立
下载PDF
抓住关键概念,指向核心素养——《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策略
16
作者 王立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25,共5页
《乡土中国》作为社会学著作的经典代表被选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统编语文教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于这部将层层嵌套的概念作为全书支点的理论性著作,读者不能被其纷繁复杂的概念体系所困扰,必须坚持以语文学科... 《乡土中国》作为社会学著作的经典代表被选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统编语文教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于这部将层层嵌套的概念作为全书支点的理论性著作,读者不能被其纷繁复杂的概念体系所困扰,必须坚持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关键性概念为依托,有效汲取书中的语文素养精华,切实发挥学术著作类整本书阅读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核心素养 《乡国》
下载PDF
《乡土中国》何以成为经典
17
作者 左富强 《学语文》 2024年第2期3-6,共4页
《乡土中国》因其社会学领域内的开创性、奠基性的学术价值和文风浅近、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学价值等多元价值让它成为经典。《乡土中国》成为经典既有其价值多元的内因,也有其作者的影响力、出版的时机、作品的宣传等外因,是内外因共同作... 《乡土中国》因其社会学领域内的开创性、奠基性的学术价值和文风浅近、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学价值等多元价值让它成为经典。《乡土中国》成为经典既有其价值多元的内因,也有其作者的影响力、出版的时机、作品的宣传等外因,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国》 经典 内外因 费孝通
下载PDF
高中“学术小论文写作”指导策略——在《小二黑结婚》中探寻《乡土中国》
18
作者 魏志军 《学语文》 2024年第5期72-74,共3页
高中生撰写学术小论文,是选修课程中对学术论著进行深度学习的高阶任务。本教学通过《小二黑结婚》与《乡土中国》的显性关联,有机整合若干学习内容,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设计活动,有效指导,评价多维,以达成小论文写作任务,使学生的思维... 高中生撰写学术小论文,是选修课程中对学术论著进行深度学习的高阶任务。本教学通过《小二黑结婚》与《乡土中国》的显性关联,有机整合若干学习内容,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设计活动,有效指导,评价多维,以达成小论文写作任务,使学生的思维在逻辑性、系统性的研究中向深度进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二黑结婚》 《乡国》 学术小论文 关联
下载PDF
指向深度学习的整本书阅读“境脉学习”路径创设策略——以《乡土中国》为例
19
作者 余铕 《学语文》 2024年第5期19-22,共4页
《乡土中国》被列入高中“整本书阅读”单元的意义重大,对一个人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文化自觉”,重返文明根基,实现对自身人格的滋养至关重要。但高一学生缺少阅读整本学术著作的经验。教师可以创设指向深度学习的阅读境脉,以“联想激... 《乡土中国》被列入高中“整本书阅读”单元的意义重大,对一个人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文化自觉”,重返文明根基,实现对自身人格的滋养至关重要。但高一学生缺少阅读整本学术著作的经验。教师可以创设指向深度学习的阅读境脉,以“联想激活先验知识,导入认知契机情境”“筛选重组教学内容,建构专题学习情境”“深度加工核心知识,设置迁移应用情境”等主要策略,为《乡土中国》整本书专题阅读教学提供高效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乡国》 整本书阅读 境脉学习
下载PDF
后乡土中国语境下三农类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阐释与路径选择
20
作者 陈聪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三农类短视频作为“新时代文本”,为展现乡村生活、助力乡村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传播途径。运用田野调查法、数据分析法、深度访谈法对三农类短视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之下,三农类短视频的发展正逢其时,... 三农类短视频作为“新时代文本”,为展现乡村生活、助力乡村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传播途径。运用田野调查法、数据分析法、深度访谈法对三农类短视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之下,三农类短视频的发展正逢其时,具有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重塑乡村生活图景、拓宽农民致富渠道的价值意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探索通过优质创作,提升短视频内容品质;凝聚合力,搭建多主体参与平台;经济变现,开辟多元乡村产业链;增值服务,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等路径,让乡村资源借助短视频形式获得更大范围内连接与传播,以期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兴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乡 三农 短视频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