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里士多德的分配公正理论
1
作者 雷力嫣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88-89,共2页
自古以来,公正既是伦理的又是政治的范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中均有关于公正的详细论述。亚里士多德对于分配公正以及实现它的政体条件的相关论述对我国当前分配制度改革的现实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分配公正 配得 政体 法律
下载PDF
论《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荣誉及其根据
2
作者 付文博 《宜宾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9-65,共7页
亚里士多德将荣誉界定为最大的外在善,但他的界定会导致两个问题,即荣誉的价值依据问题和作为最大的外在善的荣誉与朋友的关系问题。因此在理解亚里士多德对荣誉概念的界定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荣誉的价值根据不是外在的授予者,而是与其... 亚里士多德将荣誉界定为最大的外在善,但他的界定会导致两个问题,即荣誉的价值依据问题和作为最大的外在善的荣誉与朋友的关系问题。因此在理解亚里士多德对荣誉概念的界定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荣誉的价值根据不是外在的授予者,而是与其匹配的德性,尽管亚里士多德将朋友和荣誉都界定为最大外在善,但却是在不同层面上所说的。厘清荣誉与德性和幸福的关系问题,我们或能更深刻地认识到荣誉的内涵及其价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誉 德性 配得 尼各马可伦理学
下载PDF
从配得到所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逻辑重构 被引量:4
3
作者 侯学宾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121,共9页
在关于住宅建筑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的讨论中,续期问题的关键在于续期是否有偿或收费,这一问题的背后隐含着我国复杂地权模式在面临土地的"全民所有"和"个人使用"之间产生的矛盾。土地使用权自动续期是否无偿的争论... 在关于住宅建筑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的讨论中,续期问题的关键在于续期是否有偿或收费,这一问题的背后隐含着我国复杂地权模式在面临土地的"全民所有"和"个人使用"之间产生的矛盾。土地使用权自动续期是否无偿的争论大多会诉诸于土地权利和制度的社会主义解读,但却陷入一种无法解决的悖论。土地使用权续期费用的争论容易陷入社会主义悖论的原因和我国独特的土地财产权(地权)制度密切相关。从"配得"和"所有"的意义上理解土地财产权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可以让我们走出公私对立和国家与个人对立的模式,建构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土地续期逻辑。首先,我们需要在"配得"与"所有"的意义上重新理解土地公有制和土地财产权。其次,"配得"意义上的土地财产权决定了"所有"意义上的土地财产权必定需要有偿续期。最后,"配得"意义上的土地财产权也决定了有偿续期的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 土地续期 配得与所有 财产权
原文传递
康德尊严概念中可能隐含着伪善——基于马克斯·舍勒对康德“道德行动”的现象学分析
4
作者 黄晶 江娅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2,共8页
康德道德哲学论证了人的崇高和伟大,这种崇高和伟大就建基于占据着康德道德哲学核心位置的尊严这一概念之上。然而,马克斯·舍勒通过对康德道德行动的现象学分析,隐约揭示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尊严概念背后可能隐含着某种精巧的伪善... 康德道德哲学论证了人的崇高和伟大,这种崇高和伟大就建基于占据着康德道德哲学核心位置的尊严这一概念之上。然而,马克斯·舍勒通过对康德道德行动的现象学分析,隐约揭示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尊严概念背后可能隐含着某种精巧的伪善。康德尊严概念的一个本质要素在于配得性,而正是借助配得性的运用,伪善才成为可能。沿着舍勒的思路,同时结合对康德配得性概念分析,可以揭示出这一为舍勒所未明言但已经包含在其相关著述中的命题,即康德的尊严概念中隐含着某种精巧的伪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尊严 伪善 配得 舍勒
原文传递
康德对斯多亚学派“中性”思想的先验演绎
5
作者 马新宇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7,共9页
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说特别是其善论是康德道德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该派在善论方面提出了"中性"说,所谓"中性"即非善非恶或不好不坏。这种划分方式具有形式性、外在性和经验性,康德对其进行了先验演绎。首先,康德将... 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说特别是其善论是康德道德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该派在善论方面提出了"中性"说,所谓"中性"即非善非恶或不好不坏。这种划分方式具有形式性、外在性和经验性,康德对其进行了先验演绎。首先,康德将"中性"事物述说为有条件的善,所谓条件即"配得";其次,康德将"中性"事物置于无条件的善的约束下,所谓无条件的善即"善意志";最后,康德以"中性"事物之"配得"和受约束为基础,构筑了不同于斯多亚学派的至善理论。康德的演绎一方面缓和了斯多亚学派的极端立场,另一方面体现了对这一价值划分法所呈现出来的思想精神的赞同。这种精神也影响到了康德的德性论和义务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 配得 善意志 至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