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古韵歌月相配的证明及歌月元在谐声上的独特个性
1
作者
杜恒联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第3期66-70,76,共6页
古韵歌月元三部在押韵和谐声上都有独特的个性。在《诗经》里,歌月不相押;在谐声上,歌月不相谐,但元月大量相谐。本文从异文、异读、同源词等方面证明在语音系统上,歌月相配。本文还举例证明了元月在文字上大量相谐。
关键词
古韵
歌
月元
歌
月相
配
元月相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壮族“倚歌择配”文化现象考
2
作者
黄筱明
《学术论坛》
2000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倚歌择配”是壮族的一种传统习俗 ,是将音乐与民俗融为一体的文化现象 ,它蕴含着壮文化的深刻内涵。“倚歌择配”萌芽于蒙昧时代 ,属人类共生的文化事象。自壮民族将其纳入自己的文化范畴以来 ,其内容与形式不断发展演变 。
关键词
壮族
倚
歌
择
配
文化现象
民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小学生歌配画艺术创作活动探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詹丹丽
《新课程(教研版)》
2013年第8期97-97,共1页
音乐和美术绘画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且对丰富情感体验和陶冶高尚情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将歌配画的...
音乐和美术绘画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且对丰富情感体验和陶冶高尚情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将歌配画的艺术创作活动引入音乐课堂,可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艺术课
音乐课堂
歌
配
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歌画相配 珠联璧合
4
作者
刘珺
《北方音乐》
2020年第15期78-79,共2页
音乐与美术虽然分别属于抽象和具象不同的造型艺术,但它们是艺术家族中的姊妹艺术,息息相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有通感。本文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践,阐述音美融合教学的几种形式,歌画配合,音美艺术大课堂、音美互相切入教学等,内容具...
音乐与美术虽然分别属于抽象和具象不同的造型艺术,但它们是艺术家族中的姊妹艺术,息息相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有通感。本文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践,阐述音美融合教学的几种形式,歌画配合,音美艺术大课堂、音美互相切入教学等,内容具体翔实,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
配
画
抽象
具象
音美融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传统歌圩的现状及其衰亡
被引量:
4
5
作者
李莲芳
《河池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89-92,共4页
本文在简略地对壮族歌圩产生发展及现状进行探讨时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歌圩因难于适应时代前进步伐而必然走向衰亡。文章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论述歌圩的过去和形式,第二层论述歌圩的现状和将来。
关键词
传统
歌
圩
倚
歌
择
配
衰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仫佬族“走坡”习俗及其歌谣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苏沙宁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37-43,共7页
序言 仫佬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6万多(90年7月1日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罗城、柳城、忻城、宜山、都安、柳江、环江、融安、融水、河池、柳州等县、市境内,其中80%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
序言 仫佬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6万多(90年7月1日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罗城、柳城、忻城、宜山、都安、柳江、环江、融安、融水、河池、柳州等县、市境内,其中80%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一带,俗称“仫佬山乡”。仫佬族山乡位于桂北九万大山南沿,东、南邻壮族地区,北邻苗族地区,西邻壮族和毛南族地区。地处亚热带,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四周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盛产水稻、玉米、芝麻、油菜、甘蔗、苎麻等农作物;蕴藏煤、硫、钨、锑、铜、铁、铅、锌、锰、镍、云母、石棉等多种矿产,是远近驰名的鱼米之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仫佬族
歌
谣研究
走坡
倚
歌
择
配
物质生产
音乐文化
文化意识
习俗
人类生产
多声部民
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妖魔化”与“浪漫化”:他者视域中的壮族情歌
7
作者
范秀娟
《柳州师专学报》
2009年第3期1-6,122,共7页
壮族情歌被"妖魔化"主要有三个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文革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对唱情歌都属于被禁之列,歌圩遭打压甚至取缔。壮族情歌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被"妖魔化",体现了当时主流社会的文化需要和政治需要,情...
壮族情歌被"妖魔化"主要有三个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文革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对唱情歌都属于被禁之列,歌圩遭打压甚至取缔。壮族情歌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被"妖魔化",体现了当时主流社会的文化需要和政治需要,情歌的被"妖魔化"折射出当时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需要和社会控制模式。壮族情歌在被"妖魔化"的同时,也一直被"浪漫化"。古代世界的人们对壮族情歌的"浪漫化",是出于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向往和追求;而当代世界对壮族情歌的"浪漫化",则更多地折射出文化旅游中各方力量合谋把壮族建构为诗意的、浪漫的民族的努力,以及现代都市社会的人们对田园牧歌时代的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妖魔化”
“浪漫化”
壮族情
歌
倚
歌
择
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壮族歌圩的生命力
被引量:
7
8
作者
邓如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78-81,共4页
壮族歌圩是绚丽多姿,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民族传统活动。根据史料记载,壮族歌圩起码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就已存在,到了宋代已初具规模,而到明清则与今日接近。可见壮族歌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但壮族歌圩也有过兴衰,历尽沧桑。自明中...
壮族歌圩是绚丽多姿,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民族传统活动。根据史料记载,壮族歌圩起码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就已存在,到了宋代已初具规模,而到明清则与今日接近。可见壮族歌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但壮族歌圩也有过兴衰,历尽沧桑。自明中叶封建王朝逐步对土司统治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封建统治者视歌圩为“风流圩”,把歌圩中演唱的山歌视为“风流歌”,认为其“伤风败俗”而严加禁止。如清朝思恩知府李彦章,就出示严禁,但并无寸效。“会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力
壮族
歌
圩
民族风格
民族传统
史料记载
封建统治者
山
歌
封建王朝
明中叶
倚
歌
择
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泛说右江流域壮族嘹歌
被引量:
7
9
作者
农冠品
《百色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6,共6页
流行于右江流域的壮族嘹歌 ,是歌圩文化的艺术产物 ,是该地区壮族民情、风俗、历史、愿望、技艺传承等丰富内涵的载体 ,嘹歌是一部由壮族民间歌师歌手创造的智慧的结晶 ,是一部经民间长时间传唱相对稳定的抒情组歌的组合。嘹歌由日歌、...
流行于右江流域的壮族嘹歌 ,是歌圩文化的艺术产物 ,是该地区壮族民情、风俗、历史、愿望、技艺传承等丰富内涵的载体 ,嘹歌是一部由壮族民间歌师歌手创造的智慧的结晶 ,是一部经民间长时间传唱相对稳定的抒情组歌的组合。嘹歌由日歌、夜歌、贼歌、建房歌、三月歌及短组歌构成 ;五言体壮欢 ,用土俗字唱本。嘹歌是壮族本土原创民间口碑文学的经典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嘹
歌
右江流域
敢仰
歌
圩
贼
歌
建房
歌
以
歌
择
配
人间悲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颖奇特 形象生动——土家族情歌再探
10
作者
彭南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73-77,共5页
土家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多采,体裁多种多样,是土家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心血结晶,是社会主义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民间文学,以歌谣为最突出、最具特色,而土家族情歌在歌谣中尤其娇艳多姿,引人注目,真不愧是土家族民间文学中...
土家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多采,体裁多种多样,是土家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心血结晶,是社会主义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民间文学,以歌谣为最突出、最具特色,而土家族情歌在歌谣中尤其娇艳多姿,引人注目,真不愧是土家族民间文学中瑰丽的珍品。 土家族情歌是在土家儿女自主婚姻的习俗推动下产生和流传的。自古以来,土家儿女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不甚严重,恋爱婚姻是比较自由的。且不说在“改土归流”以前,青年男女都普遍地通过做阳春、走亲戚、赶场和节日活动倚歌择配,就是“改土归流”之后,在流官的以“有伤风化”的罪名实行禁歌的情况下,自由择配,以歌连情的风习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在那“郎有情来姐有意”的基础上,由男方托亲友做媒到女方家去说亲,做个样子罢了。历史上的这种以歌连情、自由择配的事实,从世代流传的土家情歌里仍可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再探
姑娘
形象生动
语言
民间文学
爱情
恋爱婚姻
倚
歌
择
配
比兴手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歌声荡漾在铺满琴键的土地上
11
作者
代吉成
《民族音乐》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中心,跨及云南、广东、贵州3省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一个以歌声撩动国人心弦的民族——壮族。这个由古代百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的民族如今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今天,他们的后裔在云南超过100万人, 大半聚居在文山...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中心,跨及云南、广东、贵州3省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一个以歌声撩动国人心弦的民族——壮族。这个由古代百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的民族如今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今天,他们的后裔在云南超过100万人, 大半聚居在文山州,少部分分散在红河州、曲靖市等地。历史上壮族拥有多种称谓,1965年,周恩来总理提议将“僮族”的“僮”改为“壮”,经国务院批准,“僮族”从此定名为”壮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人
刘三姐
倚
歌
择
配
琴键
壮族地区
情
歌
民族风情
云南
土地
少数民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歌曲译配:一种特殊形态的翻译——歌曲翻译家薛范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
11
12
作者
覃军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108,共6页
本文是对我国著名歌曲翻译家薛范先生进行的访谈。薛范先生立足于其60余年的歌曲翻译实践,论述了歌曲翻译作为文学翻译源头的重要性,他将歌曲翻译分为歌曲译配与歌词翻译,指出歌曲译配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并就其译配原则与策略、译配...
本文是对我国著名歌曲翻译家薛范先生进行的访谈。薛范先生立足于其60余年的歌曲翻译实践,论述了歌曲翻译作为文学翻译源头的重要性,他将歌曲翻译分为歌曲译配与歌词翻译,指出歌曲译配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并就其译配原则与策略、译配歌曲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音乐对译词的限制以及中国歌曲外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
曲翻译
歌
曲译
配
歌
词翻译
音乐制约
配歌
原文传递
亲临广西三月三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李向阳
《中国西部》
2007年第4期50-55,共6页
对于壮族人来说,三月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这个日子,一代一代的承传下来,成为承载壮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农历三月三的广西壮乡,到处都是歌的海洋。美丽的春色唤起人们的美好情感,人们如过节一般精心打扮,姑娘小伙儿们结伴...
对于壮族人来说,三月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这个日子,一代一代的承传下来,成为承载壮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农历三月三的广西壮乡,到处都是歌的海洋。美丽的春色唤起人们的美好情感,人们如过节一般精心打扮,姑娘小伙儿们结伴着满怀喜悦向歌墟涌去,河边、山谷、树林都是他们的舞台,欢乐的歌声在壮乡人的天空中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人
五色糯米饭
敢壮山
布洛陀
刘三姐
倚
歌
择
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歌墟衰落的文化心理透视
被引量:
5
14
作者
李乃龙
《南方文坛》
1996年第6期13-17,共5页
一壮族是个善于歌且乐于歌的民族,她的主要聚居区——广 西有“歌海”之称——这自然是个比喻兼夸张的说法。“歌海”其 义,虚指是就壮族成员人皆善歌而言;实指是就歌墟而言。 “歌海”渐欲变桑田,这对于“海”外或“海”边的人来说,似...
一壮族是个善于歌且乐于歌的民族,她的主要聚居区——广 西有“歌海”之称——这自然是个比喻兼夸张的说法。“歌海”其 义,虚指是就壮族成员人皆善歌而言;实指是就歌墟而言。 “歌海”渐欲变桑田,这对于“海”外或“海”边的人来说,似乎 是危言耸听的,其实,这对于“海”底人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的 浑闲事。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例1:龙州歌墟。《龙州县志》载:“四月间,乡村男女指地为 场,赛歌为戏,名曰歌墟。”清土著诗人诗云“木棉飞絮是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
壮族妇女
倚
歌
择
配
民
歌
不落夫家
心理定势
青年群体
自然生态
宗教节日
女
歌
手
原文传递
论壮族歌圩的生命力
被引量:
2
15
作者
邓如金
《民族艺术》
1991年第4期135-146,共12页
刘锡蕃在《岭表纪蛮》中载:“广西古称百越之地,民族驳杂,自昔已然。……”百越文化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壮族文化同样光辉灿烂,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壮族歌圩更是绚丽多姿,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鲜明的民族风格。根据史...
刘锡蕃在《岭表纪蛮》中载:“广西古称百越之地,民族驳杂,自昔已然。……”百越文化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壮族文化同样光辉灿烂,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壮族歌圩更是绚丽多姿,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鲜明的民族风格。根据史料记载,“壮族歌圩起码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就已存在,到了宋代已初具规模,而到明清则与今日接近。”可见壮族歌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壮族歌圩历尽苍桑,有过兴衰。“自明中叶以来,封建王朝逐步对土司统治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人
壮族
歌
圩
壮族先民
生命力
历史悠久
民族风格
壮族文化
重要组成部分
倚
歌
择
配
山
歌
原文传递
仫佬族“走坡”习俗及其历史渊源
被引量:
7
16
作者
苏沙宁
《民族艺术》
1997年第4期132-138,共7页
仫佬人在其人生礼仪最重要的婚恋中保留着浓郁的古老气息,在岁岁相袭的节日“走坡”中相互对歌,以歌交情,择偶。“走坡”已成为仫佬族传统的音乐文化事象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人类学及民族学的角度对“走坡”的历史渊源...
仫佬人在其人生礼仪最重要的婚恋中保留着浓郁的古老气息,在岁岁相袭的节日“走坡”中相互对歌,以歌交情,择偶。“走坡”已成为仫佬族传统的音乐文化事象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人类学及民族学的角度对“走坡”的历史渊源进行探究,揭示其独特的文化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仫佬族
走坡
以
歌
交情
倚
歌
择
配
原文传递
岭南壮家
17
作者
潘杰
《神州学人》
1999年第3期29-30,共2页
在湘桂之间和粤赣之间,并列着五条山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和大岭,这五条山岭排成一线,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在其南面围护出一块富绕秀美的广阔地带,俗称“岭南”。岭南地区物产富足,山川秀丽,尤以西部为最,左江...
在湘桂之间和粤赣之间,并列着五条山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和大岭,这五条山岭排成一线,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在其南面围护出一块富绕秀美的广阔地带,俗称“岭南”。岭南地区物产富足,山川秀丽,尤以西部为最,左江、右江、邕江、郁江、红水河、柳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经济
花山壁画
壮族先民
民间故事
壮族人
倚
歌
择
配
小伙子
岭南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歌
圩
原文传递
题名
古韵歌月相配的证明及歌月元在谐声上的独特个性
1
作者
杜恒联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第3期66-70,76,共6页
文摘
古韵歌月元三部在押韵和谐声上都有独特的个性。在《诗经》里,歌月不相押;在谐声上,歌月不相谐,但元月大量相谐。本文从异文、异读、同源词等方面证明在语音系统上,歌月相配。本文还举例证明了元月在文字上大量相谐。
关键词
古韵
歌
月元
歌
月相
配
元月相谐
Keywords
archaic rhyme
Gebu
Yuebu
Yuanbu
Ge Yue Xiang Pei
Yuan Yue Xiang Xie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壮族“倚歌择配”文化现象考
2
作者
黄筱明
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师范系
出处
《学术论坛》
2000年第5期108-111,共4页
文摘
“倚歌择配”是壮族的一种传统习俗 ,是将音乐与民俗融为一体的文化现象 ,它蕴含着壮文化的深刻内涵。“倚歌择配”萌芽于蒙昧时代 ,属人类共生的文化事象。自壮民族将其纳入自己的文化范畴以来 ,其内容与形式不断发展演变 。
关键词
壮族
倚
歌
择
配
文化现象
民俗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小学生歌配画艺术创作活动探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詹丹丽
机构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汇侨第一小学
出处
《新课程(教研版)》
2013年第8期97-97,共1页
文摘
音乐和美术绘画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且对丰富情感体验和陶冶高尚情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将歌配画的艺术创作活动引入音乐课堂,可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
关键词
综合艺术课
音乐课堂
歌
配
画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歌画相配 珠联璧合
4
作者
刘珺
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锦绣小学
出处
《北方音乐》
2020年第15期78-79,共2页
文摘
音乐与美术虽然分别属于抽象和具象不同的造型艺术,但它们是艺术家族中的姊妹艺术,息息相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有通感。本文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践,阐述音美融合教学的几种形式,歌画配合,音美艺术大课堂、音美互相切入教学等,内容具体翔实,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
歌
配
画
抽象
具象
音美融合
分类号
G623.7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传统歌圩的现状及其衰亡
被引量:
4
5
作者
李莲芳
机构
河池学院图书馆
出处
《河池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89-92,共4页
文摘
本文在简略地对壮族歌圩产生发展及现状进行探讨时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歌圩因难于适应时代前进步伐而必然走向衰亡。文章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论述歌圩的过去和形式,第二层论述歌圩的现状和将来。
关键词
传统
歌
圩
倚
歌
择
配
衰亡
Keywords
traditional song country fair
song matching
decline
分类号
K892.318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仫佬族“走坡”习俗及其歌谣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苏沙宁
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
出处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37-43,共7页
文摘
序言 仫佬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6万多(90年7月1日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罗城、柳城、忻城、宜山、都安、柳江、环江、融安、融水、河池、柳州等县、市境内,其中80%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一带,俗称“仫佬山乡”。仫佬族山乡位于桂北九万大山南沿,东、南邻壮族地区,北邻苗族地区,西邻壮族和毛南族地区。地处亚热带,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四周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盛产水稻、玉米、芝麻、油菜、甘蔗、苎麻等农作物;蕴藏煤、硫、钨、锑、铜、铁、铅、锌、锰、镍、云母、石棉等多种矿产,是远近驰名的鱼米之乡。
关键词
仫佬族
歌
谣研究
走坡
倚
歌
择
配
物质生产
音乐文化
文化意识
习俗
人类生产
多声部民
歌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妖魔化”与“浪漫化”:他者视域中的壮族情歌
7
作者
范秀娟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柳州师专学报》
2009年第3期1-6,122,共7页
基金
广西民族大学人才引进项目"壮族情歌的艺术人类学研究"(200701YJ11)
文摘
壮族情歌被"妖魔化"主要有三个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文革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对唱情歌都属于被禁之列,歌圩遭打压甚至取缔。壮族情歌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被"妖魔化",体现了当时主流社会的文化需要和政治需要,情歌的被"妖魔化"折射出当时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需要和社会控制模式。壮族情歌在被"妖魔化"的同时,也一直被"浪漫化"。古代世界的人们对壮族情歌的"浪漫化",是出于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向往和追求;而当代世界对壮族情歌的"浪漫化",则更多地折射出文化旅游中各方力量合谋把壮族建构为诗意的、浪漫的民族的努力,以及现代都市社会的人们对田园牧歌时代的怀念。
关键词
“妖魔化”
“浪漫化”
壮族情
歌
倚
歌
择
配
Keywords
"demonization"
"romanticization"
Zhuang love songs
courtship with Yi song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壮族歌圩的生命力
被引量:
7
8
作者
邓如金
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78-81,共4页
文摘
壮族歌圩是绚丽多姿,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民族传统活动。根据史料记载,壮族歌圩起码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就已存在,到了宋代已初具规模,而到明清则与今日接近。可见壮族歌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但壮族歌圩也有过兴衰,历尽沧桑。自明中叶封建王朝逐步对土司统治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封建统治者视歌圩为“风流圩”,把歌圩中演唱的山歌视为“风流歌”,认为其“伤风败俗”而严加禁止。如清朝思恩知府李彦章,就出示严禁,但并无寸效。“会讫。
关键词
生命力
壮族
歌
圩
民族风格
民族传统
史料记载
封建统治者
山
歌
封建王朝
明中叶
倚
歌
择
配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泛说右江流域壮族嘹歌
被引量:
7
9
作者
农冠品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
出处
《百色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6,共6页
文摘
流行于右江流域的壮族嘹歌 ,是歌圩文化的艺术产物 ,是该地区壮族民情、风俗、历史、愿望、技艺传承等丰富内涵的载体 ,嘹歌是一部由壮族民间歌师歌手创造的智慧的结晶 ,是一部经民间长时间传唱相对稳定的抒情组歌的组合。嘹歌由日歌、夜歌、贼歌、建房歌、三月歌及短组歌构成 ;五言体壮欢 ,用土俗字唱本。嘹歌是壮族本土原创民间口碑文学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
壮族嘹
歌
右江流域
敢仰
歌
圩
贼
歌
建房
歌
以
歌
择
配
人间悲情
Keywords
Zhuang’s Liao song
Youjiang River valley
Gan-yang song fair
thief song
house-building song
choosing spouse by singing
sad feelings of human world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颖奇特 形象生动——土家族情歌再探
10
作者
彭南均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73-77,共5页
文摘
土家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多采,体裁多种多样,是土家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心血结晶,是社会主义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民间文学,以歌谣为最突出、最具特色,而土家族情歌在歌谣中尤其娇艳多姿,引人注目,真不愧是土家族民间文学中瑰丽的珍品。 土家族情歌是在土家儿女自主婚姻的习俗推动下产生和流传的。自古以来,土家儿女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不甚严重,恋爱婚姻是比较自由的。且不说在“改土归流”以前,青年男女都普遍地通过做阳春、走亲戚、赶场和节日活动倚歌择配,就是“改土归流”之后,在流官的以“有伤风化”的罪名实行禁歌的情况下,自由择配,以歌连情的风习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在那“郎有情来姐有意”的基础上,由男方托亲友做媒到女方家去说亲,做个样子罢了。历史上的这种以歌连情、自由择配的事实,从世代流传的土家情歌里仍可看见:
关键词
土家族
再探
姑娘
形象生动
语言
民间文学
爱情
恋爱婚姻
倚
歌
择
配
比兴手法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歌声荡漾在铺满琴键的土地上
11
作者
代吉成
出处
《民族音乐》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文摘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中心,跨及云南、广东、贵州3省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一个以歌声撩动国人心弦的民族——壮族。这个由古代百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的民族如今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今天,他们的后裔在云南超过100万人, 大半聚居在文山州,少部分分散在红河州、曲靖市等地。历史上壮族拥有多种称谓,1965年,周恩来总理提议将“僮族”的“僮”改为“壮”,经国务院批准,“僮族”从此定名为”壮族”。
关键词
壮族人
刘三姐
倚
歌
择
配
琴键
壮族地区
情
歌
民族风情
云南
土地
少数民族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歌曲译配:一种特殊形态的翻译——歌曲翻译家薛范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
11
12
作者
覃军
机构
湖北民族大学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基金
湖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5G视域下的远程同声传译”(201910517022)的成果
文摘
本文是对我国著名歌曲翻译家薛范先生进行的访谈。薛范先生立足于其60余年的歌曲翻译实践,论述了歌曲翻译作为文学翻译源头的重要性,他将歌曲翻译分为歌曲译配与歌词翻译,指出歌曲译配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并就其译配原则与策略、译配歌曲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音乐对译词的限制以及中国歌曲外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歌
曲翻译
歌
曲译
配
歌
词翻译
音乐制约
配歌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亲临广西三月三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李向阳
出处
《中国西部》
2007年第4期50-55,共6页
文摘
对于壮族人来说,三月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这个日子,一代一代的承传下来,成为承载壮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农历三月三的广西壮乡,到处都是歌的海洋。美丽的春色唤起人们的美好情感,人们如过节一般精心打扮,姑娘小伙儿们结伴着满怀喜悦向歌墟涌去,河边、山谷、树林都是他们的舞台,欢乐的歌声在壮乡人的天空中回响。
关键词
壮族人
五色糯米饭
敢壮山
布洛陀
刘三姐
倚
歌
择
配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歌墟衰落的文化心理透视
被引量:
5
14
作者
李乃龙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 副教授、文学硕士
出处
《南方文坛》
1996年第6期13-17,共5页
文摘
一壮族是个善于歌且乐于歌的民族,她的主要聚居区——广 西有“歌海”之称——这自然是个比喻兼夸张的说法。“歌海”其 义,虚指是就壮族成员人皆善歌而言;实指是就歌墟而言。 “歌海”渐欲变桑田,这对于“海”外或“海”边的人来说,似乎 是危言耸听的,其实,这对于“海”底人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的 浑闲事。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例1:龙州歌墟。《龙州县志》载:“四月间,乡村男女指地为 场,赛歌为戏,名曰歌墟。”清土著诗人诗云“木棉飞絮是墟期,
关键词
文化心理
壮族妇女
倚
歌
择
配
民
歌
不落夫家
心理定势
青年群体
自然生态
宗教节日
女
歌
手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壮族歌圩的生命力
被引量:
2
15
作者
邓如金
出处
《民族艺术》
1991年第4期135-146,共12页
文摘
刘锡蕃在《岭表纪蛮》中载:“广西古称百越之地,民族驳杂,自昔已然。……”百越文化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壮族文化同样光辉灿烂,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壮族歌圩更是绚丽多姿,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鲜明的民族风格。根据史料记载,“壮族歌圩起码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就已存在,到了宋代已初具规模,而到明清则与今日接近。”可见壮族歌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壮族歌圩历尽苍桑,有过兴衰。“自明中叶以来,封建王朝逐步对土司统治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关键词
壮族人
壮族
歌
圩
壮族先民
生命力
历史悠久
民族风格
壮族文化
重要组成部分
倚
歌
择
配
山
歌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J02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仫佬族“走坡”习俗及其历史渊源
被引量:
7
16
作者
苏沙宁
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
出处
《民族艺术》
1997年第4期132-138,共7页
文摘
仫佬人在其人生礼仪最重要的婚恋中保留着浓郁的古老气息,在岁岁相袭的节日“走坡”中相互对歌,以歌交情,择偶。“走坡”已成为仫佬族传统的音乐文化事象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人类学及民族学的角度对“走坡”的历史渊源进行探究,揭示其独特的文化属性。
关键词
仫佬族
走坡
以
歌
交情
倚
歌
择
配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岭南壮家
17
作者
潘杰
出处
《神州学人》
1999年第3期29-30,共2页
文摘
在湘桂之间和粤赣之间,并列着五条山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和大岭,这五条山岭排成一线,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在其南面围护出一块富绕秀美的广阔地带,俗称“岭南”。岭南地区物产富足,山川秀丽,尤以西部为最,左江、右江、邕江、郁江、红水河、柳江、...
关键词
壮族经济
花山壁画
壮族先民
民间故事
壮族人
倚
歌
择
配
小伙子
岭南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歌
圩
分类号
G648.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古韵歌月相配的证明及歌月元在谐声上的独特个性
杜恒联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壮族“倚歌择配”文化现象考
黄筱明
《学术论坛》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小学生歌配画艺术创作活动探究
詹丹丽
《新课程(教研版)》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歌画相配 珠联璧合
刘珺
《北方音乐》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传统歌圩的现状及其衰亡
李莲芳
《河池学院学报》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仫佬族“走坡”习俗及其歌谣研究
苏沙宁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199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妖魔化”与“浪漫化”:他者视域中的壮族情歌
范秀娟
《柳州师专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壮族歌圩的生命力
邓如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泛说右江流域壮族嘹歌
农冠品
《百色学院学报》
200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新颖奇特 形象生动——土家族情歌再探
彭南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歌声荡漾在铺满琴键的土地上
代吉成
《民族音乐》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歌曲译配:一种特殊形态的翻译——歌曲翻译家薛范先生访谈录
覃军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1
原文传递
13
亲临广西三月三
李向阳
《中国西部》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歌墟衰落的文化心理透视
李乃龙
《南方文坛》
1996
5
原文传递
15
论壮族歌圩的生命力
邓如金
《民族艺术》
1991
2
原文传递
16
仫佬族“走坡”习俗及其历史渊源
苏沙宁
《民族艺术》
1997
7
原文传递
17
岭南壮家
潘杰
《神州学人》
199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