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出行时间可靠性的交通配流问题 被引量:18
1
作者 邵虎 林兴强 +1 位作者 孟强 谭美琳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5,共9页
提出一类由需求随机性所导致的基于出行时间可靠性的交通配流问题.由于每一天交通需求的随机变化,出行者的出行时间不是确定的,而是随机变量.假设出行者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得知出行时间的随机分布,提出一类新准则去刻画出行者在出... 提出一类由需求随机性所导致的基于出行时间可靠性的交通配流问题.由于每一天交通需求的随机变化,出行者的出行时间不是确定的,而是随机变量.假设出行者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得知出行时间的随机分布,提出一类新准则去刻画出行者在出行时间不确定情况下的路径选择行为.这种准则可以表示为一种以路径流量为变量的变分不等式模型.对于这类新的模型,给出了解的存在性证明,并且引入一个启发式的算法去求解该问题.数值算例展示了模型在应用上的特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不确定性 出行时间可靠性 交通配流问题 变分不等式
下载PDF
双向编组站配流问题整数规划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军 彭其渊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9,共10页
双向编组站是铁路大型技术站,有2个相对独立的改编系统,业务繁忙且复杂。每个系统中出发列车的车流既来源于本系统的普通车流,也来源于对向系统的折角车流。配流问题指同时确定2个系统中出发列车的编组内容及车流来源,指派并调度解编调... 双向编组站是铁路大型技术站,有2个相对独立的改编系统,业务繁忙且复杂。每个系统中出发列车的车流既来源于本系统的普通车流,也来源于对向系统的折角车流。配流问题指同时确定2个系统中出发列车的编组内容及车流来源,指派并调度解编调机的任务。本文设定折角车流利用交换场进行转场,以车辆在站总停留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大规模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利用模型结构,开发拉格朗日松弛算法,通过松弛连接约束,将原问题分解为更为简单的子问题。最后以案例测试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求解质量和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商业优化软件CPLEX和现场使用的经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配流问题 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双向编组站 整数规划
下载PDF
求解编组站静态配流问题的一种改进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寒英 石红国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76,共3页
铁路编组站在解编列车作业前,必须预先确定出发列车的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即进行编组站配流。可将此类问题转化为运输问题的目标函数,用最小元素法的表上作业法对其进行求解,但需经过5次迭代,现采用沃格尔法求解此类问题可以减少求最优... 铁路编组站在解编列车作业前,必须预先确定出发列车的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即进行编组站配流。可将此类问题转化为运输问题的目标函数,用最小元素法的表上作业法对其进行求解,但需经过5次迭代,现采用沃格尔法求解此类问题可以减少求最优解的迭代步骤,并可求得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编组站 配流问题 改进算法 沃格尔法 最优解
下载PDF
求解动态交通配流问题的快速投影梯度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中明 李敏 徐红利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96-2709,共14页
针对同时考虑出行者出发时间和出行路径选择的动态交通配流问题,文中首先基于用户均衡理论,给出了均衡条件下的变分不等式模型.接着,对于给定模型提出了一种带松弛和外推的快速投影梯度算法进行求解,新算法能有效提高模型的求解效率.同... 针对同时考虑出行者出发时间和出行路径选择的动态交通配流问题,文中首先基于用户均衡理论,给出了均衡条件下的变分不等式模型.接着,对于给定模型提出了一种带松弛和外推的快速投影梯度算法进行求解,新算法能有效提高模型的求解效率.同时借助优化理论给出了新算法的收敛性结果.最后,将新算法应用于求解不同规模实际路网的动态交通配流问题,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新算法的优越性,并得到了均衡状态下不同时刻各路网的路径出发流量模式.这有助于交通网络动态配流的快速模拟和实现,给交通管理部门及时有效反馈,为制定管理措施和规划出行方案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交通配流问题 用户均衡 变分不等式模型 投影梯度算法
原文传递
紧急情况下城市轨道隧道客流疏散配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马剑 王若成 邱谦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4,共7页
对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城市轨道隧道内停驶列车上的旅客疏散过程分析表明,旅客疏经由纵向疏散平台和横向联络通道疏散至安全区域的效率受列车车门与隧道横向通道通行能力的双重约束。将隧道疏散空间划分成不同分区,构建车门到可能疏散联络... 对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城市轨道隧道内停驶列车上的旅客疏散过程分析表明,旅客疏经由纵向疏散平台和横向联络通道疏散至安全区域的效率受列车车门与隧道横向通道通行能力的双重约束。将隧道疏散空间划分成不同分区,构建车门到可能疏散联络通道的疏散网络,给定各区域待疏散人数,以疏散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构造疏散网络配流模型,将各区域人员合理分配到不同联络通道,最终实现高效人员疏散。在联络通道间距150m、隧道与列车间纵向疏散平台宽度分别取0.6m、0.8m、1.0m时,采用配流模型分配客流,运用AnyLogic软件计算疏散时间,并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配流方式合理组织人员疏散可有效提高城市轨道隧道客流疏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疏散 隧道疏散 配流问题 最优路径
下载PDF
Addressing Low Voltage Network Power Quality Issue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Microgrid
6
作者 J. Lava J.F.G. Cobben +1 位作者 W.L. Kling F. van Overbeeke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1年第9期870-876,共7页
The resul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actual microgrid in the Netherlands are presented. This microgrid has photovoltaic panels as microsources, energy storage, and a flexible AC distribution interfacing system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actual microgrid in the Netherlands are presented. This microgrid has photovoltaic panels as microsources, energy storage, and a flexible AC distribution interfacing system that can operate connected to the public grid or autonomously where it regulates the site's voltage and frequency. In this paper, the potential of the microgrid in improving power quality issues of the site, specifically harmonic distortions, is demonstrated. Results show that flexible AC distribution interfacing system devices were able to compensate voltage harmonics when the microgrid was operating connected to the public grid and when operating autonomously. Other tests such as short-circuit, synchronization and blackstart were also conducted. The improvement in power quality and positive results of the other tests demonstrate that a self-supporting, reliabl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microgrid can be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GRID power quality FACDS harmonic compens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