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不同配液环境对配液中潜在微生物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文彦 王秀荣 +2 位作者 蒋朱明 崔昱 陆欣欣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配液环境对配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配制肠外营养液的情况。1990年1月~1995年1月配液为A组,在普通房间,垂直送风的100级洁净台内,使用手工配液法进行配制;1995年2月~2000年2月配液为B组,在1000级层流房间...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配液环境对配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配制肠外营养液的情况。1990年1月~1995年1月配液为A组,在普通房间,垂直送风的100级洁净台内,使用手工配液法进行配制;1995年2月~2000年2月配液为B组,在1000级层流房间,水平送风的100级洁净台内,使用手工配液法进行配制。两组均按照配制规范(SOP)进行配制熏观察两组液体的污染情况。结果(1)不同环境配液室内空气细菌培养结果:A组空气培养260次,15%的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B组空气培养260次,0.77%的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穴2雪洁净台内空气培养结果:A组1.92%的空气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B组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穴3雪营养液用0.22μ的终端滤器,电镜检验结果:A组阳性率为65%;B组阳性率为26.1%。穴4雪营养液用0.22μ的终端滤器滤膜培养结果:A组抽样滤膜培养80次,有13个滤器的滤膜霉菌培养阳性,占16.25%;B组抽样滤膜培养46次,均无细菌生长。结论在层流房间1000级的条件下,100级层流洁净台内进行混合配制较普通配液环境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液环境 营养 细菌培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配液环境对配液质量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孙文彦 王秀荣 +6 位作者 蒋朱明 崔昱 陆欣欣 王文芳 李美霞 瞿荣霞 李大魁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1年第2期104-104,共1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环境对配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配制肠外营养液的情况。1990~1995年为A组,接受配制营养液的病例数10900例,接受肠外营养的时间平均为6天,共配制65400袋营养液。配液环境:单独房间(7平方米)内放有100级...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环境对配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配制肠外营养液的情况。1990~1995年为A组,接受配制营养液的病例数10900例,接受肠外营养的时间平均为6天,共配制65400袋营养液。配液环境:单独房间(7平方米)内放有100级洁净台(JJT-2型由中国北京半导体设备二厂生产),属垂直送风,用传统手工配液法进行配制。1995~2000年为B组,接受配制营养液的病例数23700例,接受肠外营养液的时间平均为10天,共配制237000袋营养液。配液环境:外套间为10000级层流房间,内套间为1000级层流房间(共14平方米),放有100级洁净台(SW-CJ-1C型由中国苏州空气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属水平送风。手工及用电脑混合配液机两种形式进行配液。有配制规范(SOP),观察两组液体的污染情况。结果(1)不同环境配液室内空气细菌培养结果:A组空气培养260次,15%的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1/3有1至5个菌落,2/3有6至12个菌落为霉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B组空气培养260次,0.77%的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只有1至3个菌落,以酶菌、葡萄球菌多见。(2)洁净台内空气培养结果:A组1.92%的空气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有1至3个菌落,以酶菌、葡萄球菌多见;B组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3)营养液用终端0.22μ的滤器,富集3000毫升液体,通过滤器后,在无菌条件下取滤膜电镜检验结果:A组抽样滤膜检验80次,有52次验出杂质为阳性,阳性率为65%;B组抽样滤膜检验46次,有12次验出杂质为阳性,阳性率为26.1%。(4)营养液用终端0.22μ的滤器滤膜培养结果:A组抽样滤膜培养80次,有13个滤器的滤膜霉菌培养阳生:酵母菌阳性4个,占30.8%,硝酸盐阴性杆菌阳性6个,占46.2%,黑曲霉菌阳性3个,占23%。B组抽样滤膜培养46次均无细菌生长。(5)临床输液感染及输液反应:A组B组均无直接输液感染及输液反应。(6)配液方式的改变:A组为手工配液,配液中从未使用过滤器;B组使用电脑配液机,通过直径为1.2μ的滤器进行配制,所以,没有超过1.2μ的大颗粒,增加肠外营养的安全性。结论A组有微生物及杂质存在,有潜在的感染和输液反应的可能性;B组配制营养液,潜在感染的可能性几乎消失,配液质量得到提高,但仍须密切监测,以免问题偶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配液环境 质量
下载PDF
不同洁净级别配液环境对配液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王金芳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年第9期86-87,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配液环境差异对配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研究不同洁净程度配液环境对药液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的影响,进而指导医疗机构制订合适的药物配置环境和规范。结果不同场所对于洁净程度的要求不同,病区治疗室为普通环境,制剂中... 目的分析探讨配液环境差异对配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研究不同洁净程度配液环境对药液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的影响,进而指导医疗机构制订合适的药物配置环境和规范。结果不同场所对于洁净程度的要求不同,病区治疗室为普通环境,制剂中心大输液稀配间为十万级净化环境,制剂中心大输液灌装间为万级、局部百级净化环境。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与药液配制环境的洁净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微粒数量与配液环境的洁净程度成反比。结论为了保证医疗质量,降低静脉输液微粒感染的程度,需要提升配液环境的洁净级别,以此来降低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液环境 质量 不溶性颗粒
原文传递
静配中心提高舱内消毒质量品管圈活动实践
4
作者 张丽 柏文君 +1 位作者 于爱玲 刘巧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配中心)舱内消毒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配液洁净环境,提升安全配液环境,保证患儿安全用药。方法:运用品管圈活动手法,对静配中心舱内消毒质量进行现状把握、原因分析、制订对策,比较... 目的:探讨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配中心)舱内消毒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配液洁净环境,提升安全配液环境,保证患儿安全用药。方法:运用品管圈活动手法,对静配中心舱内消毒质量进行现状把握、原因分析、制订对策,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静配中心舱内消毒质量。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静配中心舱内消毒质量由改善前的67%提高至84%。结论:静配中心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舱内消毒质量水平,配液环境得以持续改进,提升了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静脉用药调中心 舱内消毒质量 安全配液环境
下载PDF
PIVA集中配置药品摆放架的应用
5
作者 王菲 汪立梅 +2 位作者 李君杰 王平 梅淑慧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6年第12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集中 药品摆放 静脉药物制中心 微粒污染 反应 配液环境 空气洁净度
下载PDF
新型溶药器对减少静脉药物配置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红 崔秀彦 +2 位作者 李红娜 王耀华 赵丹宁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29期2718-2720,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静脉药物复配液中微粒含量的因素,探讨减少不溶性微粒的最佳方法。方法:以≥10μm和≥25μm不溶性微粒数为指标,采用光阻法对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在不同配液器具(一次性注射器、自制新型溶药器)、配液环境(治疗室、静脉配置中... 目的:研究影响静脉药物复配液中微粒含量的因素,探讨减少不溶性微粒的最佳方法。方法:以≥10μm和≥25μm不溶性微粒数为指标,采用光阻法对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在不同配液器具(一次性注射器、自制新型溶药器)、配液环境(治疗室、静脉配置中心(PIVAS))、药物剂量(3、6支)下的复配液进行微粒测定。结果:相同条件下,溶药器组比注射器组微粒数目明显更少(P<0.001);用注射器配置时,PIVAS组比治疗室组在配置相同剂量的复配液时微粒数目明显更少(P<0.001);在相同配液环境中3支组比6支组微粒数目明显更少(P<0.05或P<0.001);用溶药器配置时,PIVAS组与治疗室组、3支组与6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型溶药器能明显减少复配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同时不易受配液环境、药物剂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溶性微粒 配液环境 容器 药物剂量
原文传递
术前手术室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骨关节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刘君 胡志伏 姚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6年第7期177-177,共1页
探讨术前在手术室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骨关节手术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 选择骨关节骨折择期手术病例306例,随机分为病区输注组与手术室输注组,病区输注组术前在病区输入头孢唑啉钠2.0g;手术室输注组在麻醉穿刺前或全麻诱导前在手术室... 探讨术前在手术室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骨关节手术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 选择骨关节骨折择期手术病例306例,随机分为病区输注组与手术室输注组,病区输注组术前在病区输入头孢唑啉钠2.0g;手术室输注组在麻醉穿刺前或全麻诱导前在手术室输注头孢唑啉钠2.0g,观察两组病人的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手术室输注组患者术后切口均无感染,病区输注组术后有3例患者切口发生感染,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骨关节手术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最佳时机、配液的环境应在净化手术室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手术 术前应用抗生素 时机 配液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