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黄芩不同配伍比例干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脾、胸腺、肾上腺指数及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宪龄 穆海博 +1 位作者 刘仁慧 宋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80-182,共3页
背景: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除了戒酒、支持、对症治疗外,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既能改善临床症状又能调理机体免疫功能,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目的:从整体观念出发探讨柴胡、... 背景: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除了戒酒、支持、对症治疗外,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既能改善临床症状又能调理机体免疫功能,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目的:从整体观念出发探讨柴胡、黄芩以不同剂量比例配伍(2∶1,1∶1,1∶2)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空白对照实验。单位: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临床中药学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2-09/11在河南中医学院临床中药学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Wistar大鼠96只,雄性。随机将96只大鼠分为8组:空白组,模型组,柴胡组,黄芩组,小柴胡组,柴胡黄芩2∶1组,柴胡黄芩1∶1组,柴胡黄芩1∶2组,每组12只。方法:①按质量比2∶1,1∶1,1∶2分别称取柴胡、黄芩(480g,240g;360g,360g;240g,480g)制备柴胡水煎液。除空白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灌胃)外,其余各组均灌胃给予56度二锅头白酒7mL/kg,2次/d,连续10d造模结束。自造模第1天起,每日灌胃给药2次。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的蒸馏水,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水煎液,小柴胡组剂量为10g/kg,其余各给药组剂量皆为12g/kg。②末次给酒后16h,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迅速摘取肝脏、脾脏、胸腺、肾上腺。计算脏器指数:脏器指数脏器质量(g)/体质量(g)×100%。计算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mg/g):狖[(测定管A值-空白管A值)/(标准管A值-空白管A值)]×标准管浓度(6mg/L)×样品测试前的稀释倍数/组织中蛋白含量(g/L)狚。③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肝脏、脾脏、胸腺、肾上腺(右侧)指数及右侧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比较。结果:实验过程中模型组大鼠死亡3只,柴胡组、柴胡黄芩1∶1组各死亡2只,其余各组均死亡1只,进入结果分析空白组12只,模型组9只,柴胡组、柴胡黄芩1∶1组各10只,其余各组11只。①各组大鼠肝脏、脾脏、胸腺、肾上腺(右侧)指数的比较:各组大鼠肝脏指数差异不明显。模型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肾上腺指数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0.01)。柴胡组脾脏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能使降低的脾脏指数趋于正常(P<0.05);黄芩组、柴胡黄芩1:1组、1:2组、小柴胡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柴胡黄芩1:2组、小柴胡组肾上腺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②各组大鼠右侧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比较:模型组肾上腺组织中维生素C含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柴胡组、小柴胡组、柴胡黄芩配伍组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以柴胡黄芩1∶1组的作用趋势最显著(P<0.01)。结论:干预肝脾、胸腺、肾上腺功能损伤可能是柴胡黄芩配伍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机制之一;各配伍比例中以柴胡黄芩1∶2组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中药疗法 柴胡 黄芩 中药配伍
下载PDF
护肝醒脾汤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闫爱春 刘沈萍 +3 位作者 薄爱华 李春亮 石振海 芦广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20-921,共2页
目的:探讨护肝醒脾汤对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酒精喂养法复制大鼠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利用大、小剂量护肝醒脾汤灌胃治疗6周,检测血清学指标,并且在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细胞水肿、细胞器减少,治疗... 目的:探讨护肝醒脾汤对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酒精喂养法复制大鼠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利用大、小剂量护肝醒脾汤灌胃治疗6周,检测血清学指标,并且在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细胞水肿、细胞器减少,治疗组细胞器增多。血清中PT延长,ALT、LN、HA增高,A/G下降。经护肝醒脾汤治疗后,大剂量组PT、ALT、LN、HA和A/G均接近正常。小剂量组PT、LN和HA虽然较模型组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护肝醒脾汤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肝细胞器有保护作用和促进肝细胞功能的恢复作用,并存在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中药疗法
下载PDF
毛橘红总黄酮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肖凤霞 林励 +2 位作者 马艳艳 刘晓涵 林芳花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96-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毛橘红总黄酮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二锅头灌胃4周,结合喂养高脂饲料复制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分别给予不同浓度毛橘红总黄酮提取物,分别检测各组动物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 【目的】探讨毛橘红总黄酮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二锅头灌胃4周,结合喂养高脂饲料复制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分别给予不同浓度毛橘红总黄酮提取物,分别检测各组动物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及AST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毛橘红总黄酮(217 mg/kg、433 mg/kg、108 mg/kg)均可不同程度降低ALT、AST、TNF-α、TGF-β1和IL-6的含量。【结论】毛橘红总黄酮可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TGF-β1和IL-6的含量,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橘红/药理学 总黄酮/治疗应用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中药疗法 炎性因子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诗慧 袁丽佳 +3 位作者 冉莉 万婧 张乾勇 糜漫天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975-978,共4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分别口服安慰剂胶囊或白藜芦醇胶囊,每日2次,2粒/次(150 mg/粒),共服用3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分别口服安慰剂胶囊或白藜芦醇胶囊,每日2次,2粒/次(150 mg/粒),共服用3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干预后,干预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载脂蛋白A-Ⅰ(Apo A-Ⅰ)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组患者TC和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2)干预后,干预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黏度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改善NAFLD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药疗法 白藜芦醇/治疗应用 血脂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脂肝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丽华 刘青 徐成山 《甘肃中医》 2007年第3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脂肝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以脂肝康(姜黄、何首乌、枸杞子、山楂、泽泻、决明子、生蒲黄等)治疗,对照组以东宝肝泰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 目的:观察脂肝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以脂肝康(姜黄、何首乌、枸杞子、山楂、泽泻、决明子、生蒲黄等)治疗,对照组以东宝肝泰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症状、血脂、肝功能及肝脏B超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6%。结论:脂肝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肝/中药疗法 脂肝康 治疗
下载PDF
白藜芦醇亚甲胺通过抗氧化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
6
作者 陈鲲 刘冬凤 +6 位作者 王雪君 邱楚英 汤恺 杨敏 廖磊 朱海亮 赖雅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1-425,496,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衍生物白藜芦醇亚甲胺﹙resveratrol methyleneimine,RMI﹚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RMI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建立小鼠酒精...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衍生物白藜芦醇亚甲胺﹙resveratrol methyleneimine,RMI﹚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RMI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建立小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分别以RMI﹙5 mg/kg和10 mg/kg﹚灌喂6周后,检测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小鼠肝脂质、血脂,血清中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同时观察肝组织切片病理变化。【结果】RMI可抑制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脂质蓄积。RMI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肝组织中TC、TG和MDA的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0.05);而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AOC,肝组织中SOD、GSH-Px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切片观察显示RMI组与模型组比较,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轻,脂肪粒减少。【结论】RMI可能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而对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亚甲胺/药理学 酒精性脂肪肝/中药疗法 抗氧化 肝/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下载PDF
荔枝核有效部位群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9
7
作者 黄玉影 李常青 +4 位作者 陈斯泰 黄志刚 郭洁文 李小翚 屈喜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46-352,共7页
【目的】观察荔枝核有效部位群(SLEC)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大鼠,雌雄各半,采用高脂饲料加高脂乳液灌胃8周复制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根据体质量和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观察荔枝核有效部位群(SLEC)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大鼠,雌雄各半,采用高脂饲料加高脂乳液灌胃8周复制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根据体质量和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SLEC低剂量组(剂量为0.74 g·kg-1·d-1)、SLEC高剂量组(剂量为1.48 g·kg-1·d-1)和二甲双胍组(剂量为100 mg·kg-1·d-1),每组8只,雌雄各半,并设正常组为对照。给药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取肝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空腹血糖(FBG);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NEFA)、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ns)含量,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GPO-PAP)法、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COD-PAP)法、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分别检测肝组织TG、CHO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SLEC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NAFLD大鼠血清TG、LDL-C、NEFA和肝脂质含量,提高大鼠血清SOD含量,明显改善大鼠HOMA-IR、提高ISI,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LEC高剂量组改善肝细胞脂质沉积作用明显。与模型组比较,SLEC高、低剂量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SREBP-1c m RNA及蛋白表达(P<0.05)。【结论】SLEC对NAFLD大鼠肝细胞脂质沉积的病理状况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作用机制与调节脂质代谢、降低NEFA水平,改善IR、抗氧化应激和下调SREBP-1c基因与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有效部位群/药理学 酒精性脂肪肝/中药疗法 胰岛素抵抗 肝/病理学 基因表达调控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护肝醒脾汤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闫爱春 张晓丽 +3 位作者 薄爱华 庞学书 芦广萍 邵月萍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共2页
目的 探讨护肝醒脾汤对酒精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酒精喂养法复制大鼠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利用大、小剂量护肝醒脾汤灌胃治疗6周,检测血清学指标.结果 模型组较正常组对照组PT延长,ALT、LN、HA增高,A/G下降.经护肝醒脾汤治疗后,大剂... 目的 探讨护肝醒脾汤对酒精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酒精喂养法复制大鼠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利用大、小剂量护肝醒脾汤灌胃治疗6周,检测血清学指标.结果 模型组较正常组对照组PT延长,ALT、LN、HA增高,A/G下降.经护肝醒脾汤治疗后,大剂量组PT、ALT、LN、HA和A/G均接近正常.小剂量组PT、LN和HA虽然较模型组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 护肝醒脾汤对酒精性肝病有治疗作用,并有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中药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