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文秀 王晓霞 +2 位作者 郭怡妍 陆琦 连文晶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37-40,共4页
受阻酚类抗氧剂因其出色的氧化防护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是受阻酚类抗氧剂以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卓越的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探讨了受阻酚类抗氧剂的特性,阐述了其在塑料、橡胶、涂料、食品保鲜以及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研究... 受阻酚类抗氧剂因其出色的氧化防护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是受阻酚类抗氧剂以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卓越的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探讨了受阻酚类抗氧剂的特性,阐述了其在塑料、橡胶、涂料、食品保鲜以及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以及受阻酚类抗氧剂与其他类型抗氧剂的复配使用,探讨了其协同作用对提升抗氧化性能的可能性。提出了受阻酚类抗氧剂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受阻酚类抗氧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阻酚类抗氧剂 食品保鲜 化妆品 复配使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聚烯烃中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俊 王玉如 +1 位作者 李翠勤 施伟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25,共9页
综述了受阻酚类抗氧剂在聚烯烃中抗氧化性能评价方法的进展,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法)、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色谱法等,指出了每种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在相对复杂的体系中评价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能及对聚烯... 综述了受阻酚类抗氧剂在聚烯烃中抗氧化性能评价方法的进展,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法)、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色谱法等,指出了每种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在相对复杂的体系中评价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能及对聚烯烃中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阻酚类抗氧剂 聚烯烃 差示扫描量热法 光谱法 色谱法
下载PDF
受阻酚类抗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3
作者 王俊 杨洪军 李翠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8期10-12,共3页
综述了受阻酚类抗氧剂的研究概况、分类、作用机理、抗氧剂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着色机理,介绍了几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典型产品,并预测了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受阻酚类抗氧剂 机理 效率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合成与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翠勤 翟雪 +4 位作者 孙鹏 高宇新 张志秋 王俊 李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35-1542,共8页
从端基为胺基树状大分子出发,合成了一种具有多个半受阻酚抗氧化基团、结构对称的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质谱(MS)和冰点降低法证实合成的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的... 从端基为胺基树状大分子出发,合成了一种具有多个半受阻酚抗氧化基团、结构对称的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质谱(MS)和冰点降低法证实合成的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化学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纯度较高.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法和差热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能,并与相应的树状桥联全受阻酚类抗氧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不仅与清除体系中抗氧剂的浓度有关,而且与清除时间有关;清除时间为30 min时的抗氧化能力是清除时间为400 min时抗氧化能力的近2倍.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半受阻效应使其在DPPH体系和HDPE树脂中的抗氧化能力均优于其相应的树状桥联全受阻酚类抗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大分子 半受阻酚类抗氧剂 化性能
下载PDF
几种酚类抗氧剂在润滑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薛卫国 胡晓黎 周旭光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6年第4期278-281,共4页
采用旋转氧弹法、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研究了5种酚类抗氧剂对6种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向加氢基础油中加入0.25%(质量分数)抗氧剂2246-S和RHY510(含硫酚类抗氧剂),可使HVIWH125,HVIWH150,HVIWH500,KN4006,KN... 采用旋转氧弹法、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研究了5种酚类抗氧剂对6种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向加氢基础油中加入0.25%(质量分数)抗氧剂2246-S和RHY510(含硫酚类抗氧剂),可使HVIWH125,HVIWH150,HVIWH500,KN4006,KN40105种润滑油基础油的诱导期由27~88min提高到226~397min;使HVIWH125,HVIWH150,HVIWH300,HVIWH500,KN4006,KN40106种润滑油基础油的起始氧化温度由193.34~198.90℃提高到205.48~23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基础油 化安定性 酚类抗氧剂 旋转弹法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
下载PDF
受阻酚类抗氧剂与聚乙烯树脂的相容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俊 史春霞 +1 位作者 李翠勤 陈帅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1-25,共5页
同时采用质量增重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定量和定性研究了4种常用受阻酚类抗氧剂与PE(7047)树脂的相容作用,结果表明,高温时受阻酚类抗氧剂与PE的相容作用平稳性较差,而浓度对4种受阻酚类抗氧剂与PE的相容作用影响较小。4种抗氧... 同时采用质量增重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定量和定性研究了4种常用受阻酚类抗氧剂与PE(7047)树脂的相容作用,结果表明,高温时受阻酚类抗氧剂与PE的相容作用平稳性较差,而浓度对4种受阻酚类抗氧剂与PE的相容作用影响较小。4种抗氧剂在添加量范围内与PE树脂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以BHT最优,其次为抗氧剂1098和1076,最后为抗氧剂1010,并简要探讨了分子结构对相容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阻酚类抗氧剂 聚乙烯 相容作用
下载PDF
酚类抗氧剂的结构特征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立娟 王鉴 +2 位作者 王焱鹏 谢文杰 李桂杰 《四川化工》 CAS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简要介绍了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机理、结构特点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该类抗氧剂最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受阻 化机理 发展方向 受阻酚类抗氧剂 结构特征 化能力 结构特点
下载PDF
常用酚类抗氧剂和螯合剂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万素英 李琳 王慧君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1998年第3期17-22,共6页
关键词 食品 酚类抗氧剂 螯合 抑菌作用 防腐保鲜
下载PDF
硫代受阻酚类抗氧剂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斌 王庆 钟思智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7年第4期43-46,共4页
主要介绍了硫代受阻酚类抗氧剂的作用机理和现阶段典型产品的应用发展情况,最后介绍了高分子量硫代酚类抗氧剂。
关键词 受阻 硫代酚类抗氧剂 协同作用 化物分解 高分子量
下载PDF
多乙烯多胺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合成及其清除DPPH·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翠勤 李杨 +2 位作者 郭苏月 高宇新 李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69-1477,共9页
以二乙烯三胺和三乙烯四胺为桥联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为抗氧化功能基团,通过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两类具有不同对位桥联基团的受阻酚类抗氧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合成的多乙烯多胺桥联受阻酚类... 以二乙烯三胺和三乙烯四胺为桥联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为抗氧化功能基团,通过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两类具有不同对位桥联基团的受阻酚类抗氧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合成的多乙烯多胺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化学结构。DPPH法研究了多乙烯多胺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剂清除自由基的性能,并探索了酚羟基个数和对位桥联基结构对受阻酚类抗氧剂清除自由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乙烯多胺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剂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能力,且随着抗氧剂分子中酚羟基个数的增加,清除DPPH·的活性增加,分子中含有4个酚羟基的三乙烯四胺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效率(AE)达到2.65×10^?2 L/(mol·s)。对位桥联基结构对受阻酚类抗氧剂清除DPPH·能力有较大影响,季戊四醇为桥联基的受阻酚类抗氧剂1010清除DPPH·能力最强,其抗氧化效率(AE)为3.08×10^?2L/(mol·s);乙二胺为核的1.0代树枝状受阻酚类抗氧剂清除DPPH·能力最弱,其抗氧化效率(AE)为2.60×10^?2 L/(m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乙烯多胺 受阻酚类抗氧剂 构效关系
下载PDF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炸花生中酚类抗氧剂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建科 赵瑞峰 王立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油炸花生中4种酚类抗氧剂BHA、TBHQ、4HR和PG。色谱条件:Allsphere cyano CN色谱柱(250mm×4.6mm,5μm),二氯甲烷-乙腈(90:10,体积分数)作流动相,甲酸调节pH=3,紫外检测波长280nm。BHA、TBHQ、4HR和P... 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油炸花生中4种酚类抗氧剂BHA、TBHQ、4HR和PG。色谱条件:Allsphere cyano CN色谱柱(250mm×4.6mm,5μm),二氯甲烷-乙腈(90:10,体积分数)作流动相,甲酸调节pH=3,紫外检测波长280nm。BHA、TBHQ、4HR和PG在0.2μg/mL~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回收率98.1%~100.7%,变异系数1.07%~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 油炸花生 酚类抗氧剂
下载PDF
高分子量酚类抗氧剂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俊民 杨呜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1-15,20,共6页
本文综述了抗氧剂的一般情况和制备高分子量酚类抗氧剂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作者研制的聚合型高分子量抗氧剂,这些抗氧剂用于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其抗热氧性能大大优于国内现有的抗氧剂品种。
关键词 高分子量 酚类抗氧剂
下载PDF
塑料用位阻酚类抗氧剂合成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俊明 刘福胜 于世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9期30-33,共4页
介绍了酚类抗氧剂的合成方法及合成反应式,包括单一烷基化反应合成相对分子质量低的早期抗氧剂264;酯交换反应合成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及 GA-80;缩合反应合成抗氧剂2246、2246S,缩合反应中引入杂原子,合成多功能抗氧剂300等;缩聚反... 介绍了酚类抗氧剂的合成方法及合成反应式,包括单一烷基化反应合成相对分子质量低的早期抗氧剂264;酯交换反应合成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及 GA-80;缩合反应合成抗氧剂2246、2246S,缩合反应中引入杂原子,合成多功能抗氧剂300等;缩聚反应合成抗氧剂 Modanox-2600;以2,3,5-三甲基对苯二酚和乙酸为原料,经环化加氢反应,合成抗氧剂2,2,5,7,8-五甲基-6-羟基色满。简要介绍了酚类抗氧剂的开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抗氧剂 合成 塑料 烷基化 酯交换 酚类抗氧剂 合成方法 1010 1076 反应合成 位阻 塑料 264 相对分子质量
下载PDF
受阻酚类抗氧剂结构与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华 《工业催化》 CAS 2017年第4期74-77,共4页
选取了3种酚羟基个数不同的受阻酚类抗氧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性能测试、氧化诱导温度测试以及羰基指数测试等对添加抗氧剂后合成的聚乙烯进行对比分析,考察抗氧剂结构对聚乙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受阻酚类抗氧剂中酚羟基的个数增多... 选取了3种酚羟基个数不同的受阻酚类抗氧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性能测试、氧化诱导温度测试以及羰基指数测试等对添加抗氧剂后合成的聚乙烯进行对比分析,考察抗氧剂结构对聚乙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受阻酚类抗氧剂中酚羟基的个数增多可以提高抗氧剂的抗氧化效果,但耐老化性能变弱,因此优选适宜的酚羟基个数对于提升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能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受阻酚类抗氧剂 聚乙烯 化性能 化诱导时间 羰基指数
下载PDF
酚类抗氧剂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长春 费逸伟 +1 位作者 马军 彭显才 《化工时刊》 CAS 2019年第1期30-32,37,共4页
酚类抗氧剂是目前润滑油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抗氧剂之一,有着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介绍了酚类抗氧剂的分类和作用机理,探究了其分子结构、分子量以及使用环境对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其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酚类抗氧剂 作用机理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受阻酚类抗氧剂对聚乙烯抗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玉如 何书艳 +2 位作者 王华 吴薇 牛娜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61-65,共5页
以4种受阻酚类抗氧剂作为聚乙烯的防老化剂,通过测定聚乙烯的氧化诱导期和熔体流动速率对其抗热氧老化性能进行评价,同时对高温有氧水体系下加速老化后的聚乙烯进行氧化诱导期、力学性能以及羰基指数的测定,研究其长期抗热氧老化性能。... 以4种受阻酚类抗氧剂作为聚乙烯的防老化剂,通过测定聚乙烯的氧化诱导期和熔体流动速率对其抗热氧老化性能进行评价,同时对高温有氧水体系下加速老化后的聚乙烯进行氧化诱导期、力学性能以及羰基指数的测定,研究其长期抗热氧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抗热氧老化性能的顺序为抗氧剂1330>抗氧剂1010>抗氧剂3114>抗氧剂1024;在加速老化试验中,抗氧剂1330的长期老化性能最好,老化70 h后氧化诱导期仍为32.45 min,羰基指数仅上升至0.32;抗氧剂1010的性能最差,在老化56 h后氧化诱导期降低至0.45 min,羰基指数上升至0.87,聚乙烯材料脆化,丧失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阻酚类抗氧剂 聚乙烯 老化 加速老化
下载PDF
酚类抗氧剂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洪山 郭琛 孙亚斌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0年第7期1-6,共6页
简述了在高分子应用中广泛使用的酚类抗氧剂作用机理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可能的关系,并介绍了目前通过理论计算从结构优化角度改进酚类抗氧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酚类抗氧剂 结构性能关系 综述
下载PDF
设计酚类抗氧剂保护润滑油的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Tom Tang Gertrude Jacobs 《润滑油》 CAS 2020年第4期33-39,共7页
抗氧剂是润滑油配方中的关键成分,通过有效地牺牲自身来保护润滑系统,即清除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或分解氧化过程中形成的过氧化物,且抗氧剂在抗氧化反应中所产生的副产物不会对润滑体系造成不可控伤害。3,5-二叔丁基-4-轻基... 抗氧剂是润滑油配方中的关键成分,通过有效地牺牲自身来保护润滑系统,即清除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或分解氧化过程中形成的过氧化物,且抗氧剂在抗氧化反应中所产生的副产物不会对润滑体系造成不可控伤害。3,5-二叔丁基-4-轻基苯基丙酸酯(HPP)是位阻酚类抗氧剂的关键分子结构。在HPP衍生物中发现含有C8~C15烷基的化合物是理想的润滑油抗氧剂,如室温下是液态,非常便于在调配润滑油时使用,耐高温性能优异,且在各种试验条件下具有高效的抗氧化性能。抗氧剂和润滑油中其他成分的协同效应是理想商用抗氧剂的一种特性。二苯胺类抗氧剂和二硫代磷酸锌是两种常见的润滑油成分。在抗氧剂的评估过程中观察到,酚类抗氧剂与二苯胺类抗氧剂、二硫代磷酸锌均有显著的协同抗氧化作用,因为二硫代磷酸锌容易形成积炭而破坏汽车的催化转换器,润滑油工业界都在限制它的使用量。在积炭实验中发现,优化酚类氧化剂与二硫代磷酸锌的配比不仅可以减少二硫代磷酸锌的使用量,而且在最大限度减少积炭形成的同时显著提高润滑油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抗氧剂 协同效应 润滑油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端羟基聚丁二烯中受阻酚类抗氧剂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华 游晓辉 +1 位作者 王梦楠 王勇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20年第6期74-76,共3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端羟基聚丁二烯产品中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含量,选用最佳吸收波长282nm,对受阻酚类抗氧剂264的标准工作曲线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端羟基聚丁二烯中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分析方法。抗氧剂质量浓度在0.02~0.08mg/mL时,其结果...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端羟基聚丁二烯产品中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含量,选用最佳吸收波长282nm,对受阻酚类抗氧剂264的标准工作曲线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端羟基聚丁二烯中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分析方法。抗氧剂质量浓度在0.02~0.08mg/mL时,其结果的标准偏差小于0.30%,测量精密度较高,并且重现性和准确度较好。该测定方法成功用于不同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聚丁二烯 受阻酚类抗氧剂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非污染型酚类抗氧剂
20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49-,共1页
据“粤港信息报”1989年5月3日报道,天津力生化工厂研制成功新型非污染的酚类抗氧剂KY-82。该抗氧剂用于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
关键词 酚类抗氧剂 污染型 天然橡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