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面双核酞菁钴中心离子价态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杜锡光 杜国同 +2 位作者 马春雨 侯小珂 李万成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1-244,共4页
 采用XPS方法确定了平面双核酞菁钴分子中两个Co离子的价态.讨论了平面双核酞菁钴分子中Co离子的价态与分子构形、配位性质、分子识别和分子整流特性等之间的联系.在平面双核酞菁钴分子中,两个Co离子具有不同的价态,Co(Ⅰ)Pc-PcCo(Ⅲ)...  采用XPS方法确定了平面双核酞菁钴分子中两个Co离子的价态.讨论了平面双核酞菁钴分子中Co离子的价态与分子构形、配位性质、分子识别和分子整流特性等之间的联系.在平面双核酞菁钴分子中,两个Co离子具有不同的价态,Co(Ⅰ)Pc-PcCo(Ⅲ)这种分子构形使得该分子表现出一些独特的性质.在配位化学上表现出一个Co(Ⅰ)Pc-PcCo(Ⅲ)分子与三个配体形成配合物.在形成单分子膜时表现出分子的识别能力,Co(Ⅰ)Pc-PcCo(Ⅲ)表现出分子整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双酞菁 离子价态 性质 分子构形 钴配合物
下载PDF
多核磺化酞菁镍(Ⅱ)的使用寿命及其对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机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强 于艳春 +2 位作者 姚小华 苏永成 张振权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5-57,104,共4页
本文对多核磺化酞菁镍(Ⅱ)在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中的使用寿命进行了考察,发现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多次重复使用;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
关键词 磺化酞菁 催化剂 环氧化 环己烯
下载PDF
室温离子液体BPBF_4为溶剂合成六羧基双核酞菁钴 被引量:2
3
作者 逯贵广 丁磊 +2 位作者 项玉芝 夏道宏 周玉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7-420,508,共5页
以偏酐、均酐、尿素、六水合氯化钴为原料,钼酸铵为催化剂,室温离子液体BPBF4为溶剂合成了六酰胺基双核酞菁钴(CoBPcN6),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六酰胺基双核酞菁钴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BPBF460 mL,n(均酐)/n(尿素)=50,反应温... 以偏酐、均酐、尿素、六水合氯化钴为原料,钼酸铵为催化剂,室温离子液体BPBF4为溶剂合成了六酰胺基双核酞菁钴(CoBPcN6),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六酰胺基双核酞菁钴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BPBF460 mL,n(均酐)/n(尿素)=50,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2 h为最佳条件。将CoBPcN6进一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六羧基双核酞菁钴,并通过IR、UV-Vis、1HNMR、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与常规液相法相比,使用室温离子液体为溶剂,不仅避免了使用传统有机溶剂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且重复利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羧基双酞菁 合成 BPBF4 绿色化学 功能材料
下载PDF
平面双核酰亚胺酞菁铁的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4
作者 季怡萍 张红明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8年第3期144-146,共3页
应用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LDI-TOF-MS)对平面双核酰亚胺酞菁铁相对分子量进行了测定.探讨了3种不同基质对其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基质并不能完全解离样品,而不加任何基质的激光质谱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 平面双酰亚胺酞菁 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双核金属酞菁/MnO2催化剂的催化氧还原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凤英 金振国 刘萍 《商洛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65-73,共9页
采用苯酐-尿素法合成了羧基碳纳米管负载共联苯双核金属酞菁(AF-MWCNTs/MPc-MPc)及其硝基(AF-MWCNTs/TNMPc-TNMPc)和酰胺基衍生物组装体(AF-MWCNTs/TcaMPc-TcaMPc),联合使用γ-MnO2作为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借助循环伏安法(CV)对催化剂... 采用苯酐-尿素法合成了羧基碳纳米管负载共联苯双核金属酞菁(AF-MWCNTs/MPc-MPc)及其硝基(AF-MWCNTs/TNMPc-TNMPc)和酰胺基衍生物组装体(AF-MWCNTs/TcaMPc-TcaMPc),联合使用γ-MnO2作为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借助循环伏安法(CV)对催化剂的配比进行优化,得到双核酞菁组装体与γ-MnO2的最佳配比。研究最佳配比催化剂对氧还原的催化性能和抗甲醇中毒性能,考察酞菁环上取代基对最佳比例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系列的双核金属酞菁,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Fe>Co;当双核金属酞菁的中心金属离子相同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顺序为硝基取代高于酰胺基取代高于无取代的顺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联苯双金属酞菁 γ-MnO2 双催化剂 氧还原
下载PDF
酞菁类盘状液晶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桂霞 殷宇通 +3 位作者 王佳伟 张林峰 周超 孔翔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45-1655,共11页
拥有大环π电子高度共轭结构的酞菁(Pc)核,具备自组装的潜在特征,且在可见光区域具有强吸收。经修饰改性的酞菁衍生物被应用于液晶显示、太阳能电池、非线性光学等光电材料中。其中,液晶相行为影响材料性能方面更引人关注。通过修饰酞... 拥有大环π电子高度共轭结构的酞菁(Pc)核,具备自组装的潜在特征,且在可见光区域具有强吸收。经修饰改性的酞菁衍生物被应用于液晶显示、太阳能电池、非线性光学等光电材料中。其中,液晶相行为影响材料性能方面更引人关注。通过修饰酞菁核可以改变液晶相行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修饰是酞菁核中心空腔阳离子配位和外围添加取代基团。经修饰改性的酞菁衍生物柱状自组装趋势明显,盘状中间相易形成,共轭层之间电子的传输能力得到增强,具备了作为光电材料的基本性质。该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酞菁衍生物盘状液晶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酞菁核的结构修饰对其液晶性能影响之间的构效关系,最后对酞菁衍生物盘状液晶在高性能材料合成方面存在的缺陷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核 酞菁衍生物 盘状液晶 修饰 构效关系
下载PDF
四-(三氟乙烷氧基)空核酞菁的合成与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丽荣 黄丽英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327-1330,共4页
目的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即四-(三氟乙烷氧基)空核酞菁(H2PcF),并研究其光谱性质。方法以4-硝基邻苯二腈和三氟乙醇为起始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4-三氟乙烷氧基邻苯二腈;再利用醇锂法合成H2PcF,并通过熔点、红外、质谱、元素分析... 目的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即四-(三氟乙烷氧基)空核酞菁(H2PcF),并研究其光谱性质。方法以4-硝基邻苯二腈和三氟乙醇为起始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4-三氟乙烷氧基邻苯二腈;再利用醇锂法合成H2PcF,并通过熔点、红外、质谱、元素分析等进行表征;同时研究其光谱性质(包括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结果 H2PcF的合成产率是34.7%,在可见光尤其是光动力治疗窗(600~800 nm)有较强的吸收,且具有很强的荧光性质和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φF=0.29)。结论 H2PcF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光谱特性,在光电材料或光学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乙烷氧基 酞菁 合成 荧光量子产率
原文传递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binuclear iron phthalocyanine/reduced 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 for non-precious electro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被引量:3
8
作者 Ruonan Li Dongtang Zhang +2 位作者 Yingyan Zhou Xiayan Wang Guangsheng Guo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746-751,共6页
Binuclear iron phthalocyanine/reduced graphene oxide(bi-Fe Pc/RGO) nanocomposite with good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ORR in alkaline medium was prepared in one step. 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image scanning tr... Binuclear iron phthalocyanine/reduced graphene oxide(bi-Fe Pc/RGO) nanocomposite with good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ORR in alkaline medium was prepared in one step. 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image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AADF-ST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lement mapping results show bi-Fe Pc was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RGO. An obvious cathodic peak located at about-0.23 V(vs. SCE) in CV and an onset potential of-0.004 V(vs. SCE) in LSV indicate the as-prepared bi-Fe Pc/RGO nanocomposite possesses high activity which is closed to Pt/C for ORR. The ORR on bi-Fe Pc/RGO nanocomposite follows four-electron transfer pathway in alkaline medium. Compared with Pt/C, there is only a slight decrease(about 0.02 V vs. SCE) for bi-Fe Pc/RGO nanocomposite when the methanol exists. The excellent activity and methanol tolerance in alkaline solutions proves that bi-Fe Pc/RGO nanocomposite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cathode catalyst for alkaline fuel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uclear iron phthalocyanine reduced graphene oxide in situ synthesis crossover effect non-precious metal catalysts
原文传递
888法脱硫技术的应用
9
作者 何冰 《化工催化剂及甲醇技术》 2004年第1期20-25,共6页
888脱硫催化剂(以下简称888)是我公司于1994年自主开发的用于湿式氧化法脱硫的优良催化剂。其主要成份是三核酞菁钴金属有机化合物。产品推向市场10多年来,其使用技术不断完善,建立了较为系统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条件。并且在应用过程中。
关键词 湿式氧化法脱硫 催化剂 酞菁钴金属有机化合物 半水煤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