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BOMA-MPEGA-DMAM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酞菁蓝水性色浆的分散研究
1
作者 蒋双双 印晓刚 毛连山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
以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MA)、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MPEGA)、N, 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引发剂,采用溶液自由聚合得到三元共聚物P(IBOMA-MPEGA-DMAM),并将其用于制备水性酞菁蓝色浆的分散体系。以色浆黏... 以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MA)、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MPEGA)、N, 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引发剂,采用溶液自由聚合得到三元共聚物P(IBOMA-MPEGA-DMAM),并将其用于制备水性酞菁蓝色浆的分散体系。以色浆黏度为评价指标,通过中心复合法优化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采用FT-IR、1H NMRGPC表征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并通过对水性酞菁蓝浆料的粒径、微观形貌、离心及冻融稳定性进行分析,考察了分散剂对酞菁蓝分散性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用量为2.12%,反应温度为81℃,反应时间5.3 h时分散性能较好且当分散剂用量3.6%时,浆料黏度为6.2 mPa·s,平均粒径为205 nm,与未添加分散剂、市售分散剂相比,用P(IBOMA-MPEGA-DMAM)分散剂制得的酞菁蓝浆料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散剂 合成 中心复合设计 分散稳定性 酞菁蓝
下载PDF
酞菁蓝废液池刺激性气体中毒并呼吸衰竭3例救治分析
2
作者 王良 岳鹏 +1 位作者 张辉 王雪 《智慧健康》 2023年第4期176-179,188,共5页
目的 分析酞菁蓝废液二级沉淀池中3名工人晕倒的原因,并探讨酞菁蓝生产废液误吸后对各器官系统的影响,总结劳动防护及临床救治经验。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3例患者中毒过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酞菁蓝废液池气体中毒的原因及酞菁... 目的 分析酞菁蓝废液二级沉淀池中3名工人晕倒的原因,并探讨酞菁蓝生产废液误吸后对各器官系统的影响,总结劳动防护及临床救治经验。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3例患者中毒过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酞菁蓝废液池气体中毒的原因及酞菁蓝生产废液误吸对人体各系统的毒性特点。结果 酞菁蓝废液池存在窒息性气体,工业生产劳动中应注意防护;酞菁蓝废液池内废气及废液误吸可以导致急性呼吸衰竭,胸部CT表现为斑片状渗出及实变影,在本案例中未见气道黏膜明显腐蚀,恢复期未导致气道狭窄及肺纤维化表现。酞菁蓝废液对人体心功能、肝肾功能影响较小,3例患者超敏肌钙蛋白T峰值(108.4pg/mL、5.86pg/mL、45.88pg/mL,参考值0~14pg/mL),N端-B型钠尿肽前体峰值(1412pg/mL、105.5pg/mL、1512pg/mL,参考值0~300pg/m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峰值(151U/L、24.8U/L、38.3U/L,参考值15~40U/L),血肌酐峰值(74.9umol/L、75.6umol/L、60.9umol/L,参考值57~97umol/L)。结论 酞菁蓝废液池存在有毒气体,可迅速导致人体意识丧失及化学性肺炎,酞菁蓝废液池内废气废液误吸以肺部损伤为主要表现,对其他器官毒性反应较低,临床治疗以呼吸支持治疗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蓝 气体中毒 化学性肺炎
下载PDF
乳液聚合法包覆酞菁蓝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明俊 杜长森 +1 位作者 田安丽 付少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9-593,共5页
在超细可聚合分散剂/酞菁蓝分散体中添加共聚单体和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对酞菁蓝进行包覆。考察了共聚单体结构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包覆酞菁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相比,苯乙... 在超细可聚合分散剂/酞菁蓝分散体中添加共聚单体和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对酞菁蓝进行包覆。考察了共聚单体结构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包覆酞菁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相比,苯乙烯(St)是较佳的包覆共聚单体,当St质量为颜料质量的20%,过硫酸铵(APS)质量为St与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磺酸铵(ANPS)总质量的1.0%,于70~80℃反应2 h时,所制备包覆酞菁蓝的粒径较小,稳定性较高。与未聚合分散体相比,包覆酞菁蓝的耐热稳定性、耐酸碱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FTIR和TEM照片表明,酞菁蓝表面包覆了聚合物,且包覆酞菁蓝粒度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聚合 超细 酞菁蓝 包覆 水基体系 特种染料与颜料
下载PDF
新型表面活性剂对酞菁蓝颜料的表面处理及表面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徐燕莉 郭新华 杨国武 《染料与染色》 CAS 2003年第2期65-67,共3页
本文自行设计并合成出新型颜料分散剂RSJ,用于酞菁蓝颜料的表面改性处理。分别研究在不同RSJ加量条件下酞菁蓝颜料临界润湿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流动性以及水相中分散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并从中发现:经RSJ0.5%~3.0%添加量改性处理后... 本文自行设计并合成出新型颜料分散剂RSJ,用于酞菁蓝颜料的表面改性处理。分别研究在不同RSJ加量条件下酞菁蓝颜料临界润湿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流动性以及水相中分散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并从中发现:经RSJ0.5%~3.0%添加量改性处理后,颜料临界润湿表面能γ_c由23mN/m变为34.8mN/m,提高了51%;对水的接触角由82.4°变为47°,减小了47%。表面自由能中的色散成分γ_s^d变化不大,可以认为保持不变,但是γ_s^p却由18.9mN/m变大为27.2mN/m,使得γ_s整体提高13%。此外,流动性提高2.5倍,水中分散稳定性提高了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表面活性剂 酞菁蓝颜料 表面处理 表面性质
下载PDF
水性木器涂料用酞菁蓝色浆的研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曾羽燕 张旭东 +1 位作者 曾秀娜 董凡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5,共5页
制备了用于配制水性木器色漆的水性酞菁蓝色浆,研究了颜料、润湿分散剂、消泡剂、防冻剂、防霉杀菌剂等原料对色浆及色漆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有关助剂的种类和用量。研制的水性酞菁蓝色浆固含量35.62%,细度20μm,VOC含量112 g/L,用其... 制备了用于配制水性木器色漆的水性酞菁蓝色浆,研究了颜料、润湿分散剂、消泡剂、防冻剂、防霉杀菌剂等原料对色浆及色漆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有关助剂的种类和用量。研制的水性酞菁蓝色浆固含量35.62%,细度20μm,VOC含量112 g/L,用其配制的水性木器涂料达到有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色浆 酞菁蓝 助剂 木器漆
下载PDF
酞菁蓝包覆氧化铁黄复合颜料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丽萍 杨鹏 +1 位作者 刘明 雷家珩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5-47,共3页
用酞菁蓝包覆氧化铁黄制备出复合颜料,研究了酞菁蓝用量对复合颜料色彩的影响,并通过SEM、IR和UV-vis分析了复合颜料的颗粒形貌、界面相互作用和呈色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酞菁蓝用量的增加,复合颜料的色彩可由黄绿色变为深绿色,直到酞菁... 用酞菁蓝包覆氧化铁黄制备出复合颜料,研究了酞菁蓝用量对复合颜料色彩的影响,并通过SEM、IR和UV-vis分析了复合颜料的颗粒形貌、界面相互作用和呈色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酞菁蓝用量的增加,复合颜料的色彩可由黄绿色变为深绿色,直到酞菁蓝用量为12.62%时颜色达到饱和。光谱分析表明,酞菁蓝吸附在氧化铁黄表面,与氧化铁黄接触界面存在一定的物理化学作用,从而导致IR图谱中1608 cm-1和1708 cm-1吸收峰发生蓝移。复合颜料绿色的产生是酞菁蓝与氧化铁黄对可见光吸收作用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蓝 氧化铁黄 复合颜料 表面包覆技术
下载PDF
酞菁蓝颜料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珊珊 乔辉 +2 位作者 丁筠 武艳杰 李建平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4,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酞菁蓝复合材料。分析了酞菁蓝用量和冷却速率对PET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酞菁蓝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晶体尺寸变小,晶粒数目增多,结晶温度提高...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酞菁蓝复合材料。分析了酞菁蓝用量和冷却速率对PET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酞菁蓝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晶体尺寸变小,晶粒数目增多,结晶温度提高,结晶速率增大。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降低。当酞菁蓝质量分数为0.75%时,明显改善了PET的力学性能,同时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蓝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颜料 结晶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酞菁蓝生产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天寅 何刚 +1 位作者 费忠民 吕锡武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7年第5期46-50,共5页
采用了酸化预沉、铁炭还原、吹脱和两段A/O组合工艺处理酞菁蓝生产废水,进行了优化处理工艺的小试研究,得到了各单元的优化参数。在混合进水COD、TN、Cu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 893、1 657、348 mg/L时,经酸化预沉使得废水中的COD、TN、Cu2... 采用了酸化预沉、铁炭还原、吹脱和两段A/O组合工艺处理酞菁蓝生产废水,进行了优化处理工艺的小试研究,得到了各单元的优化参数。在混合进水COD、TN、Cu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 893、1 657、348 mg/L时,经酸化预沉使得废水中的COD、TN、Cu2+分别下降38.7%、31.4%、73.0%。铁炭还原则进一步改善了废水的生化性,将m(BOD):m(COD)从0.05提高到0.31。吹脱效果最好的pH值是11,最佳停留时间60 min。两段A/O生物处理系统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60 h,混合液回流比为2.5。研究表明,在优化的运行条件下,采用该组合工艺可以有效处理酞菁蓝生产废水,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酞菁蓝废水 酸化沉淀 铁炭还原 吹脱 两段A/O工艺
下载PDF
酞菁蓝-活性炭复合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侯文祥 谭俊茹 +2 位作者 付贤松 陈秀增 曾向辉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2-24,共3页
将酞菁蓝和活性炭包覆在云母钛珠光颜料上 ,制得蓝色至蓝黑色的珠光颜料。介绍了该珠光颜料的制法。讨论了酞菁蓝和活性炭的包覆机理 。
关键词 包覆 酞菁蓝-活性炭 复合云母钛 珠光颜料 制备
下载PDF
酞菁蓝B合成综合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建钟 文先红 +1 位作者 郭明 王瑞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1期172-178,共7页
以邻苯二甲酸酐、尿素、氯化亚铜为原料经氨解、取代、络合、缩合反应生成酞菁蓝B,通过镜像显微镜观察产品的形态,红外/紫外光谱法表征官能团结构和解析谱学特征峰,并考查产品的光稳定性。通过该实验将不同化学单元操作汇集为知识链,不... 以邻苯二甲酸酐、尿素、氯化亚铜为原料经氨解、取代、络合、缩合反应生成酞菁蓝B,通过镜像显微镜观察产品的形态,红外/紫外光谱法表征官能团结构和解析谱学特征峰,并考查产品的光稳定性。通过该实验将不同化学单元操作汇集为知识链,不同类型反应融汇贯通,达到了创新意识启发、综合知识提升及实践技能提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蓝 综合性 实验教学 光谱 降解速率
下载PDF
酞菁蓝颜料生产废水中铜和氨氮回收工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祁梦兰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1年第3期183-186,202,共5页
酞菁蓝颜料生产废水酸性强,铜和氨氮浓度高,处理难度大。采用铁粉置换法回收铜,用化学沉淀剂(镁盐和磷酸盐)可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并得到有用的磷酸铵镁复合肥料,从而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 酞菁蓝颜料 置换 氨氮 磷酸铵镁 化学沉淀
下载PDF
国产酞菁蓝、酞菁绿晶型、粒度及金属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春隆 杨鸿敏 +1 位作者 张卫红 高清志 《染料工业》 1990年第3期34-39,共6页
本文测定了国产酞菁蓝B、BX、酞菁蓝BS及酞菁绿G的晶型,α、β-相对含量,产品粒径大小与分布;颜料在水中分散体系的稳定性以及产品中Cu、Fe含量,并与日本相同类型品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α-型酞菁蓝较纯,β-型酞菁蓝含有α-到3~36%... 本文测定了国产酞菁蓝B、BX、酞菁蓝BS及酞菁绿G的晶型,α、β-相对含量,产品粒径大小与分布;颜料在水中分散体系的稳定性以及产品中Cu、Fe含量,并与日本相同类型品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α-型酞菁蓝较纯,β-型酞菁蓝含有α-到3~36%;较多品种分散性不甚理想,少数品种粒径较大,且分布不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颜料 酞菁蓝 酞菁绿 晶型 粒度
下载PDF
酞菁蓝着色云母粉制备
13
作者 管俊芳 荆正强 +3 位作者 梁庆 高惠民 张凌燕 朱瀛波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3,共3页
以白云母为基材,加入酞菁蓝和明胶,同时滴加CuCl2溶液,制得了蓝色系列的着色云母粉。表征结果显示,影响着色云母粉质量的因素大致为:酞菁蓝>明胶>CuCl2;工艺条件是pH=6,温度为室温,再搅拌时间为0min,老化时间为0h,CuCl2用量为1%,... 以白云母为基材,加入酞菁蓝和明胶,同时滴加CuCl2溶液,制得了蓝色系列的着色云母粉。表征结果显示,影响着色云母粉质量的因素大致为:酞菁蓝>明胶>CuCl2;工艺条件是pH=6,温度为室温,再搅拌时间为0min,老化时间为0h,CuCl2用量为1%,酞菁蓝用量为4%,明胶用量为3%;制备的着色云母粉Y和C*分别为31.94和17.62,并具有较好的耐酸、耐碱和耐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母 酞菁蓝 着色云母粉 制备
下载PDF
α-抗结晶酞菁蓝颜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燕莉 周艳军 《染料工业》 1998年第5期6-9,共4页
本文合成了一种具有抗结晶性能的铜酞菁-A(铜酞菁衍生物)并对α-酞菁蓝与铜酞菁-A的混合方式和混合比对铜酞菁-A的抗结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α-酞菁蓝与铜酞菁-A的酸溶稀释混合法和干混合法可得到抗结晶的稳定... 本文合成了一种具有抗结晶性能的铜酞菁-A(铜酞菁衍生物)并对α-酞菁蓝与铜酞菁-A的混合方式和混合比对铜酞菁-A的抗结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α-酞菁蓝与铜酞菁-A的酸溶稀释混合法和干混合法可得到抗结晶的稳定型的α-酞菁蓝颜料,采用干混合法时,混合比低于15∶1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蓝颜料 颜料 抗结晶
下载PDF
酞菁蓝对PET纤维母粒着色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建平 乔辉 +4 位作者 李珊珊 丁筠 武艳杰 盛平厚 金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以纺丝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为载体树脂,加入β晶型的酞菁蓝(15∶3)Ⅰ,Ⅱ,Ⅲ三种颜料,制备颜料含量为20%的纤维用蓝色母粒,并将制得的色母粒应用于PET色板及PET色丝的制备,测试PET色板的色彩性能及观察颜料的分散性能,并且观察PET... 以纺丝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为载体树脂,加入β晶型的酞菁蓝(15∶3)Ⅰ,Ⅱ,Ⅲ三种颜料,制备颜料含量为20%的纤维用蓝色母粒,并将制得的色母粒应用于PET色板及PET色丝的制备,测试PET色板的色彩性能及观察颜料的分散性能,并且观察PET色丝的表面微观形貌,测试色丝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酞菁蓝15∶3的耐热性能较好,适用于制备颜料浓度为20%的PET纤维色母粒;酞菁蓝Ⅱ和Ⅲ的分散性能较好,分别制备得到的PET纤维色母粒均拥有较好的着色效果,所制备的色丝表面形貌均较好,且能提高纤维的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酞菁蓝 色母粒 色彩性能
下载PDF
酞菁蓝颜料的合成改进与性能研究
16
作者 张新建 张舜 +1 位作者 吕彤 杨林燕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2,共4页
在苯酐-尿素法基础上,采用氯化铵作为酸性助剂参与缩合反应工艺,制备酞菁蓝颜料。讨论了酸性助剂对酞菁蓝颜料的收率、质量及其在水基体系中的分散性、分散稳定性的影响。优化的缩合反应条件为:以氯化铵作为酸性助剂,苯酐的加入量为25%... 在苯酐-尿素法基础上,采用氯化铵作为酸性助剂参与缩合反应工艺,制备酞菁蓝颜料。讨论了酸性助剂对酞菁蓝颜料的收率、质量及其在水基体系中的分散性、分散稳定性的影响。优化的缩合反应条件为:以氯化铵作为酸性助剂,苯酐的加入量为25%(摩尔分数),所得颜料的收率可达到98%,且颗粒疏松,色光鲜艳;同时该颜料在水基体系中更易研磨分散,颜料色浆颗粒细小且粒径分布均匀,贮存稳定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蓝 合成改进 水性 酸性助剂 氯化铵
下载PDF
铜酞菁衍生物对酞菁蓝颜料的表面处理及颜料表面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燕莉 曹书红 《染料工业》 2000年第5期6-9,共4页
本文采用自行合成的四种铜酞菁有机胺类衍生物对酞菁蓝颜料进行了表面处理,得到了以下规律:颜料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随着铜酞菁衍生物碳氢链长度的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颜料的表面自由能、表面自由能的色散成分变化不大,而极性成分下... 本文采用自行合成的四种铜酞菁有机胺类衍生物对酞菁蓝颜料进行了表面处理,得到了以下规律:颜料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随着铜酞菁衍生物碳氢链长度的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颜料的表面自由能、表面自由能的色散成分变化不大,而极性成分下降比较明显;颜料的粒度分布向小颗粒方向移动,经铜欧菁衍生物处理后的颜料在正辛醇、二甲苯中分散,粒径在4μ以下的颜料粒子重量百分比由空白样品的50.1%增加至88.4%和96.4%;经表面处理后的颜料,其流动性也普遍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衍生物 酞菁蓝颜料 表面处理 表面性质
下载PDF
酸法晶型调整制酞菁蓝B
18
作者 吴琴芬 李霜梅 李家瑶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1990年第2期44-47,共4页
酞菁颜料属于典型的同质异晶化合物,经酸法晶型调整可制得不同的晶型,而不同晶型(相)对于其应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酸法晶型调整 α—晶型 酞菁蓝B
下载PDF
二段A/O工艺处理酞菁蓝生产废水特性研究
19
作者 黄天寅 何刚 +1 位作者 费忠民 吕锡武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6年第4期29-34,共6页
采用二段A/O工艺对预处理后酞菁蓝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实验室内研究了该生化工艺的特性。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一级和二级出水的水质明显改善;利用厌氧段内水解酸化污泥,可显著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出水NO3--N的浓度指示了生化... 采用二段A/O工艺对预处理后酞菁蓝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实验室内研究了该生化工艺的特性。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一级和二级出水的水质明显改善;利用厌氧段内水解酸化污泥,可显著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出水NO3--N的浓度指示了生化系统的反硝化效果,试验确定最佳混合液回流比为2.5。当进水CODCr和NH3-N浓度分别为1 500和140 mg/L时,生化处理系统可有效运行。研究表明,二段A/O生物处理系统能够应用于经过预处理后的酞菁蓝生产废水的后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蓝 生产废水 A/O工艺 水力停留时间 回流比
下载PDF
酞菁蓝的表面处理技术
20
作者 周艳军 徐波 孙彤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2-53,共2页
简述了酞菁蓝的表面性质及研究 。
关键词 酞菁蓝 抗结晶 抗絮凝 表面处理 有机颜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