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法显示兔骨骼肌运动终板 被引量:3
1
作者 林莉 杨枫 +1 位作者 李霄 李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8-219,共2页
关键词 骨骼肌 运动终板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
下载PDF
复方参芪苓对气虚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建光 陈曦 +1 位作者 曾常茜 张敏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参芪苓煎剂对气虚模型小鼠及正常小鼠血液T淋巴细酯胞酯酶染色百分数的影响.方法给小鼠灌服复方参芪苓煎剂每d150 g/kg,连服10 d.实验采用ANAE染色法计数血液T淋巴细胞胞浆内紫红色颗粒.结果复方参芪苓煎剂可显著增加气虚小... 目的观察复方参芪苓煎剂对气虚模型小鼠及正常小鼠血液T淋巴细酯胞酯酶染色百分数的影响.方法给小鼠灌服复方参芪苓煎剂每d150 g/kg,连服10 d.实验采用ANAE染色法计数血液T淋巴细胞胞浆内紫红色颗粒.结果复方参芪苓煎剂可显著增加气虚小鼠T细胞的酯酶染色率(给药组:45.8%±3.62%;对照组:32.1%±8.14%),而对正常小鼠无明显影响.结论实验提示本药可通过增加T细胞功能而提高气虚症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参芪苓煎剂 气虚小鼠 T细胞酯酶染色
下载PDF
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的改良 被引量:7
3
作者 卢曦 刘艳芬 刘铀 《畜禽业》 2008年第2期54-55,共2页
通过对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处理条件,并探讨了几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固定液用2.5%戊二醛的效果要优于甲醛-丙酮混合液;用pH值5.8~6.2的孵育液孵育1.5h,甲基绿复染1~10s效果最... 通过对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处理条件,并探讨了几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固定液用2.5%戊二醛的效果要优于甲醛-丙酮混合液;用pH值5.8~6.2的孵育液孵育1.5h,甲基绿复染1~10s效果最佳。变化各因素的处理条件对最终的观测效果和结果都有影响,其中以甲基绿复染时间过长影响最大。同时,该染色法应用于贵妃鸡的T淋巴细胞计数中,4次重复的结果表明,贵妃鸡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率为37.86±1.89%,各重复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醋酸萘酯酶染色 改良 贵妃鸡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酯酶染色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喻华英 郭振江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87-88,共2页
酯酶染色法能反映T淋巴细胞的数值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自从1975年Mueller使用酯酶染色法鉴定T淋巴细胞以来,引起许多国内外专家的重视,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许多种不同的方法.我们在测定鸡T淋巴细胞值试验中,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酯酶染色法能反映T淋巴细胞的数值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自从1975年Mueller使用酯酶染色法鉴定T淋巴细胞以来,引起许多国内外专家的重视,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许多种不同的方法.我们在测定鸡T淋巴细胞值试验中,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试验,现在将染色过程中有关问题探讨一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选自农大鸡场健康三黄鸡5只.1.2 方法1.2.1 每只鸡翼下采血,肝素抗凝,作全血涂片10张,自然干燥.1.2.2 将干燥的血片分两组,一组用2.5%戊二醛液4℃固定10分钟,流水冲洗,待干.另一组不经固定,作对比实验.1.2.3 将上述血片置于PH5.8、6.4、7.0三种不同PH值的酯酶反应液中37℃浸染1~3小时,取出后用水洗净、待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酶染色 T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利用酯酶染色对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羊和免疫羊T淋巴细胞值的测定
5
作者 王廷璞 薛双虎 +2 位作者 吕武夫 薛掌林 赵立志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7-8,共2页
淋巴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按其免疫功能和细胞膜受体可分为 T 细胞和 B 细胞,而 T 细胞是细胞免疫的基础。T 细胞内有非特异性酯酶,在酸性条件下能将α-醋酸萘酯水解,产生醋酸离子和α-萘酚,α-萘酚与六偶氮斟品红偶联,在 T淋巴细... 淋巴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按其免疫功能和细胞膜受体可分为 T 细胞和 B 细胞,而 T 细胞是细胞免疫的基础。T 细胞内有非特异性酯酶,在酸性条件下能将α-醋酸萘酯水解,产生醋酸离子和α-萘酚,α-萘酚与六偶氮斟品红偶联,在 T淋巴细胞浆中酯酶存在的部位生成不溶性红褐色沉淀物,在普通显微镜下将 T、B 细胞加以区别。羊患传染性脓疱皮炎时,抗体水平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酯酶染色 T细胞 测定
下载PDF
酯酶染色法检测受辐照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
6
作者 李志荣 乔健维 +3 位作者 史纪兰 刘伟 商希梅 黄权光 《中国辐射卫生》 1995年第2期114-114,共1页
酯酶染色法检测受辐照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李志荣,乔健维,史纪兰,刘伟,商希梅,黄权光(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济南250001)淋巴细胞是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根据细胞膜标志及功能,可分为T细胞、B细... 酯酶染色法检测受辐照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李志荣,乔健维,史纪兰,刘伟,商希梅,黄权光(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济南250001)淋巴细胞是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根据细胞膜标志及功能,可分为T细胞、B细胞。T细胞是由前淋巴细胞进入胸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危害 淋巴细胞 酯酶染色 检测
下载PDF
固定时间对特异性酯酶染色积分的影响
7
作者 周建中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886-,共1页
氯醋酸AS-D萘酚酯酶(SE)染色对确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具有重要价值.但SE染色灵敏度不如过氧化物酶染色.故有必要对影响SE染色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固定时间对SE染色积分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固定 时间 特异性 酯酶染色 积分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过氧化物酶染色 重要价值 相关因素 结果报告 氯醋酸 灵敏度 萘酚 分析
下载PDF
病菌净Ⅱ对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的影响试验
8
作者 陈琳 张俊丰 +1 位作者 付莉芝 王天益 《四川畜牧兽医》 2000年第10期20-20,共1页
本试验观察了中药复方病菌净Ⅱ对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的影响。结果 ,病菌净Ⅱ能提高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极显著 (P <0 0 1)。研究结果表明 :中药复方病菌净Ⅱ有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病菌净 酯酶染色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在鳜细胞免疫水平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国军 王高学 +2 位作者 潘厚军 石存斌 吴淑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2,共4页
研究了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在鳜细胞免疫水平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用不同比重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对鳜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比重为1.080的分离液可最大程度地将鳜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分离出来。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 研究了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在鳜细胞免疫水平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用不同比重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对鳜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比重为1.080的分离液可最大程度地将鳜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分离出来。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对分离出的淋巴细胞进行染色,结果显示最佳的染色条件为在pH6.0~6.5的孵育液中37℃孵育90min,然后2%甲基绿37℃复染10min,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胞核被染成绿色而胞浆被染成红色,阴性细胞胞核和胞浆都被绿染。对正常未免疫鳜与嗜水气单胞菌脂多糖和鳜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免疫一周后的鳜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计数,结果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18%、33%~40%和26%~29%,方差分析表明免疫组与对照组阳性率差异极显著,说明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可用于鳜细胞免疫水平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醋酸萘酯酶染色 细胞 免疫水平检测
下载PDF
艾克清胶囊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的影响
10
作者 崔亚伟 贾亚泉 李宗铎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艾克清胶囊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的影响。方法:艾克清胶囊分别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0g、2.0g、4.0g给小鼠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d,然后眼眶静脉丛取血,测定T淋巴细胞酯酶的染色率。结果:艾克清胶囊能升高荷瘤小鼠T淋巴细... 目的:观察艾克清胶囊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的影响。方法:艾克清胶囊分别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0g、2.0g、4.0g给小鼠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d,然后眼眶静脉丛取血,测定T淋巴细胞酯酶的染色率。结果:艾克清胶囊能升高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的染色率(P<0.05~0.01)。结论:艾克清胶囊有促进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的作用。说明本品具有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克清胶囊 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 小鼠 实验药理
下载PDF
T细胞酯酶染色法的改进
11
作者 郭相 苏又凡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206-208,2,共4页
本法是在传统T细胞酸性a—荼醋酸酯酶(ANAE)染色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经对58例正常人与33例病毒性肝炎和9例癌瘤患者的T细胞计数进行对比观察,结果:58例正常人T细胞均值为61.38±9.97%(X±S),正常人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P>... 本法是在传统T细胞酸性a—荼醋酸酯酶(ANAE)染色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经对58例正常人与33例病毒性肝炎和9例癌瘤患者的T细胞计数进行对比观察,结果:58例正常人T细胞均值为61.38±9.97%(X±S),正常人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性别之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人与病毒性肝炎、癌瘤患者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认为,改进后的方法切实可行,方法简便,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酯酶染色 T细胞 病毒性肝炎 癌瘤
下载PDF
参术补气煎剂对“气虚”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的影响(ANAE染色法)
12
作者 吕洋 曾常茜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1年第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参术补气煎剂 气虚 T淋巴细胞 酯酶染色 ANAE染色
下载PDF
大鼠T淋巴细胞正常值探讨——改良酯酶染色法的应用
13
作者 程彬 《浙江医学情报》 1995年第4期34-34,共1页
自从1975年 Mueller 发现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活性是小鼠淋巴结 T 淋巴细胞内标记以来,相继报道了 ANAE 活性也是人 T 淋巴细胞的标志,并广泛用于 T、B 淋巴细胞的鉴别,但目前尚未见到大鼠 T淋巴细胞测定的报道。本文报导对经典 AN—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酯酶染色
下载PDF
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固定技术的优选
14
作者 王晓荣 胡蕊 +1 位作者 邓虎重 杨洪乐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0-480,共1页
α-乙酸萘酚酯酶(α-NAE)染色是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分型时的常规细胞化学染色,对单核细胞白血病与粒细胞白血病鉴别意义较大。α-NAE染色方法简单,但染色失败的情况较常见,假阴性常与固定技术有关。为探讨固定方法对α-NAE染色的影响,... α-乙酸萘酚酯酶(α-NAE)染色是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分型时的常规细胞化学染色,对单核细胞白血病与粒细胞白血病鉴别意义较大。α-NAE染色方法简单,但染色失败的情况较常见,假阴性常与固定技术有关。为探讨固定方法对α-NAE染色的影响,本研究以3种固定技术和不同固定时间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乙酸萘酚酯酶(α-NAE)染色 单核细胞白血病 固定
下载PDF
固蓝RR盐的浓度对特异性酯酶染色灵敏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建中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2-22,共1页
氯醋酸AS—D萘酚酯酶(SE)染色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但SE染色的灵敏度不如过氧化物酶染色的灵敏度高,故影响SE染色的多种因素很值得细致研究。本文主要探讨常用偶联剂固蓝RR盐的不同浓度对SE染色灵敏度的影响。
关键词 酯酶染色 灵敏度 浓度 RR 固蓝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过氧化物酶染色 异性
原文传递
固蓝BB盐的浓度对特异性酯酶染色灵敏度的影响
16
作者 周建中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06-407,共2页
氯醋酸AS-D萘酚酯酶(SE)染色对确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具有重要价值。固蓝RR盐的浓度可对SE染色灵敏度产生大的影响^[1]。本文的目的是探讨pH7.4时,常用偶联剂固蓝BB盐的不同浓度对SE染色灵敏度的影响,以确定固蓝BB盐的实际有效浓度。
关键词 酯酶染色 有效浓度 灵敏度 固蓝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异性 偶联剂
原文传递
三种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结果的比较
17
作者 彭淼 王鸿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22-323,共2页
关键词 酯酶染色 白血病 诊断 AS-DAE
原文传递
与细胞骨架同源10号染色体有缺陷的磷酸酯酶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在大鼠心肌肥厚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穆灵敏 郭志坤 张光谋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0-312,352,共4页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肥厚与细胞骨架同源10号染色体有缺陷的磷酸酯酶(PTEN)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为探讨心肌肥厚的信号转导机制和逆转心肌肥厚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皮下注射...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肥厚与细胞骨架同源10号染色体有缺陷的磷酸酯酶(PTEN)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为探讨心肌肥厚的信号转导机制和逆转心肌肥厚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肥厚模型;取心肌组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和免疫荧光显色,检测PTEN和p-P13K的表达及分布。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PTEN和p-P13K的表达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TEN和p-P13K的阳性表达增高。结论:PTEN和p-P13K蛋白表达增高可能在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10号染色体有缺陷的磷酸酯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心肌肥厚 大鼠
下载PDF
不同组织染色法在周围神经虚拟三维重建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鹏 张毅 +6 位作者 刘小林 梁江山 林阳 周斌 刘科 冯啸 戚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59-63,共5页
目的评估各染色方法在周围神经虚拟三维重建中应用可行性。方法采集临床胫神经标本,将处理好的标本切片分别用Karnovsky-Roots染色、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胆碱乙酰转移酶染色和碳酸酐酶染色4种不同染色,拍照观察,评估各染色方法。结果 Kar... 目的评估各染色方法在周围神经虚拟三维重建中应用可行性。方法采集临床胫神经标本,将处理好的标本切片分别用Karnovsky-Roots染色、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胆碱乙酰转移酶染色和碳酸酐酶染色4种不同染色,拍照观察,评估各染色方法。结果 Karnovsky-Roots和胆碱乙酰转移酶染色部位与背景区域视觉差异明显,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和碳酸酐酶染色部位与背景区域视觉差异不明显。Karnovsky-Roots染色步骤最为简单。结论 Karnovsky-Roots法较为适合应用于周围神经虚拟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Karnovsky-Roots染色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 胆碱乙酰转移酶染色 碳酸酐酶染色
下载PDF
Calretinin、S100免疫组化染色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价值
20
作者 张云鹤 张君娜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探讨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和S100免疫组化染色诊断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取127例疑似HD患儿展开研究,资料收集时间在2018年5月-2020年12月,标本采集患儿病变肠段近端扩张段和远端狭窄段处组织,依次进行S100... 目的:探讨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和S100免疫组化染色诊断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取127例疑似HD患儿展开研究,资料收集时间在2018年5月-2020年12月,标本采集患儿病变肠段近端扩张段和远端狭窄段处组织,依次进行S100免疫组化染色和Calretinin检查,以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上述两种检测方式单独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Calretinin染色阳性率66.93%、S10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68.50%、联合检测阳性率70.87%、金标准检测阳性率77.17%,4种检测方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86.21%、87.76%、95.56%、67.57%)均高于Calretinin染色(51.72%、72.45%、83.53%、35.71%)和S100免疫组化染色(58.62%、76.53%、86.2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和金标准检测均为阳性的86例患儿中,联合检测检出扩张段55例、狭窄段31例;金标准检出扩张段59例,狭窄段27例,两者对比Kappa值0.844,一致性良好,符合率为93.02%。结论:S100免疫组化染色联合Calretinin诊断HD的诊断效能更高,并且在扩张段和狭窄段的检出情况与金标准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符合率,临床诊断价值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巨结肠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 S100免疫组化染色 CALRETININ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