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三杂交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浩 王全立 毛秉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51-553,共3页
介绍了酵母三杂交系统的原理、应用、前景和存在的不足. 在酵母双杂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酵母三杂交系统, 将应用范围扩大到研究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RNA、蛋白质小分子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酵母三杂交系统 蛋白质 相互作用 应用 原理 RNA
下载PDF
酵母三杂交系统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闵凌峰 何淑雅 《医学综述》 2006年第7期392-394,共3页
蛋白质与RN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由于蛋白质和RNA分子结合方式的复杂性,局限了蛋白质和RNA相互作用的研究。随着酵母三杂交系统的出现,蛋白质-RNA相互作用的研究也将步入一个新的时期。本文着重介绍了酵母三杂交... 蛋白质与RN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由于蛋白质和RNA分子结合方式的复杂性,局限了蛋白质和RNA相互作用的研究。随着酵母三杂交系统的出现,蛋白质-RNA相互作用的研究也将步入一个新的时期。本文着重介绍了酵母三杂交系统的原理、应用、局限性及其改进,假阳性结果的对策,并展望了该系统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三杂交系统 蛋白质-RNA相互作用 进展
下载PDF
酵母三杂交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田志坚 张学文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5年第2期207-209,共3页
1996年,酵母三杂交技术被研究应用于筛选RNA结合蛋白。本文介绍了酵母三杂交系统的原理、应用、前景和存在的不足及局限,并分析其原因,总结了在过去8年中利用此方法所取得的成就。在酵母双杂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酵母三杂交系统,其应用范... 1996年,酵母三杂交技术被研究应用于筛选RNA结合蛋白。本文介绍了酵母三杂交系统的原理、应用、前景和存在的不足及局限,并分析其原因,总结了在过去8年中利用此方法所取得的成就。在酵母双杂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酵母三杂交系统,其应用范围已扩大到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RNA、蛋白质-小分子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三杂交系统 酵母杂交系统 蛋白质 RNA 小分子药物 相互作用
下载PDF
酵母三杂交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彭丹妮 黄静 吴自荣 《生命科学》 CSCD 2007年第4期461-464,共4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自出现以来,广泛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研究蛋白质之间关系的技术。在酵母双杂交系统基础上发展的酵母三杂交系统将应用范围扩展到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RNA、蛋白质-小分子化合物等更广... 酵母双杂交系统自出现以来,广泛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研究蛋白质之间关系的技术。在酵母双杂交系统基础上发展的酵母三杂交系统将应用范围扩展到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RNA、蛋白质-小分子化合物等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本文着重介绍酵母三杂交系统的原理、应用及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三杂交系统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RNA相互作用 蛋白质-小分子化合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G_β,G_(βγ)与腺苷酸环化酶Ⅱ在酵母双杂交和三杂交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旌军 鲁宁 黄秉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 G蛋白β和γ亚基在 G_(βγ)与效应器相互作用中的地位 ,特别是γ亚基在此相互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酵母双杂交和自行构建的酵母三杂交系统分别研究 G_(β 1)和 G_(β 1)γ 2与腺苷酸环化酶Ⅱ (ACⅡ )的相互作用。 结果 ... 目的 探讨 G蛋白β和γ亚基在 G_(βγ)与效应器相互作用中的地位 ,特别是γ亚基在此相互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酵母双杂交和自行构建的酵母三杂交系统分别研究 G_(β 1)和 G_(β 1)γ 2与腺苷酸环化酶Ⅱ (ACⅡ )的相互作用。 结果 发现酵母三杂交系统中 AD-β 1,γ 2和 BD-ACⅡ间的相互作用明显强于双杂交系统中 AD-β 1和 BD-ACⅡ的相互作用。对 BD-ACⅡ Q和 AD-β 1在酵母双杂交系统和三杂交系统中的表达进行免疫印迹杂交分析 ,发现其表达水平与β-半乳糖苷酶活力大小无关 ,即酵母三杂交系统和双杂交系统中相互作用的显著差别不是由 BD-ACⅡ Q和 AD-β 1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所造成。结论 β亚基对维持 G_(βγ)与 ACⅡ的相互作用十分重要 ,而γ亚基的存在显著增强了β亚基与 ACⅡ的相互作用 ,对维持 G_(βγ)与 ACⅡ的高亲和性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βγ 腺苷酸环化酶Ⅱ 酵母三杂交系统 酵母杂交系统
下载PDF
酵母三杂交系统:一种在真核细胞水平研究R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
6
作者 林建宏(综述) 邹柯(综述) 沈岩(审阅)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1-184,共4页
RNA-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真核细胞RNA在细胞内执行其功能的基础,这种相互作用在基因表达的多个水平上均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要研究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就必须对RNA-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研究。本文介绍的酵母三杂交系统(y... RNA-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真核细胞RNA在细胞内执行其功能的基础,这种相互作用在基因表达的多个水平上均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要研究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就必须对RNA-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研究。本文介绍的酵母三杂交系统(yeast three-hybrid system)是一种近年来在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用于鉴定先前未知的,在自然界中存在且具有生物学意义的R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个在真核细胞内研究R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平台。它可以根据酵母细胞所表现出的简单表型及易于辨别的酶反应,对体内复杂环境中发生的R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进行遗传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三杂交系统 RNA-蛋白质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克隆颜色鉴定结合5-氟乳清酸负筛提高三杂交系统筛库效率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元政 包雷 刘定干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1期2293-2296,共4页
酵母三杂交系统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析RNA结合蛋白的有力工具, 然而在利用该系统筛库过程中, 常会遇到大量假阳性克隆. 将克隆颜色鉴定与5-氟乳清酸负性筛选相结合, 运用到酵母三杂交系统的筛库过程中, 极大地提高了筛库的效率和对... 酵母三杂交系统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析RNA结合蛋白的有力工具, 然而在利用该系统筛库过程中, 常会遇到大量假阳性克隆. 将克隆颜色鉴定与5-氟乳清酸负性筛选相结合, 运用到酵母三杂交系统的筛库过程中, 极大地提高了筛库的效率和对假阳性克隆的鉴别, 并已实现了对重要的RNA结合蛋白的筛选. 这一改进将大大方便该系统在分析RNA与蛋白的相互作用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颜色鉴定 酵母三杂交系统 RNA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从放线菌发酵液中高通量筛选端粒酶抑制剂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慧敏 曹莹 +5 位作者 王卫国 李波兰 沈会芳 林壁润 庞建新 吴曙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从2000多株放线菌发酵液中高通量筛选特异性端粒酶抑制剂。方法经对持有的3种端粒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即3株酵母菌PCR验证后,将其接种于含3-AT、组氨酸缺乏的酵母培养液,然后分别调整其菌液浓度和筛选样品剂量,以备高通量筛选。将酵母... 目的从2000多株放线菌发酵液中高通量筛选特异性端粒酶抑制剂。方法经对持有的3种端粒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即3株酵母菌PCR验证后,将其接种于含3-AT、组氨酸缺乏的酵母培养液,然后分别调整其菌液浓度和筛选样品剂量,以备高通量筛选。将酵母菌液移于96孔板,加入待测样品,振摇培养并定时经多功能微孔板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选取抑菌率大于0.45的样品进行复筛。结果经验证所持有的3种端粒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均可用于下一步的筛选,并选取酵母菌液OD595nm 0.04做为起始筛选浓度,选取放线菌发酵液剂量为5ml,通过对放线菌发酵液进行初筛和复筛,发现了14株放线菌发酵液的抑菌效率超过0.45。结论该研究首次高通量筛选端粒酶抑制剂,方法简便快捷,筛选结果稳定可靠,并筛选到14株放线菌发酵液可能具有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抗肿瘤新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发酵液 高通量筛选 端粒酶抑制剂 酵母三杂交系统 96孔板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