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酵母双杂系统筛选与春兰CgSEP1相互作用的蛋白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换换 何国仁 +3 位作者 向林 陈跃 孙崇波 胡凤荣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693,共7页
兰花形态优雅,花香馥郁,花形奇特,具有高度特化的花器官,观赏价值较高。有关兰花花器官形成分子机理以及基因组测序正在不断研究中。为了探讨兰花基因间相互作用情况,本研究以春兰为材料进行基因克隆,获得了18个花发育相关基因的编码序... 兰花形态优雅,花香馥郁,花形奇特,具有高度特化的花器官,观赏价值较高。有关兰花花器官形成分子机理以及基因组测序正在不断研究中。为了探讨兰花基因间相互作用情况,本研究以春兰为材料进行基因克隆,获得了18个花发育相关基因的编码序列,经测序鉴定分别属于ABCDE类MADS-box家族基因。再以其中春兰AP/AGL9组的CgSEP1为诱饵蛋白,亚克隆至pGBKT7质粒,构建诱饵载体,将18个蛋白编码亚克隆至pGADT7质粒。通过酵母双杂系统筛选到了3个与其互作的蛋白:pGADT7-AG1、p GADT7-SEP2、pGADT7-AGL6-3。结果表明,C类AG-like和E类SEP-like、AGL-like家族基因参与SEP1基因春兰花发育过程,并形成多种蛋白混合物,共同调控花瓣和萼片的形成,进一步揭示了春兰的成花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饵蛋白 酵母双杂系统 花发育
原文传递
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筛选与hERRα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渝萍 陈敏 +3 位作者 陈彬 陈健 李强 周度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52-1354,共3页
目的 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筛选乳腺组织中与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1(Humanestrogenreceptorrelated receptorα1,hERRα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特别是新的核受体辅助活化因子 ,以进一步研究核受体辅助活化因子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如何参... 目的 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筛选乳腺组织中与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1(Humanestrogenreceptorrelated receptorα1,hERRα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特别是新的核受体辅助活化因子 ,以进一步研究核受体辅助活化因子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如何参与ERR1调控基因的表达。方法 以质粒pGBT9 hERRα1 LBD为“诱饵” ,筛选人乳腺组织cDNA文库。结果 筛得有阳性相互作用的克隆共 17个。除 3种为已知核受体辅助调节因子外 ,其他为功能已经明确的蛋白 ,其中有3种与hERRα1有明显相互作用。结论 核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 1,RIP14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1 核受体辅助活化因子 酵母系统 乳腺癌
下载PDF
酵母双杂合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柏松 黄培堂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5年第3期138-140,共3页
常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化方法包括化学交联、免疫共沉淀等,这些方法反映的是体外的情况而非体内情况,而且这些方法无法让我们直接克隆与某已知蛋白质作用的未知蛋白质的基因。最近一种新的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它就是“Yeas... 常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化方法包括化学交联、免疫共沉淀等,这些方法反映的是体外的情况而非体内情况,而且这些方法无法让我们直接克隆与某已知蛋白质作用的未知蛋白质的基因。最近一种新的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它就是“Yeast two-hybrid sys-tem”,我们姑且将其译为“酵母双杂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系统 转录激活因子 报告基因 蛋白质相互作用 转录激活区 启动子 免疫共沉淀 DNA结合区 融合蛋白 系统
下载PDF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介体异沙叶蝉中与小麦矮缩病毒外壳蛋白互作的蛋白质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艺泽 刘艳 王锡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54-2363,共10页
【目的】利用分离泛素酵母双杂交膜系统(split-ubiquitin yeast membrane system),以小麦矮缩病毒(Wheat dwarf virus,WDV)的外壳蛋白(CP)基因为诱饵对异沙叶蝉(Psammotettix alienus L.)c DNA文库进行筛选,研究异沙叶蝉传播WDV的分子... 【目的】利用分离泛素酵母双杂交膜系统(split-ubiquitin yeast membrane system),以小麦矮缩病毒(Wheat dwarf virus,WDV)的外壳蛋白(CP)基因为诱饵对异沙叶蝉(Psammotettix alienus L.)c DNA文库进行筛选,研究异沙叶蝉传播WDV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笔者实验室饲养的异沙叶蝉为材料,提取其总RNA后取100 ng进行纯化,利用SMART法反转录合成ds c DNA,经过Sfi I酶切纯化,连接到p PR3-N文库载体上,构建得到以p PR3-N为载体的异沙叶蝉分离泛素酵母双杂交膜系统c DNA文库。同时,构建带有Sfi I酶切位点的诱饵载体p DHB1-WDV CP,经功能检测后用诱饵载体初步筛选p PR3-N空文库,寻找适合筛库的条件和确定His基因产物抑制剂3-氨基-1,2,4-三唑(3-AT)的使用浓度。然后用诱饵载体筛选异沙叶蝉c DNA文库,对筛选结果进行分析,再通过共转验证和β-半乳糖苷酶检测进一步验证是否发生互作。利用Uniprot和KEGG在线网站,对筛到的蛋白进行gene ontology(GO)注释和Pathway分析。【结果】初级文库库容量超过2.0×106 cfu,文库实际扩增数量大于1.3×106 cfu,文库重组率大于97%,扩增文库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大于1 000 bp,表明异沙叶蝉c DNA文库的质量较高。酶切验证显示诱饵载体p DHB1-WDV-CP中CP的插入完整而准确。功能检测表明融合蛋白能够正确表达。在3-AT浓度为5 mmol?L-1的筛选条件下,诱饵载体筛选异沙叶蝉c DNA文库得到280个克隆,经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最终得到12个可能与WDV的CP发生互作的异沙叶蝉蛋白质。将这12个蛋白质再次进行共转验证和β-半乳糖苷酶检测,最终得到9个蛋白质与WDV CP互作。GO注释显示,9个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包括蛋白去磷酸化、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先天性免疫应答、模式识别受体的信号通路、运输、同向运输和乙醇氧化等;分子功能包括金属离子结合活性、蛋白磷酸酶活性、信号模式识别受体的活性、水解酶活性、磷酸离子载体活性和叶酸运输活性等。参考KEGG数据库,这些蛋白参与的代谢途径有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途径、内吞作用、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c AMP信号通路和模式识别受体的信号通路等。【结论】异沙叶蝉分离泛素酵母双杂交膜系统c DNA文库的成功构建与筛选,为研究异沙叶蝉与小麦矮缩病毒的互作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沙叶蝉 小麦矮缩病毒 SMART技术 CDNA文库 分离泛素酵母系统
下载PDF
酵母双杂合系统AD端阴离子交换蛋白C-末端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宏涛 傅国辉 +4 位作者 秦勇 杜洪清 姜晓姝 刘明 孔宪刚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74-286,290,共14页
利用 PCR方法 ,从阴离子交换蛋白 1(AE1)全长 c DNA中扩增出约 35 0 bp c末端 c DNA片段。测序后将其克隆至 p GADT7载体上。用醋酸锂法将构建好的 p GADT7- AE1- c-末端转染酵母菌 AH10 9,观察其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 利用 PCR方法 ,从阴离子交换蛋白 1(AE1)全长 c DNA中扩增出约 35 0 bp c末端 c DNA片段。测序后将其克隆至 p GADT7载体上。用醋酸锂法将构建好的 p GADT7- AE1- c-末端转染酵母菌 AH10 9,观察其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获得了 35 0 bp AE1c-末端 c DNA,p GADT7- AE1- c-末端对酵母无毒性 ,不能激活检测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系统 AD端阴离子交换蛋白 C-末端 质粒 构建 克隆
下载PDF
酵母双杂合系统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毛红霞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0年第2期1-2,36,共3页
酵母双杂合系统是一项检测体内蛋白-蛋白间相互作用的新技术,与其他体外方法相比,它简便、可靠、敏感性好,接近体内真实情况,并可快速获得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已应用于病毒核酸复制、病毒基因表达调控、病毒颗粒装配、病毒致病机制等方... 酵母双杂合系统是一项检测体内蛋白-蛋白间相互作用的新技术,与其他体外方法相比,它简便、可靠、敏感性好,接近体内真实情况,并可快速获得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已应用于病毒核酸复制、病毒基因表达调控、病毒颗粒装配、病毒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核酸复制 基因表达 酵母系统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DAC1 cDNA的克隆及其酵母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坚 张晓琴 傅继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获得HDAC1的cDNA及构建酵母双杂合系统中的靶基因。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人Jurkat细胞中扩增出一约1.45kb的DNA片段,作全自动测序,重组入pLexA载体,构建成pLexA-HDAC1,并... 目的:获得HDAC1的cDNA及构建酵母双杂合系统中的靶基因。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人Jurkat细胞中扩增出一约1.45kb的DNA片段,作全自动测序,重组入pLexA载体,构建成pLexA-HDAC1,并用醋酸锂法转化酵母菌EGY48,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观察pLexA-HDAC1在EGY48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的1.45kb的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HDAC1一致,转化的酵母菌在选择性培养基SD/Gal/Raf/-Ura/-His/上培养3d后,长出约1mm大小的白色菌落。结论:获得了HDAC1的cDNA,pLexA-HDAC1对EGY48没有毒性作用,也没有自身激活LacZ功能,可作为酵母双杂合系统中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 脱乙酰化酶 酵母系统 质粒 克隆
下载PDF
hERR1/HBD酵母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敏 李渝萍 +2 位作者 陈健 陈彬 周度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 构建酵母双杂合系统诱饵蛋白表达质粒pGBT9 hERR1 HBD。方法 PCR扩增hERR1 HBD(激素激活域 )cDNA ,与酵母Gal4 DBD(DNA结合域 )表达质粒pGBT9重组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质粒 ,酶切、测序鉴定后 ,用于酵母双杂合分析 ,检查其自主转录... 目的 构建酵母双杂合系统诱饵蛋白表达质粒pGBT9 hERR1 HBD。方法 PCR扩增hERR1 HBD(激素激活域 )cDNA ,与酵母Gal4 DBD(DNA结合域 )表达质粒pGBT9重组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质粒 ,酶切、测序鉴定后 ,用于酵母双杂合分析 ,检查其自主转录激活作用及与已知hERR1辅活化子PNRC的相互作用。结果 该质粒有正确的阅读框 ,其表达蛋白不具有自主转录激活作用 ,与已知核受体辅活化子PNRC有明显的相互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质粒pGBT9 hERR1 HBD ,并证实该质粒可作为酵母双杂合系统的诱饵蛋白质粒 ,用于乳腺组织中与hERR1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基因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表达质粒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1 酵母系统 乳腺肿瘤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NifA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三凤 管乐 +2 位作者 涂然 孙文改 李季伦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0-545,共6页
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从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Sp中筛选与NifA有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因子. 首先将nifA基因克隆到pGBD-C2载体上, 构建成诱饵质粒pGBD-nifA, 接着将巴西固氮螺菌的染色体DNA构建在pGAD-C1, pGAD-C2和pGAD... 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从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Sp中筛选与NifA有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因子. 首先将nifA基因克隆到pGBD-C2载体上, 构建成诱饵质粒pGBD-nifA, 接着将巴西固氮螺菌的染色体DNA构建在pGAD-C1, pGAD-C2和pGAD-C3质粒载体上, 形成3个质粒文库YSPC1, YSPC2和YSPC3. 然后以pGBD-nifA为诱饵, 对YSPC1, YSPC2和YSPC3这3个文库进行了筛选, 得到11个阳性克隆. DNA序列分析表明, 这11个阳性克隆分为4类, 包含4个1~1.3 kb不同的基因片段. 对这4个基因片段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 其中2个编码的蛋白质含有与信号传递有关的PAS结构域, 另外1个基因片段含有与吸收铁有关的fhuE基因, 另一个是未知蛋白. 将这4个基因片段从原来的pGAD载体转移到pGBD载体, 即互换换载体后, 它们仍然与NifA有相互作用; 对这4个基因片段进行移码突变则不再与NifA有相互作用, 说明了它们与NifA相互作用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NIFA 酵母系统 蛋白质 筛选 巴西固氮螺菌 酵母系统 基因片段 染色体DNA NIFA 阳性克隆 DNA序列 同源性比较 基因克隆 质粒载体 质粒文库 NIFA 信号传递 移码突变 分析表 结构域 PAS E基因 特异性
原文传递
用酵母双杂合系统筛选与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初报
10
作者 周伟国 冯丽冰 +3 位作者 赵新燕 戴卫列 李昌本 赵寿元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02-505,共4页
血小板生成素(throm bopoietin, TPO)是调节血小板生成最主要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效应由其受体c-Mpl介导.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tw o-hybrid system )筛选与c-Mpl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因... 血小板生成素(throm bopoietin, TPO)是调节血小板生成最主要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效应由其受体c-Mpl介导.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tw o-hybrid system )筛选与c-Mpl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因子,以Gal4 BD融合c-Mpl膜内部分cDNA 的pASMM 为靶蛋白质粒,筛选了人胎盘cDNA 文库,分离到人波形纤维蛋白(vim entin)的部分编码序列,首次检测到波形纤维蛋白与TPO 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提示细胞骨架蛋白可能在T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生成素受体 酵母系统 蛋白质
原文传递
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研究Jak3与IL-2Rγ相互作用
11
作者 朱锦芳 唐微 +2 位作者 季红斌 郑仲承 刘新垣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3期1409-1413,共5页
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受体γ亚基 (IL 2Rγ)和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Jak3在IL 2发挥生理作用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已知Jak3可以与IL 2Rγ或直接或间接地结合 .为了研究Jak3与IL 2Rγ之间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具体区域 ,构建了这两个... 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受体γ亚基 (IL 2Rγ)和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Jak3在IL 2发挥生理作用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已知Jak3可以与IL 2Rγ或直接或间接地结合 .为了研究Jak3与IL 2Rγ之间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具体区域 ,构建了这两个分子的各种缺失体 ,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研究了各缺失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发现 ,Jak3的氨基端JH3 JH7部分可以与IL 2Rγ的胞内域直接结合 .在进一步的定位中发现 ,Jak3的JH3 JH7部分结构的完整性为其结合IL 2Rγ所必需 ;而IL 2Rγ离C末端 33~ 45位氨基酸残基在与Jak3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3 IL-2Rγ 酵母系统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用酵母双杂合系统筛选与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12
作者 赵新燕 冯丽冰 +3 位作者 周伟国 戴卫列 李昌本 赵寿元 《中国科学(C辑)》 CSCD 2000年第3期311-315,共5页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调节血小板生成最主要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效应由其受体cMp1介导,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two-hybrid system)筛选与c-MP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因子,首...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调节血小板生成最主要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效应由其受体cMp1介导,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two-hybrid system)筛选与c-MP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因子,首先将cMp1膜内部分cDNA克隆至pAS2双杂合载体中,重组质粒命名为pASAMM;然后以pASMM为靶蛋白质粒,筛选了人胎盘cDNA文库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酵母系统 相互作用
全文增补中
BEX2与INI1/hSNF5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细胞周期中的功能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秋悦 范彦会 +2 位作者 王雅丽 张少丹 韩春雨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1-718,共8页
BEX2(Brain expressed X-linked protein 2)分子量约为13 kDa,高表达于人的脑和睾丸中。据报道,该蛋白在胚胎发育中表达量变化巨大,提示该蛋白可能在胚胎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其功能知之甚少。文章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BEX2... BEX2(Brain expressed X-linked protein 2)分子量约为13 kDa,高表达于人的脑和睾丸中。据报道,该蛋白在胚胎发育中表达量变化巨大,提示该蛋白可能在胚胎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其功能知之甚少。文章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BEX2为"诱饵"蛋白,筛选发现INI1/hSNF5是BEX2的一个结合蛋白。INI1/hSNF5是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体的核心组分,是"表观遗传"分子机制中的重要成员。文章通过体外GST Pull-down实验验证,BEX2与INI1/hSNF5之间的相互作是直接并且特异的。通过进一步的缺失突变分析,表明INI1/hSNF5的两个保守的反向重复序列是BEX2的结合区域。该区域是SNF5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构平台。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BEX2与INI1/hSNF5都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核,这表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文章进一步对此相互作用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发现BEX2通过与INI1/hSNF5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X2 INI1/hSNF5 酵母双杂系统 细胞周期
下载PDF
Klotho:与FPC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丽萍 张欣洲 胡巢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8-523,共6页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纤囊素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进一步探讨纤囊素(FPC)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ARPK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质粒pG-BKT7-FPC为"诱饵",在人类胚肾cDNA文...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纤囊素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进一步探讨纤囊素(FPC)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ARPK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质粒pG-BKT7-FPC为"诱饵",在人类胚肾cDNA文库中筛选与FPC蛋白C末端相互作用宿主蛋白的基因,再通过一对一回交试验验证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Klotho(后简称KL),回交试验再次确认KL能够与FPC蛋白相互作用。结论:FPC的C末端能够与KL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为研究FPC在ARPKD发病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 纤囊素 酵母双杂系统
下载PDF
Detection for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of Alternaria Tenuissim Protein Elicitor in Yeast Two-hybrid System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延锋 邱德文 +1 位作者 曾洪梅 杨秀芬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1期64-66,共3页
The peaT1 gene fragment was amplified from pGEM-6p-l-peaT1 by PCR, and recovered target gene was cloned into pLexA vector. After digestion and sequencing, the bait vector pLexA-peaT1 was transformed into yeast strain ... The peaT1 gene fragment was amplified from pGEM-6p-l-peaT1 by PCR, and recovered target gene was cloned into pLexA vector. After digestion and sequencing, the bait vector pLexA-peaT1 was transformed into yeast strain EGY48 [p8op-lacZ] by PEG/LiAC, and 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of bait vector was det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combinant bait plasmid pLexA-PEMG1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two bands of recombinant bait plasmid in agarose gel eleetrophoresis were expected after digesting by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EcoR I and Xho I. Therefore, the recombinant bait plasmid could be used in yeast two-hybrid system to screen a cDNA libr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T1 Yeast two-hybrid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下载PDF
Effect of Phytoestrogen Activity on hFOB 1.19 Osteoblast Cells of Vanilla Siamensis
16
作者 Phenphichar Wanachantararak Juraruk Thongpaeng +2 位作者 Fahsai Kantawong Chuenchit Boonchird Griangsak Chairote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年第9期843-852,共10页
The unsaponifiable compounds derived from the fresh green beans of Vanilla siamens& Rol. ex. Dow were assay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detect their estrogenic activity. We used a simple screening method using the yeast ... The unsaponifiable compounds derived from the fresh green beans of Vanilla siamens& Rol. ex. Dow were assay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detect their estrogenic activity. We used a simple screening method using the yeast two hybrid system based on the binding of a ligand to estrogen receptors. Yeast cells carrying the hER (human estrogen receptor) gene, ERE (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s) and lacZ (β-galactosidase gene) are very suitable for screening and sensitive analysis of estrogenic compound.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V. siamensis plant extracts bind with relatively affinity to YES- hERa was 2.27-fold the relative potency ofestradiol (E2) in YES-hERa. The effects of phytoestrogen activity on the osteoblast cells were examined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FOB 1.19 cells and the bone mineralization process. V. siamens& was a positive screening result and induced mineralization ofosteoblasts.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V. siamensis plant extract exhibited the characteristic effects of a nature bone promoter compound as phytoestro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illa siamensis PHYTOESTROGEN osteoblast cells.
下载PDF
SGK和14-3-3蛋白与TPO/MPL信号传导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机制有关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丽冰 杨立敏 +4 位作者 周伟国 黄莉 万敏 赵寿元 李昌本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1440-1444,共5页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调节血小板生成最主要的细胞因子,它的生物学效应由其受体c-Mpl介导.用酵母双杂合系统(two-hybrid system)筛选了与c-Mpl膜内部分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在5×106个转化子中,得到48个阳性克隆.测序结...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调节血小板生成最主要的细胞因子,它的生物学效应由其受体c-Mpl介导.用酵母双杂合系统(two-hybrid system)筛选了与c-Mpl膜内部分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在5×106个转化子中,得到48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其中一个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GK(serum 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的部分编码序列(编码第246位氨基酸至c末端,包括3′端非编码区);另一个为14-3-3 theta亚型蛋白的部分编码序列(编码第67位氨基酸至C末端,包括3′端非编码区).体外GST-Pulldown分析和免疫共沉淀进一步证实了c-Mpl与它们的相互作用.通过系列缺失研究发现两个蛋白与c-Mpl相互作用的区域都在523~554 aa范围内.用酵母双杂合系统进一步研究SGK和14-3-3蛋白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可能直接相互作用.SGK和14-3-3蛋白可能与TPO/MPL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系统 SGK蛋白 14-3-3蛋白 信号传导 丝氨酸 苏氨酸 磷酸化机制
原文传递
巴西固氮螺菌NifA与P_Ⅱ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三凤 杜金萍 +2 位作者 伍丽娴 赵银锁 李季伦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1820-1823,T001,共5页
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研究了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elense)NifA与PⅡ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Ⅱ蛋白能和完整NifA蛋白自身或其N-端结构域特异结合,不能与NifA的中间或C-端结构域相互作用;与PⅡ蛋白高度同源的Pz蛋白(即Gl... 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研究了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elense)NifA与PⅡ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Ⅱ蛋白能和完整NifA蛋白自身或其N-端结构域特异结合,不能与NifA的中间或C-端结构域相互作用;与PⅡ蛋白高度同源的Pz蛋白(即GlnK)也不能与NifA结合.将编码PⅡ蛋白的glnB基因进行移码突变后,突变的PⅡ蛋白失去了与NifA蛋白结合的功能.这说明NifA确实可与PⅡ蛋白特异地结合,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巴西固氮螺菌 酵母系统 PⅡ蛋白 NIFA蛋白 特异结合 作用机制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ADAM22蛋白与14-3-3β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鹏程 桑瑛颖 +3 位作者 徐人尔 赵璟 李昌本 赵寿元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6-281,共6页
ADAM家族是一类具有去整合域和金属蛋白酶域的跨膜蛋白,广泛参与各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如精卵结合、神经系统发育、成肌细胞融合以及炎症反应等.该家族蛋白具备潜在的粘连和蛋白酶活性.adam22在脑部高度表达,基因剔除小鼠则出现严重的共... ADAM家族是一类具有去整合域和金属蛋白酶域的跨膜蛋白,广泛参与各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如精卵结合、神经系统发育、成肌细胞融合以及炎症反应等.该家族蛋白具备潜在的粘连和蛋白酶活性.adam22在脑部高度表达,基因剔除小鼠则出现严重的共济失调,并在断奶前死亡,但其作用机制不详.用酵母双杂合系统筛选到与ADAM22相互作用的蛋白质143-3-3β,离体结合实验、免疫共沉淀进一步证实了ADAM22与14-3-3β蛋白相互作用的专一性.ADAM22胞内部分系列缺失实验表明,C端第864~892氨基酸残基是14-3-3β的结合基序.14-3-3β在脑部大量表达,具有介导细胞的扩散、迁移及调节细胞周期等重要功能.因此,本实验证实这两种蛋白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为阐明ADAM22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22蛋白 14-3-3β蛋白 相互作用 酵母系统 免疫共沉淀 细胞粘连 离体结合实验 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p75NTR signal transduction suppressed by BFAR and p75NTR interactions 被引量:1
20
作者 LI HongMei SHI HuiLi HUO KeKe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4期367-374,共8页
p75NTR is a low-affinity 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which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as a positive modulator of high-affinity receptor TrkA, as well as binds with cell ligands to induce apoptosis and mediate death... p75NTR is a low-affinity 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which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as a positive modulator of high-affinity receptor TrkA, as well as binds with cell ligands to induce apoptosis and mediate death signals. To analyz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p75NTR, the present study utilized a new membrane yeast two-hybrid system to screen a human fe- tal brain cDNA library. Results identified BFAR, a novel protein that interacts with p75NTR. Interaction specificity was veri- fied by membrane yeast two-hybrid co-transformation assays, in vitro GST pull-down assays, and in vitro co-irnmunopreci- pitation assays. The fluorescent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ssay revealed that the two proteins co-localized within the cytoplasm. BFAR overexpression in PC-12 and HEK293T cells inhibited the NFnB and JNK signaling pathway, as determined with the luciferase test. Co-transfected p75NTR and BFAR in HEK293T or PC-12 cells, respectively, increased the percentage of cells in the G2/M phase,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S-phase cells, and did not change the number of G0/Gl-phase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5NTR BFAR membrane yeast two-hybrid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APOPTO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