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克隆丙型肝炎病毒NS3结合蛋白基因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克 王琳 +4 位作者 成军 陆荫英 洪源 刘妍 张玲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为克隆与丙型肝炎病毒 (HCV)NS3蛋白结合的肝细胞中的蛋白基因 ,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Ⅲ技术进行筛选。构建HCVNS3蛋白诱饵酵母质粒 ,转化酵母AH10 9后与含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 ,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上进行双杂交筛选。选择既能在 4... 为克隆与丙型肝炎病毒 (HCV)NS3蛋白结合的肝细胞中的蛋白基因 ,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Ⅲ技术进行筛选。构建HCVNS3蛋白诱饵酵母质粒 ,转化酵母AH10 9后与含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 ,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上进行双杂交筛选。选择既能在 4重营养缺陷培养基(SD/ Trp Leu Ade His)上生长 ,又能在涂有X α 半乳糖(X α gal)的四缺培养平皿上生长的蓝色菌落 ,提取此酵母克隆的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后进行测序 ,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 ,筛选出 19个阳性克隆 ,包括已知功能基因 17个 ,还有 1个克隆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 1个未知功能序列有 4 4 %的同源性 ,初步证明了此基因与HCVNS3有结合活性。说明成功克隆了HCVNS3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为以后研究此基因在HCV致病机制以及在肝细胞中的生理功能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筛选 克隆 丙型肝炎病毒 NS3结合蛋白基因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HBcAg肝细胞结合蛋白基因 被引量:31
2
作者 陆荫英 王琳 +3 位作者 成军 李克 刘妍 张玲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蛋白(HBcAg)在HBV感染的肝细胞中可同时存在于筛选并克隆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HBcAg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BcAg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蛋白(HBcAg)在HBV感染的肝细胞中可同时存在于筛选并克隆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HBcAg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BcAg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肝cDNA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半乳糖X-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PCR从中扩增出目的片段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出HBcAg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配合后选出既能在四缺(SD/-Trp-Leu-Ade-His)培养基又能在铺有X-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16个,其中含金属硫蛋白A2基因的菌落有2个、未知基因4个、补体8α基因1个、NAD(P)H脱氢酶亚基1个、维甲酸受体应答元件2基因1个、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1个、细胞色素b基因1个、DAZ相关蛋白2基因2个、线粒体核蛋白L41基因2个、人血白蛋白基因1个。结论:成功克隆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结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BcAg在病毒装配、损害肝细胞、感染致病等方面的具体作用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筛选 HBCAG 肝细胞 结合蛋白 基因 多聚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立双 李向楠 +4 位作者 孙城涛 刘红羽 刘勋 贺明 吕文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108,共4页
酵母双杂交技术是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它是一种能直接检测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较为简便、快捷、高效、敏感、广泛的方法。作者将主要介绍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及优缺点,现就酵母双杂交... 酵母双杂交技术是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它是一种能直接检测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较为简便、快捷、高效、敏感、广泛的方法。作者将主要介绍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及优缺点,现就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真核细胞 蛋白质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人胰腺cDNA文库中HBcAg结合蛋白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维燕 张锦前 +5 位作者 王琦 李国力 王晓春 张晨宇 杨涤 成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746-1750,共5页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胰腺cDNA文库中与HBV核心抗原结合的蛋白的基因.方法:扩增人胰腺cDNA文库并纯化鉴定,将其转化至酵母菌Y187;诱饵质粒pGBKT7-HBcAg转化酵母菌AH109并筛选鉴定.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进行配合,在SD/-Trp/-Leu...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胰腺cDNA文库中与HBV核心抗原结合的蛋白的基因.方法:扩增人胰腺cDNA文库并纯化鉴定,将其转化至酵母菌Y187;诱饵质粒pGBKT7-HBcAg转化酵母菌AH109并筛选鉴定.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进行配合,在SD/-Trp/-Leu/-His/-Ade培养基和含X-gal的SD/-Trp/-Leu/-His/-Ade培养基上进行双重筛选,提取阳性酵母菌落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提取质粒并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人胰腺cDNA文库的构建以及pGBKT7-HBcAg质粒转化AH109酵母菌株均获成功,并从人胰腺cDNA文库中筛选出9个与HBcAg蛋白相结合的蛋白基因,分别与以下已知的9种编码蛋白基因序列同源:人胰脂肪酶(PNLIP)、人胆盐刺激酯酶(CEL)、人胰凝乳蛋白C(CTRC)、人胰蛋白酶原、人羧肽酶B1(CPB1)、人线粒体全基因组、人胰弹性酶2A、人辅脂肪酶(CLPS)和人核糖体蛋白(RPL10A).结论:筛选出的与HBcAg蛋白相结合的蛋白基因主要与胰腺外分泌功能相关,HBV感染可能通过与胰腺所分泌的糖、脂类代谢相关的酶类结合,而引发代谢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CAG 人胰腺cDNA文库 酵母杂交技术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迪 霍克克 +2 位作者 顾科隆 赵翔 李育阳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98-101,共4页
酵母双杂交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真核活细胞内研究方法 ,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发现。作为一个完整的实验系统 ,它自建立以来经过了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与精... 酵母双杂交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真核活细胞内研究方法 ,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发现。作为一个完整的实验系统 ,它自建立以来经过了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与精确性 ,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反向双杂交 ,三杂交及核外双杂交等多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分子间作用 酵母杂交技术 基因功能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Hcbp6结合的肝细胞蛋白编码基因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琳 李克 +7 位作者 成军 陆荫英 张健 陈天艳 洪源 刘妍 王刚 钟彦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Hcbp6是与核心蛋白相结合的未知功能蛋白基因,为了初步提示他的生物学功能和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采用酵母双杂交体系寻找与他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探讨Hcbp6的生物功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构建Hcbp6诱饵质粒并转化酵母AH1... 目的:Hcbp6是与核心蛋白相结合的未知功能蛋白基因,为了初步提示他的生物学功能和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采用酵母双杂交体系寻找与他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探讨Hcbp6的生物功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构建Hcbp6诱饵质粒并转化酵母AH109,与含人肝细胞cDNA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在涂有x-α-gal营养缺陷型培养基(SD/Trp-Leu-His-Ade)上筛选生长。挑选蓝色克隆,提取此酵母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提取质粒DNA后进行测序,然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4种与Hcbp6特异性相互作用的蛋白,包括Paralemmin(PALM)、Ran结合蛋白2(Ranbp2)、跨膜运输蛋白21(Tmp21)和血清白蛋白。结论:推测该蛋白可能为一分泌性蛋白,或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进一步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需要更多的实验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bp6 酵母杂交技术 筛选 肝细胞 编码基因 生物学 肝细胞蛋白 分泌蛋白 血清白蛋白 核心蛋白 蛋白基因 融合蛋白 肝细胞结合蛋白6 毒性肝炎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鉴定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结合蛋白新基因C-12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陆荫英 陈天艳 +7 位作者 成军 邵清 梁耀东 王琳 刘妍 张健 李克 张玲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蛋白(HBcAg)在HBV感染的肝细胞中可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胞质中,对于病毒前基因组RNA装配入核壳体是必须的,HBcAg还是HBV介导体液免疫反应和CD4^+T细胞免疫反应的重要抗原,寻找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HBcAg相互...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蛋白(HBcAg)在HBV感染的肝细胞中可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胞质中,对于病毒前基因组RNA装配入核壳体是必须的,HBcAg还是HBV介导体液免疫反应和CD4^+T细胞免疫反应的重要抗原,寻找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HBcAg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是研究HBcAg生物学功能的重要途径。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BcAg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肝cDNA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半乳糖(X-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PCR从中扩增出目的片段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的信息设计新基因的引物,从HepG2细胞的mRNA中逆转录PCR扩增出C-12#新基因的完整序列,连入另一酵母表达载体pGADT7,并转化进酵母细胞Y187,再次与转化了诱饵质粒的酵母细胞AH109配合(回交),以进一步证实HBcAg与C-12#新基因编码蛋白的结合作用。结果:成功克隆出HBcAg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配合后选出既能在四缺(SD/-Trp-Leu-His-Ade)培养基又能在铺有X-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16个,其中未知基因4个。用自行设计的引物成功地从HepG2细胞的mRNA中扩增出C-12#新基因的完整序列,回交实验再次证实二者之间的结合作用。结论:成功克隆出HBcAg的肝细胞结合蛋白,发现未知功能基因,为进一步研究HBcAg在病毒装配、损害肝细胞、感染致病等方面的具体作用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筛选 鉴定 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C-12 多聚酶链反应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鉴定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E-19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陆荫英 邵清 +7 位作者 成军 陈天艳 王琳 梁耀东 刘妍 张健 李克 张玲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对HBV的感染和复制都不是必须的,普遍认为其与HBV引起免疫耐受、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有关。筛选并克隆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HBeAg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明确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将多聚...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对HBV的感染和复制都不是必须的,普遍认为其与HBV引起免疫耐受、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有关。筛选并克隆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HBeAg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明确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将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的HBeAg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肝cDNA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半乳糖(X-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提取阳性酵母菌落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氨苄青霉素-LB平板上选择并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根据GenBank中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从并克隆到另一酵母表达载体pGADT7中,体外免疫共沉淀方法再次验证二者之间的结合作用。结果:成功克隆出HBeAg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与肝文库配合后选出既能在四缺(SD/-Trp-Leu-His-Ade)培养基又能使X-α-gal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39个,其中有5个未知基因,在genbank中未找到同源序列,在HepG2细胞的mRNA中成功扩增出该基因的全序, 体外免疫共沉淀方法证明HBeAg与新基因E-19表达的蛋白质在体外也有结合作用。结论:成功克隆出HBeAg的肝细胞结合蛋白,发现与HBeAg有相互作用的未知蛋白新基因,为HBeAg的功能研究提出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筛选 鉴定 乙型肝炎病毒 e抗原结合蛋白 E-19 多聚酶链反应 基因克隆
下载PDF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cDNA文库与NS5ATP1结合蛋白基因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敏 成军 +4 位作者 张树林 王琳 邵清 张健 梁耀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836-839,共4页
目的: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中与NSA5TP1结合蛋白的编码基因. 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NS5ATP1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白细胞文库质粒的酵母细胞Y187... 目的: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中与NSA5TP1结合蛋白的编码基因. 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NS5ATP1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白细胞文库质粒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增菌后提出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提出质粒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成功克隆出NS5ATP1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配合后选出在四缺(SD/Trp-Leu-Ade-His)培养基及铺有X- α-半乳糖(X-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10个,其中2个人HLA-B27;2个人亚砷酸盐转移子(arsA);1个人单倍型E22i线粒体;1个人pyrin (MEFV);1个人肌动蛋白素1(cofilin 1);1个人染色体15; 1个来自RP11-353N14克隆人的DNA基因,位于染色体17;1个新基因. 结论:成功克隆出NS5ATP1的结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CV的作用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白细胞 CDNA NS5ATPl 结合蛋白基因 菌落 HCV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中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清 成军 +5 位作者 白雪帆 王琳 张健 梁耀东 刘敏 李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中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的基因. 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CV核心蛋白基因, 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白细胞文... 目的: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中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的基因. 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CV核心蛋白基因, 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白细胞文库质粒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增菌后提取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提取质粒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成功克隆出核心蛋白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配合后选出在四缺(SD/-Trp-Leu-Ade-His)培养基和铺有X- α-半乳糖(X-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共6个,其中2个高尔基复合体关联蛋白1,1 个Ran结合蛋白M,1个pellino同族体2,2个未知功能蛋白基因(KIAA1949). 结论:成功克隆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结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CV的作用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筛选 白细胞 HCV核心蛋白 结合蛋白基因 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中HCVNS3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清 成军 +5 位作者 白雪帆 王琳 张健 梁耀东 刘敏 李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897-1900,共4页
目的: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中与丙型肝炎病毒(HCV)NS3蛋白结合蛋白的编码基因.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 NS3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 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白细胞文库质粒... 目的: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中与丙型肝炎病毒(HCV)NS3蛋白结合蛋白的编码基因.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 NS3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 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白细胞文库质粒的酵母细胞 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增菌后提出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提取质粒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出 NS3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配合后选出在四缺(SD/-Trp-Leu-Ade-His)培养基和在铺有 X-α-半乳糖(x-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18个,其中4个真核细胞翻译延伸因子2;2个免疫球蛋白λ轻链;1个肌动蛋白β;1个铁蛋白轻多肽;1个(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2个肌球蛋白因子1;1个白介素2受体β;1个富含精氨酸/丝氨酸剪切因子6;1个组织蛋白酶 S;1个2’-5’寡腺甘酸合成酶类似物;1个缺失精子缺乏相关蛋白2;1个 CNN2;1个新基因.结论:成功克隆出 HCV NS3的结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CV 的作用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筛选 白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 NS3蛋白结合蛋白 编码基因 多聚酶链反应
下载PDF
酵母单杂交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马守东 洪源 成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50-451,共2页
0引言 酵母单杂交(yeast one hybrid)技术是体外分析DNA与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酵母细胞内报告基因表达状况的分析,来鉴别DNA结合位点并发现潜在的结合蛋白基因,或对DNA结合位点进行分析.运用此技术,能筛选到与DNA结... 0引言 酵母单杂交(yeast one hybrid)技术是体外分析DNA与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酵母细胞内报告基因表达状况的分析,来鉴别DNA结合位点并发现潜在的结合蛋白基因,或对DNA结合位点进行分析.运用此技术,能筛选到与DNA结合的蛋白质,并可直接从基因文库中得到编码该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而无需复杂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操作,故在蛋白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酵母属真核细胞,通过酵母系统得到的结果比其他体外技术获得的结果更能体现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调控的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原理 基因 蛋白质 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 转录因子 反式激活因子 大鼠 腺苷酸转位酶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肝细胞中与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结合蛋白C-12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耀东 陆荫英 +4 位作者 成军 李强 王琳 吴君 程明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862-1865,共4页
目的:筛选并克隆人肝细胞中与 HBcAg 肝细胞结合蛋白 C-12新基因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进一步探讨 HBcAg 结合蛋白 C-12新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 C-12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 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 目的:筛选并克隆人肝细胞中与 HBcAg 肝细胞结合蛋白 C-12新基因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进一步探讨 HBcAg 结合蛋白 C-12新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 C-12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 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肝 cDNA 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 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 X-α-半乳糖(X-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出 C-12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配合后选出既能在四缺(SD/-Trp-Leu-Ade-His)培养基又能在铺有X-α-gal 的四缺培养基上生长,并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21个,其中含金属硫蛋白 A2基因的菌落有3个、组织蛋白酶 B 基因1个、载脂蛋白 M 基因1个、细胞色素 C 氧化酶Ⅱ基因3个、人类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变异因子基因1个、KH 型剪接调控蛋白基因1个、磷脂酰肌醇脱酰酶聚糖Q 转录变异因子1基因1个、铁蛋白轻链基因2个、鸟氨酸脱羧酶1基因1个、血液凝固因子Ⅸ基因1个、乙酰乳酸合酶基因1个、钙激活蛋白酶基因1个、核外三磷酸盐双磷脂酰水解酶5基因1个、血浆α-球蛋白抑制因子 H4基因1个和未知蛋白基因2个.结论:成功克隆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结合蛋白 C-12新基因相互作用蛋白的编码基因,为进一步研究 HBcAg 在病毒装配、损害肝细胞、感染致病等方面的具体作用提供 (?)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肝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结合蛋白 C-12 克隆 多聚酶链反应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棉铃虫触角内与G蛋白q家族α亚基(Gqα)互作的蛋白(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宏华 王桂荣 +3 位作者 张永军 梁革梅 吴孔明 郭予元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39-1344,共6页
G蛋白在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Gq蛋白还具有其他功能。为了明确Gqα在信号转导中的具体作用,本研究以Gqα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bner)触角cDNA文库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信息素结合... G蛋白在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Gq蛋白还具有其他功能。为了明确Gqα在信号转导中的具体作用,本研究以Gqα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bner)触角cDNA文库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信息素结合蛋白(PBP)、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核糖体蛋白S20、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促咽侧体神经肽前体(AT2)、翻译控制的肿瘤蛋白(TCTP)、体液凝集素前多肽原和糖基化天冬酰胺酶等10多种蛋白与Gqα发生结合。据此推断:Gqα可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多种作用;在多种功能中,Gqα最可能参与嗅觉信号传导中的信息素识别。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为将来建立棉铃虫完整的信号网络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Gqα 触角cDNA文库 酵母杂交技术 信号转导 信息素结合蛋白
下载PDF
应用白细胞表达型cDNA文库的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的结合蛋白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琳 李克 +4 位作者 成军 张键 邵清 梁耀东 刘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与白细胞来源蛋白的相互作用,探讨HCVNS5A对于病毒致病的机制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构建HCV NS5A的酵母细胞表达载体,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白细胞cDNA文库,利用核苷酸数据库及生...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与白细胞来源蛋白的相互作用,探讨HCVNS5A对于病毒致病的机制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构建HCV NS5A的酵母细胞表达载体,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白细胞cDNA文库,利用核苷酸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于筛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了53个与NS5A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克隆,包括junB原癌基因、Mob-1、制瘤素M、肌球蛋白IF、小囊泡结合膜蛋白的结合蛋白等16种已知蛋白基因,和2个未知功能基因。结论:NS5A可与一些白细胞特异性蛋白和信号转导组分发生结合,为HCV所引起的肝内外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CDNA文库 酵母杂交技术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5A 致病机制
下载PDF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肝细胞cDNA文库中乙型肝炎病毒前-X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敏 王琳 +5 位作者 成军 张树林 邵清 张健 杨倩 董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790-793,共4页
目的: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肝细胞中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前-X蛋白结合蛋白的编码基因. 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BV基因组中的前-X 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 目的: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肝细胞中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前-X蛋白结合蛋白的编码基因. 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BV基因组中的前-X 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肝细胞文库质粒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增菌后提出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H5 α),提出质粒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成功克隆出HBV的前-X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配合后选出在四重缺陷(SD/-Trp-Leu- Ade-His)培养基及铺有X-α-半乳糖(X-α-gal)的四重缺陷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19个,其中5 个是人铁蛋白;1个是人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1个是人醛缩酶B;1个是人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结合因子1(GPAA1);1个是人血红素结合蛋白;1个是人Cl酯酶抑制子(Cl-INH);1个是人玻连蛋白;1个是人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1个是丝氨酸穿膜蛋白酶(hepsin);1个是人梭素;1个是人纤溶酶原(PLG);3个是人假想蛋白;1个是RP11-542M13克隆,位于染色体16. 结论:成功克隆出前-X的结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BV 的前-X蛋白的作用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肝细胞 cDNA 乙型肝炎病毒 HBV X蛋白 结合蛋白基因 PCR 编码基因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HCV F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燕萍 成军 +5 位作者 王琳 杨倩 杨瑗 白桂芹 刘敏 张树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1701-1704,共4页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CV)F蛋白是一个新的HCV基因产物,其生物学特性目前尚不明确,我们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Ⅲ技术进行筛选F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方法:构建F蛋白诱饵质粒,转化酵母AH109后与含肝细胞cDNA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在涂有X-...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CV)F蛋白是一个新的HCV基因产物,其生物学特性目前尚不明确,我们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Ⅲ技术进行筛选F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方法:构建F蛋白诱饵质粒,转化酵母AH109后与含肝细胞cDNA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在涂有X-α-gal 营养缺陷型培养基(SD/-Trp-Leu-His-Ade)上筛选生长.挑选蓝色克隆,提取此酵母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提取质粒DNA后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筛选出36个与F蛋白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克隆,其中11个为人类酶原颗粒蛋白,5个锌指蛋白,6个SL15蛋白, 2个过氧化物酶体离子蛋白酶,1个补体调节蛋白因子,2 未知功能基因. 结论:克隆到的基因对以后研究F蛋白的功能有一定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筛选 HCVF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cDNA文库中新基因NS2TP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黎颖 成军 +3 位作者 邓红 郭江 郭风劲 王巧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688-1691,共4页
目的:筛选HCV非结构蛋白2(NS2)反式调节蛋白(NS2TP)的结合蛋白,探讨HCV的致病机制及新蛋白NS2TP的生物学功能. 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将PCR法扩增的NS2TP 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 转化单倍体酵母细胞AH109并... 目的:筛选HCV非结构蛋白2(NS2)反式调节蛋白(NS2TP)的结合蛋白,探讨HCV的致病机制及新蛋白NS2TP的生物学功能. 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将PCR法扩增的NS2TP 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 转化单倍体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白细胞文库质粒pACT2的单倍体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半乳糖(C-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提取阳性酵母茵落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茵氨苄青霉素-LB平板上选择并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筛选出与NS2TP结合的蛋白基因25个,其中包括细胞色素p450 2E1、核心蛋白聚糖、p68、β2微球蛋白、羧肽酶N2等已知功能基因及3个未知功能序列. 结论:为阐明新蛋白NS2TP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及HCV 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筛选 白细胞 CDNA文库 新基因 NS2TP蛋白 结合蛋白基因 致病机制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白细胞中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耀东 成军 +4 位作者 李强 王琳 陆荫英 吴君 程明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866-1869,共4页
目的:筛选并克隆人白细胞中与乙型肝炎病毒(HBV)X 蛋白(HBxAg)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进一步探讨 HBxAg 的生物学功能.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 HBxAg 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 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 目的:筛选并克隆人白细胞中与乙型肝炎病毒(HBV)X 蛋白(HBxAg)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进一步探讨 HBxAg 的生物学功能.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 HBxAg 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 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淋巴 cDNA 文库质粒 pACT2的酵母细胞 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 X-α-半乳糖(X-α-gal)上双重筛选阳性菌落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出 HBxAg 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配合后选出在四缺(SD/-Trp-Leu-Ade-His)培养基和在铺有 X-α-gal 的四缺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50个,其中含真核翻译延伸因子2基因20个,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基因1个,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基因2个,急性髓样白血病 MTG8蛋白基因2个,髓样关联分化蛋白基因1个,髓样分化主反应蛋白基因1个,皮肤 T 细胞淋巴瘤肿瘤抗原基因1个,大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Ib 抗原基因3个,白细胞抗原 CD37基因1个,慢性白细胞性白血病相关抗原基因1个,α白细胞整联蛋白基因1个,生长停止和 DNA 损伤诱导因子34基因1个,转录变异因子1基因2个,蛋白磷酸酶1调控抑制因子15A 基因1个,单核细胞系胞苷脱氨酶基因1个,巨噬细胞钙离子依赖型凝集素2基因1个,KIAA1949蛋白基因3个,尿激酶型血浆素原激活剂基因1个,GDP 分解抑制因子基因3个,软骨素4磺基转移酶基因1个,锌指蛋白1A 亚目基因1个和未知蛋白基因1个.结论:成功克隆出乙型肝炎病毒 X 蛋白的结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 HBxAg 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白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结合蛋白 生物学功能 生物信息学 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白细胞中与NS5ATP9蛋白结合蛋白的编码基因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强 梁耀东 +5 位作者 成军 王琳 张建 邵清 刘敏 程明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828-831,共4页
目的: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筛选得到了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反式激活蛋白9(NS5ATP9),NS5ATP9是一种未知功能新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NS5ATP9的生物学功能,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 筛选并克隆人白细胞中与NS5A... 目的: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筛选得到了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反式激活蛋白9(NS5ATP9),NS5ATP9是一种未知功能新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NS5ATP9的生物学功能,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 筛选并克隆人白细胞中与NS5ATP9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进一步阐明NS5ATP9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途径. 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NS5ATP9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白细胞cDNA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半乳糖(X-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成功克隆出NS5ATP9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配合后选出既能在四重缺陷(SD/-Trp-Leu-Ade-His)培养基上生长,又能在铺有C-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变蓝的真阳性菌落46个,其中含人类免疫球蛋白轻链13个,核小体表面蛋白10个,铁蛋白重链2个,人类重组免疫球蛋白λ轻链11个,14-3-3家族蛋白1个,脑膜炎球菌PorA蛋白1 个,RNA多聚酶Ⅲ3个,烟草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1 个,细胞色素P450Ⅱ2个,SLIT2蛋白1个,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1个. 结论:成功克隆出丙型肝炎病毒NS5ATP9蛋白的结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NS5ATP9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杂交技术 白细胞 NS5ATP9蛋白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SSH 编码基因 酵母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